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选择题
(2023高一上·北仑开学考)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如下图)位于山东济南,它是我国首条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这种路面的最上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拥有较高的透光率,下面的太阳能电池能把光能转化成电能,实时输送至电网。完成下面小题。
1.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山东济南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的优势有( )
①光照充足②私家车数量多
③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④高速公路网密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对光伏高速公路影响较大的自然因素是( )
A.地质及水文条件 B.气象及水文条件
C.气象及气候条件 D.地质及气候条件
3.下列地区中,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的是( )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东南丘陵
【答案】1.D
2.C
3.C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1.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山东济南的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高速公路网密集,有利于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与山东济南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光照充足;私家车数量与光伏道路建设无关。D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D。
2.光伏发电依靠太阳光照,受天气(气象)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受地质水文条件影响较小,C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
3.四个地区中,华北平原纬度较高,且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阴雨天气较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少;云贵高原、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阴雨天气较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少;青藏高原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C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
(2023高二上·当涂开学考)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右图示意2008—2020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单位:个)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推测,下列年份中太阳黑子数最少的年份是( )
A.2003年 B.2025年 C.2030年 D.2036年
5.受太阳黑子影响,2014年地球上出现的现象可能是( )
A.在新加坡看到极光 B.有线通讯中断
C.气候异常增多 D.地震减少
【答案】4.C
5.C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太阳活动对地球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极光: 太阳活动会释放大量带电粒子流,当这些粒子进入地球的磁层并与大气中的气体碰撞时,就会形成极光。极光是一种美丽的光现象,通常可见于极地地区,如北极和南极附近。2. 磁暴: 太阳活动的强烈爆发会释放大量能量,其中包括带电粒子、电磁辐射等。这些能量在到达地球时,可以干扰地球的磁场,导致磁暴的发生。磁暴可能会对电力系统、通信系统和导航系统等基础设施造成影响。3. 电离层扰动: 太阳活动产生的能量和粒子流也会影响地球的电离层,引起电离层的扰动。电离层扰动可能会影响无线电通信、卫星导航等技术系统的信号传播和接收。4. 太阳风: 太阳活动释放的带电粒子流,称为太阳风,它对地球磁场和电离层产生作用。太阳风可能会影响地球的磁场强度和方向,导致磁场的变化和磁暴现象。太阳活动的周期性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1年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这个周期的变化可以对地球气候和天气产生一定的影响,尽管具体机制还存在许多未解之谜。
4.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读图可知,2014年太阳黑子活动频繁,则2003、2025、2036年都为太阳黑子活动峰值年份,2030年太阳黑子数最少。
故答案为:C。
5.极光现象主要发生在高纬度地区,新加坡纬度低,不能看到极光现象,受太阳黑子影响,无线短波通讯可能被中断,气候异常增多,地震发生和太阳活动关系不大。
故答案为:C。
(2023高三上·浙江开学考)经过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之和称为太阳总辐射量。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太阳总辐射量季节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地9月份太阳总辐射量出现小峰值,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天气变化 C.昼长时间 D.海拔高程
7.该地利用太阳辐射能,最大的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
A.人口密度 B.土地总面积 C.发电稳定性 D.输电设施
【答案】6.B
7.C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势:1. 无限的资源:太阳能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能源之一,每天都会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相比之下,传统能源如化石燃料存在枯竭的风险,而太阳能资源是永久存在的。2. 环保与减排:太阳能的利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无负面影响。与传统能源相比,太阳能利用可以显著减少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问题。3. 分布广泛:太阳能资源分布广泛,几乎覆盖了全球各地。无论是在城市、乡村还是偏远地区,只要有阳光照射,都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这使得太阳能成为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的能源选择。4. 可再生性: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通过使用光伏电池板和太阳能热能收集器等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力、热水和空调等形式的能源。与化石燃料不同,太阳能的利用不会耗尽资源,并且可以持续供应。5. 经济性:虽然在建设太阳能设施的初期投资较高,但太阳能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一旦太阳能设施建成,太阳能本身是免费的,不需要购买燃料,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这使得太阳能在长期运营中具备经济可行性,并且可以降低能源成本。
6.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太阳总辐射量会增加,因为太阳光线可以直接照射到地面,没有被云层或其他大气颗粒散射和遮挡。而9月份一般是西北某地的晴朗季节,相对来说天气较为稳定,云量较少,因此太阳总辐射量较高,呈现出小峰值的情况。太阳高度、昼长时间和海拔高程都会对太阳总辐射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相对于天气变化而言,它们的影响较为次要。
故答案为:B。
7.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受太阳辐射强度和天气条件的影响,如阴天、多云或夜晚等情况下,太阳辐射量会减少,导致太阳能发电量变化不稳定。这可能影响到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对于依赖太阳能发电的系统来说。其他选项的影响也是存在的,但在该题中,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发电稳定性。人口密度和土地总面积会影响太阳能发电的规模和布局,但并不是最大的限制因素。输电设施则是影响电力传输的因素,但并不影响太阳能发电本身的稳定性。
故答案为:C。
(2023高三上·三明开学考)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
8.图中所示的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要在( )
A.亚洲 B.亚洲和欧洲
C.亚洲和北美洲 D.欧洲和北美洲
9.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
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D.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答案】8.D
9.C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太阳活动的影响包括扰动地球大气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太阳活动异常往往导致地球气候异常。
8.由图可知,图中34个观测站纬度范围主要是60°N到80°N之间,经度范围主要在166°W到81°E之间,所以主要位于欧洲和北美洲。
故答案为:D。
9.由图可知,所测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周期和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呈吻合状态,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1年,降水量的周期也是11年左右。
故答案为:C。
(2023高三上·湛江开学考)绒布河谷位于珠穆朗玛峰北侧,山高谷深,大数呈西北—东南走向。河谷南部和西侧多冰川。下图示意绒布河谷来年5月29日—6月29日平均太阳辐射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北京时间上午7—10时,绒布河谷的微弱太阳辐射直接来自( )
A.河谷谷底冰川反射 B.河谷内西坡地面反射
C.河谷内东坡地面反射 D.珠峰地面辐射
11.绒布河谷太阳辐射骤增、骤减的主要原因是( )
A.山体遮蔽作用显著 B.天气变化剧烈
C.大气中粉尘变化大 D.臭氧层变化显著
【答案】10.B
