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课程标准: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海浪的成因及其影响。2.了解潮汐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影响。3.理解洋流的分类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海浪
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海浪、潮汐、洋流。
1.海浪的类型
(1)风浪
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风力越大,浪高越高,能量越大。不同的人类活动选择适宜海浪条件。
(2)海啸
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引起海水波动,甚至形成巨浪,我们称为海啸。
(3)风暴潮
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暴涨,风暴潮来势倍增。
2.海浪的影响
(1)影响人类活动
冲浪运动需较高的浪高来增加挑战性,而捕捞、勘探、航行等应避开大的海浪。海啸和风暴潮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2)海岸地貌的形成
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人们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如修建防波堤、种植海岸防护林等。
二、潮汐
1.潮汐的概念
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引潮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白天的海面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面涨落称为汐。一天出现两次涨潮现象。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
2.潮汐的影响
人类海边的许多活动如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等都需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诺曼底登陆指挥部就利用潮汐规律,选月圆之夜登陆。
三、洋流
1.洋流的概述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运动,叫做洋流。
(2)概念:按性质分类
①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一般由低纬流向高纬)。
②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一般由高纬流向低纬)。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海洋生物资源与渔场分布:寒暖流交汇海区形成渔场:如日本的北海道渔场。
(2)影响海洋航行: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较低纬漂移,给海上航行造成较大的威胁。
(3)影响近海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1.非洲南端好望角为什么成为世界著名的风浪区?
[答案] 南半球中高纬地带,由于陆地面积较小,对盛行风的阻力较小,故风力强劲,强劲的风力作用于开阔无阻的洋面上,常常形成滔天巨浪。
2.暖流水温一定高于寒流吗?
[答案] 不一定。寒流与暖流主要反映洋流的性质,只与同一海区比较。事实上,一些热带地区寒流的水温高于寒带地区的暖流。
探究点一海浪和潮汐
[材料]
由于地球不断自转,使得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在一天中总有一次面向月球(如A点),一次背向月球(如B点)。当面向月球时,A点受到一天中月球引力的最大值,当背向月球时,B点受到的月球引力是一天中最小值,因此,无论处于A点还是B点,月球实际引力与月球的平均引力之间的差值即引潮力都将达到最大,当某地海域接近A点或B点时,形成涨潮,远离时形成落潮。
[问题] 一天中一般有几次潮涨潮落现象?
[提示] 两次。
1.海浪常见形式及影响
2.潮汐活动规律及影响
【例1】 下列关于海水运动形式及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在风的作用下,海水才会运动
B.海水运动形式主要有海浪、潮汐、洋流三种形式
C.海水有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早晨海水涨,晚上海水落
D.随深度的增加洋流流速越来越大
[解析] 海水运动除风力作用外,还有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潮汐,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引起的海啸等。海水有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洋流随深度的增加,流速减小,至180米深处,几乎已无表层洋流的迹象。
[答案] B
波浪运动并不是一个波浪的简单运动,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风压是产生波浪运动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局部气压变化、海底火山喷发、海底地震等都会引起海水波动。
探究点二洋流
[材料] 1994年3月26日早晨,南非的德边维彻海滨,7岁的夏蒂随父母在散步。突然,夏蒂发现海边躺着一只晶莹的宝葫芦——一只漂流瓶。小夏蒂捡起漂流瓶,打开瓶盖,发现里面有一封中英文邀请信、一枚金光闪闪的“金钥匙”和一个用彩纸精制的小五角星,她高兴得跳了起来。原来这只漂流瓶来自于1994年上海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的一项重大活动——“我托大海捎封信”。上海市的孩子们就将200把象征上海城门的“金钥匙”和邀请信装进了漂流瓶里。并于1994年1月31日将漂流瓶分别投进了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世界各地的哪一位少年儿童如果有幸收到这种漂流瓶,就会被邀请于这年7月份到上海来作客。夏蒂应邀于7月23日来上海参加了少年儿童艺术节活动。
[问题] 大海为什么会传送信件呢?
