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孙中山(1866——1925)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享村。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少年壮志 1866年月日11月12日,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1879 年,孙中山前往檀香山投奔哥哥孙眉,在教会学校受到西方教育,使他认识到清政府统治下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初步启发了他改良祖国的愿望。1884年孙中山回国,在香港中央书院求学,毕业后转入香港西医书院,1892年毕业。此后,孙中山一度在澳门、广州行医。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遭到惨败。这一年,孙中山北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政治、拯救中国的建议,李鸿章对孙中山的上书置之不理,从此,孙中山放弃了改良的幻想,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奔走革命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1895年,孙中山策划第一次广州起义。因泄密,起义还没有来得及发动便宣告失败。孙中山被迫逃亡,此后,他在海外流亡达十六年之久。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全国性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先后领导了惠州起义、潮汕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加上第一次广州起义,共计十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给清政府以沉重的打击,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胜利揭开了序幕。 创建民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地纷纷响应,统治中国达268年的满清王朝被推翻。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从而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 这是孙中山在1912年元旦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读的誓词。“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又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强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讨袁护法、新的征程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阴谋复辟,孙中山随即领导了讨伐袁的“二次革命”。1915年底,袁世凯撕去“拥护”共和伪装公然称帝。这一倒行逆施立刻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在护国运动声讨下,袁世凯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就不得不撤消帝制,在一片讨伐声中可耻地死去 。袁世凯死后,中国仍然处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他们无视国会和《约法》,长期混战。孙中山为了维护《约法》,保卫共和,进行了两次“护法运动”。
晚年时期—壮志未酬 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因肝癌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弥留之际仍口呼 “和平”、“奋斗”、“救中国”。图为孙中山的遗容。背景为南京中山陵。一、三民主义的提出A、 清政府的腐败,列强的侵略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改良救国方案的失败
D、孙中山早期准备活动:1894年由 改良转向革命,1905年创建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
进步性 局限性 1905年8月20日,全国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这是孙中山日后书写的同盟会政纲条幅。 孙中山在《民报》第一号发刊词里,将同盟会的政纲概括为民族、民权、 民生三大主义。图为民报发刊词。
性 质:
进步性:
局限性: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反映了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前提)民族主义
(核心)民权主义
(补充和发展)民生主义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任务——属不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没有彻底扫荡汉族封建地主势力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政治纲领,他力图通过民族、政治、社会三大革命打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挽救沉沦在即的民族和国家。孙中山是如何实践三民主义的?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1)发动辛亥革命:1911年建立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溥仪退位(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意义: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二 次 革 命(3)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袁世凯复辟—护国运动护法运动(1917、1921)三民主义的实践辛亥革命失 败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临时约法》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活 动结 果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背景:
(1)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2)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影响与帮助。
(3)孙中山的伟大转变,毅然改组国民党。孙中山先生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2.标志:
1924年,国民党一大宣言表示,接受中共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三 大 政 策明确了反帝目标;更强调普遍平等的民权;更关注农工利益3. 内容“新”的所在: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是什么关系?新三民主义是纲领、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此目标的方法和手段.评价台湾金门岛上的标语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
新三民主义在内容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如何评价新三民主义?课堂练习1.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
2.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
A.民生主义B.民权主义C.民族主义 D.三民主义3.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结成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
(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知难行易”学说
4.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革命运动被称为“大革命”,主要是因为
A、俄国帮助的进步性
B、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C、领导阶级的先进性
D、革命成果的丰富性
5、下列文献中,能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6、下列文献中,能反映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