11.A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日出前后,太阳高度角较小,而绒布河谷山高谷深,只有当太阳高度角增大至超过两侧山顶时,太阳光线才能够照射进山谷
10.A、绒布河谷山高谷深,呈西北一东南走向,受东侧山地的遮挡,河谷谷底无法接收到太阳辐射,A说法错误;
B、河谷内西坡在上午时位于阳坡,太阳射照射到西坡,且西坡多冰川分布,反射率较高,将太阳辐射反射至河谷内,B说法正确;
C、河谷内东坡在上午时位于阴坡。无法接收太阳辐射,C说法错误;
D、珠峰地面的地面辐射无法到达绒布河谷,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11. A、山峰与谷底相对高度大,日出后和日落前,两侧高大山体阻挡太阳辐射,只有太阳高度不断增大,可以照射到河谷中时,太阳总辐射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A说法正确;
B、连续一个月内从日出到正午前后不会都出现相同的天气变化,B说法错误;
C、绒布河谷内人口密度小,大气中粉尘含量较小,C说法错误;
D、臭氧层不会出现日出至正午的有规律的变化,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2023高二上·东阳开学考)太阳活动具有周期性,每11年一个周期,2024-2025年将迎来下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北京时间2022年10月9日,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将利用太阳活动第25周峰年的契机,以“一磁两暴”为科学目标开展观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耀斑现象发生在(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
13.太阳活动达到下一个高峰期,届时将会发生太阳风暴,当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可能造成( )
①地球上磁针能正确指示方向②我国北方出现极夜现象
③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短波通信④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12.B
13.B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太阳活动的表现有光球层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及日珥、日冕层的太阳风,太阳活动加强时,会导致射向地球的射电增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现象;地球两极地区能出现极光现象;也会对地球气候产生一定影响。
12.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在色球层,日冕物质抛射出现在日冕层,B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B。
1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降水、极端天气增多;产生磁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B③④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B。
(2023高一上·肇庆开学考)江苏省天一中学天文社与斯坦福大学太阳中心合作开展了“太阳耀斑与地球电离层突变监测”研究。图为某年7月8日监测到的一个M6.5级耀斑爆发引发的电离层突变效应(图中黑圈处)。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耀斑爆发可能中断有线电视信号传输
B.耀斑是色球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
C.耀斑发生的周期大约十几秒
D.使地球形成特大暴雨
15.以下选项中,受太阳活动影响较小的部门是( )
A.通信部门 B.航天部门 C.纺织工业 D.气象部门
【答案】14.B
15.C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太阳活动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结构及主要太阳活动
(2)主要影响
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
④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特别提示】
(1)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冬半年的夜晚。
(2)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和地球磁场的影响白天较强。
(3)通常,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黑子所在区域之外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14.根据太阳活动对的影响可知,耀斑爆发释放的物质有可能干扰地球大气中的电离层,从而对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影响,但不会中断有线电视信号传输;当储存在太阳磁场中的磁能过多时,会通过太阳色球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释放出来,即耀斑 ;有的年份耀斑出现多,有的年份出现少,耀斑活动年份的时间间隔约为11年,单个耀斑出现时间约几分钟至1~2小时;耀斑爆发有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影响地球上气候,但不一定会使地球形成特大暴雨。B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B。
15.太阳活动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对航天器及通讯也具有较大影响,还会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因此通信、航天、气象等部门受太阳活动影响相对较大;太阳活动对纺织工业无直接影响,因此受太阳活动影响较小的部门是纺织工业,C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
(2023高一上·肇庆开学考) 2018年12月8日,江苏省天一中学天文社师生受邀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摩了嫦娥四号卫星的成功发射。该卫星于2019年1月3日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顺利着落,成为人类史上第一颗在月背着陆的人造卫星。图为我国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与文昌相比,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卫星发射的优势是( )
A.发射角速度快 B.发射线速度快
C.天气条件较好 D.火箭海运便利
17.嫦娥四号卫星( )
A.在发射地可能受到极光干扰
B.在月面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发射起飞后成为自然天体
D.在月面上易遭受沙尘暴干扰
【答案】16.C
17.B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探索宇宙
【解析】【点评】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①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②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③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④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⑤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⑥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16.读图可知,与文昌相比,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较高,发射时地球自转角速度一样、地球自转线速度较慢;与文昌相比,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地处内陆,水汽较少,晴朗稳定的天气相对较多,这是西昌进行卫星发射的优势条件;文昌临海,西昌居内陆,因此西昌不具有少运便利的优势。C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
17.嫦娥四号卫星的发射地在低纬度地区的西昌,而极光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在月面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电池板收集的太阳辐射能;发射起飞后只能成为人造天体,不能成为自然天体;由于月球上无大气,没有大气运动,因此在月面上不可能产生沙尘暴。B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B。
(2023高三上·郓城月考)下图为我国局部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影响图中A处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19.下列哪些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 )
A.黄山四绝之温泉 B.我国东部的季风
C.天文大潮 D.汶川地震
【答案】18.C
19.B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 黄山四绝是安徽黄山的四种独特景观。分别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奇松的千姿百态与黄山高海拔处恶劣的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怪石是花岗岩风化剥蚀的结果;云海是因为当地有丰沛的降水;黄山温泉成因是雨水下渗,受地热影响形成的地下热水。
18.根据图中信息显示:A处是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低值区域。A处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拐弯处,西南季风沿谷底爬升,带来丰沛降水,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受到削弱,所以太阳辐射总量减少。A、B、D不符合题意,故C正确
19.A. 黄山温泉成因是雨水下渗,受地热影响形成的地下热水。与太阳辐射无关,故A错误
B.我国东部的季风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陆地与海洋吸收太阳辐射不同,进而导致升温幅度不同,形成海洋陆地气压不同而产生的,故B正确
C.天文大潮是日、地、月三点一线,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故C错误
D.汶川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产生的,故D错误
(2023高一下·茂名期末)在某同学交流群里,几个同学分别发来这样的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甲:我们这还好啊,基本每天白天都差不多长,刚刚看到太阳从西偏南方落下去了。
乙:今天白天可真长啊,太阳都没有落山过。
丙:我们这白天可真短,并且冷得要死!
