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15 15:4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
1、“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理。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抱薪救火 C.汽油挥发 D.铜丝折弯
3、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 )
A.黄铜用于电缆 B.氢气用于燃料 C.石墨用于电刷 D.冰水用于降温
4、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鲜牛奶变质 B、酵母粉发酵
C.钢丝球刷碗 D、洁厕精除垢
5、下列是蜡烛燃烧实验中对相关现象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
B.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碳化变黑
C.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人体吸入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气体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氧气: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
②二氧化碳: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③水蒸气:吸入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7、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8、下列仪器能直接加热的是( )
A.烧杯 B.集气瓶 C.量筒 D.燃烧匙
9、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量取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滴加液体 D. 倾倒液体
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油分离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
B.煤焦化产生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
C.工业上分离空气制取氧气、氮气
D.膜法和热法淡化海水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在研制“甲型H1N1”疫苗过程中,一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B.化学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化学可以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
D.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12、在蒸发皿内完成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实验,不需要的仪器是( )
A.镊子 B.酒精灯 C.坩埚钳 D.石棉网
13、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中提炼金属铝
B.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
C.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得到干冰
D.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14、“抓好资源节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和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铜广泛地应用于制造电线电缆,下列有关铜的问题中不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
A.怎样将铜矿石炼成铜 B.铜制品为什么会生锈
C.如何将铜加工成零件 D.铜锈是由什么组成的
15、下列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称取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B.用镊子添加砝码,直接用手移动游码
C.称取指定质量的药品时,应先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再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D.天平使用完毕,应在天平托盘架下套上橡胶垫
1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 B .轮胎爆裂 C .蔗糖溶解 D .干冰升华
二、填空题。
17、将下列描述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归类,并用序号填空。
①白纸燃烧 ②铁铸成锅 ③冰雪融化 ④石蜡在空气中能燃烧
⑤金刚石的硬度大 ⑥铜丝弯曲 ⑦食物腐烂 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1)物理变化:   ;
(2)化学变化:   ;
(3)物理性质:   ;
(4)化学性质:   。
18、量取8mL水,应选用__________mL的量筒,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 若仰视量筒读数,实际体积比读数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19、指出下列图示操作中的错误,并说明错误操作将引起的后果:
()取块状固体 ()取液体 ()给固体加热 ()嗅闻气体
() ; () ; () ; () 。
20、坚硬的金刚石可以加工成钻石,属于金刚石的   性质(填“物理”“化学”,下同),金刚石加工成钻石发生的是   变化,灼热的金刚石在液氧中燃烧发生的是   变化。
21、现有以下几种变化:①湿衣服晾干②铁锅生锈③轮胎爆炸④镁条燃烧⑤衣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⑥蜡烛燃烧⑦电灯发光⑧冬瓜腐烂,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某同学将①③⑤⑦这四种变化归为一类,这四种变化都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请你帮助他说出这样归类的理由是 。
(2)用坩埚钳夹住一段镁条,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点燃,描述镁条燃烧的现象 ,该变化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蜡烛燃烧时可观察到烛泪流淌,发出柔和的亮光,该变化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由此说明化学变化 (填“一定”或“不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4)电灯发光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可知发光、发热的变化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1)分别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发现 ______中出现的浑浊多,说明 ______中二氧化碳多。
(2)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在空气中 ______,在呼出的气体中 ______,说明呼出的气体中 ______少。
三、科学探究题。
2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__;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
(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__________;
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 查找资料,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 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重新燃烧)。
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4、煤是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重要能源。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城市里常将煤加工成“煤气”,其实煤气不是“煤的气体”,而是煤在隔绝空气加强热的条件下分解得到的一种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煤气是一种热值很高的燃料。使用煤气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能让它泄漏,否则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中毒死亡;而且一旦遇明火或电火花,还极易引起爆炸。有人说“可以放一盆水吸收泄漏的煤气”,这是非常荒唐的说法,因为煤气既不能溶于水,常温下又不能与水反应。
(1)煤变成煤气属于    变化。
(2)在上述有关煤气的叙述中,可以推断出煤气的物理性质有:①          ;②       。
(3)在上述有关煤气的叙述中,可归纳出煤气的化学性质有:①      ;②      。
(4)在厨房中,发现煤气泄漏时,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填字母)。
A.关闭阀门 B.开窗通风 C.打开排风扇 D.多放几盆水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
1、“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理。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B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抱薪救火 C.汽油挥发 D.铜丝折弯
【答案】B 
3、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 )
