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创新教学同步课件(共20张PPT)(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创新教学同步课件(共20张PPT)(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15 14:1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以时空观念为指导,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材料,认识中国古代主要历史时期官员选拔与管理的核心内容及演变原因。
  2、对中央集权体制下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的演变作出历史解释。
课标
要求:
时空坐标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 汉 魏晋 南北朝 隋唐 宋 元 明 清
选官 世官制          荐举功劳制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制度 察 举 制 九品 中正制 科举制 创立 科举制 发展完善 科举制 时断时续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考核 上计制 制度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 考核归尚书省吏部,以品德才能为标准 制度严格的标准 考满、 考察 京察、
大计
监察 中央:以御史大夫为首的监察体系 地方:汉代设刺史 御史台; 唐设道为监察区 台谏合一; 路为监察区 中央:御史台 地方: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都察院、六科,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
本课导入
公元前134年,朝廷让每个郡、国每年举孝和廉各一人。六年时间过去了,各地都不重视,有的郡甚至一个人也不举。于是汉武帝让大臣“议不举者罪”,有的大臣提出“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当即获得汉武帝的批准。从此,察举制才得以顺利推行。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中的举孝廉图(局部)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
(1)汉代以前的选官制度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官位世袭,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春秋战国 荐举功劳制 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秦朝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 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知识延伸
世官制
世官制也叫世卿世禄制,指贵族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世官制衰落的原因
宗法贵族衰落,士阶层崛起;
私学的产生;
郡县制和官僚政治的实行。
1、官员选拔
(2)汉代的选官制度 
察举制 推行 汉武帝时开始
含义 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作用
分类 常科:岁举,有人数规定和具体标准
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
评价 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积功劳为官和征辟 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思维提升
汉后期察举制衰落的原因
①东汉末年中央集权衰弱,豪强势力兴起,地方舆论被豪强名士垄断,中央在地方的选人权逐渐丧失。
②察举制本身腐败重重,存在营私舞弊、察举不实等问题。
③汉末动乱,察举依赖的乡里社会秩序遭到破坏。
背景 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太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内容 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世人,由吏部授官。
评价 进步性: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局限性: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士族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而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享有政治经济特权。
知识延伸
1、官员选拔
(3)魏晋九品中正制 
特别提示
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积极方面:
①把品评士人之权从豪强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所有,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②中正的设立标志着地方上有了专门负责选举的官员。
消极方面:
①人才集中到中央
②难以识别人才
③助长门阀政治。
历史总结
比较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比较项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相同点 继承性 同为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是在对察举制的继承与改进的基础上创设的,实际是对察举制的发展
选才依据 才、德都曾成为两者选拔人才的依据
特点 从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不同点 出现条件 在西汉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为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荐举人才的制度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魏政权为更好地统治和平衡统治地区的各种力量而逐步形成的选官制度
荐举方式 推举和考试相辅而行 由品评官品评推荐,吏部授官
选才标准 主要看重才德 偏重门第
内容 ①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
②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