丁:哈哈!我这温度挺舒服的啊,正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0.几个同学所在地由南向北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丁丙甲乙 D.丙丁乙甲
21.四个同学所在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20.B
21.A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地球的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该半球就昼长夜短,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20.由题可知,甲看到太阳从西偏南方落下去,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乙地此时处于极昼,极圈到极点之间有极昼极夜现象,乙地位于最南;丙地此时昼长较短,并且气候寒冷,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远,最靠北;丁地此时处于秋季,纬度比丙要低,位于丙的南部。所以从南向北排列顺序以此是乙甲丁丙。
故答案为:B。
21.由题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四个地点当中,只有甲地位于赤道附近,所以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故答案为:A。
(2023高一下·大理期末)
凌日即指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遮挡,此时在地球上可观测到一小黑点在日面移动。我国天宫号空间站凌日持续时长不到一秒。下面左图为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某次天宫凌日轨迹图,右图为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2.“天宫凌日轨迹图”中呈现的“日面”是右图中的( )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太阳内部
23.
左图中“日面”甲乙现象出现数量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
A.为地球提供更多光热 B.全球多国发生地震.
C.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D.飞机高空飞行易颠簸
【答案】22.A
23.C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的圈层结构
【解析】【点评】太阳活动是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的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类型。
22.据图所知,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照片中的黑点是太阳黑子,是指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①为光球层,故答案为:A。
23.据上题所知,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激烈的显示,往往会对地球的气候、通信(无线电短波通信)、生物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C对。为地球提供更多光热是太阳辐射,A错;发生地震来自于地球内部能量,B错;飞机高空飞行易颠簸受地球大气层气流不稳定影响,D错。故答案为:C。
24.(2023高一下·牡丹江期末) 2020年5月2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证实,太阳表面出现了一次极为激烈的耀斑活动,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太阳风)。专家由此推断太阳活动进入高峰年。若2019—2020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则上一个太阳活动高峰时段约是( )
A.2005—2006年 B.2030—2031年
C.2007—2008年 D.2008—2009年
【答案】D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若2019—2020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则上一个太阳活动高峰时段约为2008—2009年,故答案为:D。
【点评】不同的太阳大气层会发生不同的太阳活动:光球层上有黑子,色球层上有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有太阳风。
(2023高二下·湛江期末)下图示意1961-2013年海口的雨季和旱季日均太阳辐射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5.与海口雨季日均太阳辐射量年际变化呈明显正相关的是( )
A.纬度位置 B.平均云量 C.日照时数 D.植被覆盖度
26.影响多年来海口雨季和旱季日均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海拔高度 C.大气厚度 D.污染程度
27.受太阳辐射季节变化的影响,当地植被( )
①雨季加速生长 ②雨季减少蒸腾 ③旱季加速生长 ④旱季减少蒸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25.C
26.A
27.B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点评】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为地球直接提供光、热资源,维持着地表的温度;(2)为大气运动、水的运动及生物活动提供主要动力;(3)太阳辐射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提供各种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等。
25.读图可知,1961-2013年间,海口纬度位置未发生改变,与太阳辐射年际变化无相关性,A错误。
海口雨季日均太阳辐射量大,与太阳辐射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有太阳高度、日照时数等,但50年来,太阳高度没有显著变化;雨季降水多的年份,平均云量多,日照时数短,日均太阳辐射量少;雨季降水少的年份,日照时数长,日均太阳辐射量大,B错误、C正确;太阳辐射与植被覆盖度无明显相关性,D错误。故答案为:C。
26.读图可知,多年来,海口雨季的日均太阳辐射量多于旱季,主要是因为海口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半年虽然为雨季但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A正确。海拔高度在雨季和旱季没有变化,B错误;大气厚度和污染程度会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C、D错误。故答案为:A。
27.读图可知,海口日均太阳辐射量的值雨季较大,会加速植被生长;而旱季较小,会减少植物蒸腾,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答案为:B。
(2023高一下·南阳期末)我国西藏某地海拔4500米以上建有“阳光保暖房”(如图2)。住上这种房子,人们再也不用“四季穿棉袄”了。图1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8.以前人们“四季穿棉袄”的原因是( )
A.海拔高,水汽少,①较少 B.多晴朗天气,②较少
C.纬度高,风力大,③较多 D.海拔高,空气稀薄,④⑤较少
29.下列地理现象中,与“阳光保暖房”原理一致的是( )
A.夏季白天多云时不会太热 B.晴朗的天空常呈蔚蓝色
C.深秋多云的夜晚不易出现霜冻 D.日落后的天空仍然明亮
【答案】28.D
29.C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中国的青藏地区
【解析】【点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层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收到削弱。大气主要依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大气增温后又以大气辐射的形式把能量返还给地面,这就是大气逆辐射。
28.A、由图可知,①为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青藏高原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对对流层大气温度影响小,A说法错误;
B、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青藏地区②较多,B说法错误;
C、③是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青藏地区纬度较低,并且③与风力关系小,C说法错误;
