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曹冲称象 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4 曹冲称象 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5 20:3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儿童生活
4 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课后习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3.交流讨论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他的聪明才智。
4.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借助课后习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和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知道大象有多重吗?人们是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的呢?
2.讨论: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
3.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从课前收集的资料知道了一头大象的重量,交流出了这么多称大象体重的方法,看来,同学们都是善于学习的孩子。你们刚才提到的方法都用到了先进的仪器,有的方法甚至提到了飞机,可是,古时候的人们没有飞机、吊车,该怎样称出大象的体重呢?三国时魏国的丞相曹操,又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吧。(板书:曹冲称象)
4.读课题,认识生字“曹、称”,理解词语“称象、重量”。
二、探究新知
(一)朗读课文,探究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标注自然段序号。
2.指名读。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一杆秤”中“杆”的读音是第三声。
3.齐读词语。
4.指导书写“称”“秤”。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都是“禾”字旁。教师范写,学生书写;同桌互评,教师点评。
5.组词,区分“做”的形近字。
做(   ) 作(   ) 故(   )
6.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
7.交流汇报预习所得,读好长句子。
(1)小组合作交流识字的方法,并全班汇报。
(2)开火车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情况。
(3)读好长句子,先读好停顿,再指导读好反问的语气。
教师范读,指名读,读好停顿和反问的语气,语调上扬。
8.指名读课文,评价读书情况。
(1)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指出读的不足之处。
三、指导朗读,了解大意
1.指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要称象?都有谁来称象?勾画相关语句。
2.小组合作。
(1)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寻找的答案。
(2)派代表汇报小组探究成果。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师小结:原来这头象是别人送给曹操的,他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他们看到大象这么高大,想知道它到底有多重,于是官员们开始讨论测量大象体重的办法。那他们知道大象的重量了吗?(学生自由发言)
四、辨别字形,学习写字
1.认真观察字形,辨析形近字。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书写。
3.同桌交换写字本写字。互相评议谁写得好,互相交流学习。
第2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初步了解了课文,请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1)曹冲为什么称象?
(2)曹冲是怎么称象的?
(3)曹冲称象的结果怎样?
2.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探究新知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曹冲为什么称象?(在文中找答案)
学生甲:曹操想知道这头象的重量。(读第1、2自然段)
学生乙:官员们称象的办法曹操都不满意。(读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
(1)教师投影:
①曹操听了摇摇头。②曹操听了直摇头。
比较体会:①不满意。②非常不满意。
(2)官员们提出了什么办法,让曹操这么不满意呢?
指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造大秤,但没有人提得起。)
2.曹冲是怎么称象的?
(1)自读第4自然段,把称象的过程按顺序标上序号。
(2)出示称象步骤图,理解称象的过程。
(3)记一记称象的过程。(①赶象上船。②在船舷上做记号。③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④称石头的重量。)
(4)再次出示课后第2题。(顺序打乱,指名排序,巩固称象过程)
3.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吗?结果如何?
(1)小组探究,将官员想出的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作比较,讨论为什么曹冲的办法更好。
(2)全班交流,归纳展示。
   官员          曹冲,用大树做秤来称大象     用船来称
         (借水的浮力来称大象)
师小结:曹冲的办法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曹冲把“大船”当作大秤,用来称象、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二是曹冲想到用石块和大象进行等量代换,让大象丝毫无损,这足以说明曹冲才智过人。
三、整合感悟,总结全文
1.通过把曹冲的办法和官员们的办法进行比较,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甲:曹冲真聪明,想出了别人想不出的办法。
学生乙:曹冲真了不起,因为他当时才七岁。
(1)教师投影,学生比较:
①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②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2)可以把“才”换成哪些词理解?(刚刚,只有。说明曹冲那时还很小。)
2.分角色朗读全文,再次体会曹冲的品质。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善于观察 乐于动脑 大胆表达)
3.欣赏《曹冲称象》的动画片,和同桌交流你观看后的感受。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1.多样识字,理解词语。
教学中我采用随文识记“曹、底、岁、站”等生字,看图识记“称、杆、秤”,偏旁识记“柱”等方法认读本课的生字;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换近义词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才、直、议论、果然”等字词的意思;再运用让学生开火车读、领读等方法巩固学习生字。
2.朗读品味,引导说话。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教学中我采用对比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抓住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围绕“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指导他们生成自己的阅读体验。用插图演示等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现况曹冲当时是如何称象的。结合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再、然后”,有条理地说出曹冲称象的步骤,为复述课文做准备。
3.拓展延伸,创新思维。
在课堂的结尾处,我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吗?”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有的读课文,有的看插图,有的热烈地讨论。有的学生提出用人代替石块的方法,这就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