[提示] 因为海洋中有洋流,可以把海域中的某种物质携带到别的海域中去。
1.洋流的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例2】 读“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大陆东岸为寒流
D.大洋西岸为寒流
(2)下列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气候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C.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D.美国东海岸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部海域
[审题指导] 第(1)题,认真读图,从图中直接看出规律或联系所学的洋流分布规律分析。第(2)题,结合插图,明确四个选项所在区域的洋流,结合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各个选项。
[解析] 第(1)题,在图中找到代表南半球中低纬度的洋流,可直接判断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大洋西岸)为暖流,大陆西岸为寒流。第(2)题,洋流①为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部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②为秘鲁寒流,对南美洲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P处位于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形成了世界性的纽芬兰渔场;美国东海岸海域的污染物可通过北大西洋暖流到达欧洲西部海域。
[答案] (1)A (2)C
渔场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一般分析思路
(1)结合成因分析,由果及因推理成因。渔场即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汇集、渔业活动繁忙的场所。据此推理鱼类汇集的成因,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饵料(浮游生物)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特殊的海域位置。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
(2)联系洋流分布推导渔场分布。如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这里的渔场大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热带和副热带的渔场主要分布于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大的海域,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如南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岸等海域。
1.下列有关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有海浪、潮汐、洋流三种
B.洋流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
C.风速越大,波浪规模越小,能量越小
D.当上下弦时,潮水涨得特别高,称为大潮
[解析] 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洋流的成因有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三种。风速越大,波浪规模越大,能量越大。
[答案] A
2.下列关于海洋潮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潮汐是海水的水平流动
B.海洋潮汐有明显的周期性
C.每朔望日有一次大潮和一次小潮
D.每太阴日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
[解析] 潮汐是海面的垂直运动,洋流是海水的水平运动;每朔望日有两次的大潮和小潮;每太阴日有两次的高潮和低潮。
[答案] B
读下图,回答3~4题。
3.从青岛市出发的一艘帆船计划横渡太平洋,应借助的洋流主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该帆船的航行方向大致为自西向东,应借助的洋流主要是北太平洋暖流。
[答案] C
4.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⑥洋流不利于形成大渔场
B.⑤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C.②洋流对日本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D.③洋流一定能减轻美国西北部海域的污染程度
[解析] ⑥洋流为秘鲁寒流,属于上升流,形成秘鲁渔场;⑤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该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②洋流为日本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③洋流可将太平洋西部海域的污染物带到美国西北部海域,从而加重美国西北部海域污染程度。
[答案] B
5.读部分海区海水运动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洋流名称分别是: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冬季西欧气温远高于东亚,主要是受______________(填洋流名)的影响。图示海域中的两大渔场①是________________和②是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一艘轮船12月从古巴出发,经纽约于1月底到达北极圈以内的摩尔曼斯克,沿途所见的下列现象是否可能?并说明理由。
①从古巴到纽约的航程中受洋流影响,船速较慢。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船到挪威沿海时,可能发现来自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污染物。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船到摩尔曼斯克时,看到当地人在浅海海面上滑冰。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加那利寒流
(2)北大西洋暖流 纽芬兰渔场 北海渔场 寒暖流交汇而成
(3)①不可能 顺洋流而行,航速应较快
②可能 污染物随北大西洋暖流扩散
③不可能 摩尔曼斯克附近海区因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终年不冻
课后作业(十)
一、单项选择题
波浪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分布面广等优点,它是一种取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我国有广阔的海洋资源,波浪能的理论存储量为7000万千瓦左右。据此回答1~2题。
1.利用波浪发电其能量来源是( )
A.天体引潮力 B.地球内部
C.太阳能 D.海洋生物
[解析] 波浪能是由风把能量传递给海洋而产生的,它实质上是吸收了风能而形成的,所以其能量是来源于太阳辐射。
[答案] 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浪对海岸地貌的塑造影响不大
B.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
C.我国的山东、福建、江苏和台湾沿海为波浪能丰富的地区
D.海啸也是一种风浪
[解析] 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我国的浙江、福建、广东和台湾沿海为波浪能丰富的地区,山东和江苏的波浪能不是很丰富;海啸是海底地震引起的海水波动。
[答案] B
如图为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若AB线是30°纬线,则这个海域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解析] 若AB线为30°纬线,则该海域为中低纬度呈逆时针方向的洋流,应位于南半球。
[答案] B
4.若该海域是南大西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甲洋流的名称是( )
A.本格拉寒流 B.厄加勒斯暖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巴西暖流
[解析] 若该海域为南大西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甲洋流为大洋西部的巴西暖流。
[答案] D
秘鲁是世界上比较干旱的国家之一,为了获得更多的水资源,该国利用多雾的自然特点致力于发展“雾中取水”的新技术。据此回答5~6题。
