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于何处寻—八年级下册《社戏》《桃花源记》整合教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美”于何处寻—八年级下册《社戏》《桃花源记》整合教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5 21:54:0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美”于何处寻—《社戏》《桃花源记》整合教学
【教材分析】
《社戏》是鲁迅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在《社戏》中涉及了三个空间,鲁镇是“我”无法逃避的现实世界,“平桥村”是“我”向往的理想世界,“赵庄”是梦幻的艺术世界。在理想的世界里面,有热情友好的小伙伴,有善良淳朴的大人,有和谐美好地人情美与人性美,到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充满着自然与自由,因此这不仅仅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更是对人类理想世界的向往。鲁迅借“迅哥儿”之遗憾,表达了自己之遗憾,借“平桥村”美好的世界,抒发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社会理想。
《桃花源记》中的世界如《社戏》中的平桥村一样美好,桃花源的美,美在真实又神秘,是一种美的寓言,也是一种关于人类精神发展的隐喻,陶渊明从文字中所展现出来的“人间情怀”,是具有时代超越性的,文中有一种劳作和自足的欢喜,也有一种淳朴善良的真诚,更有对神秘难寻的美的向往,陶渊明所关注的不仅是个人的理想,更是社会的整体出路,是众生的福祉。
无论是陶渊明,亦或是鲁迅,他们的文字已经超越了个人的情感,是时代的最强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学生分析《社戏》“平桥村”“赵庄”以及《桃花源记》“桃花林” “桃花源”美在何处。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挖掘成年后的“迅哥儿”和离开桃花源的武陵捕鱼人都难寻曾经的美好的原因。
3.情感目标
联系作者创作背景,从而发现“美”的寻得终极秘诀——心灵(爱与诚)。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分析《社戏》与《桃花源记》“美”体现何处
2.挖掘《社戏》《桃花源记》难寻“美”的原因。
教学难点:
1.深刻感悟鲁迅与陶渊明创作的初衷。
2.探寻美好背后,作者对人生理想、社会理想的思考,从而启发学生对于人生及社会的思考。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问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之为之人的本质,在于我们永远保持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在于永远渴求理想之光照耀现实。那么在座的你们追求怎样的美好?又渴求什么样的理想呢?请同学们分享你们内心最真实的答案。
二、整体感知
探寻《社戏》《桃花源记》两个“美”的空间
在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社戏》与《桃花源记》,这两篇文章中都两个“美”的空间,同学们能找到吗?
预设:《社戏》——淳朴自然的“平桥村”与梦幻仙境的“赵庄”。
《桃花源记》——神秘奇异的“桃花林”与安乐和谐的“桃花源”。
三、深入探究
同学们,今天我们穿越时空,跟随“迅哥儿”“武陵捕鱼人”的脚步一起探寻他们曾遇到过的“美”,去体验一次别样的经历吧。
第一部分——“美”在何处?
请同学们在《社戏》与《桃花源记》中选择你喜欢的地点,说一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样美?大家可以从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角度进行思考。请同学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用下面的句式分享你们组内交流的成果:
我在 (地点)看到了的 之美。
分析:“犯上”与“嘲笑”可看出,在平桥村朋友之间的关系是纯粹平等的,没有任何身份知识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关乎“心灵”。
分析:无论是外祖母还是祖母,他们都是极其尊重孩子的天性的,理解小孩心声,关注小孩心灵成长,对孩子也是充满了无限地宽容与慈爱,而善良的六一公公也是理解和包容孩子们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过分苛责孩子的行为,而他们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真诚善良的一面,与平桥村的民风是息息相关,可以看出来平桥村人性的美好。
分析:双喜最惊艳的包票帮助迅哥儿实现了心之所愿,在双喜的心理朋友是第一的,心中全无利益地衡量,而桂生没有买到豆浆询问迅哥儿是否需要一瓢水,更能体现桂生对于朋友的关心与照顾,除此之外,平桥村的小伙伴毫无怨言陪伴迅哥儿再次看白天已看过的社戏,已经表明他们之间真诚的友谊!
