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1.7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金华)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这一主题的内在要求。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做到变废为宝
B.工业废气直接排放,提高经济效益
C.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D.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2.(2023八下·路桥期末)扬山海水城之长,塑和合圣地新貌,为共建美丽台州,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禁止滥砍滥伐 B.大量使用化肥
C.使用清洁能源 D.倡导绿色出行
3.(2023·浦江模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不断地被利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海洋水可以通过水循环转化为湖泊水
B.地表径流水量一定与植物蒸腾量相等
C.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凝结和降水
D.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
4.(2023·宁波模拟)2022年3月22日是第30届世界水日。2021年宁波市水资源公报显示,我市用水总量持续增加,呼吁市民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下列行为不利于节水的是( )
A.正确使用抽水马桶大小水按钮
B.不用长流水解冻食材
C.用漫灌方式浇灌绿地
D.合理安排洗车次数
5.(2023八上·青田期末)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如图所想表达的含义是( )
A.科技水平越来越高 B.水污染越来越少
C.地下水越来越缺乏 D.降水越来越多
6.(2023九上·金华期末)“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我们在行动。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为增产可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B. 为方便超市购物多用塑料袋
C. 生活污水不需处理即可排放 D. 为节约须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7.(2023八上·德清期末)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为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可以无限度开采地下水
B.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我国水资源在空间、时间上分配不均匀
D.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
8.(2022八上·临海期中)“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之基”是曾经“中国水周”的宣传口号之一,下列关于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均可利用淡水资源十分短缺
B.经过自来水厂处理的水是纯净水
C.地球上最多的水体为海洋水
D.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9.(2022八上·衢州期中)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我国开展了纪念2022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活动。下列有关水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污水集中处理,确保水源区水质安全
D.全面节水,合理分水,管住用水,科学调水
10.(2022八上·杭州期中)2020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错误的是( )
A. 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
B.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C.取少量植物油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
D.用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净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过滤法
11.(2022八上·杭州期中)2021年东京奥运会铁人三项选手比赛后集体呕吐,这些选手呕吐与东京湾的浑浊的水质有关。下列关于水资源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生活中应“一水多用”,如洗衣服的水用来拖地
B.地球是“水的星球”,所以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农业上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有害物质会残留在土壤中,但对水资源没有影响
D.海洋有自净能力,可以将工业废水集中后,统一排放到海洋中一
12.(2022八上·浙江期中)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二位
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C.世界上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他分布是比较均匀的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13.(2022八上·浙江期中)联合国发布报告:到 2030 年全球将有40%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而少用河流水
B.地球上水量多,不存在水资源不足
C.工业废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14.(2022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及其周边环境缩略图,对于该环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大运河是人类通过对水汽输送的改造,来影响地球水循环
B.运河边大量绿色植物通过植物蒸腾参与水循环
C.大运河可以为沿途的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
D.从全国范围来看,杭州的水循环还是比较活跃的
15.(2022八上·杭州期中)下列有关水 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淡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含量的大部分
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C.世界水资源除沙漠地区外,其分布是较均匀的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二、填空题
16.(2021七下·鄞州期末)根据你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对有关“人的生殖”知识作了如图归纳。
图中①、②分别代表的是 , 。
(2)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应该提倡的是 (填字母)。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用淘米水和洗菜水浇花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
17.(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 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工业三废是指 、 、 ,它会破坏自然界的 平衡。煤和石油中含有硫元素,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为了防止其进入大气,某工厂让废气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再行排放。请写出这一过程中涉及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8.(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二))水被污染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工业生产中的 、城市生活 的任意排放,以及农业生产中 等的不合理施用,都会造成水的污染。
19.(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一))解决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缺水问题的措施,可归纳为 :
(1)充分利用 、 、避免浪费和污染。
(2)通过改变水循环路径,进行 调水。如 ,就是将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往严重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以缓解这些地区的缺水问题。
20.(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一))“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近年来,我省全力推进“五水共治”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活污水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1)下列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你认为合理的是 (多选)。
A.洗脸水、厨房用水等可以用来冲洗马桶
B.用“洁厕灵"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不能用来直接灌溉农田
C.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
(2)随着人们的节水意识日益增强,节水型洁具已进入百姓家庭。甲同学家用一套每次耗水量为5升的节水型洁具替换了每次耗水量为9升的普通型洁具。
①以甲同学家平均每天使用15次计算,每天可节约用水多少千克 ?
②洁具正常情况下使用时间可达十多年。若节水型洁具价格为600元,而普通型沽具价格为300元,水费平均为3元/吨,试通过计算说明甲同学家购买节水型洁具是否划算。(每月按30天计算)
21.(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1.1 地球上的水(二))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很不平衡,突出表现在 、 ,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尤其在 更加明显。
22.(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1.1 地球上的水(二))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很不均匀,大量的淡水资源集中在 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的淡水资源的 。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近 个城市缺水,其中 严重缺水。
2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第1节地球上的水(一))分析下表有关地球水储量的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水体种类 水储量 咸水 淡水
×1012米3 % ×1012米3 % ×1012米3 %
海洋水 1338000 96.538 1338000 99.041
冰川与永久积雪 24064. 1 1.7362
24064. 1 68.6973
地下水 23400 1.6883 12870 0.9527 10530 30.0606
永冻层中的冰 300 0.0216
300 0.8564
湖泊水 176.4 0.0127 85.4 0.0063 91 0.2598
土壤水 16.5 0.0012
16.5 0.0471
大气水 12.9 0.0009
12.9 0.0368.
沼泽水 11.47 0.0008
11. 47 0.0327
河流水 2.12 0. 0002
2.12 0.0061
生物水 1.12 0.0001
1.12 0.0032
总计 1385984.6 100 1350955.4 100 35029.2 100
(1)地球上储量位居前三位的水体依次是 、 、 。
(2)地球咸水中,储量最多的是 ,其次是 。
(3)地球淡水中,储量最多的是 ,其次是 。
(4)有人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 ?说说你的理由。
24.(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第一章 专题突破 水的组成和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 。
(2)下列做法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或减少水体污染的是 (填序号)。
①农业和园林浇灌改为喷灌、滴灌
②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中
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④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 > (选填“甲”“乙”或“丙”)。
② (选填“T1”“T2”或“T3”)℃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③T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 (选填“甲”或“丙”)。
25.(2020八上·金东期中)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1)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 作用。
(2)珍惜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实验室的废液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洗净试管后,忘记关闭水龙头
C.在实验室中安装节水的水龙头
三、实验探究题
26.(蒸发的操作 13)如图所示,实验Ⅰ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Ⅱ是电解水的装置.
(1)实验I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的 .
(2)实验Ⅱ间隔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为 ,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用 检验.当b中产生10mL气体时,则a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它们的质量比是 .
(3)点燃a中气体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 构成.
(4)下列变化中,能用来确定水的组成的是 .
A.H2和O2反应 B.电解水 C.Na和Cl2反应 D.酒精燃烧.
(5)“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要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 ,二是 .