D、青藏地区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④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少,⑤为大气逆辐射,所以气温低,④⑤说法正确,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29.A、夏天白天多云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A说法错误;
BD、晴朗的天空常呈蔚蓝色、日落后的天空仍然明亮是因为散射,B说法错误;
C、阳光保暖房的原理是利用日光通过玻璃等透明材料进入保暖房内,使室内温度升高。在深秋多云的夜晚,云层可以阻挡地表散发的辐射热量向外散失,大气逆辐射强,从而减少霜冻的可能性,与阳光保暖房的原理一致。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2023·浙江)塔式光热发电是利用成千上万个独立跟踪大阳的定日镜,将阳光聚集到镜场中心的集热塔,通过能量转换来发电。下图1为青海某地塔式光热发电场景观图,图2为定日镜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0.与浙江省相比,当地布局光热发电场的优势区位因素有( )
①土地②太阳辐射③劳动力④电网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1.定日镜工作期间,镜面朝向(图2所示)的水平和垂直转动方向分别是( )
A.顺时针先逆时针后顺时针 B.顺时针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C.逆时针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D.逆时针先逆时针后顺时针
【答案】30.A
31.B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直射点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
北半球 东北(北半球早于6时日出) 西北(北半球晚于18时日落) 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 正东(6时日出) 正西(18时日落) 昼夜等长
南半球 东南(北半球晚于6时日出) 西南(北半球早于18时日落) 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30.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上,青海省经济相对落后,土地租金较浙江省低,且有面积广阔的土地供光热发电场使用,青海省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较浙江省丰富;青海省劳动力条件不如浙江省优越,由于青海省经济落后,电网分布相对较少,也不是优势,A①②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A。
31.由图可知,定日镜镜面的作用是将太阳光线聚到集热塔上,定日镜应该朝向太阳,青海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每日正午太阳在其正南方,太阳视运动的自东向西的(北半球是呈顺时针的),因此定日镜工作期间(白天)镜面朝向在水平方向上是呈顺时针的;一天中日出时太阳高度较小,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日落时又变小了,故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特点是变大—最大—变小。定日镜镜面的作用是将太阳光线聚到集热塔上,镜面反射太阳光线到集热塔,早、晚时太阳高度较小,镜面与地面之间夹角较大,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镜面与地面之间夹角最小,因此在竖直方向定日镜转动方向是先顺时针,之后是逆时针的。B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B。
32.(2023高一下·浙江期中)空间太阳能电站是设想在太空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再将能量传输到地球表面的工程。与地面太阳能发电相比,空间太阳能发电效率具有独特优势。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部分辐射示意图。导致空间太阳能发电与地面太阳能发电效率差异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④、⑤ D.⑥、⑦
【答案】B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解析】【分析】 空间太阳能发电站所在高度较高,大气的密度较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很小,太阳辐射强,而近地面的大气密度较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因此空间太阳能发电效率远高于地面。图中显示,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部分,⑤为地面辐射,⑥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部分。故B正确,ACD错误。故在的答案为:B 。
【点评】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综合题
33.(2023高二上·官渡开学考)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表”,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地区 年平均日照时数 地理纬度(北纬)
南京 2182.4 30°04ˊ
上海 1986.1 31°09ˊ
重庆 1211.3 30°40ˊ
杭州 1902.1 30°20ˊ
宁波 2019.7 29°54ˊ
拉萨 3005.1 29°43ˊ
(1)试比较图中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2)说出表中所列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试分析原因。
【答案】(1)西侧高于东侧。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
(2)拉萨。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阴雨天气少。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在图中台湾岛的东西两侧,西侧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大,而东侧的辐射量较小。这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原因:1. 地形因素:台湾岛的西侧是背风坡,山脉阻挡了东侧的云雾和雨水,导致西侧多晴天和较少的降水量。晴天的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到地面,使得年太阳总辐射量相对较高。2. 降水差异: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台湾岛的东西两侧降水分布存在差异。西侧相对干燥,降水量较少,而东侧受到东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为充沛。雨水会阻碍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导致东侧的年太阳总辐射量相对较小。
(2)表中所列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是拉萨。原因可以分析如下:1. 纬度低:拉萨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纬度相对较低。纬度越低,太阳在天空中的角度越高,照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也会相对较大。2. 高海拔:拉萨位于海拔约3650米的高原地区。高海拔地区常常具有干燥的气候,空气稀薄,相对较少的水蒸气会降低云量,从而增加日照时数。3. 降水少:拉萨属于内陆高原地区,降水量较少。在少雨的条件下,阴雨天气相对较少,使得日照时数增加。
故答案为:(1)西侧高于东侧。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2)拉萨。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阴雨天气少。
【点评】太阳辐射量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地理纬度的变化会对太阳辐射量产生直接影响。阴影效应也是影响太阳总辐射量的因素之一,特定地形、降水和气候等因素会影响太阳辐照的分布。太阳辐照量对地区的气候、植被和能源利用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了解太阳辐射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有助于地理环境的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1 / 1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选择题