作用 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知识延伸
2、考核制度
(1)秦汉:上计制
  上计制,中国古代地方政府对中央承诺、担负、履行赋税义务的制度,也是中央政府用来对地方政府实行财政监督和政绩考课的制度。 中央的重要官吏和地方的首长,每年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治安情况、赋税等预算数字写在木券上,上报国君,并把木券剖分为二,国君持右券,臣下持左券。到了年终,官吏必须到国君那儿去报核。国君根据右券亲自考核,或由右丞相协助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上计”制度的建立,更意味着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的加强。
知识延伸
2、考核制度
(2)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考核的对象逐步由地方官吏扩大到中央官吏,出现了专门负责考核的机构,如吏部考功司,表现出考课权下移的趋势。晋朝考核郡县以下述五项内容为据:一曰正身,二曰勤民,三曰扶孤,四曰孜本,五曰修人。北魏孝文帝规定:官吏考核三年一次;六品以下,由尚书负责考核,五品以上,由皇帝和公卿考核。但魏晋南北朝的人事考核制度因官制变化更替运演不正常,时行时停、时紧时松,有时甚至长期废驰。直到北魏后期,新的人事考核制度才重新建构。
  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曹魏、西晋、北朝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
3、监察制度
(1)中央:
  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2)地方:
  汉代建立了巡视监察制度。
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
主要 内容 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
影响 巡视监察制度自汉代延续下来。
重难拓展
特别提示
秦汉时期监察制度的特点:
①监察机构多元化
②监察权与行政权相结合,权责不明确
③监察方式经纬交织,构成一个完整的监察网络
④败监察官吏品低、权重、赏厚
⑤监察机构尚未完全独立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选官制度——科举制度
史料研读
背景 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措施 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为可正式作官
发展 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选自江苏卷]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科举取士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平公正
特别提示
对科举制度的评价
积极 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 早在唐朝时期,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极 影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白居易:唯秉至公,以为取舍。
  唐宣宗:有司考试,只在至公。
  钱穆:此制(科举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韩国磐:由于“科举制确实给予了中小地主出身的机会”,“因而也就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矛盾”。
  孙中山:科举制度“平民政治”,而且优过“民主政治”,是“极端平等政治”。
  刘海峰: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来说 , 科举制可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任继愈:我们应该学习过去科举的的方式来改革中国的教育。科举的内容跟着时代变的。明朝开始,朱元璋开始用八股文考试,内容比较陈腐的,但陈腐的并不是科举这个制度。这个制度很先进的,英国的文官制度,在世界上有名的,很先进的,英国人自己说,我是跟中国的科举学来的,引进来的。书上明明白白说的,美国就学英国。
  任继愈:八股文取士的弊病在于政府规定“代圣贤立言”上,把应试者的思想禁锢死了。八股文有罪过,科举制度不能负责。
  吴晗:明清两代五六百年间的科举制度,在中国文化、学术发展的历史上作了大孽,束缚了人们的聪明才智,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压制了思想,使人脱离实际,脱离生产,专读死书,专学八股,专写空话,害尽了人,也害死了人,罪状数不完,也说不完。
名人评价
2、官吏考核制度
史料研读
  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主要实行“九等考制度”,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旧唐书·职官志》载:“一最以上,有四善,为上上。一最以上,有三善,或无最而有四善,为上中。一最以上,有二善,或无最而有三善,为上下。”以此类推,最后两等是:“背公向私,职务废阙,为下中。居官谄诈,贪浊有状,为下下。”
  唐朝以“四善”与“二十七最”为考核官员的标准。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奖惩。
  “四善”是德义有闻、清慎明着、公平可称、恪勤匪懈,这是对官员品德、作风以及工作态度的要求;“二十七最”则是针对不同工作性质,提出对官员职责和政绩的原则要求,比如对谏官、言官,要求勤于“献可替否”,即敢于就政事提出有益的建议;对铨选官员,则要求“擢尽才良”,即要求把德才兼备的人才提拔上来;对考核官员,要求“褒贬必当”,即做到公平公正。
对地方官员考核时,除了按照以上标准外,还要参照土地开垦、户口增减、农业丰欠、赋税征收等情况,进行奖励或者惩罚。
(1)隋唐时期:
①官员的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个须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
②标准: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2)宋朝时期:
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特别提示
(1)与科举的形成相关    
(2)考核体制完备。考核制度日趋成型,各项程序技术指标更加严密和健全完备
(3)考核方式灵活。考核方式的程序化及统治集团对考核黜陟的自如运用和灵活掌握。
唐代官员考核的特点
3、监察制度
中央 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地方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影响 唐朝“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
