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别了,“不列颠尼亚”》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毛泽东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1课
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
自主预习(10分钟):
1.找出段落中心句,划分层意,概括内容,把握结构
2.辨明文体,感知特点
3.圈画有感触的字词和句,品析鉴赏
一、梳理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2段)宣布大会开幕,简介与会代表及大会特点。
第二部分(第3—4段):回顾过去,论证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第三部分(第5—8段): 立足当下,对国家发展大计做出规划。
第四部分(第9—11段): 展望未来,描绘民族振兴的蓝图。
第五部分(第12—16段):庆贺伟大胜利
思考:行文逻辑的好处
因果关系、条件关系
环环相扣
衔接连贯
逻辑谨严
文本探究
二、此文刊登在1949年的《人民日报》上时,标题为《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毛主席开幕词》。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中共中央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时,编纂者将原来的标题改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8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毛泽东著作选读》,也用了这个标题收录了这篇开幕词。请小组结合课文内容讨论交流,探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并分析文章以此为题的表达效果。
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震撼历史的宣言,是文章的主旨既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历史发展必然结果的真知灼见,也道出了中国广大民众自1840年以来就郁积已久的心声。
②这句话有着深刻的历史内涵(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王朝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之后其他西方列强也接踵而至,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逼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陷人水深火热之中。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一直到五四运动,为了反对侵略和奴役,争取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英勇顽强、可歌可泣的斗争。终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了自己的主权。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③这一宣告,既鼓舞和激励着全体与会者,也震惊着全人类;这一宣告,既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从此进人一个新的时代。
(确定文章描写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④文章以此为题,既照应了文章的线索脉络,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人民胜利的喜悦,激动人心,振聋发聩!
(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
总结:标题的作用
1、交代文章写作对象(人或物)
2、点明文章中心思想
3、交代文章写作情感
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5、作为文章的线索
文本探究
三、学习毛演讲词的语言艺术,体会作者是如何将情感抒发与理性表达结合在一起的
活动1:分小组朗读课文,选出有感染力的语句,注意揣摩重点句子的语气与情感,鉴赏情感抒发与理性表达的艺术。
(1)只要我们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
答案 “只要……就能”的条件关系复句和“迅速地”的修饰语,表明了作者对建国后快速振兴民族经济的自信和豪情
(2)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
答案 肯定判断、否定判断和“任何”的修饰语,表明了作者对新中国巩固国防、抵御外辱的自信和豪情。
(3)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答案 ①“发抖”“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关键词,体现出作者对“内外反动派”的蔑视;
②整句和“必将”关键词的使用,体现了作者建设新中国的豪情和自信。
活动2:以本篇为例总结毛泽东演讲词的语言艺术。
第一,观点鲜明,语气坚定。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判断句来表明鲜明的观点,如“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运用大量表示肯定强调的词语表现坚定的语气,如从来""“必须"“务必”等。
第二,用语精准,通俗典雅。文章在使用修饰限制词语时尊重客观事实,如"数百万"“大多数”“基本"“已经”等。“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等,既体现了演讲词口语化的特点,又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雅气质。
第三,气势磅礴,高有感染力。文章运用相似的句式反复强调,如“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等;文章结尾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富有气势和感染力。
言为心声,从文中你读出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
(要求填写两个四字短语,并就文本具体分析)
文以载道,从文中你读出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中华民族。
(要求填写两个四字短语,并就文本具体分析)
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在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现在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载于2017.7.28《人民日报》
示例一:时间的长河静观时往往风平浪静,只有蓦然回首,才能体会它的波澜壮阔。展览真实呈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奋斗实现的伟大跨越,清晰展现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深刻揭示新中国70年巨变背后的深刻道理。13个五年规划和计划、150个“新中国第一”、7面英雄模范人物墙……一个个历史的高光时刻,串起来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古老神州的巨大变迁和深刻变革;一幕幕辉煌的影像场景,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了中华大地上处处涌动的澎湃激情和崭新风貌。今天,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通过这次大型成就展览,可以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坚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铭记光辉历程、共创复兴伟业的信心和决心。
素材补充
素材补充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是拳拳爱国之心的生动写照。以天下苍生为念、以民族大义为重,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这种强烈诉求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已的一个重要原因。
两河流域的辉煌化作一抹烟云,在历史的天空留下遥远而又凝重的一笔;古埃及文明早已随时光流逝,成为一段饱含沧桑的回忆;古印度文明也像是被蒙上历史的风尘,暗淡了昔日的光芒。唯有中华文明,与时俱进,历久弥新,不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灿烂辉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共生共存,和而不同,倾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深化全球治理,共建美好未来,这是中华文化新的智慧与更大创造。
素材补充
习近平同志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守护文明,传承文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需要。我们的发展是一种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一种坚持“和而不同”的和平崛起道路。我们要全面把握传统文化,让它进入我们的生活中,融入我们的精神血脉,指导我们的生活,使其得以延续和传承。我们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涵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供最佳支撑。
素材补充
文本探究
同 异 内容 语言艺术 内容 语言艺术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二0二三新年贺词
二、开幕词相关知识
开幕词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会议开幕时所作的讲话,旨在阐明会议的指导思想、宗旨、重要意义,向与会者提出开好会议的中心任务和要求。开幕词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简明性,即简洁明了、要言不烦:
二是口语化,语言通俗、明快、上口;
三是宣告性,开幕词是会议或活动的序曲,所以开幕词具有宣告会议或活动正式开始的特性;
四是引导性,开幕词一般要阐述会议或活动的宗旨、目的、意义、任务等,这对整个会议或活动的成功举行起着引导作用;
五是鼓动性,开幕词带着对会议或活动的良好祝愿,通过介绍会议或活动激励与会者的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