27.(2015九下·乐清竞赛)某班学生选取了乐清一水体中的4种生物:棚藻(单细胞绿藻),水绵(多细胞绿藻),菹草(高等植物)和颤藻(蓝藻),用其生长旺盛的新鲜材料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A、B两组同时开展平行实验,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组的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据图推测,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 。
(2)B组测得的棚藻净光合放氧率明显低于A组。仔细对比发现,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棚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水中也不缺乏各种营养,造成B组棚藻净光合放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3)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常常会引起鱼类缺氧死亡,为种情形下,导致水体缺氧的主要原因有 。
28.(2020·绍兴模拟)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今年初夏,小杰同学发现某地的河水发黑发臭,他想了解小河中水体污染的原因,于是用洁净的玻璃瓶采集了水样进行研究。
(1)小杰想测量一下水体的酸碱度,他从玻璃瓶中倒出部分水样到烧杯中将一pH试纸放入,然后取出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小杰操作存在错误,请帮他指出: 。
(2)小杰同学发现水样中有较多绿色小颗粒物。经过过滤后,将绿色小颗粒物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观察到小颗粒物有细胞壁、叶绿体等完整的细胞结构。他初步判断这些绿色小颗粒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
(3)小杰通过过滤收集了较多的绿色小颗粒物放入稀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会分解产生CO2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中,组装了如图装置。调节右侧水准管使两管液面相平且对准量气管的“0”刻度,然后将整套装置放置在光照条件下4小时后,量气管中液面下降,水准管中液面上升,则此时量气管中气体压强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绿色小颗粒在进行某项生理活动,请写出这项生理活动的表达式 。
(4)小杰希望通过宣传,呼吁大家要保护水源,改善生活环境,下列哪些行为与小杰的呼吁相违背 。
A.在户外活动中产生的垃圾随意丢弃或焚烧
B.洗手时尽量把水龙头开大一点
C.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保护绿色活动
D.在水源处或生活区修建养猪场
四、解答题
29.(2023·舟山模拟)滩坑水电站位于青田县境内的瓯江支流小溪中游河段,是结合发电、供水、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大型电站,库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0%,水质达到了Ⅱ类水质标准,经常规净化处理即可用作生活饮用水,成为丽水、温州等地引调的饮用水源。其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1)要除去污水中的臭味,可采用 来吸附。以下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静置沉淀 ②过滤 ③吸附沉淀 ④蒸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③①②④
(2)小舟同学去滩坑库区游玩时,被当地绿水青山的美丽环境吸引,这得益于库区活跃的水循环和丰富的水资源,以下关于水资源和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少北多
B.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C.从水循环角度来讲,“水库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施加影响
D.青田县水资源丰富,根本不用考虑缺少问题,只需在缺水城市注意节约用水即可
(3)小舟还看到库区的“农家乐饭店”使用高压锅来煮饭,既快速又节能。如图是一“苏泊尔”牌高压锅,直径为24cm,限压出气孔的面积为7mm2,限压阀质量为91g,试估算此高压锅正常使用时,锅内气压约为多大?(设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
30.(2022七上·北仑期中)为了响应学校“节约用水,爱惜资源”的号召,小明和同学们作了一次调查,对学校部分发生滴漏的水龙头的漏水量进行测量。它们利用天平、秒表、烧杯等仪器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为100克
②将烧杯放到出口处,当第一滴水滴下时,开启秒表并计数1,第二滴水滴下时,计数2,……,一直数到500滴时按下秒表,记下时间为750秒。
③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125克
试问:
(1)一滴水的质量为 克。
(2)每滴一滴水经历的时间为 秒。
(3)一小时漏水的总质量为 克。
(4)你觉得为了节约用水,可以做哪些?
3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7节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今,全球约有60%的地区水资源紧张。北京市年均需水41.2亿吨,而来水量只有18亿吨,这是北京地区每个人面临的严峻现实。
(1)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是 。
(2)北京的水资源状况是 。
(3)北京人均水量约为全国人均水量的 ,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结果保留至1%)
(4)北京地区严重缺水的人为原因是 ,自然原因是 。
(5)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有: ① ;② ;③ 。
32.(2021九下·宁波月考)尿素[CO(NH2)2]作为一种有机氮肥,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工业上可用 CO2 和 NH3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常温下,尿素是一种无色或白色针状或棒状结晶体,呈弱碱性。
(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证明尿素呈碱性的具体实验操作是: 。
(3)不合理施用化肥导致氮、磷元素过剩, 不仅造成化肥的流失, 而且还给人类的生活 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不包括____。
A.水土大量流失 B.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
C.近海赤潮频繁发生 D.湖泊水库、沿海水体富营养化
(4)小科购买了一款氮肥, 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请计算该氮肥中尿素[CO(NH2)2]的质量 分数约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至 0.1%)
氮肥(尿素) [CO(NH2)2] 净重: 50kg 含氮量: 46%
五、综合说理题
33.(2021九上·温州开学考)以色列是沙漠 里的农业大国,它地处于干旱地带,国土一伴以上是沙漠;缺水严重,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在这样干旱贫瘠的土地上,通过滴灌技术让以色列的农业不断发展壮大。
材料一:以色列90%以上农田使用自动滴灌技术。即在植物根部铺设水管,在管侧开孔配上微型开关,让水流通过滴头,将植物所需清水及肥料准确送至植物根部。由于植株间为供应充足的水分,杂草不易生长。
材料二:以色列空气干燥,阳光充足,白天气温可升高至45℃,昼夜温差大,沙质土壤不易板结。
结合上述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以色列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兼顾节水和提高农产量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由污染原因入手确定各行为是否符合保护环境、保护自然。
【解答】A、 垃圾分类处理,做到变废为宝 ,可节约资源且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 工业废气直接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 ,符合题意;
C、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不符合题意;
D、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且能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B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土壤的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
根据造成环境污染浪费资源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浪费资源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
A.滥砍滥伐会导致绿色植物的大量流失,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还能吸附一些有害气体,阻挡烟尘,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共建美丽台州, 故 A可取,但不符合题意;
B.化肥中有大量的化学成分,用多了会污染环境,不利于环境保护,共建美丽台州,故B不可取,符合题意;
C.使用清洁能源,可节约化石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共建美丽台州, 故C可取,但不符合题意;
D.倡导绿色出行,可节约化石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共建美丽台州, 故D可取,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 根据水循环的知识,结合水资源的分布知识判断即可。
【解答】 海洋水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海洋水可以通过水循环转化为湖泊水,故A正确;
一般情况下, 地表径流水量与植物蒸腾量不相等,故B错误;
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等,故C错误。
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即河流水、湖泊水和部分地下水,故D错误。
故选A。
4.【答案】C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 节约用水,又称节水。是指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地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特别要在全民中做好宣传,利用世界水日等活动,教育每个人都要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科学用水,自觉节水,达到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看似是一滴水,但是那里的学问很深。
【解答】A. 正确使用抽水马桶大小水按钮,有利于节水,A正确;
B. 不用长流水解冻食材,有利于节水,B正确;
C.用漫灌方式浇灌绿地,不利于节水,应该改用滴灌的方式浇灌绿地,C错误;
D.合理安排洗车次数,有利于节水,D正确;
故答案为:C.
5.【答案】C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一种化合物。全球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覆盖着水,地球上的水总体积约有13亿8600万立方千米,其中96.5%分布在海洋,淡水只有3500万立方千米左右。若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冠,以及分布在盐碱湖和内海的水量,陆地上淡水湖和河流的水量不到地球总水量的 1% 。
【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井的绳子越来越长,说明了地下水资源越来越缺乏;
故答案为:C.
6.【答案】D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分析】根据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由污染原因入手确定各做法是否有利于保护环境。
【解答】A、 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会造成水体污染,不符合题意;
B、 购物多用塑料袋 会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
C、 生活污水不处理排放会污染水体 ,不符合题意;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保护环境且保护金属资源,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物质之一。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平衡。目前能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 。由于这些水体占比很小,所以需要节约用水。
【解答】A:由于地下水大约只占地球总水量的0.007%,更新周期长,所以我们要合理利用地下水。故A符合题意。
B: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所以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故B不符合题意。
C:我国水资源分布在空间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时间上具有夏季丰富,冬季欠缺的特点,故C不符合题意。
D:人类目前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循环;水体污染和防治
【解析】【分析】纯净物是只有一种物质的组成;有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地球上的水占地球面积的71%,其中海洋水最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的有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三态变化,外因是地心引力和太阳辐射;
【解答】A. 我国人均可利用淡水资源十分短缺,是正确的;
B.经过自来水厂处理的水不是纯净水,里面有多种物种;
C. 地球上最多的水体为海洋水,正确;
D. 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B.
9.【答案】B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资源的保护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 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这会造成淡水资源的浪费,甚至引起地面塌陷,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污水集中处理,确保水源区水质安全,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全面节水,合理分水,管住用水,科学调水,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D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解析】【分析】(1)(2)根据对水体保护的知识判断;
(3)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
(4)根据有关水的净化方法判断。
【解答】A. 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植物油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则形成乳浊液,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蒸馏水对水的净化效果最好,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A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世界上的淡水资源非常的有限,我们应该要节约用水。
【解答】A.生活中应“一水多用”,如洗衣服的水用来拖地,正确;
B. 地球是“水的星球”,所以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错误,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农业上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有害物质会残留在土壤中,但对水资源有影响,故C错误;
D. 海洋有自净能力,可以将工业废水集中后,统一排放到海洋中,显然是不可取的,错误;
故答案为:A.