(1)隋唐时期:
(2)宋朝时期:
  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台谏合一,宋代监察制度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将御史台和谏院的职权合二为一。
  宋建立后,虽仍置御史台和谏院,但两个系统的职权开始混杂,台谏趋向合一,具体表现在台官具有言事权、赋予谏官以弹劾权以及台谏官可以互相兼领。宋代实行台谏合一的措施,使得谏官和御史两支监察队伍共同监督包括宰相在内的百官,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皇权。
知识延伸
图示法理解宋代台谏合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图构历史
宋代台谏合一
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防止大臣专权以维护统治
台谏职能的相似性、北宋时期庞大的官僚机构
意义
赋予台谏官员言事权,有利于制度皇权
独立于相权而由皇帝亲自任命的台谏官员,有利于抵制相权,防止武将、宦官等专权,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特别提示
监察制度和谏议制度的区别
(1)从对象上看:前者是君对臣、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后者是臣对君的监督。
(2)从所处的地方上看:前者的机构、制度越来越完善,地位越来越重要;后者的作用越来越小,直至被取消
(3)出现这种区别的关键在于中国封建社会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其他机构和制度都是为加强皇权服务的。
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的选拔——科举制度
(1)元朝时期:
  官员选拔部分保留蒙古传统方式;于1314年恢复了科举制,但仍然时断时续,科学出身者在官员队伍中的人数比例不高。
(2)明清时期:科举制
程序 乡试 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
会试 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举人考中者称为“贡士”
殿试 在会试后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主持,贡士通过者为“进士”
参加者 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
内容 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史料实证
史料  汉代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选官制度,主要有察举、征召、辟除等方式。两汉的察举,以孝廉最多。察举贤良,一般还要进行对策考试。这种考试方式在南北朝时期越来越被重视,开了隋唐科举制的先声。
  唐朝沿用并发展了隋代的科举制法,考试内容也有所变化,有经学基础知识、文采辞章、经学理论、政论见解等,还有一些专门知识,如律令、算学等。
  宋代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定制为三年一次,分州试、省试、殿试三级进行。宋代考试内容一直有变化。在宋代废止了行卷和公荐,实现了“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宋代考卷实行糊名弥封制和誊录制。
  明清时期的科举,采用八股取士,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会试的主考、同考由皇帝钦定派遣。考试有严密程序,考官入院,立即封锁内外门户。考生入院,要逐人搜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特点: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步体系化、规范化;程序日益严密
影响:有利于吸纳社会精英,形成高素质的官僚队伍;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体现了相对的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繁荣;对后世选拔人才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后期走向僵化,禁锢了人们思想,阻碍了社会转型
知识延伸
明清时期科举制的特点:
(1)科举制度与教育制度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成为应对科举考试的重要方式
(2)考试内容与规则程序化,并与理学相结合,严格限定出题、答题范围和格式。
(3)考试科目趋向单一,主要有进视一科。
(4)考试程序更加严密,实行三级考试体制,即乡试、会试和殿试。
2、考核制度
特点 明清两朝官员考核制度严密
地方 ①明朝:考满(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
    考察(分为朝觐考察和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②清朝: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明代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种制度。洪武时规定三年一考,后改为十年一考。弘治年间规定六年举行一次,清代改为三年,以“四格”、“八法”为升降标准。
“四格”为:守、政、才、年。每格按其成绩列为称职、勤职、供职三等。列一等者记名,得有升任外官的优先权。守,代表操守,分廉、平、贪;政,代表政务,分勤、平、怠;才,分长、平、短;年则指年龄,分青、中、老。
“八法”为: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分别给以提问、革职或降级调用的处分,年老和有疾者退休。
“八法”后去掉贪、酷,改为“六法”。按照“六法”考核后,被认定为“不谨”“罢软”者,革职处分;属“浮躁”“不才”者降职处分;“年老”“有疾”者勒令退休。
知识延伸
京察概述图
史料实证
史料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秦朝,以御史监察和谏议大夫为主的谏官谏议,随着专制集权制度的确立而制度化。汉代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在六品至八品之间……监察御史等监察官的选授权多集中于皇帝手中,并且要求严格。明代要求当用清谨介直之士。清则无私,谨则无忽,介直则敢言,且“新进初仕,不许除授御史”。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的多变动、仍身兼他职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古代监察制度中,监察官多享有独立行使职权的权力。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长官的指令。……御史之外还常派使臣临时巡查地方。常驻或巡查,例行与不定期巡查相结合,表明了对地方吏治的格外重视。
