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一节、“自由放任”的美国
课标要求
1、了解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的原因及特点,
2、认识经济危机对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一、1929-1933世界经济大危机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激化
③具体原因:盲目生产、无序竞争、自由放任主义盛行、财富分配严重不均,以及胡佛政府的不干预等因素
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出现疯狂的股票抛售风
3、席卷:股市崩溃迅速席卷美国整个经济部门,并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
4、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剧增、生产下降
5、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
6、影响
①破坏社会生产力 ②浪费社会资源
③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
A、国内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间的矛盾;(工人罢工)
B、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由于英、法等国向殖民地转嫁危机)
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关税战、倾销战、市场战、货币战。)
二、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1、一贯措施: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2、1932年措施:
1932年是美国四年一次的总统大选举,为了赢得选举,胡佛采取了两大举措:
①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贷款;(主要目的是维护大资产阶级利益)
②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但他依然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反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结果并未缓解危机。
3、特点: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三、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1、金融和信用危机
2、工农业生产遭到巨大损失和倒退
3、对外贸易额急剧下降
4、国民收入锐减,失业剧增,贪富悬殊加剧,阶级矛盾尖锐
5、美国社会出现全面危机。
第2节、罗斯福新政
课标要求
列举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一、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
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杯水车薪
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二、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1、目的
①直接目的:结束经济混乱,摆脱危机
②根本目的: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2、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特征: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
(2)第二阶段:1935年到1939年(特征: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3、新政的内容
措施 内容 目的
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紧急银行法》 恢复银行信用
②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工业复兴法》 防止盲目竞争
③调整农业政策 《农业调整法》 稳定农产品价格
④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联邦紧急救济法》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⑤保护劳工权利 《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 缓和劳资矛盾
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法》 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
三、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作用
1、特点: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2、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作用:
①摆脱经济危机,推进经济发展
②对战后美国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缓和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的道路
④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
⑤对当今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也有借鉴意义
四、渡过难关
1、1939:重新回升
2、二战期间:彻底摆脱
3、二战后:繁荣发展
第3节、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标要求:
1、掌握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概况和影响
2、掌握美国经济政策不断调整地原因、内容和效果
3、掌握美国“新经济”出现的背景、概况和局限性
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1)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
(2)二战期间,美国联邦政府建立起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统管经济,并兴建了大批企业,其调节和管理职能深入到主要经济部门,保证了战时经济的迅速增长,也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巩固和发展。
2、表现:
①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②政府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
③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3、特点:
与西欧不同,不是实行工业国家化,而是依靠增加政府开支和大量军事订货、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和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
4、实质:虽然建立了国有企业,但美国的经济体制仍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5、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时间阶段 代表总统 应用理论 主要政策 主要成就 存在问题
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 杜、艾肯、约 凯恩斯主义 充分就业、赤字财政、通货膨胀 减轻危机、控制失业、稳定社会 巨大的财政赤字、高额国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20世纪70年代 尼克松福特卡特 凯恩斯主义 交替使用紧缩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 一时见效 严重的“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
20世纪80年代 里根 货币学派供应学派 ①大规模消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②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 美国经济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得到了缓解 里根政府大幅度增加国防开支,造成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
20世纪90年代 克林顿 结合二者中间路线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逐年走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并存的两极社会
三、美国的新经济
1、时间:20世纪90年代
2、背景:克林顿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取得成功
3、具体措施:
①克林顿政府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经济的重要目标,
②通过缩减政府开支、裁减政府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等措施,解决了美国经济的赤字问题。
③克林顿政府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很好地解决了失业问题。
4、成就
①经济持续以4%左右的速度增长
②巨额财政赤字消失
③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都在逐年走低
5、局限性
克林顿政府的确创造了经济 扩张的奇迹,但是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因此改变,垄断资本在国民经济中依然占据支配地位,左右着国家政策,美国社会依然是一个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并存的两极社会。
四、比较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不同
经济思想 货币投放量与社会消费需求 政府开支 税收 国家干预力度
凯恩斯主义 通货膨胀 赤字财政 高税收 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
货币学派 控制货币发行 反对扩大政府开支、预算赤字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供给学派 扩大供应而不是消费需求 减税
第4节、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课标要求
了解当代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日本经济政策的差异,认识当今世界各国应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各国可以相互借鉴
一、各国模式与特点、内容
国家 模式 特点 内容 结果
英国 混合市场经济 ①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 ②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③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 ①1945—1979年:工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模式形成),奉行凯恩斯主义,实行国有化和福利制度②1979年后撒切尔政府
法国 计划指导型经济 政府通过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指导和调节,并且利用财政、税收、价格等手段,使计划达到预期目的 ①扩大国有经济成分②政府制定经济计划,对经济实行计划指导和调节③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为大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1990年,法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联邦德国
联邦德国 社会市场经济 ⑴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 ⑵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⑴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⑵实现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⑶用收入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开 60年代中期,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大国
日本 政府主导型经济 政府对经济干预远远大于市场经济 ①实施产业政策,促使资源流向有发展前途的产业②制定经济计划,引导企业决策和行为③采用财政和金融政策调控经济 1987年,日本超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二、战后联邦德国为什么能够创造“经济奇迹”?
1、内部原因:
①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
②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社会局势比较稳定;
③实行非军事化,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
④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⑤联邦德国人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
2、外部原因:
美国对联邦德国采取扶持政策;马歇尔计划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
三、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内部原因:
①战后日本进行广泛的社会改革,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②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日本战后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④制定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
⑤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2、外部原因:
美国的经济扶持,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四、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相似原因
①政府正确的决策;
②合理运用外来的力量援助;
③较高的人民素质;
④国家对科技教育事业的重视。
五、比较联邦德国、日本经济运行模式的异同。据此你认为战后西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相同点:
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2、各国都把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相结合,重视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不同点:
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不同。怎样处理国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或者说,国家或是市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什么作用,扮演何种角色,实际上成为划分和评定经济模式的一个基本标准。
六、联邦德国和日本在二战后都经历了废墟上的重建与经济的起飞,你认为我国可以从这些国家的发展历史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1、注重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政府注意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调节和指导;
3、注意完善市场经济的法规和正常秩序;
4、注意解决社会问题,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
5、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注意学习和吸取他国的经验教训等。
6、合理积极地吸取外来资金技术
PAGE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