12.【答案】B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我国水资源和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判断。【解答】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却很少,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1/4,故A错误;
我们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故B正确;
世界上水资源分布不均,不只是沙漠地区,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故C错误;近70%淡水资源在南极以及格陵兰的冰层中,而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只是少量,故D错误。
故选B。
13.【答案】C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水资源相关知识解答。
【解答】A: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而少用河流水,很容易造成地表塌陷,故A错误。
B:地球上水量多,但是人类能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故B错误。
C: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故C正确。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故D错误。
故选C。
14.【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水循环的基本环节以及对环境的作用分析判断。
【解答】A:大运河是人类通过对地表径流的改造,来影响地球水循环,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运河边大量绿色植物通过植物蒸腾参与水循环,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大运河可以为沿途的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从全国范围来看,杭州的水资源丰富,且全年降水比较丰沛,因此水循环比较活跃,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5.【答案】B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五个环节:蒸发(包括植物的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所以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人类可直接利用。
【解答】A: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淡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含量的小部分,错误。
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正确。
C:世界水资源分布是不均匀的,错误。
D:水循环的五个环节:蒸发(包括植物的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错误。
故选B。
16.【答案】(1)卵巢;受精
(2)A;C;D
【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1)女性的卵巢产生卵子,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2)从节约用水的角度解答。
【解答】(1)图中①、②分别代表的是卵巢,受精。
(2)用漱口杯接水刷牙、用淘米水和洗菜水浇花、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都是节约用水的方法,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是浪费水资源,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卵巢;受精(2)ACD
17.【答案】废水;废气;废渣;生态;S+O2 SO2;SO2+2NaOH=Na2SO3+H2O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
【解析】【分析】根据工业三废及空气污染的原因分析。
【解答】 工业三废是指废水、废气、废渣,工业三废会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方程式为S+O2 SO2,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可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故答案为:废水;废气;废渣;生态;S+O2 SO2;SO2+2NaOH=Na2SO3+H2O。
18.【答案】有毒物质;污水;化肥、农药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
【解析】【分析】水体污染的根本来源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中向水里排放过多的废物,污染物主要有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农业上流失的农药和化肥,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等。
【解答】水被污染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工业生产中的有毒物质、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以及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的不合理施用,都会造成水的污染。
故答案为:有毒物质;污水;化肥、农药
19.【答案】(1)当地的水资源;节约用水
(2)跨流域;南水北调工程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跨流域调水指修建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流域的引水(调水)工程,将水资源较丰富流域的水调到水资源紧缺的流域,以达到地区间调剂水量盈亏,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需求的一种重要措施。
【解答】(1)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避免浪费和污染。
(2)通过改变水循环路径,进行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将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往严重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以缓解这些地区的缺水问题。
故答案为:(1)当地的水资源;节约用水(2)跨流域;南水北调工程
20.【答案】(1)A;B;C
(2)①60千克②节水型洁具比普通型洁具多花的钱数是600元-300元=300元,每年可节约水费64.8元,使用5年以上的情况下,节水型洁具是划算的。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1)污水处理建立在不能污染环境,要节约用水的前提上解答。
(2)求出每天水用的质量再求出每年需要用水的钱,对比两种洁具用水花费的钱即可。
【解答】(1)A、洗脸水、厨房用水、洗手水可以用来冲洗马桶,可以节约不少的水,A符合题意;B、“洁厕灵”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不能直接浇灌农田,B符合题意;
C、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有助于生活污水的处理,C符合题意。
(2)①15×9=135升,15×5=75升,135-75=60升,60升=0.06m3,0.06m3×1.0×103Kg/m3=60千克,因此每天可节约用水60千克。
②节水型洁具比普通型洁具多花的钱数是600元-300元=300元,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
15×9=135升,135升=0.135m3 0.135m3×1.0×103Kg/m3=135千克=0.135吨,0.135×3×360=145.8元,15×5=75升,75升=0.075m3,0.075m3×1.0×103Kg/m3=75千克=0.075吨,0.075×3×360=81元,145.8-81=64.8元,
因此每年可节约水费64.8元,使用5年以上的情况下,节水型洁具是划算的。
故答案为:(1)ABC(2)①60千克②节水型洁具比普通型洁具多花的钱数是600元-300元=300元,每年可节约水费64.8元,使用5年以上的情况下,节水型洁具是划算的
21.【答案】夏季丰富;冬季欠缺;北方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有空间差异,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有时间差异,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解答】由于受季风影响,东部近海多雨,西部干旱少雨,南方比北方多雨。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冬季风影响过的地区,寒冷干燥。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丰富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很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尤其在北方更加明显。
故答案为:夏季丰富;冬季欠缺;北方
22.【答案】南;;400;一半以上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匀,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
【解答】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很不均匀,大量的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的淡水资源的。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一半以上严重缺水。
故答案为:南;;400;一半以上
23.【答案】(1)海洋水;冰川与永久积雪;地下水
(2)海洋水;地下水
(3)冰川与永久积雪;地下水
(4)不对。我们日常使用的水主要是河流淡水,而地球水体中淡水储量很小。(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仔细观察地球水储量数据表解答即可。
【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地球上储量位居前三位的水体依次是海洋水、冰川与永久积雪、地下水。
(2)由表中数据可知,地球咸水中,储量最多的是海洋水,其次是地下水。
(3)由表中数据可知,地球淡水中,储量最多的是冰川与永久积雪,其次是地下水。
(4)水资源并不是用不完的,世界很多地方都严重缺水,而我们使用的淡水储量也是很小的。
故答案为:(1)海洋水;冰川与永久积雪;地下水(2)海洋水;地下水(3)冰川与永久积雪;地下水(4)不对。我们日常使用的水主要是河流淡水,而地球水体中淡水储量很小。(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4.【答案】(1)乳浊液
(2)①③
(3)甲;乙;丙;T2;丙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1)根据乳浊液的定义解答;
(2)分析各个选项是否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即可;
(3)①根据图像确定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②当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图像相交时,它们的溶解度相同,据此确定对应的温度即可。
③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如果溶解度增大,那么原来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减小,那么原来的饱和溶液仍然为饱和溶液。
【解答】(1)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2)①农业和园林浇灌改为喷灌、滴灌,可以减少淡水浪费,节约用水,故①正确;
②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中,会造成水体污染,故②错误;
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③错误;
④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土壤、农作物和水体污染,故④错误;
故选①③。
(3)①根据图片可知,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甲>乙>丙;
②根据图像可知,乙和丙的图像的交点对应的温度为T2,那么二者当温度为T2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③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T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丙。
25.【答案】(1)乳化
(2)A;C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洗涤剂的作用解答;
(2)根据有关保护水资源的知识判断。
【解答】(1)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乳化作用。
(2)A.实验室的废液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几乎对水源没有影响,故A符合题意;
B.洗净试管后,忘记关闭水龙头,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故B不合题意;
C.在实验室中安装节水的水龙头,能够适当的节约用水,故C符合题意。
故选AC。
26.【答案】(1)间隔
(2)2H2O 2H2↑+O2↑;带火星的木条;20mL;8:1
(3)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氢元素和氧元素;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4)A;B
