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5 15:2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3课、马说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奴隶(lì) 槽枥(cáo) 食不饱(shí)
B.祗辱于(rǔ) 尽粟(sù) 一石(shí)
C.骈死(pián) 其真无马邪(yé) 不以千里称也(chèn)
D.食马者(sì) 才美不外见(jiàn) 策之不以其道(cè)
2.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
(1)食不饱,力不足(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2)执策而临之(      )
策之不以其道(      )
3.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食之不能尽其材 B.才美不外见
C.其真无马邪 D.安求其能千里也
4.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执策而临之
C.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D.骈死于槽枥之间
5. 下列句子省略了宾语的一项是 (  )
A.马之千里者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认真观察下面的这幅题为《伯乐收了好处费》的漫画,完成后面两题。
伯乐收了好处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漫画的内容。(不超过30个字)
看了上面的漫画,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请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B.古人有用“郡望”做称谓的习惯,如韩愈郡望为昌黎,故世称“韩昌黎”。
C.“说”是古代的一种说明性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D.古人称谓有谦敬之别,如“舍弟”“家母”都是谦称。
8、学习了韩愈的《马说》一文后,班级举行了“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口语交际·语言运用素养)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一个开场白,要求其中至少要引用一句含有“马”字的古诗,或者两个含有“马”字的成语。
(2)活动要求每个小组办一期以“马”为主题的墙报。请你为小组墙报设计如下内容。
墙报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墙报的3个板块的名称:
(3)韩愈在《马说》一文中指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二者关系中伯乐起决定作用;也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无论是否有伯乐,它都会显示出卓越的才能。你同意哪种观点?联系实际,说说理由。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请用原文语句填空,梳理文章结构。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问题:①千里马命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千里马遭遇:_________________。
(3)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1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是什么句式?其作用是什么?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题。
沈宣词尝为丽水令。自言家大梁①时,厩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咸通六年,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曰:“竟未尝乘。”因引出,至则奋眄②,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又仆,度终不可禁。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因求前所直售宣词。宣词得之,复如是。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③,前后至者皆不可。公阅马,一阅遂售之。后入飞龙④,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
(选自《唐语林》)
注①大梁:今河南开封,古时称大梁。②奋眄:举头斜视,不驯服的样子。③贡马:向皇帝进贡的马。④飞龙:指皇家。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而意常不足(        )
(2)度终不可禁(        )
(3)亦如是(        )
(4)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        )
14.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画开。(限断两处)
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15.下面句子的横线处省略了主语,根据文意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翌日,   令诸子乘之,亦如是。
A.沈宣词 B.客 C.王公遂 D.李公蔚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提示:直,价值,价钱。)
16.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售”有以下两个义项:①卖出去;②买。“公阅马,一阅遂售之”中的“售”字,选用哪个义项才符合文意 选出正确的义项,并用自己的话简述理由。
17.韩愈的《马说》深刻阐述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联系《马说》,结合本文,简述王公遂不能让所买之马成为名马的原因。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 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才美不外见
(2)执策而临之
(3)愿子还而视之
(4) 去而顾之
19.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执策而临之 去而顾之
B.策之不以其道 臣有骏马欲卖之
C.其真不知马也 其中往来种作
D.策之不以其道 以其境过清
20.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21.用文段中原话填空。
乙文中介绍这匹骏马“马价十倍”的原因的一句话是 。这个故事印证了甲文提出的 这一观点,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
答案
A 2.(1)吃/同“饲”,喂 (2)马鞭/用马鞭驱赶 3.D 4.B 5.C
6、(1)猪向伯乐行贿,得到“千里马”的称誉后得意忘形。(2)示例一:要加大对行贿、受贿者的惩处。示例二:名人须自重。示例三:纸终究包不住火。
7.C
8、(1)示例:同学们,大家好!马是人类的朋友,现在,它们离我们愈来愈遥远了。为了增进对马的了解,我们特意开展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希望各位同学能一马当先,为小组竞赛立下汗马功劳。让我们一起走进马的世界吧!
(2)示例:马的趣谈 有趣的马、马与文学、名马故事
(3)示例:我同意第二种观点。因为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在公司里面工作的员工,只要有才能,就能创造非凡的业绩,从而赢得大家的认可。
9、(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①千里马命运: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3)其真不知马也!
10、“伯乐”喻指善于识别、发现、任用人才的人,“千里马”喻指有才华、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喻指愚妄浅薄、昏庸无能的封建统治者。
11、“伯乐”喻指善于识别、发现、任用人才的人,“千里马”喻指有才华、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喻指愚妄浅薄、昏庸无能的封建统治者。
12、怀才不遇之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控诉之情。
13.(1)满足 (2)估计,推测 (3)这样 (4)买
14.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15.C 
16.客人答应(把马卖给沈宣词),但(沈宣词)还没来得及给钱,马就被将校王公遂买走了。
17.此处的“售”是“买”的意思,从“李公蔚市贡马”“后入飞龙”等可知李公蔚是买马的,从“一阅遂售之”可见李公蔚买马的果断、坚决。
18.韩愈的《马说》告诫世人,要发掘良马的潜能,首先要深谙马的习性,懂得如何驾驭,但王公遂买马后一直“未尝乘”,在骑马失败后,还“怒捶之”,最后转手卖了,可见他不懂策马之道,更没有能力发掘良马的潜能,使其成为名马。
19. (1)见,通“现”,表现。 (2)临,面对。 (3)子,你。 (4)顾,回头看。
20.B 21. (1)不能用正确的方法使用它,不能按千里马的标准喂养它。(2)连续三天在集市上卖马,没有一个识马的。
22.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