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件+作业--【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地理上册大单元备课资源包(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3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件+作业--【大单元教学】七年级地理上册大单元备课资源包(湘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5 14:36:28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电影《红河谷》
19世纪末,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个英国人,搜出来一些画有许多密集线条的图纸,他们说是捉蝴蝶的,图纸上画的是蝴蝶。藏族人收留了他们,而且还和他们成了朋友。但这几张“蝴蝶”图后来却带来了侵略的英国军队。这些“蝴蝶”图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会看的等高线地形图。





第2课时
学看地形图
七年级上册
湘教版
观察 “地形鸟瞰”,思考:这种鸟瞰图表现地形有何优势?有什么不足?
不准确,前景比例大,后景比例小;山体背面地形状况不清;无法表示地面海拔高度大小;难以绘制等。
直观
优势
不足
鸟瞰图
学看地形图
等高线
学看地形图
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与鸟瞰图比较,等高线地形图表现地形有何优势?有什么不足?
高低起伏不够直观;曲线太多,看起来费劲。
可以较准确地表示各地地形,海拔高低、面积大小非常清楚。
优势
不足
等高线示意图
等高线
学看地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陆地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为等高线,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称为等高线地图。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深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为等深线,用等深线表示地形的地图称为等深线地图。
等高线
学看地形图
思考分析:观察等高线示意图的绘制过程,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如何表示陡坡和缓坡。
200
200
300
300
400
400
500
500
587
200
300
400
500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坡度陡
坡度缓
等高线
学看地形图
读图分析:我们在爬山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不同的山体部位,你都见过哪些?
山顶
山脊
鞍部
山谷
陡崖
山体的不同部位
学看地形图
山峰
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山体部位解读
学看地形图
一般形成分水岭
思考:山脊两侧能不能相互看见?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低级—低脊)
山体部位解读
学看地形图
山脊
看不见
凸低为脊
山体部位解读
学看地形图
有可能形成河流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高估—高谷)
山谷
凸高为谷
山体部位解读
学看地形图
两个山顶之间的过度部分(露营一般选择在鞍部)
鞍部
山体部位解读
学看地形图
等高线重合(攀岩、蹦极、山谷处有水的陡崖可能形成瀑布)
鞍部
山体部位你“掌握”
学看地形图
山谷
陡崖
鞍部
山顶
(山峰)
陡脊
判断五种地形部位

山峰
山脊
山谷
陡崖
鞍部
山体部位的判断
学看地形图
口诀 含义
同线等高
同图等距
密陡疏缓
凸低为脊
凸高为谷
重叠为崖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相同
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处突出,为山脊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处突出,为山谷
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学看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学看地形图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水域);黄色表示山地、高原、丘陵等(颜色越深海拔越高);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
山体部位名称
学看地形图
山峰
陡崖
山脊
山谷
鞍部
课堂总结
学看地形图
等高线
等深线
(1)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______米,两山顶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______米。
(2)写出地形部位名称A:_ _____E:____ __。
(3)图中B、C两地适宜搭建帐篷的是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4)某攀岩俱乐部想在此组织攀岩活动,最佳地点是_____。
663
151
鞍部
山谷
B
B地形平坦
C
学看地形图
等高线的判读
(5)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_____。
(6)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高速铁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桥和隧道的形式。图中河流M的流向可能是__________,D、E两处需要修建隧道的是________。

自北向南
D
学看地形图
等高线的判读
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河流②③只有一条是真的,你觉得是哪条?
图中②是_________③________,
____处的河流是真的,因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_。
山脊
山谷