(5)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根据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发生变化的情况考虑;(2)根据方程式的写法和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考虑.(3)根据氢气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解答;(4)从确定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是反应中必须有水出现分析判断即可;(5)根据节约用水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实验I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蒸发变为水蒸气又冷凝成水滴,属于物理变化,变化的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2)电解水的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用观察法配平即可,反应条件是通电,氢气和氧气后面都标上上升符号;由于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则试管A中收集的气体是氢气,体积为应为20mL,它们的质量比是;(3)氢气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4)确定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时首先要求反应中必须有水出现,其依据一般是质量守恒定律中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A、H2和O2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水,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能确定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生成氢气与氧气,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能确定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Na和Cl2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水无关,所以不能确定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D、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酒精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不能确定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故选AB.(5)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如刷牙用口杯接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洗衣水用来拖地后再冲厕所;园林采用喷灌浇水;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利用等.我们要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
答案:(1)间隔(2)2H2O 2H2↑+O2↑ 带火星的木条 20mL 8:1(3)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氢元素和氧元素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4)AB(5)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27.【答案】(1)菹草
(2)栅藻密度过大导致栅藻接受光照不足
(3)藻类呼吸的耗氧量增加 藻类死亡导致微生物增殖,耗氧量增加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控制变量法;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影响光合速率的条件:光照强度、温度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光强度:光合速率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强度达到全日照之前,光合作用已达到光饱和点时的速率,即光强度再增加光合速率也不会增加
【解答】(1)从图中看出,菹草在15℃时出现生长高峰,而其他生物岀现生长高峰所需的温度均要高,所以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菹草。
(2)题干中提出,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棚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并且实验在短时间內完成,因此棚藻之间会相互遮挡阳光,而每个棚藻都要进行呼吸作用,从而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造成B组棚藻净光合放氧率低。
(3)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藻类呼吸的耗氧量増加,并且藻类死亡导致微生物增殖,耗氧量增加,因此常常导致水体缺氧,最终引起鱼类缺氧死亡。
故答案为:(1)菹草;(2)棚藻密度过大导致栅藻接受光照不足;(3) 藻类呼吸的耗氧量增加 藻类死亡导致微生物增殖,耗氧量增加
28.【答案】(1)将pH试纸放入烧杯中
(2)生产者
(3)大于;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4)A;B;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水资源的保护;pH值的测量及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解答。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叶绿体和大的液泡。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等)。
(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4)节约用水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不浪费水;第二是提高水的利用率。
【解答】(1)小杰想测量一下水体的酸碱度,他从玻璃瓶中倒出部分水样到烧杯中将一pH试纸放入,然后取出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同学指出小杰操作存在错误,不能将pH试纸伸入烧杯中,正确的操作应该是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水样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2)小杰同学发现水样中有较多绿色小颗粒物,经过过滤后,将绿色小颗粒物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观察到小颗粒物有细胞壁、叶绿体等完整的细胞结构,说明该细胞是绿色植物的细胞,绿色植物它们制造有机物供给自己,同时也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所以被称为生产者。
(3)小杰通过过滤收集了较多的绿色小颗粒物放入稀碳酸氢钠溶液中,组装了如图装置将整套装置放置在光照条件下4小时后,量气管中液面下降,水准管中液面上升。则此时量气管中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绿色小颗粒在进行光合作用,生理活动的表达式为: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4)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破坏环境和水源,故A错误;开大水龙头会浪费水资源,故B错误;植树造林和保护绿色植物都能保护水资源,故C正确;养猪场既能污染环境又能污染水资源,因此不能建在水源处或生活区修建养猪场,故D错误。
故答案为:(1) 将pH试纸放入烧杯中 ;(2)生产者;(3)大于;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4)ABD
29.【答案】(1)活性炭;B
(2)C
(3)G=mg=0.091kg×10N/kg=0.91N;
,
1标准大气压=1.01×105 N/m2=1.01×105 Pa,
P内=1.01×105Pa+1.30×105Pa=2.31×105P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水循环;水资源的保护;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解答。根据水的净化知识解答;
(2)根据对水循环和水资源分布的认识判断;
(3)首先根据F=G=mg计算出重力对排气孔产生的压力,再根据公式计算重力对排气孔产生的压强,最后将其与大气压强相加得到锅内气压。
【解答】(1)①要除去污水中的臭味,可采用活性炭;
②净化水时一般是先通过静置使水中悬浮的大颗粒固体沉降,再加入絮凝剂使水中悬浮的小颗粒固体凝聚而加快沉降,然后通过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但对于可溶性杂质过滤并不能除去,蒸馏除去水中所有杂质,所得到的水是纯净水,所以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静置沉淀、③吸附沉淀、②过滤、④蒸馏,故选B。
(2)A.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故A错误;
B.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冰川水,故B错误;
C.从水循环角度来讲,“水库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施加影响,故C正确;
D.青田县水资源丰富,但也要注意节约用水,故D错误。
故选C。
30.【答案】(1)0.05
(2)1.5
(3)120
(4)合理即可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1)用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减去烧杯质量得到液体的质量,再除以滴数得到一滴水的质量。
(2)一滴水经历的时间=;
(3)滴水的质量与滴水的时间成正比;
(4)根据自己对节约用水的理解解答。
【解答】(1)一滴水的质量:;
(2)一滴水经历的时间:;
(3)设1小时滴水的质量为x,
;
解得:x=120g;
(4)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可以这样:①用淘米水浇花;②及时更换漏水的收龙头;③洗衣服的水冲洗厕所等。
31.【答案】(1)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
(2)水资源短缺
(3)13%;3%
(4)人口多且增长快,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用水多;降水少,气候干旱
(5)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跨流域调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合理即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和文字表述分析解答;
(2)将北京的年均来水量和需水量进行比较即可;
(3)将北京人均水量与中国人均水量作比;将北京的人均水量与世界人均水量作比;
(4)从水资源的分布,以及工业发展等角度分析北京水资源严重缺水的原因。
(5)根据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方法解答。
【解答】(1)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是: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
(2)北京市年均需水41.2亿吨,而来水量只有18亿吨,那么每年的年均用水量缺少23.2亿吨,因此北京的水资源状况是:水资源短缺。
(3)北京人均水量约为全国人均水量的:;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
(4)北京地区严重缺水的人为原因是:人口多且增长快,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用水多,自然原因是:降水少,气候干旱。
(5)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有: ①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②跨流域调水;③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32.【答案】(1)46.7%
(2)取尿素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合理即可)
(3)A
(4)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46.7%,在该氮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6%
因此该氮肥中尿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答:该氮肥中尿素的质量分数约是 98.5%。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2)根据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分析;
(3)根据化肥的危害分析;
(4)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及标签中所给含氮量分析。
【解答】(1)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
(2)要证明尿素呈碱性,可利用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即取尿素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
(3)不合理施用化肥会使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发生赤潮、水体富营养化,但不会造成水土大量流失,故选A;
故答案为:(1)46.7%;(2) 取尿素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合理即可) ;(3)A;(4)98.5%。
33.【答案】⒈节水方面:①直接供水到根部利于水分吸收;②减少水分浪费。
⒉产量和品质方面:①杂草不易生长提高作物产量;②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呼吸作用弱;③土质疏松有利于根部细胞呼吸作用;④蒸腾作用强,为水肥吸收及运输提供更大动力。
示例:滴灌能直接供水到根部;沙土类土壤土质疏松不易板结,根部细胞正常呼吸作用让
根长势良好;空气干燥,促进了蒸腾作用,为水、肥吸收及运输提供更大动力,这三者都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吸收。同时,滴灌减少水分蒸发及土壤深层渗漏,减少浪费。由于株间未供应充足的水分,杂草不易生长,使能量更多的流向作物,从而提高作物产量;阳光充足、白天温度高,促进了光合作用,夜晚温度低,抑制了呼吸作用,积累更多有机物。
示例:滴灌能直接供水到根部,同时滴灌减少水分蒸发及土壤深层渗漏,减少浪费。空气