A.黄铜用于电缆 B.氢气用于燃料 C.石墨用于电刷 D.冰水用于降温
【答案】B
4、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鲜牛奶变质 B、酵母粉发酵
C.钢丝球刷碗 D、洁厕精除垢
【答案】C
5、下列是蜡烛燃烧实验中对相关现象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
B.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碳化变黑
C.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C 
6、人体吸入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气体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氧气: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
②二氧化碳: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③水蒸气:吸入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A
7、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答案】B
8、下列仪器能直接加热的是( )
A.烧杯 B.集气瓶 C.量筒 D.燃烧匙
【答案】D
9、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量取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滴加液体 D. 倾倒液体
【答案】B
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油分离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
B.煤焦化产生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
C.工业上分离空气制取氧气、氮气
D.膜法和热法淡化海水
【答案】B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在研制“甲型H1N1”疫苗过程中,一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B.化学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化学可以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
D.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答案】D
12、在蒸发皿内完成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实验,不需要的仪器是( )
A.镊子 B.酒精灯 C.坩埚钳 D.石棉网
【答案】A
13、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中提炼金属铝
B.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
C.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得到干冰
D.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答案】C
14、“抓好资源节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和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铜广泛地应用于制造电线电缆,下列有关铜的问题中不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
A.怎样将铜矿石炼成铜 B.铜制品为什么会生锈
C.如何将铜加工成零件 D.铜锈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案】C
15、下列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称取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B.用镊子添加砝码,直接用手移动游码
C.称取指定质量的药品时,应先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再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D.天平使用完毕,应在天平托盘架下套上橡胶垫
【答案】B
1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 B .轮胎爆裂 C .蔗糖溶解 D .干冰升华
【答案】A
二、填空题。
17、将下列描述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归类,并用序号填空。
①白纸燃烧 ②铁铸成锅 ③冰雪融化 ④石蜡在空气中能燃烧
⑤金刚石的硬度大 ⑥铜丝弯曲 ⑦食物腐烂 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1)物理变化:   ;
(2)化学变化:   ;
(3)物理性质:   ;
(4)化学性质:   。
【答案】②③⑥ ①⑦ ⑤ ④⑧。
18、量取8mL水,应选用__________mL的量筒,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 若仰视量筒读数,实际体积比读数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答案】10 mL 保持水平 偏大
19、指出下列图示操作中的错误,并说明错误操作将引起的后果:
()取块状固体 ()取液体 ()给固体加热 ()嗅闻气体
() ; () ; () ; () 。
【答案】打破试管; 试剂腐蚀标签,液体容易倒在外面;
试管爆裂; 可能吸入有毒气体
20、坚硬的金刚石可以加工成钻石,属于金刚石的   性质(填“物理”“化学”,下同),金刚石加工成钻石发生的是   变化,灼热的金刚石在液氧中燃烧发生的是   变化。
【答案】物理;物理;化学
21、现有以下几种变化:①湿衣服晾干②铁锅生锈③轮胎爆炸④镁条燃烧⑤衣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⑥蜡烛燃烧⑦电灯发光⑧冬瓜腐烂,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某同学将①③⑤⑦这四种变化归为一类,这四种变化都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请你帮助他说出这样归类的理由是 。
(2)用坩埚钳夹住一段镁条,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点燃,描述镁条燃烧的现象 ,该变化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蜡烛燃烧时可观察到烛泪流淌,发出柔和的亮光,该变化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由此说明化学变化 (填“一定”或“不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4)电灯发光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可知发光、发热的变化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答案】(1)物理;没有生成新物质。
(2)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化学;。
(3)化学;一定。
(4)物理;不一定。
2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1)分别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发现 ______中出现的浑浊多,说明 ______中二氧化碳多。
(2)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在空气中 ______,在呼出的气体中 ______,说明呼出的气体中 ______少。
【答案】(1)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 呼出气体
(2)小木条正常燃烧 小木条熄灭 氧气含量
三、科学探究题。
2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__;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
(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___________;
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 查找资料,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 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重新燃烧)。
【答案】小 外焰 C 能
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4、煤是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重要能源。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城市里常将煤加工成“煤气”,其实煤气不是“煤的气体”,而是煤在隔绝空气加强热的条件下分解得到的一种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煤气是一种热值很高的燃料。使用煤气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能让它泄漏,否则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中毒死亡;而且一旦遇明火或电火花,还极易引起爆炸。有人说“可以放一盆水吸收泄漏的煤气”,这是非常荒唐的说法,因为煤气既不能溶于水,常温下又不能与水反应。
(1)煤变成煤气属于    变化。
(2)在上述有关煤气的叙述中,可以推断出煤气的物理性质有:①          ;②       。
(3)在上述有关煤气的叙述中,可归纳出煤气的化学性质有:①      ;②      。
(4)在厨房中,发现煤气泄漏时,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填字母)。
A.关闭阀门 B.开窗通风 C.打开排风扇 D.多放几盆水
【答案】(1)化学  (2)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 不溶于水
(3)有毒 具有可燃性  (4)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