(2023高一上·北仑开学考)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如下图)位于山东济南,它是我国首条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这种路面的最上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拥有较高的透光率,下面的太阳能电池能把光能转化成电能,实时输送至电网。完成下面小题。
1.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山东济南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的优势有( )
①光照充足②私家车数量多
③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④高速公路网密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对光伏高速公路影响较大的自然因素是( )
A.地质及水文条件 B.气象及水文条件
C.气象及气候条件 D.地质及气候条件
3.下列地区中,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的是( )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东南丘陵
(2023高二上·当涂开学考)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右图示意2008—2020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单位:个)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推测,下列年份中太阳黑子数最少的年份是( )
A.2003年 B.2025年 C.2030年 D.2036年
5.受太阳黑子影响,2014年地球上出现的现象可能是( )
A.在新加坡看到极光 B.有线通讯中断
C.气候异常增多 D.地震减少
(2023高三上·浙江开学考)经过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之和称为太阳总辐射量。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太阳总辐射量季节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地9月份太阳总辐射量出现小峰值,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天气变化 C.昼长时间 D.海拔高程
7.该地利用太阳辐射能,最大的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
A.人口密度 B.土地总面积 C.发电稳定性 D.输电设施
(2023高三上·三明开学考)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
8.图中所示的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要在( )
A.亚洲 B.亚洲和欧洲
C.亚洲和北美洲 D.欧洲和北美洲
9.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
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D.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2023高三上·湛江开学考)绒布河谷位于珠穆朗玛峰北侧,山高谷深,大数呈西北—东南走向。河谷南部和西侧多冰川。下图示意绒布河谷来年5月29日—6月29日平均太阳辐射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北京时间上午7—10时,绒布河谷的微弱太阳辐射直接来自( )
A.河谷谷底冰川反射 B.河谷内西坡地面反射
C.河谷内东坡地面反射 D.珠峰地面辐射
11.绒布河谷太阳辐射骤增、骤减的主要原因是( )
A.山体遮蔽作用显著 B.天气变化剧烈
C.大气中粉尘变化大 D.臭氧层变化显著
(2023高二上·东阳开学考)太阳活动具有周期性,每11年一个周期,2024-2025年将迎来下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北京时间2022年10月9日,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将利用太阳活动第25周峰年的契机,以“一磁两暴”为科学目标开展观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耀斑现象发生在(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
13.太阳活动达到下一个高峰期,届时将会发生太阳风暴,当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可能造成( )
①地球上磁针能正确指示方向②我国北方出现极夜现象
③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短波通信④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023高一上·肇庆开学考)江苏省天一中学天文社与斯坦福大学太阳中心合作开展了“太阳耀斑与地球电离层突变监测”研究。图为某年7月8日监测到的一个M6.5级耀斑爆发引发的电离层突变效应(图中黑圈处)。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耀斑爆发可能中断有线电视信号传输
B.耀斑是色球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
C.耀斑发生的周期大约十几秒
D.使地球形成特大暴雨
15.以下选项中,受太阳活动影响较小的部门是( )
A.通信部门 B.航天部门 C.纺织工业 D.气象部门
(2023高一上·肇庆开学考) 2018年12月8日,江苏省天一中学天文社师生受邀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摩了嫦娥四号卫星的成功发射。该卫星于2019年1月3日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顺利着落,成为人类史上第一颗在月背着陆的人造卫星。图为我国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与文昌相比,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卫星发射的优势是( )
A.发射角速度快 B.发射线速度快
C.天气条件较好 D.火箭海运便利
17.嫦娥四号卫星( )
A.在发射地可能受到极光干扰
B.在月面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发射起飞后成为自然天体
D.在月面上易遭受沙尘暴干扰
(2023高三上·郓城月考)下图为我国局部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影响图中A处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19.下列哪些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 )
A.黄山四绝之温泉 B.我国东部的季风
C.天文大潮 D.汶川地震
(2023高一下·茂名期末)在某同学交流群里,几个同学分别发来这样的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甲:我们这还好啊,基本每天白天都差不多长,刚刚看到太阳从西偏南方落下去了。
乙:今天白天可真长啊,太阳都没有落山过。
丙:我们这白天可真短,并且冷得要死!
丁:哈哈!我这温度挺舒服的啊,正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0.几个同学所在地由南向北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丁丙甲乙 D.丙丁乙甲
21.四个同学所在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3高一下·大理期末)
凌日即指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遮挡,此时在地球上可观测到一小黑点在日面移动。我国天宫号空间站凌日持续时长不到一秒。下面左图为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某次天宫凌日轨迹图,右图为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2.“天宫凌日轨迹图”中呈现的“日面”是右图中的( )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太阳内部
23.
左图中“日面”甲乙现象出现数量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
A.为地球提供更多光热 B.全球多国发生地震.