干燥,促进了蒸腾作用,为水肥吸收及运输提供更大动力阳光充足、白天温度高,促进了光合作用,夜晚温度低,抑制了呼吸作用,积累更多有机物,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示例:滴灌减少水分蒸发;当地阳光充足、白天温度高,促进了光合作用,夜晚温度低,
抑制了呼吸作用,积累更多有机物。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为植物提供能量,植物蒸腾作用将体内的大部分的水分散失到空气中。
1 / 12023-2024 学年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1.7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金华)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这一主题的内在要求。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做到变废为宝
B.工业废气直接排放,提高经济效益
C.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D.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答案】B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由污染原因入手确定各行为是否符合保护环境、保护自然。
【解答】A、 垃圾分类处理,做到变废为宝 ,可节约资源且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 工业废气直接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 ,符合题意;
C、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不符合题意;
D、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且能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3八下·路桥期末)扬山海水城之长,塑和合圣地新貌,为共建美丽台州,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禁止滥砍滥伐 B.大量使用化肥
C.使用清洁能源 D.倡导绿色出行
【答案】B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土壤的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
根据造成环境污染浪费资源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浪费资源的措施来分析。
【解答】
A.滥砍滥伐会导致绿色植物的大量流失,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还能吸附一些有害气体,阻挡烟尘,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共建美丽台州, 故 A可取,但不符合题意;
B.化肥中有大量的化学成分,用多了会污染环境,不利于环境保护,共建美丽台州,故B不可取,符合题意;
C.使用清洁能源,可节约化石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共建美丽台州, 故C可取,但不符合题意;
D.倡导绿色出行,可节约化石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共建美丽台州, 故D可取,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3·浦江模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不断地被利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海洋水可以通过水循环转化为湖泊水
B.地表径流水量一定与植物蒸腾量相等
C.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凝结和降水
D.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
【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 根据水循环的知识,结合水资源的分布知识判断即可。
【解答】 海洋水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海洋水可以通过水循环转化为湖泊水,故A正确;
一般情况下, 地表径流水量与植物蒸腾量不相等,故B错误;
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等,故C错误。
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即河流水、湖泊水和部分地下水,故D错误。
故选A。
4.(2023·宁波模拟)2022年3月22日是第30届世界水日。2021年宁波市水资源公报显示,我市用水总量持续增加,呼吁市民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下列行为不利于节水的是( )
A.正确使用抽水马桶大小水按钮
B.不用长流水解冻食材
C.用漫灌方式浇灌绿地
D.合理安排洗车次数
【答案】C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 节约用水,又称节水。是指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地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特别要在全民中做好宣传,利用世界水日等活动,教育每个人都要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科学用水,自觉节水,达到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看似是一滴水,但是那里的学问很深。
【解答】A. 正确使用抽水马桶大小水按钮,有利于节水,A正确;
B. 不用长流水解冻食材,有利于节水,B正确;
C.用漫灌方式浇灌绿地,不利于节水,应该改用滴灌的方式浇灌绿地,C错误;
D.合理安排洗车次数,有利于节水,D正确;
故答案为:C.
5.(2023八上·青田期末)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如图所想表达的含义是( )
A.科技水平越来越高 B.水污染越来越少
C.地下水越来越缺乏 D.降水越来越多
【答案】C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一种化合物。全球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覆盖着水,地球上的水总体积约有13亿8600万立方千米,其中96.5%分布在海洋,淡水只有3500万立方千米左右。若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冠,以及分布在盐碱湖和内海的水量,陆地上淡水湖和河流的水量不到地球总水量的 1% 。
【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井的绳子越来越长,说明了地下水资源越来越缺乏;
故答案为:C.
6.(2023九上·金华期末)“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我们在行动。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为增产可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B. 为方便超市购物多用塑料袋
C. 生活污水不需处理即可排放 D. 为节约须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答案】D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分析】根据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由污染原因入手确定各做法是否有利于保护环境。
【解答】A、 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会造成水体污染,不符合题意;
B、 购物多用塑料袋 会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
C、 生活污水不处理排放会污染水体 ,不符合题意;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保护环境且保护金属资源,符合题意;
故选D。
7.(2023八上·德清期末)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为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可以无限度开采地下水
B.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我国水资源在空间、时间上分配不均匀
D.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物质之一。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平衡。目前能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 。由于这些水体占比很小,所以需要节约用水。
【解答】A:由于地下水大约只占地球总水量的0.007%,更新周期长,所以我们要合理利用地下水。故A符合题意。
B: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所以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故B不符合题意。
C:我国水资源分布在空间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时间上具有夏季丰富,冬季欠缺的特点,故C不符合题意。
D:人类目前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2022八上·临海期中)“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之基”是曾经“中国水周”的宣传口号之一,下列关于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均可利用淡水资源十分短缺
B.经过自来水厂处理的水是纯净水
C.地球上最多的水体为海洋水
D.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循环;水体污染和防治
【解析】【分析】纯净物是只有一种物质的组成;有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地球上的水占地球面积的71%,其中海洋水最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的有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三态变化,外因是地心引力和太阳辐射;
【解答】A. 我国人均可利用淡水资源十分短缺,是正确的;
B.经过自来水厂处理的水不是纯净水,里面有多种物种;
C. 地球上最多的水体为海洋水,正确;
D. 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B.
9.(2022八上·衢州期中)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我国开展了纪念2022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活动。下列有关水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污水集中处理,确保水源区水质安全
D.全面节水,合理分水,管住用水,科学调水
【答案】B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资源的保护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 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这会造成淡水资源的浪费,甚至引起地面塌陷,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污水集中处理,确保水源区水质安全,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全面节水,合理分水,管住用水,科学调水,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0.(2022八上·杭州期中)2020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错误的是( )
A. 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
B.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C.取少量植物油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
D.用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净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过滤法
【答案】D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解析】【分析】(1)(2)根据对水体保护的知识判断;
(3)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
(4)根据有关水的净化方法判断。
【解答】A. 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植物油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则形成乳浊液,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蒸馏水对水的净化效果最好,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2022八上·杭州期中)2021年东京奥运会铁人三项选手比赛后集体呕吐,这些选手呕吐与东京湾的浑浊的水质有关。下列关于水资源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生活中应“一水多用”,如洗衣服的水用来拖地
B.地球是“水的星球”,所以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农业上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有害物质会残留在土壤中,但对水资源没有影响
D.海洋有自净能力,可以将工业废水集中后,统一排放到海洋中一
【答案】A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世界上的淡水资源非常的有限,我们应该要节约用水。
【解答】A.生活中应“一水多用”,如洗衣服的水用来拖地,正确;
B. 地球是“水的星球”,所以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错误,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农业上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有害物质会残留在土壤中,但对水资源有影响,故C错误;
D. 海洋有自净能力,可以将工业废水集中后,统一排放到海洋中,显然是不可取的,错误;
故答案为:A.