5.该国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A.污染严重,大气凝结核多
B.气候变暖,蒸发加强
C.沿岸有暖流经过
D.沿岸有寒流经过
[解析] 秘鲁沿海有强大的秘鲁寒流流经,寒流对沿岸有降温作用,易使近地面水汽凝结,形成大雾。
[答案] D
6.该国沿岸海域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渔场,其成因是( )
A.寒暖流交汇 B.密度流的作用
C.盛行上升流 D.潮汐的作用
[解析] 在离岸风的吹拂下,大量海水远离海岸,深层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给鱼类提供了大量的饵料。
[答案] C
读下图,回答7~8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B.乙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C.甲图中洋流为暖流
D.乙图中洋流为寒流
[解析] 甲图中等水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图等水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增,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图中洋流由水温较低的海域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域,为寒流;乙图中洋流由水温较高的海域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域,为暖流。
[答案] B
8.若甲、乙两图所示区域都位于大西洋,则( )
A.甲图中洋流为本格拉寒流
B.乙图中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
C.甲图中洋流为加那利寒流
D.乙图中洋流为墨西哥湾暖流
[解析] 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图中洋流为寒流,乙图中洋流为暖流。由图中等水温线的数值可知,该海域的水温较高,纬度较低。结合洋流流向可知甲、乙两图中的洋流应位于中低纬度海区。结合甲、乙两区域都位于大西洋可知,甲图中洋流为加那利寒流,乙图中的洋流为巴西暖流,故选C项。
[答案] C
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的洋流有( )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解析] 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中低纬度大陆西岸和中高纬度大陆东岸为寒流,图中属于寒流的有②③⑤。
[答案] A
10.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渔业资源比较丰富的有( )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
[解析] 乙海域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至表层,丙海域深层海水上涌将营养物质带至表层,故两海域饵料均充足,渔业资源丰富,故选C项。
[答案] C
下图示意某帆船环球航海路线(局部)。2017年12月船上某船员在丙海域投放了一个交友漂流瓶,2018年4月该漂流瓶被游客在丁处海边捡到。据此回答11~12题。
11.该漂流瓶依次经过的洋流最可能是( )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西澳大利亚寒流—西风漂流
B.北印度洋季风洋流—马达加斯加暖流—西风漂流
C.南赤道暖流—莫桑比克暖流—秘鲁寒流—西风漂流
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巴西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解析] 12月份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漂流瓶顺该洋流流动方向经过赤道后进入马达加斯加暖流,在非洲南段又被西风漂流带到丁处海边。
[答案] B
12.在图示区域航行时,该帆船船长在他的航海日志中写道:“大面积海域挤满了渔船,部分渔船满仓而返航……”此时该帆船最可能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解析] 甲处有本格拉寒流流经,冷海水上泛形成渔场。该帆船航行线路没有经过丁处海域附近。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读世界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海域位于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若该环流位于大西洋,图中丙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渔场,它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________(填洋流名称)的交汇处。
(3)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从甲到乙,再返回甲,写出依次利用的盛行风名称和洋流名称。
[解析] 第(1)问,该大洋环流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且环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因此该大洋环流可能位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中低纬度海区及夏季的北印度洋海区。第(2)问,若该环流位于大西洋,则丙处附近海域有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纽芬兰渔场。第(3)问,由甲至乙时,应借助东北信风,从乙返回甲时,应借助盛行西风;由甲至乙时,借助的洋流依次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从乙返回甲时,借助的洋流依次为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
[答案] (1)北 此大洋环流为中低纬度大洋环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2)纽芬兰 拉布拉多寒流
(3)从甲到乙利用的盛行风为东北信风,利用的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从丙到甲利用的盛行风为西风,利用的洋流为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
14.下图为某大陆西侧海面年平均水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海区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
(2)用洋流符号(暖流→,寒流)在图上画出该海区洋流的分布;如果该海域位于东北太平洋,则这两支洋流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处以北的沿海地带为________________气候,附近的洋流对该气候的形成起了________________作用。
(4)(双选)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有( )
A.欧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B.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C.非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D.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5)图中A附近的海域是否会形成世界级的大渔场?为什么?
[解析] 第(1)题,图中年平均水温由北向南递增,该海区一定位于北半球。第(2)题,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可判断北部为暖流,南部为寒流;若该海域在东北太平洋,这两支洋流分别是阿拉斯加暖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第(3)题,A处以北沿海地带位于40°N~60°N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附近的暖流起了增温增湿作用。第(4)题,根据洋流的分布即可选择。第(5)题,A附近海域的两支洋流遇到陆地后分支流去,寒暖流没有相遇,因此不会形成世界级的大渔场。
[答案] (1)北
(2)图略。阿拉斯加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3)温带海洋性'增温增湿
(4)AB
(5)不会。因为世界级大渔场一般分布在寒暖流的交汇处或冷海水上泛的地方,而A附近的海域为洋流遇到陆地后分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