山谷
中间比较低,容易集水形成河流
自北向南
学看地形图
突破重难点
想一想我们国家雄伟的长城是修建在山脊还是山谷上?
长城一般修在山脊上
1.山脊可以提供自然的防御优势。
2.山脊能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3.山脊更容易控制的交通要道。
学看地形图
等高线的应用
下图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坝,发展水产养殖和旅游产业,坝顶海拔500米,你认为A、C两地最合适的是 为什么?
图中A地更适合修建水坝
A处是峡谷,建坝工程量较小
上面有较大的平地,有较大的储水面积
需要搬迁的村落规模小,对居民影响小
学看地形图
等高线的应用
大坝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盆地或洼地处
等高线的应用
学看地形图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地理上册大单元教学设计(湘教版)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课时设计
主题 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教学内容分析 学看地形图。结合地形观察,说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图上识别一些基本地形。
学习者分析 地形图很抽象,学生咋看起来感觉就是很烦,没有头绪。
学习目标确定 1.在地形图上识别一些基本地形部位的名称。2.会判断等高线地形图部门的方法。3.地形图的在生产中的利用。
学习评价设计 采取量化评价方式。
学习活动设计
任务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展示某处地形的鸟瞰图和地形图,引导学生说出给出各自的不足和优势。 视频演示等高线的制作 展示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和景观图 (合作探究) 1.说出鸟瞰图的优势与不足 2.说出地形图的优势与不足 3.老师帮助学生说出等高线的定义,学生自己说出等深线的定义。 4.概括等高线的特点? 5.说出等高线疏密处的坡度陡缓。 6.对照景观图,说出等高线的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的判断方法。 7.说出山顶的表示符号和陡崖的特殊画法。 (满分60分) 能说出鸟瞰图的优势和不足各得5分。 能说出地形图的优势和不足各得5分。 能说出等高线的定义5分,等深线的定义5分。 能说出同图等高距相同得3分。 能说出同线等高得3分。 说判断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和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得6分。 等高线往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得5分。等高线往高海拔处凸得5分。 能判断陡崖、鞍部各得2分。说出方法各得2分。 (备注:36分为合格,37——48为良好,49——60为优秀。)
任务二:等高线地形图如何变分成设色地形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在等高线之间的不同部位图上不同颜色成为分层设色地形图 合作讨论: 看地形图上的颜色和图例,概括出绿色代表什么?蓝色代表什么?褐色代表什么?黄色代表什么?白色代表什么? (满分10分) 能够说出绿色代表平原;蓝色海洋(水域);褐色代表高山;黄色代表不同高度的山地;白色代表白雪。每一种颜色得2分。(备注:6分合格,7——8分良好,9——10分优秀。)
任务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在生产中的运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即时评价
1.等高线图的判读。 出示一幅等高线。 2.突破重难点 3.想一想我们国家雄伟的长城是修建在山脊还是山谷上? 4.等高线地形图的运用。出示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的应用 5.等高线的应用 大坝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库址应选在何处? 1.等高线图的判读。 (1)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______米,两山顶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______米。 (2)写出地形部位名称A:_ _____E:____。 (3)图中B、C两地适宜搭建帐篷的是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4)某攀岩俱乐部想在此组织攀岩活动,最佳地点是_____。 (5)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_____。 (6)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高速铁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桥和隧道的形式。图中河流M的流向可能是__________,D、E两处需要修建隧道的是________。 2.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河流②③只有一条是真的,你觉得是哪条? 图中②是______③______,___处的河流是真的,因为______该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_ (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盆地或洼地处)。 3.想一想我们国家雄伟的长城是修建在山脊还是山谷上?(长城一般修在山脊)。原因:①山脊可以提供自然的防御优势。②山脊能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③山脊更容易控制的交通要道。 4.下图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坝,发展水产养殖和旅游产业,坝顶海拔500米,你认为A、C两地最合适的是 为什么? (图中A地更适合修建水坝)①A处是峡谷,建坝工程量较小②上面有较大的平地,有较大的储水面积③需要搬迁的村落规模小,对居民影响小。 大坝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盆地或洼地处 (满分100分) 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每对一处给5分。说出理由每一处加2分。 (备注:60——70分合格,71——85分良好,86——100分优秀。)
本节课评价等级 及格 良好 优秀
本节课累计总分 48 49——64 65——80
拓展学习设计: 继续完成上节课布置的家乡地形考察 评价与上一节课的相同
板书设计
课时作业 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附评价量表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重在等高线的判读和运用,通过习题多次练习,学生攻克难点。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学生在课本的地形图上涂上不同颜色(遵循着色规律),学生很高兴看着自己的作品。
附课时作业:
2.3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组
(2020·四川乐山·统考模拟预测)下图是某岛等高线地形图。该岛常年盛行3-7级的定向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岛常年盛行( )
A.从东南吹向西北的风
B.北风
C.西北风
D.从西南吹向东北的风
2.图中甲地附近山顶的海拔高度为( )
A.600米 B.800米
C.1000米 D.1000米——1200米
【答案】1.A 2.D
【解析】1.由题可知,该岛常年盛行3-7级的定向风,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出该岛常年盛行东南风,从东南吹向西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由图可知,根据某岛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判断出该图的等高距为200米,图中甲地附近山顶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但还没到1200米,即1000米—1200米之间。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等高线地形图是指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线重合处,必为峭壁。若等高线成较小的封闭曲线时,这一地区便是山峰、洼地或小岛。等高线的形状是从山顶起逐渐向外凸出的为山脊,山脊的连线称为分水线。等高线形状逐渐向山顶或鞍部方向凹出的为山谷,谷地的连线处:为集水线。两条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称为山的鞍部。
(2023秋·全国·七年级随堂练习)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坡度比丙地坡度缓
B.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400米
C.山峰的海拔高度约为760米
D.丁地所处的位置为山脊
4.图示区域若用分层设色地形图来表示,则图中不会出现的颜色为( )
A.绿色 B.褐色 C.白色 D.浅绿色
【答案】3.B 4.C
【解析】3.读图可知,甲地坡度比丙地坡度陡,A错误;甲海拔为500米,乙海拔为1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400米,B正确;山峰的海拔高度在600—700米之间,C错误;丁地所处的位置为山谷,D错误。故选B。
4.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图示区域若用分层设色地形图来表示,则图中可能会出现绿色、褐色和浅绿色,由于山峰海拔并不太高不会出现代表雪山的白色。故选C。
【点睛】在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2023秋·全国·七年级随堂练习)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南方某山村考察,为贫困山村实施产业脱贫进行实地调查。读“贫困山村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5.考察队员来到该地规模最大的甲村庄,发现该村庄四周地形较封闭,所处地形为( )
A.盆地 B.平原 C.山地 D.丘陵
6.考察队员从甲镇出发向西徒步考察,登上了西峰。估算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550米 B.650米 C.750米 D.850米
7.考察后,发现该地区在图中A、B两处均适宜修筑水库,发展灌溉和淡水养殖。兴趣小组成员建议在B处修筑水库,主要原因是该方案( )
A.峡谷口海拔高 B.淹没土地少
C.人口迁移量少 D.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
【答案】5.A 6.D 7.D
【解析】5.读图分析,根据图示等高线可知,图中最大的村庄地势较低,地形平坦,四周地势较高,因此所处地形为山间盆地。故BCD错误,选A。
6.读图分析,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可判断,甲镇海拔在300米-500米之间,西峰的海拔在1300米-1500米之间,因此两地的相对高度在800米-1200米之间。故ABC错误,选D。
7.水库的选择原则:区域内必须有一个可供储水的盆地或洼地,这种地形的等高线呈口袋型,“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大坝应建在等高线近于闭合地段以及峡谷最窄处,以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确保大坝安全。因此B处适宜修筑水库,主要原因是该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故ABC错误,选D。
【点睛】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 如100米、200米。 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通过等高线的特征,可以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
二、解答题
8.(2023秋·湖南怀化·八年级校考开学考试)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的地形部位名称:A 、B 。
(2)图中张村位于李庄的 方向。
(3)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范围为 米。
(4)国庆节,张村的亮亮和明明计划去C山顶看日出,有①②两条路线通往山顶C,若想爬山比较省力应选择 。
(5)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选择坝址时有甲处和乙处两种方案,若考虑到工程量小且不需要人口迁移,坝址应选择在 处。
【答案】(1) 鞍部 陡崖
(2)西北
(3)600-700
(4)①
(5)乙
【分析】本题以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的特点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字母A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字母B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2)图中没有指向标,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图中张村位于李庄的西北方向。
(3)由图分析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最高点的海拔范围为600-700米。
(4)由图分析可知,图中①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②路线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故C山顶看日出,有①②两条路线通往山顶C,若想爬山比较省力应选择①。
(5)水库大坝适宜建在盆地的出口处,该处施工量小,且便于蓄水且不需要人口迁移,故选乙。
9.(2023·湖北黄石·统考中考真题)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准备去李村、张村附近进行野外考察,出发前查阅了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李村、张村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问题。