12.(2022八上·浙江期中)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二位
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C.世界上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他分布是比较均匀的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答案】B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我国水资源和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判断。【解答】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却很少,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1/4,故A错误;
我们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故B正确;
世界上水资源分布不均,不只是沙漠地区,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故C错误;近70%淡水资源在南极以及格陵兰的冰层中,而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只是少量,故D错误。
故选B。
13.(2022八上·浙江期中)联合国发布报告:到 2030 年全球将有40%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而少用河流水
B.地球上水量多,不存在水资源不足
C.工业废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答案】C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水资源相关知识解答。
【解答】A: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而少用河流水,很容易造成地表塌陷,故A错误。
B:地球上水量多,但是人类能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故B错误。
C: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故C正确。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故D错误。
故选C。
14.(2022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及其周边环境缩略图,对于该环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大运河是人类通过对水汽输送的改造,来影响地球水循环
B.运河边大量绿色植物通过植物蒸腾参与水循环
C.大运河可以为沿途的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
D.从全国范围来看,杭州的水循环还是比较活跃的
【答案】A
【知识点】水循环;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水循环的基本环节以及对环境的作用分析判断。
【解答】A:大运河是人类通过对地表径流的改造,来影响地球水循环,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运河边大量绿色植物通过植物蒸腾参与水循环,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大运河可以为沿途的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从全国范围来看,杭州的水资源丰富,且全年降水比较丰沛,因此水循环比较活跃,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5.(2022八上·杭州期中)下列有关水 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淡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含量的大部分
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C.世界水资源除沙漠地区外,其分布是较均匀的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答案】B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五个环节:蒸发(包括植物的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所以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人类可直接利用。
【解答】A: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淡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含量的小部分,错误。
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正确。
C:世界水资源分布是不均匀的,错误。
D:水循环的五个环节:蒸发(包括植物的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6.(2021七下·鄞州期末)根据你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对有关“人的生殖”知识作了如图归纳。
图中①、②分别代表的是 , 。
(2)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应该提倡的是 (填字母)。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用淘米水和洗菜水浇花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
【答案】(1)卵巢;受精
(2)A;C;D
【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1)女性的卵巢产生卵子,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2)从节约用水的角度解答。
【解答】(1)图中①、②分别代表的是卵巢,受精。
(2)用漱口杯接水刷牙、用淘米水和洗菜水浇花、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都是节约用水的方法,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是浪费水资源,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卵巢;受精(2)ACD
17.(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 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工业三废是指 、 、 ,它会破坏自然界的 平衡。煤和石油中含有硫元素,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为了防止其进入大气,某工厂让废气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再行排放。请写出这一过程中涉及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答案】废水;废气;废渣;生态;S+O2 SO2;SO2+2NaOH=Na2SO3+H2O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
【解析】【分析】根据工业三废及空气污染的原因分析。
【解答】 工业三废是指废水、废气、废渣,工业三废会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方程式为S+O2 SO2,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可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故答案为:废水;废气;废渣;生态;S+O2 SO2;SO2+2NaOH=Na2SO3+H2O。
18.(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二))水被污染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工业生产中的 、城市生活 的任意排放,以及农业生产中 等的不合理施用,都会造成水的污染。
【答案】有毒物质;污水;化肥、农药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
【解析】【分析】水体污染的根本来源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中向水里排放过多的废物,污染物主要有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农业上流失的农药和化肥,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等。
【解答】水被污染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工业生产中的有毒物质、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以及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的不合理施用,都会造成水的污染。
故答案为:有毒物质;污水;化肥、农药
19.(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一))解决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缺水问题的措施,可归纳为 :
(1)充分利用 、 、避免浪费和污染。
(2)通过改变水循环路径,进行 调水。如 ,就是将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往严重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以缓解这些地区的缺水问题。
【答案】(1)当地的水资源;节约用水
(2)跨流域;南水北调工程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跨流域调水指修建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流域的引水(调水)工程,将水资源较丰富流域的水调到水资源紧缺的流域,以达到地区间调剂水量盈亏,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需求的一种重要措施。
【解答】(1)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避免浪费和污染。
(2)通过改变水循环路径,进行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将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长江水调往严重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以缓解这些地区的缺水问题。
故答案为:(1)当地的水资源;节约用水(2)跨流域;南水北调工程
20.(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一))“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近年来,我省全力推进“五水共治”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活污水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1)下列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你认为合理的是 (多选)。
A.洗脸水、厨房用水等可以用来冲洗马桶
B.用“洁厕灵"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不能用来直接灌溉农田
C.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
(2)随着人们的节水意识日益增强,节水型洁具已进入百姓家庭。甲同学家用一套每次耗水量为5升的节水型洁具替换了每次耗水量为9升的普通型洁具。
①以甲同学家平均每天使用15次计算,每天可节约用水多少千克 ?
②洁具正常情况下使用时间可达十多年。若节水型洁具价格为600元,而普通型沽具价格为300元,水费平均为3元/吨,试通过计算说明甲同学家购买节水型洁具是否划算。(每月按30天计算)
【答案】(1)A;B;C
(2)①60千克②节水型洁具比普通型洁具多花的钱数是600元-300元=300元,每年可节约水费64.8元,使用5年以上的情况下,节水型洁具是划算的。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1)污水处理建立在不能污染环境,要节约用水的前提上解答。
(2)求出每天水用的质量再求出每年需要用水的钱,对比两种洁具用水花费的钱即可。
【解答】(1)A、洗脸水、厨房用水、洗手水可以用来冲洗马桶,可以节约不少的水,A符合题意;B、“洁厕灵”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不能直接浇灌农田,B符合题意;
C、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有助于生活污水的处理,C符合题意。
(2)①15×9=135升,15×5=75升,135-75=60升,60升=0.06m3,0.06m3×1.0×103Kg/m3=60千克,因此每天可节约用水60千克。
②节水型洁具比普通型洁具多花的钱数是600元-300元=300元,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
15×9=135升,135升=0.135m3 0.135m3×1.0×103Kg/m3=135千克=0.135吨,0.135×3×360=145.8元,15×5=75升,75升=0.075m3,0.075m3×1.0×103Kg/m3=75千克=0.075吨,0.075×3×360=81元,145.8-81=64.8元,
因此每年可节约水费64.8元,使用5年以上的情况下,节水型洁具是划算的。
故答案为:(1)ABC(2)①60千克②节水型洁具比普通型洁具多花的钱数是600元-300元=300元,每年可节约水费64.8元,使用5年以上的情况下,节水型洁具是划算的
21.(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1.1 地球上的水(二))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很不平衡,突出表现在 、 ,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尤其在 更加明显。
【答案】夏季丰富;冬季欠缺;北方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有空间差异,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有时间差异,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解答】由于受季风影响,东部近海多雨,西部干旱少雨,南方比北方多雨。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冬季风影响过的地区,寒冷干燥。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丰富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很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尤其在北方更加明显。
故答案为:夏季丰富;冬季欠缺;北方
22.(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1.1 地球上的水(二))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很不均匀,大量的淡水资源集中在 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的淡水资源的 。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近 个城市缺水,其中 严重缺水。
【答案】南;;400;一半以上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匀,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
【解答】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很不均匀,大量的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的淡水资源的。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一半以上严重缺水。
故答案为:南;;400;一半以上
2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第1节地球上的水(一))分析下表有关地球水储量的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水体种类 水储量 咸水 淡水
×1012米3 % ×1012米3 % ×1012米3 %
海洋水 1338000 96.538 1338000 99.041
冰川与永久积雪 24064. 1 1.7362
24064. 1 68.6973
地下水 23400 1.6883 12870 0.9527 10530 30.0606
永冻层中的冰 300 0.0216
300 0.8564
湖泊水 176.4 0.0127 85.4 0.0063 91 0.2598
土壤水 16.5 0.0012
16.5 0.0471
大气水 12.9 0.0009
12.9 0.0368.
沼泽水 11.47 0.0008
11. 47 0.0327
河流水 2.12 0. 0002
2.12 0.0061
生物水 1.12 0.0001
1.12 0.0032
总计 1385984.6 100 1350955.4 100 35029.2 100
(1)地球上储量位居前三位的水体依次是 、 、 。
(2)地球咸水中,储量最多的是 ,其次是 。
(3)地球淡水中,储量最多的是 ,其次是 。
(4)有人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 ?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海洋水;冰川与永久积雪;地下水
(2)海洋水;地下水
(3)冰川与永久积雪;地下水
(4)不对。我们日常使用的水主要是河流淡水,而地球水体中淡水储量很小。(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仔细观察地球水储量数据表解答即可。
【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地球上储量位居前三位的水体依次是海洋水、冰川与永久积雪、地下水。
(2)由表中数据可知,地球咸水中,储量最多的是海洋水,其次是地下水。
(3)由表中数据可知,地球淡水中,储量最多的是冰川与永久积雪,其次是地下水。
(4)水资源并不是用不完的,世界很多地方都严重缺水,而我们使用的淡水储量也是很小的。
故答案为:(1)海洋水;冰川与永久积雪;地下水(2)海洋水;地下水(3)冰川与永久积雪;地下水(4)不对。我们日常使用的水主要是河流淡水,而地球水体中淡水储量很小。(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4.(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第一章 专题突破 水的组成和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 。
(2)下列做法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或减少水体污染的是 (填序号)。
①农业和园林浇灌改为喷灌、滴灌
②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中
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④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 > (选填“甲”“乙”或“丙”)。
② (选填“T1”“T2”或“T3”)℃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③T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 (选填“甲”或“丙”)。
【答案】(1)乳浊液
(2)①③
(3)甲;乙;丙;T2;丙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1)根据乳浊液的定义解答;
(2)分析各个选项是否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即可;
(3)①根据图像确定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②当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图像相交时,它们的溶解度相同,据此确定对应的温度即可。
③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如果溶解度增大,那么原来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减小,那么原来的饱和溶液仍然为饱和溶液。
【解答】(1)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2)①农业和园林浇灌改为喷灌、滴灌,可以减少淡水浪费,节约用水,故①正确;
②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中,会造成水体污染,故②错误;
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③错误;
④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土壤、农作物和水体污染,故④错误;
故选①③。
(3)①根据图片可知,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甲>乙>丙;
②根据图像可知,乙和丙的图像的交点对应的温度为T2,那么二者当温度为T2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③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T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丙。
25.(2020八上·金东期中)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1)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 作用。
(2)珍惜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实验室的废液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洗净试管后,忘记关闭水龙头
C.在实验室中安装节水的水龙头
【答案】(1)乳化
(2)A;C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洗涤剂的作用解答;
(2)根据有关保护水资源的知识判断。
【解答】(1)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乳化作用。
(2)A.实验室的废液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几乎对水源没有影响,故A符合题意;
B.洗净试管后,忘记关闭水龙头,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故B不合题意;
C.在实验室中安装节水的水龙头,能够适当的节约用水,故C符合题意。
故选AC。
三、实验探究题
26.(蒸发的操作 13)如图所示,实验Ⅰ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Ⅱ是电解水的装置.