C.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D.飞机高空飞行易颠簸
24.(2023高一下·牡丹江期末) 2020年5月2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证实,太阳表面出现了一次极为激烈的耀斑活动,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太阳风)。专家由此推断太阳活动进入高峰年。若2019—2020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则上一个太阳活动高峰时段约是( )
A.2005—2006年 B.2030—2031年
C.2007—2008年 D.2008—2009年
(2023高二下·湛江期末)下图示意1961-2013年海口的雨季和旱季日均太阳辐射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5.与海口雨季日均太阳辐射量年际变化呈明显正相关的是( )
A.纬度位置 B.平均云量 C.日照时数 D.植被覆盖度
26.影响多年来海口雨季和旱季日均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海拔高度 C.大气厚度 D.污染程度
27.受太阳辐射季节变化的影响,当地植被( )
①雨季加速生长 ②雨季减少蒸腾 ③旱季加速生长 ④旱季减少蒸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3高一下·南阳期末)我国西藏某地海拔4500米以上建有“阳光保暖房”(如图2)。住上这种房子,人们再也不用“四季穿棉袄”了。图1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8.以前人们“四季穿棉袄”的原因是( )
A.海拔高,水汽少,①较少 B.多晴朗天气,②较少
C.纬度高,风力大,③较多 D.海拔高,空气稀薄,④⑤较少
29.下列地理现象中,与“阳光保暖房”原理一致的是( )
A.夏季白天多云时不会太热 B.晴朗的天空常呈蔚蓝色
C.深秋多云的夜晚不易出现霜冻 D.日落后的天空仍然明亮
(2023·浙江)塔式光热发电是利用成千上万个独立跟踪大阳的定日镜,将阳光聚集到镜场中心的集热塔,通过能量转换来发电。下图1为青海某地塔式光热发电场景观图,图2为定日镜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0.与浙江省相比,当地布局光热发电场的优势区位因素有( )
①土地②太阳辐射③劳动力④电网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1.定日镜工作期间,镜面朝向(图2所示)的水平和垂直转动方向分别是( )
A.顺时针先逆时针后顺时针 B.顺时针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C.逆时针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D.逆时针先逆时针后顺时针
32.(2023高一下·浙江期中)空间太阳能电站是设想在太空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再将能量传输到地球表面的工程。与地面太阳能发电相比,空间太阳能发电效率具有独特优势。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部分辐射示意图。导致空间太阳能发电与地面太阳能发电效率差异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④、⑤ D.⑥、⑦
二、综合题
33.(2023高二上·官渡开学考)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表”,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地区 年平均日照时数 地理纬度(北纬)
南京 2182.4 30°04ˊ
上海 1986.1 31°09ˊ
重庆 1211.3 30°40ˊ
杭州 1902.1 30°20ˊ
宁波 2019.7 29°54ˊ
拉萨 3005.1 29°43ˊ
(1)试比较图中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2)说出表中所列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试分析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C
3.C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1.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山东济南的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高速公路网密集,有利于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与山东济南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光照充足;私家车数量与光伏道路建设无关。D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D。
2.光伏发电依靠太阳光照,受天气(气象)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受地质水文条件影响较小,C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
3.四个地区中,华北平原纬度较高,且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阴雨天气较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少;云贵高原、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阴雨天气较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少;青藏高原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C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
【答案】4.C
5.C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太阳活动对地球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极光: 太阳活动会释放大量带电粒子流,当这些粒子进入地球的磁层并与大气中的气体碰撞时,就会形成极光。极光是一种美丽的光现象,通常可见于极地地区,如北极和南极附近。2. 磁暴: 太阳活动的强烈爆发会释放大量能量,其中包括带电粒子、电磁辐射等。这些能量在到达地球时,可以干扰地球的磁场,导致磁暴的发生。磁暴可能会对电力系统、通信系统和导航系统等基础设施造成影响。3. 电离层扰动: 太阳活动产生的能量和粒子流也会影响地球的电离层,引起电离层的扰动。电离层扰动可能会影响无线电通信、卫星导航等技术系统的信号传播和接收。4. 太阳风: 太阳活动释放的带电粒子流,称为太阳风,它对地球磁场和电离层产生作用。太阳风可能会影响地球的磁场强度和方向,导致磁场的变化和磁暴现象。太阳活动的周期性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1年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这个周期的变化可以对地球气候和天气产生一定的影响,尽管具体机制还存在许多未解之谜。
4.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读图可知,2014年太阳黑子活动频繁,则2003、2025、2036年都为太阳黑子活动峰值年份,2030年太阳黑子数最少。
故答案为:C。
5.极光现象主要发生在高纬度地区,新加坡纬度低,不能看到极光现象,受太阳黑子影响,无线短波通讯可能被中断,气候异常增多,地震发生和太阳活动关系不大。
故答案为:C。
【答案】6.B
7.C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势:1. 无限的资源:太阳能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能源之一,每天都会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相比之下,传统能源如化石燃料存在枯竭的风险,而太阳能资源是永久存在的。2. 环保与减排:太阳能的利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无负面影响。与传统能源相比,太阳能利用可以显著减少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问题。3. 分布广泛:太阳能资源分布广泛,几乎覆盖了全球各地。无论是在城市、乡村还是偏远地区,只要有阳光照射,都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这使得太阳能成为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的能源选择。4. 可再生性: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通过使用光伏电池板和太阳能热能收集器等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力、热水和空调等形式的能源。与化石燃料不同,太阳能的利用不会耗尽资源,并且可以持续供应。5. 经济性:虽然在建设太阳能设施的初期投资较高,但太阳能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一旦太阳能设施建成,太阳能本身是免费的,不需要购买燃料,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这使得太阳能在长期运营中具备经济可行性,并且可以降低能源成本。
6.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太阳总辐射量会增加,因为太阳光线可以直接照射到地面,没有被云层或其他大气颗粒散射和遮挡。而9月份一般是西北某地的晴朗季节,相对来说天气较为稳定,云量较少,因此太阳总辐射量较高,呈现出小峰值的情况。太阳高度、昼长时间和海拔高程都会对太阳总辐射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相对于天气变化而言,它们的影响较为次要。
故答案为:B。
7.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受太阳辐射强度和天气条件的影响,如阴天、多云或夜晚等情况下,太阳辐射量会减少,导致太阳能发电量变化不稳定。这可能影响到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对于依赖太阳能发电的系统来说。其他选项的影响也是存在的,但在该题中,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发电稳定性。人口密度和土地总面积会影响太阳能发电的规模和布局,但并不是最大的限制因素。输电设施则是影响电力传输的因素,但并不影响太阳能发电本身的稳定性。
故答案为:C。
【答案】8.D
