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他本可以当东北王,安享权力与富贵,却毅然宣布“东北易帜”;
他被骂“不抵抗将军”,也被赞“千古功臣”,“学生的保护者”。
他活了101岁,却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
你知道“国耻日”是每年哪一日吗?知道它和哪个历史事件有关吗?
在沈阳市,有一个巨型的雕塑建筑——"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在博物馆前有一座足有6层楼高、日历本造型的纪念碑,整个碑体是两页翻开的巨型日历,上面赫然镌刻着一个所有中国人都难以忘记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战争、占领中国东北三省的中国国难日,也是中国人民没齿难忘的国耻日。
9月18日中国人民没齿难忘的国耻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国之殇——九一八事变
1868年大陆政策
材料二 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 日本侵华政策蓄谋已久
材料三 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2)日本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摆脱危机
(3)国共内战给了日本可趁之机
材料一 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中国东北的利益,爆发了日俄战争。日本获胜后,控制了南满铁路和辽东半岛,并在此驻扎军队。……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提出了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 ——课本P86《相关史事》
阅读材料与课本86页,分析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九一八事变
背景
●
●
●
●
●
1915年“二十一条”获得在东北特权
1919年巴黎和会攫取占领山东的权利
1905年日俄战争占领辽东半岛
19世纪末将福建划为势力范围
1895年《马关条约》占领台湾
“柳条湖事件”(借口):关东军炸毁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
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次日占领沈阳。
制造借口
军事进攻
影响
①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局部抗战的开始)
②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
概况
请认真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本86页的内容,梳理九一八事变:时间、地点、经过、结果。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蒋介石
即使勒令缴械,占入营房,均可听自便。
——蒋介石
九一八事变前
九一八事变后
面对日本的侵略,国共两党是如何面对的?
南京国民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东三省沦亡
①短短4 个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九一八事变
结果
东三省沦陷
建立伪满洲国
长春
1932年
时间:
地点:
扶植皇帝:
目的:
长春
溥仪
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伪满洲国皇帝溥仪
结果:②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刺杀幼童之后,集薪待焚
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
731部队拿活人做试验
日军从东北掠夺的物资 煤 二亿二千三百万吨
生铁 一千一百万吨
钢 五百八十万吨
木材 1.4亿立方米
粮食 12000万吨
掠夺资源
奴化教育
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屠杀无辜人民,掠夺战略资源,推行奴化教育,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3000万同胞过着屈辱的亡国奴生活。
结果:③东北3000万同胞过着屈辱的亡国奴生活。
战斗在白山黑水间的共产党员杨靖宇
组织____________,抵抗日军的侵略。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
抗日义勇军
派__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共产党
杨靖宇
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
九一八事变后“与城偕亡”的东北军将领马占山
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爱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结果:④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国之怒——一二·九运动
华北危机!
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十九路军蒋光鼐、蔡廷锴奋勇抵抗
攻占山海关,并向南推进
九一八事变
东三省沦陷
1931
1932
1933
1935
时间:
目的:
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
1935年下半年
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
结合课本P87-88思考,日本停止侵略的脚步了吗?尝试把年代尺填写完整。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时间
背景
口号
意义
1935年12月9日
华北危机及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中华民族到了
最危险的时候!
《义勇军进行曲》
词:田汉;曲:聂耳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88页,梳理一二·九运动的概况,完成表格
结果: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青年学生
一二九运动
概况
正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一件事情的发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国之幸——西安事变
华北危机,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图说历史
根据图片并结合课本内容,分析西安事变的背景。
一二·九运动促进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张学良、杨虎城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西安事变
背景
(1)日本欲使“华北独立”,将其从中国分割出去(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3)张学良、杨虎城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均遭到拒绝
1935年年底,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会后,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指出目前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党的任务是建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八一宣言”(1935.8.1)
2.瓦窑堡会议(1935.12)
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1935年8月1日 )
相关史事
张学良
杨虎城
停止内战,联合抗日!
蒋介石
1887-1975
我不!你们不听我话是吧?那行,我去西安亲自盯着你们打!
P89: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扣留了来西安督促“剿共”的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合抗日。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目的:逼蒋抗日
时间
人物
目的
实质:一场爱国性质的“兵谏”
西安事变
概况
日本
哼!我一定要挑拨中国人打内战。让他们自相残杀吧!等到他们打到精疲力尽的时候,中国就是我的了。
英美
如果中国被日本占领了,我们在华的利益还能有保证吗?一定要使中国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何应钦:亲日派
讨伐张学良,至蒋介石于死地。蒋介石你也有今天,你放心吧,等你死了,委员长的宝座我替你坐。
我们这就准备赴西安与张、杨谈判,想办法争取放蒋。
宋美龄亲美派
西安事变
各方态度
杀蒋? 放蒋?
杀蒋
放蒋
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必须杀之!
倘若处死蒋,中国必发内乱,日本会借机进一步侵略中国。
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和平解决!
中共态度
如果你是共产党,你认为该怎么办?
杀蒋? 放蒋?
中国共产党态度: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西安事变
结果
材料一 西安事变是划时代的转变,是新阶段的开始! ——《毛泽东在西安事变后》
材料二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结束了十年内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成为中国由长期内战走向全民抗战的转折点,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 ——《党史文汇》
结合材料和课本,分析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②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
意义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之前 西安事变 之后
国共关系 剿共、内战 和平 解决
民众抗日 分散、自发的局部抗战
联合抗日
有组织有纪律的联合抗战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到南京,蒋背信弃义,软禁了张学良。后国民政府撤往台湾,蒋介石将张学良转至台湾继续软禁。1975年,蒋介石逝世。1990年起张学良逐渐得以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下午2时50分,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逝世,享年101岁,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将军。
张学良和赵一荻在张学良90大寿合影
西安事变后的张学良——
张学良的幽禁岁月
2001年,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101岁。
作为一个军人,我是应该被枪毙;但是依我的良心,我没有做错! ——张学良
西安事变后的杨虎城——
市民自发为杨虎城将军等烈士送行
西安事变后被迫出国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被迫出国“考察”。1937年,秘密潜回香港打算参与抗日,但被国民党逮捕,并于1949年连同其子女、卫士、秘书一共8人在戴公祠被军统局人员杀死,后被证实这次屠杀行动的终极命令者是蒋介石。
“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日本侵略
中国抗争
九一八事变
东北抗日联军
(局部抗战)
扩大侵华
华北危机
一二九运动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课堂小结(两条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