(1)实验I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的 .
(2)实验Ⅱ间隔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为 ,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用 检验.当b中产生10mL气体时,则a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它们的质量比是 .
(3)点燃a中气体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 构成.
(4)下列变化中,能用来确定水的组成的是 .
A.H2和O2反应 B.电解水 C.Na和Cl2反应 D.酒精燃烧.
(5)“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要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 ,二是 .
【答案】(1)间隔
(2)2H2O 2H2↑+O2↑;带火星的木条;20mL;8:1
(3)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氢元素和氧元素;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4)A;B
(5)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根据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发生变化的情况考虑;(2)根据方程式的写法和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考虑.(3)根据氢气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解答;(4)从确定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是反应中必须有水出现分析判断即可;(5)根据节约用水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实验I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蒸发变为水蒸气又冷凝成水滴,属于物理变化,变化的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2)电解水的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用观察法配平即可,反应条件是通电,氢气和氧气后面都标上上升符号;由于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则试管A中收集的气体是氢气,体积为应为20mL,它们的质量比是;(3)氢气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4)确定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时首先要求反应中必须有水出现,其依据一般是质量守恒定律中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A、H2和O2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水,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能确定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生成氢气与氧气,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能确定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Na和Cl2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水无关,所以不能确定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D、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酒精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不能确定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故选AB.(5)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如刷牙用口杯接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洗衣水用来拖地后再冲厕所;园林采用喷灌浇水;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利用等.我们要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
答案:(1)间隔(2)2H2O 2H2↑+O2↑ 带火星的木条 20mL 8:1(3)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氢元素和氧元素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4)AB(5)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27.(2015九下·乐清竞赛)某班学生选取了乐清一水体中的4种生物:棚藻(单细胞绿藻),水绵(多细胞绿藻),菹草(高等植物)和颤藻(蓝藻),用其生长旺盛的新鲜材料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A、B两组同时开展平行实验,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组的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据图推测,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 。
(2)B组测得的棚藻净光合放氧率明显低于A组。仔细对比发现,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棚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水中也不缺乏各种营养,造成B组棚藻净光合放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3)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常常会引起鱼类缺氧死亡,为种情形下,导致水体缺氧的主要原因有 。
【答案】(1)菹草
(2)栅藻密度过大导致栅藻接受光照不足
(3)藻类呼吸的耗氧量增加 藻类死亡导致微生物增殖,耗氧量增加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控制变量法;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影响光合速率的条件:光照强度、温度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光强度:光合速率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强度达到全日照之前,光合作用已达到光饱和点时的速率,即光强度再增加光合速率也不会增加
【解答】(1)从图中看出,菹草在15℃时出现生长高峰,而其他生物岀现生长高峰所需的温度均要高,所以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菹草。
(2)题干中提出,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棚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并且实验在短时间內完成,因此棚藻之间会相互遮挡阳光,而每个棚藻都要进行呼吸作用,从而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造成B组棚藻净光合放氧率低。
(3)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藻类呼吸的耗氧量増加,并且藻类死亡导致微生物增殖,耗氧量增加,因此常常导致水体缺氧,最终引起鱼类缺氧死亡。
故答案为:(1)菹草;(2)棚藻密度过大导致栅藻接受光照不足;(3) 藻类呼吸的耗氧量增加 藻类死亡导致微生物增殖,耗氧量增加
28.(2020·绍兴模拟)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今年初夏,小杰同学发现某地的河水发黑发臭,他想了解小河中水体污染的原因,于是用洁净的玻璃瓶采集了水样进行研究。
(1)小杰想测量一下水体的酸碱度,他从玻璃瓶中倒出部分水样到烧杯中将一pH试纸放入,然后取出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小杰操作存在错误,请帮他指出: 。
(2)小杰同学发现水样中有较多绿色小颗粒物。经过过滤后,将绿色小颗粒物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观察到小颗粒物有细胞壁、叶绿体等完整的细胞结构。他初步判断这些绿色小颗粒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
(3)小杰通过过滤收集了较多的绿色小颗粒物放入稀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会分解产生CO2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中,组装了如图装置。调节右侧水准管使两管液面相平且对准量气管的“0”刻度,然后将整套装置放置在光照条件下4小时后,量气管中液面下降,水准管中液面上升,则此时量气管中气体压强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绿色小颗粒在进行某项生理活动,请写出这项生理活动的表达式 。
(4)小杰希望通过宣传,呼吁大家要保护水源,改善生活环境,下列哪些行为与小杰的呼吁相违背 。
A.在户外活动中产生的垃圾随意丢弃或焚烧
B.洗手时尽量把水龙头开大一点
C.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保护绿色活动
D.在水源处或生活区修建养猪场
【答案】(1)将pH试纸放入烧杯中
(2)生产者
(3)大于;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4)A;B;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水资源的保护;pH值的测量及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解答。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叶绿体和大的液泡。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等)。
(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4)节约用水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不浪费水;第二是提高水的利用率。
【解答】(1)小杰想测量一下水体的酸碱度,他从玻璃瓶中倒出部分水样到烧杯中将一pH试纸放入,然后取出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同学指出小杰操作存在错误,不能将pH试纸伸入烧杯中,正确的操作应该是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水样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2)小杰同学发现水样中有较多绿色小颗粒物,经过过滤后,将绿色小颗粒物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观察到小颗粒物有细胞壁、叶绿体等完整的细胞结构,说明该细胞是绿色植物的细胞,绿色植物它们制造有机物供给自己,同时也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所以被称为生产者。
(3)小杰通过过滤收集了较多的绿色小颗粒物放入稀碳酸氢钠溶液中,组装了如图装置将整套装置放置在光照条件下4小时后,量气管中液面下降,水准管中液面上升。则此时量气管中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绿色小颗粒在进行光合作用,生理活动的表达式为: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4)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破坏环境和水源,故A错误;开大水龙头会浪费水资源,故B错误;植树造林和保护绿色植物都能保护水资源,故C正确;养猪场既能污染环境又能污染水资源,因此不能建在水源处或生活区修建养猪场,故D错误。
故答案为:(1) 将pH试纸放入烧杯中 ;(2)生产者;(3)大于;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4)ABD
四、解答题