9.C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太阳活动的影响包括扰动地球大气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太阳活动异常往往导致地球气候异常。
8.由图可知,图中34个观测站纬度范围主要是60°N到80°N之间,经度范围主要在166°W到81°E之间,所以主要位于欧洲和北美洲。
故答案为:D。
9.由图可知,所测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周期和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呈吻合状态,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1年,降水量的周期也是11年左右。
故答案为:C。
【答案】10.B
11.A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日出前后,太阳高度角较小,而绒布河谷山高谷深,只有当太阳高度角增大至超过两侧山顶时,太阳光线才能够照射进山谷
10.A、绒布河谷山高谷深,呈西北一东南走向,受东侧山地的遮挡,河谷谷底无法接收到太阳辐射,A说法错误;
B、河谷内西坡在上午时位于阳坡,太阳射照射到西坡,且西坡多冰川分布,反射率较高,将太阳辐射反射至河谷内,B说法正确;
C、河谷内东坡在上午时位于阴坡。无法接收太阳辐射,C说法错误;
D、珠峰地面的地面辐射无法到达绒布河谷,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11. A、山峰与谷底相对高度大,日出后和日落前,两侧高大山体阻挡太阳辐射,只有太阳高度不断增大,可以照射到河谷中时,太阳总辐射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A说法正确;
B、连续一个月内从日出到正午前后不会都出现相同的天气变化,B说法错误;
C、绒布河谷内人口密度小,大气中粉尘含量较小,C说法错误;
D、臭氧层不会出现日出至正午的有规律的变化,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2.B
13.B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太阳活动的表现有光球层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及日珥、日冕层的太阳风,太阳活动加强时,会导致射向地球的射电增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现象;地球两极地区能出现极光现象;也会对地球气候产生一定影响。
12.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在色球层,日冕物质抛射出现在日冕层,B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B。
1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降水、极端天气增多;产生磁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B③④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B。
【答案】14.B
15.C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太阳活动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结构及主要太阳活动
(2)主要影响
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
④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特别提示】
(1)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冬半年的夜晚。
(2)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和地球磁场的影响白天较强。
(3)通常,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黑子所在区域之外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14.根据太阳活动对的影响可知,耀斑爆发释放的物质有可能干扰地球大气中的电离层,从而对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影响,但不会中断有线电视信号传输;当储存在太阳磁场中的磁能过多时,会通过太阳色球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释放出来,即耀斑 ;有的年份耀斑出现多,有的年份出现少,耀斑活动年份的时间间隔约为11年,单个耀斑出现时间约几分钟至1~2小时;耀斑爆发有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影响地球上气候,但不一定会使地球形成特大暴雨。B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B。
15.太阳活动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对航天器及通讯也具有较大影响,还会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因此通信、航天、气象等部门受太阳活动影响相对较大;太阳活动对纺织工业无直接影响,因此受太阳活动影响较小的部门是纺织工业,C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
【答案】16.C
17.B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探索宇宙
【解析】【点评】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①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②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③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④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⑤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⑥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16.读图可知,与文昌相比,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较高,发射时地球自转角速度一样、地球自转线速度较慢;与文昌相比,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地处内陆,水汽较少,晴朗稳定的天气相对较多,这是西昌进行卫星发射的优势条件;文昌临海,西昌居内陆,因此西昌不具有少运便利的优势。C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C。
17.嫦娥四号卫星的发射地在低纬度地区的西昌,而极光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在月面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电池板收集的太阳辐射能;发射起飞后只能成为人造天体,不能成为自然天体;由于月球上无大气,没有大气运动,因此在月面上不可能产生沙尘暴。B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B。
【答案】18.C
19.B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点评】 黄山四绝是安徽黄山的四种独特景观。分别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奇松的千姿百态与黄山高海拔处恶劣的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怪石是花岗岩风化剥蚀的结果;云海是因为当地有丰沛的降水;黄山温泉成因是雨水下渗,受地热影响形成的地下热水。
18.根据图中信息显示:A处是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低值区域。A处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拐弯处,西南季风沿谷底爬升,带来丰沛降水,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受到削弱,所以太阳辐射总量减少。A、B、D不符合题意,故C正确
19.A. 黄山温泉成因是雨水下渗,受地热影响形成的地下热水。与太阳辐射无关,故A错误
B.我国东部的季风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陆地与海洋吸收太阳辐射不同,进而导致升温幅度不同,形成海洋陆地气压不同而产生的,故B正确
C.天文大潮是日、地、月三点一线,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故C错误
D.汶川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产生的,故D错误
【答案】20.B
21.A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地球的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该半球就昼长夜短,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20.由题可知,甲看到太阳从西偏南方落下去,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乙地此时处于极昼,极圈到极点之间有极昼极夜现象,乙地位于最南;丙地此时昼长较短,并且气候寒冷,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远,最靠北;丁地此时处于秋季,纬度比丙要低,位于丙的南部。所以从南向北排列顺序以此是乙甲丁丙。
故答案为:B。
21.由题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四个地点当中,只有甲地位于赤道附近,所以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故答案为:A。
【答案】22.A
23.C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的圈层结构
【解析】【点评】太阳活动是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的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类型。
22.据图所知,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照片中的黑点是太阳黑子,是指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①为光球层,故答案为:A。