(1)李村位于张村的 方向;若李村到张村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两村庄的实际距离是 米;图中李村与最高峰之间的相对高度范围是 。
(2)图中字母A处所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图中小河下游河段流向是 ;图示区域内计划修建一座水坝,坝址适宜选在处 (填写字母)。
(3)若想登上图示区域的最高峰,遵循“最佳路线”原则,出发地应选在 (填写李村或张村),请简要说明理由 。
【答案】(1) 西南 1500 850-950米
(2) 山谷 自东南向西北 C
(3) 张村 从张村出发,路程短,坡度缓,地形比较单一
【分析】本题以李村、张村附近等高线示意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向、比例尺、海拔与相对高度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箭头挡的方向为北方。可以判断出李村位于张村的西南方向;读图可知,图中比例尺为1:50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00厘米=500米,若李村到张村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两村庄的实际距离是3×500=1500米。由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李村的海拔在0-100米之间,最高峰海拔为950米,故图中李村与最高峰之间的相对高度范围是850-950米之间。
(2)读图可知,图中字母A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箭头挡的方向为北方。可以判断出图中小河下游河段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水库的大坝地址应在盆地的最狭窄出口处-C处,此处修建水库大坝工程量小,并且上游开阔,蓄水量大。
(3)若想登上图示区域的最高峰,遵循“最佳路线”原则,出发地应选在张村。理由:从张村出发,不仅路程短,主要是上坡,而且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地形比较单一。
附:作业评价量表
等级 一般 良好 优秀
要求 选择题对5题,综合对7小题 选择题对6题,综合对9小题 选择题,综合都全对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