29.(2023·舟山模拟)滩坑水电站位于青田县境内的瓯江支流小溪中游河段,是结合发电、供水、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大型电站,库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0%,水质达到了Ⅱ类水质标准,经常规净化处理即可用作生活饮用水,成为丽水、温州等地引调的饮用水源。其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1)要除去污水中的臭味,可采用 来吸附。以下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静置沉淀 ②过滤 ③吸附沉淀 ④蒸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③①②④
(2)小舟同学去滩坑库区游玩时,被当地绿水青山的美丽环境吸引,这得益于库区活跃的水循环和丰富的水资源,以下关于水资源和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少北多
B.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C.从水循环角度来讲,“水库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施加影响
D.青田县水资源丰富,根本不用考虑缺少问题,只需在缺水城市注意节约用水即可
(3)小舟还看到库区的“农家乐饭店”使用高压锅来煮饭,既快速又节能。如图是一“苏泊尔”牌高压锅,直径为24cm,限压出气孔的面积为7mm2,限压阀质量为91g,试估算此高压锅正常使用时,锅内气压约为多大?(设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
【答案】(1)活性炭;B
(2)C
(3)G=mg=0.091kg×10N/kg=0.91N;
,
1标准大气压=1.01×105 N/m2=1.01×105 Pa,
P内=1.01×105Pa+1.30×105Pa=2.31×105P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水循环;水资源的保护;水的净化
【解析】【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解答。根据水的净化知识解答;
(2)根据对水循环和水资源分布的认识判断;
(3)首先根据F=G=mg计算出重力对排气孔产生的压力,再根据公式计算重力对排气孔产生的压强,最后将其与大气压强相加得到锅内气压。
【解答】(1)①要除去污水中的臭味,可采用活性炭;
②净化水时一般是先通过静置使水中悬浮的大颗粒固体沉降,再加入絮凝剂使水中悬浮的小颗粒固体凝聚而加快沉降,然后通过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但对于可溶性杂质过滤并不能除去,蒸馏除去水中所有杂质,所得到的水是纯净水,所以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静置沉淀、③吸附沉淀、②过滤、④蒸馏,故选B。
(2)A.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故A错误;
B.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冰川水,故B错误;
C.从水循环角度来讲,“水库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施加影响,故C正确;
D.青田县水资源丰富,但也要注意节约用水,故D错误。
故选C。
30.(2022七上·北仑期中)为了响应学校“节约用水,爱惜资源”的号召,小明和同学们作了一次调查,对学校部分发生滴漏的水龙头的漏水量进行测量。它们利用天平、秒表、烧杯等仪器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为100克
②将烧杯放到出口处,当第一滴水滴下时,开启秒表并计数1,第二滴水滴下时,计数2,……,一直数到500滴时按下秒表,记下时间为750秒。
③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125克
试问:
(1)一滴水的质量为 克。
(2)每滴一滴水经历的时间为 秒。
(3)一小时漏水的总质量为 克。
(4)你觉得为了节约用水,可以做哪些?
【答案】(1)0.05
(2)1.5
(3)120
(4)合理即可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1)用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减去烧杯质量得到液体的质量,再除以滴数得到一滴水的质量。
(2)一滴水经历的时间=;
(3)滴水的质量与滴水的时间成正比;
(4)根据自己对节约用水的理解解答。
【解答】(1)一滴水的质量:;
(2)一滴水经历的时间:;
(3)设1小时滴水的质量为x,
;
解得:x=120g;
(4)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可以这样:①用淘米水浇花;②及时更换漏水的收龙头;③洗衣服的水冲洗厕所等。
3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7节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今,全球约有60%的地区水资源紧张。北京市年均需水41.2亿吨,而来水量只有18亿吨,这是北京地区每个人面临的严峻现实。
(1)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是 。
(2)北京的水资源状况是 。
(3)北京人均水量约为全国人均水量的 ,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结果保留至1%)
(4)北京地区严重缺水的人为原因是 ,自然原因是 。
(5)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有: ① ;② ;③ 。
【答案】(1)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
(2)水资源短缺
(3)13%;3%
(4)人口多且增长快,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用水多;降水少,气候干旱
(5)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跨流域调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合理即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和文字表述分析解答;
(2)将北京的年均来水量和需水量进行比较即可;
(3)将北京人均水量与中国人均水量作比;将北京的人均水量与世界人均水量作比;
(4)从水资源的分布,以及工业发展等角度分析北京水资源严重缺水的原因。
(5)根据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方法解答。
【解答】(1)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是: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
(2)北京市年均需水41.2亿吨,而来水量只有18亿吨,那么每年的年均用水量缺少23.2亿吨,因此北京的水资源状况是:水资源短缺。
(3)北京人均水量约为全国人均水量的:;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
(4)北京地区严重缺水的人为原因是:人口多且增长快,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用水多,自然原因是:降水少,气候干旱。
(5)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有: ①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②跨流域调水;③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32.(2021九下·宁波月考)尿素[CO(NH2)2]作为一种有机氮肥,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工业上可用 CO2 和 NH3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常温下,尿素是一种无色或白色针状或棒状结晶体,呈弱碱性。
(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证明尿素呈碱性的具体实验操作是: 。
(3)不合理施用化肥导致氮、磷元素过剩, 不仅造成化肥的流失, 而且还给人类的生活 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不包括____。
A.水土大量流失 B.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
C.近海赤潮频繁发生 D.湖泊水库、沿海水体富营养化
(4)小科购买了一款氮肥, 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请计算该氮肥中尿素[CO(NH2)2]的质量 分数约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至 0.1%)
氮肥(尿素) [CO(NH2)2] 净重: 50kg 含氮量: 46%
【答案】(1)46.7%
(2)取尿素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合理即可)
(3)A
(4)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46.7%,在该氮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6%
因此该氮肥中尿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答:该氮肥中尿素的质量分数约是 98.5%。
【知识点】水体污染和防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2)根据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分析;
(3)根据化肥的危害分析;
(4)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及标签中所给含氮量分析。
【解答】(1)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
(2)要证明尿素呈碱性,可利用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即取尿素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
(3)不合理施用化肥会使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发生赤潮、水体富营养化,但不会造成水土大量流失,故选A;
故答案为:(1)46.7%;(2) 取尿素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合理即可) ;(3)A;(4)98.5%。
五、综合说理题
33.(2021九上·温州开学考)以色列是沙漠 里的农业大国,它地处于干旱地带,国土一伴以上是沙漠;缺水严重,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在这样干旱贫瘠的土地上,通过滴灌技术让以色列的农业不断发展壮大。
材料一:以色列90%以上农田使用自动滴灌技术。即在植物根部铺设水管,在管侧开孔配上微型开关,让水流通过滴头,将植物所需清水及肥料准确送至植物根部。由于植株间为供应充足的水分,杂草不易生长。
材料二:以色列空气干燥,阳光充足,白天气温可升高至45℃,昼夜温差大,沙质土壤不易板结。
结合上述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以色列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兼顾节水和提高农产量的原因。
【答案】⒈节水方面:①直接供水到根部利于水分吸收;②减少水分浪费。
⒉产量和品质方面:①杂草不易生长提高作物产量;②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呼吸作用弱;③土质疏松有利于根部细胞呼吸作用;④蒸腾作用强,为水肥吸收及运输提供更大动力。
示例:滴灌能直接供水到根部;沙土类土壤土质疏松不易板结,根部细胞正常呼吸作用让
根长势良好;空气干燥,促进了蒸腾作用,为水、肥吸收及运输提供更大动力,这三者都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吸收。同时,滴灌减少水分蒸发及土壤深层渗漏,减少浪费。由于株间未供应充足的水分,杂草不易生长,使能量更多的流向作物,从而提高作物产量;阳光充足、白天温度高,促进了光合作用,夜晚温度低,抑制了呼吸作用,积累更多有机物。
示例:滴灌能直接供水到根部,同时滴灌减少水分蒸发及土壤深层渗漏,减少浪费。空气
干燥,促进了蒸腾作用,为水肥吸收及运输提供更大动力阳光充足、白天温度高,促进了光合作用,夜晚温度低,抑制了呼吸作用,积累更多有机物,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示例:滴灌减少水分蒸发;当地阳光充足、白天温度高,促进了光合作用,夜晚温度低,
抑制了呼吸作用,积累更多有机物。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为植物提供能量,植物蒸腾作用将体内的大部分的水分散失到空气中。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