23.据上题所知,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激烈的显示,往往会对地球的气候、通信(无线电短波通信)、生物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C对。为地球提供更多光热是太阳辐射,A错;发生地震来自于地球内部能量,B错;飞机高空飞行易颠簸受地球大气层气流不稳定影响,D错。故答案为:C。
24.【答案】D
【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若2019—2020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则上一个太阳活动高峰时段约为2008—2009年,故答案为:D。
【点评】不同的太阳大气层会发生不同的太阳活动:光球层上有黑子,色球层上有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有太阳风。
【答案】25.C
26.A
27.B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点评】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为地球直接提供光、热资源,维持着地表的温度;(2)为大气运动、水的运动及生物活动提供主要动力;(3)太阳辐射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提供各种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等。
25.读图可知,1961-2013年间,海口纬度位置未发生改变,与太阳辐射年际变化无相关性,A错误。
海口雨季日均太阳辐射量大,与太阳辐射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有太阳高度、日照时数等,但50年来,太阳高度没有显著变化;雨季降水多的年份,平均云量多,日照时数短,日均太阳辐射量少;雨季降水少的年份,日照时数长,日均太阳辐射量大,B错误、C正确;太阳辐射与植被覆盖度无明显相关性,D错误。故答案为:C。
26.读图可知,多年来,海口雨季的日均太阳辐射量多于旱季,主要是因为海口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半年虽然为雨季但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A正确。海拔高度在雨季和旱季没有变化,B错误;大气厚度和污染程度会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C、D错误。故答案为:A。
27.读图可知,海口日均太阳辐射量的值雨季较大,会加速植被生长;而旱季较小,会减少植物蒸腾,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28.D
29.C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中国的青藏地区
【解析】【点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层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收到削弱。大气主要依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大气增温后又以大气辐射的形式把能量返还给地面,这就是大气逆辐射。
28.A、由图可知,①为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青藏高原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对对流层大气温度影响小,A说法错误;
B、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青藏地区②较多,B说法错误;
C、③是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青藏地区纬度较低,并且③与风力关系小,C说法错误;
D、青藏地区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④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少,⑤为大气逆辐射,所以气温低,④⑤说法正确,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29.A、夏天白天多云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A说法错误;
BD、晴朗的天空常呈蔚蓝色、日落后的天空仍然明亮是因为散射,B说法错误;
C、阳光保暖房的原理是利用日光通过玻璃等透明材料进入保暖房内,使室内温度升高。在深秋多云的夜晚,云层可以阻挡地表散发的辐射热量向外散失,大气逆辐射强,从而减少霜冻的可能性,与阳光保暖房的原理一致。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答案】30.A
31.B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直射点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
北半球 东北(北半球早于6时日出) 西北(北半球晚于18时日落) 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 正东(6时日出) 正西(18时日落) 昼夜等长
南半球 东南(北半球晚于6时日出) 西南(北半球早于18时日落) 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30.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上,青海省经济相对落后,土地租金较浙江省低,且有面积广阔的土地供光热发电场使用,青海省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较浙江省丰富;青海省劳动力条件不如浙江省优越,由于青海省经济落后,电网分布相对较少,也不是优势,A①②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A。
31.由图可知,定日镜镜面的作用是将太阳光线聚到集热塔上,定日镜应该朝向太阳,青海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每日正午太阳在其正南方,太阳视运动的自东向西的(北半球是呈顺时针的),因此定日镜工作期间(白天)镜面朝向在水平方向上是呈顺时针的;一天中日出时太阳高度较小,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日落时又变小了,故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特点是变大—最大—变小。定日镜镜面的作用是将太阳光线聚到集热塔上,镜面反射太阳光线到集热塔,早、晚时太阳高度较小,镜面与地面之间夹角较大,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镜面与地面之间夹角最小,因此在竖直方向定日镜转动方向是先顺时针,之后是逆时针的。B正确,故正确的答案为:B。
32.【答案】B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解析】【分析】 空间太阳能发电站所在高度较高,大气的密度较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很小,太阳辐射强,而近地面的大气密度较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因此空间太阳能发电效率远高于地面。图中显示,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部分,⑤为地面辐射,⑥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部分。故B正确,ACD错误。故在的答案为:B 。
【点评】大气的受热过程
33.【答案】(1)西侧高于东侧。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
(2)拉萨。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阴雨天气少。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分析】(1)在图中台湾岛的东西两侧,西侧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大,而东侧的辐射量较小。这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原因:1. 地形因素:台湾岛的西侧是背风坡,山脉阻挡了东侧的云雾和雨水,导致西侧多晴天和较少的降水量。晴天的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到地面,使得年太阳总辐射量相对较高。2. 降水差异: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台湾岛的东西两侧降水分布存在差异。西侧相对干燥,降水量较少,而东侧受到东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为充沛。雨水会阻碍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导致东侧的年太阳总辐射量相对较小。
(2)表中所列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是拉萨。原因可以分析如下:1. 纬度低:拉萨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纬度相对较低。纬度越低,太阳在天空中的角度越高,照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也会相对较大。2. 高海拔:拉萨位于海拔约3650米的高原地区。高海拔地区常常具有干燥的气候,空气稀薄,相对较少的水蒸气会降低云量,从而增加日照时数。3. 降水少:拉萨属于内陆高原地区,降水量较少。在少雨的条件下,阴雨天气相对较少,使得日照时数增加。
故答案为:(1)西侧高于东侧。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2)拉萨。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阴雨天气少。
【点评】太阳辐射量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地理纬度的变化会对太阳辐射量产生直接影响。阴影效应也是影响太阳总辐射量的因素之一,特定地形、降水和气候等因素会影响太阳辐照的分布。太阳辐照量对地区的气候、植被和能源利用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了解太阳辐射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有助于地理环境的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