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认识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作业--【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地理上册大单元备课资源包(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1认识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作业--【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地理上册大单元备课资源包(湘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5 14:2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地理上册大单元教学设计(湘教版)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课时设计
主题二 认识地球(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教学内容分析 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
学习者分析 有了地球仪的初步认识,已经知道经线和纬线,对于经纬线的特点和经纬度的变化规律比较好掌握,但很抽象,需要老师反复指导练习。
学习目标确定 1.学生会分别南北纬。2.学生会分别东西经。3.掌握就经纬线的特点和经纬度的变化规律。4.懂得如何判断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
学习评价设计 1.区分经纬线和字母表示。2.掌握就经纬线的特点和经纬度的变化规律3.懂得如何判断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采取量化评价。
学习活动设计
任务一:认识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变化规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1.利用教具地球仪指导学生总结经纬度的变化规律 2.教师设计经纬线特点和经纬度变化规律的表格进行填写。 1.利用地球仪找出纬度变化规律 2.利用地球仪找出纬线的变化特点和指示方向 3.利用地球仪找出经线的指示方向和各径线的特点 4.利用地球仪找出经度变化规律 (满分30分)1.能说出南北纬度和东西经度的字母表示各得2分。 2.能说出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各得5分。 3.能说出经线和纬线指示的方向各得3分。 4.能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各得5分。 (备注:18分为合格,19——24为良好,25——30为优秀。)
任务二:说出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依据以及掌握判断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引导学生利用地球仪找出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和说出东西半球划分的依据。 1.在地球仪上找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2.在地球仪上找出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并说出划分的依据。 (满分10分)1.找出南北半球划分界线得2分。 2.找出东西半球划分界线得5分。说出东西半球划分的依据得3分。(备注:6分合格,7——8分良好,9——10分优秀。)
本节课评价等级 及格 良好 优秀
本节课累计总分 24 25——32 33——40
板书设计
拓展学习设计: 制作地球仪,在图上用颜色涂出低、中、高纬度地区范围。 1.0°、30°、60°标注的5分。2.每一个区域涂上颜色的5分。(满分20。12分及格;13——18分良好,19——10分优秀。)
课时作业 附表后 作业评价量表附作业后
教学反思与改进
经纬线的学习是学生的一个难点,比较抽象。课堂采取讨论和自主总结的方法,让学生发现经纬线特点和经纬度的变化规律。不足的地方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附课时作业:
2.1认识地球(第二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2023秋·河南信阳·七年级校考开学考试)地球表面的某一点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请仔细阅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南北半球分界线的是( )
A.0°经线 B.0°纬线 C.20°W经线 D.40°W经线
2.图中M点的经纬度是( )
A.40°N,20°E B.23.5°N,0° C.40°S,20°W D.0°,20°E
【答案】1.B 2.A
【解析】1.赤道也就是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故选B。
2.由图可知,M点的纬度是40°N,M点的经度是20°E,所以M点的经纬度是40°N,20°E。故选A。
【点睛】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
(2023秋·辽宁鞍山·八年级统考开学考试)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丙点的地理坐标是( )
A.(50°N,150°E) B.(50°S,150°W)
C.(50°S,150°E) D.(50°N,150°W)
4.关于图中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南方向 B.乙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C.丙丁两点位于中纬度地区 D.甲点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
【答案】3.B 4.C
【解析】3.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度属于东经,以西的180度属于西经,经度最大是180度;180度经线以东是西经,180度经线以西是东经;北纬、南纬的分界线: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由图可知,丙点的坐标为(50°S,150°W),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读图可得,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北方向,A错误;乙点的经度是180°,位于西半球,B错误;丙丁的纬度是50°S,位于中纬度,C正确;甲的纬度是25°N,赤道才是南北半球分界线,D错误。故选C。
【点睛】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二、解答题
5.(2022秋·云南文山·七年级校联考期中)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A点的经纬度是 。C在A的 方向。
(2)B地属于 (填“低”“中”或“高”)纬度地区。
(3)从南,北半球看,A地在 半球,
(4)图中字母表示各点中, 点所在纬线长度最短。
【答案】(1) 80°N,140°E 正南
(2)中
(3) 北
(4)A
【分析】本题以经纬网图为材料,涉及利用经纬网定位和定向、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的特点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此判断,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80°N,140°E)。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网辨别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据图可知,C在A的正南方向。
(2)对于纬度,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图中B点位于40°N,所以B点位于中纬度地区。
(3)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据图可知,A地位于北半球。
(4)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也就是说,纬度越低,纬线越长;纬度越高,纬线越短,据此判断,A、B、C、D四点中,A点纬度最高,所在纬线长度最短。
附:作业评价量表
等级 一般 良好 优秀
要求 选择题对2题,综合对2小题 选择题对3题,综合对3小题 选择题,综合都全对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