——摘编自《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根据史料,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特点:以小驭大、位卑权重;选任御史、谏官有严格的制度和要求;拥有相对独立的行使职权的权利;重视对地方的监察
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3、监察制度
(1)元朝时期:
中央设有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2)明清时期:
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行使监察权。
明清 都察院 监察御史 负责纠察内外百官,体皇帝巡案各省
六科给事中 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清朝 将六科并入都察院(“科道合一”),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但都察院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
明初,仿照前代置“给事中”,与御史互为补充,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洪武六年(1373年)设给事中12人,开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办理事务。清承明制,初设“给事中”为各科主官,铸有印信,是朝廷直辖的独立衙门。顺治十八年(1661年),始定给事中、笔帖式名数与品秩。此后,六科额员屡有增裁。康熙初年,精简六科办事人员。雍正元年(1723年),六科改隶都察院,科道合一,六科名存而实亡。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改革官制,正式裁撤六科,仅设给事中20人。
知识延伸
知识延伸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影响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的统一;打击贪污渎职,防范政治腐败;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缓和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
局限性:缺乏自下而上的民众监督,受制于皇权。
重难拓展
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特点:
(1)特点:
①组织独立,自成系统
②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实行重奖重罚
③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利
④监察机构的权利来自于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利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
(2)作用:
①有助于加强皇权,促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巩固
②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
③有助于澄清吏治,提高官员素质。
数字识记:
两大核发:官员选拔、官员管理
三大主题:选官制度、考核制度、监察制度
六大选官制度:世官制、荐举功劳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五大考核制度:上计制、考满、考察、京察、大计
五大监察措施:设御史大夫、设刺史、设御史台、台谏合一、科道
必备术语
①重法吏、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是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员选拔的主要制度和用人特点。
②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以考试取人,扩大了用人范围,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
③元朝恢复科举制,明清时期科举制仍是选官的主要途径。这一时期考核与监察制度也更趋严密。
知识体系
1、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朝秉承法家理念,将功与能作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将孝廉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说明(  )
A.官吏选拔日益制度化
B.统治者日以重视加强专制集权
C.官吏选拔与标准日益严格
D.统治者日益重视对百姓的教化
D
课堂检测:
2.汉代通过“举孝廉”,将官吏选拔与遵守、践行孝道结合起来,在社会上形成了“在家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风尚。据此可知,两汉时期的察举制(  )
A.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
B.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
C.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D.使封建等级观念趋向弱化
B
课堂检测:
3.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到荐举选官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吏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这一程度上是因为他们(  )
A.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约束
B.都将选管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C.都把才德作为选官标准
D.都始终把孝廉作为选官标准
课堂检测:
A
4.西汉政权刚一建立,刘邦便立即恢复了秦的上计制度,并启用“明习天下图书计籍,又善用算律历”的张苍为计相。张苍以列侯的身份居于相府,主持全国的上计工作。由此可知,张苍当时主要负责(  )
A.协助宰相制约君主专制
B.审核各地计薄,考核官员政绩
C.抑制王侯,加强中央集权
D.贯彻汉承秦制,完善监察体系
B
课堂检测:
5.宋初,御史台台官负责监察,谏官负责言事;后来,台官和谏官都具有监察文武百官、谏诤皇帝、参政议政等职责。这一变化表明宋代(  )
A.监察机构内部出现对立
B.通过台谏合一强化了皇权
C.监察机构职责分工明确
D.台官与谏官丧失监察职能
B
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