分析:在孩子的世界中,利益不是他们做事衡量的标准,本心才是。正是如此阿发选择偷长得更好的自己家豆,大家坦然面对八公公的骂并且想好了“回击”的办法。
分析:在迅哥儿看来“赵庄”是一个仙境、仙山,它承载迅哥儿美好愿望的艺术空间,及时他们对于戏的内容并不关注。
小结(板书):
通过同学们找到《社戏》《桃花源记》的美,我们不难发现“平桥村”与“桃花源”的“美”有很多相似之处,《桃花源记》与《社戏》“美”在:
远离尘嚣,师法自然
关系和谐,情同一家
民风淳朴,人心豁达
同学们,我们都希望我们所遇到的“美”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成年后的迅哥儿再也没寻到在“平桥村”的美好,他说—我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而离开桃花源后的渔人也“不复得路”,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让这样的“美”消失了呢?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美”难寻之谜?
请同学们认真研读《社戏》删减部分的文字,思考下面的问题:
成年后的迅哥儿在北京两次看戏的经历开心吗?他在北京的戏院中感受到了什么?和小时候的感受相同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然而,反观迅哥儿在平桥村感受到的又是什么呢?
预设:自由平等的氛围、淳朴友善的村民、真诚友爱的朋友
那到底是哪里发生了变化?是环境?还是迅哥儿呢?
预设:是环境改变了,在迅哥看待戏院如现实世界一样,在戏院的不愉快的经历让他感受到了嘈杂浮躁的社会环境、束缚压力的等级制度以及冷漠麻木地现代人,让他感受到了社会的薄凉,因此成年后的迅哥儿找不到曾经的美好的原因在于这个世界变了。
小结:这个世界变了,所以人心变了,成年后的迅哥儿成为了冷漠世界上最孤独的清醒者
所以,无法再寻得记忆中的美好。
2.那么,离开桃花源后渔人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找到他离开后做了哪些事情?
预设:
1.处处志之。(到处做标记)
2.诣太守,说如此。(拜访太守,告诉太守桃花源的事情)
这两个行为之下,你认为渔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预设:1.不守承诺的失信人;2.拜访太守的告密者
试问这样一个不讲诚信、缺乏感恩之心的人又如何能再次寻找到这纯粹美好的桃花源呢?
为何离开后的渔人变成了这样呢?是什么改变了他?大家可以从渔人生活的时代入手思考。
预设:晋太元中—东晋孝武帝.当时的中国处于南北分裂状态。太元是东晋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第二个年号, 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在这样动荡不安,战乱不断的社会,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也许告诉太守(象征权贵),是渔人可以解决生活问题的最好的方法,利益功利的驱使让他忘了自己对于村中人的承诺,让他忘了村中人热情真诚,让他忘记他的内心。我想是那个动荡的年代改变了人心,这是时代的悲哀,也是每个人的悲哀。
那么现在你能找到渔人离开桃源后就“不复得路”的原因了吗?
预设:社会的动荡,导致了人性的崩解。离开后的武陵捕鱼人成为了悲凉时代最可悲的搅局者,所以,无法再寻得桃花源的美好
小结:“美”难再寻之原因是社会的动荡,人心的复杂。无论是失掉本心的渔人,亦或是保持本心的迅哥儿,他们都无法逃脱社会的命运。我们之于国家、社会,国家 、社会之于我们,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板书)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美”如何寻?
“美”虽神秘难测,却也不是无迹可寻,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寻呢?同学们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为何开始捕鱼者能寻到桃花源呢?他是如何找到桃花源的?
预设:“忽逢桃花林,忘路之远近”渔人忽然遇到桃花林,当他看到桃花林美景后,忘记了路的远近,此时此刻他的心中只有自然,再无其他,这里“忘”字说明当时的他已经沉浸于美景中,与自然美景融为一体。一直走到小溪的尽头,他“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花林的尽头是一座山,而山具有未知性的神秘莫测的属性,但是渔人并未退却,而是看到了小口中的一丝光亮,正是这一丝的亮光,让他做出了一个选择“便舍船,从口入”,“船”是渔人谋生的工具,在东晋如此动荡的年代,也许”船”是他的唯一财产了,但是那一刻的渔人只想寻着那一道的光亮,舍下自己在现实社会的身份属性,舍弃了在现实社会的功利与利益,此刻的他变得纯粹,而心灵拥有亮光,因此他寻到了他桃花源。
“淳薄既异源, 旋复还幽蔽。”——陶渊明在《桃花源诗》。
其实桃源与现实的根本区别在于心灵,找到桃花源入口,并进入桃花源那一刻的渔人其实已经抛弃了现实中的薄凉与功利,他如桃源村中人心灵已然一样,变得有爱!有光!同学们,现在你们能说一说如何才能寻到美好的桃花源?
预设:心灵需纯粹,心灵需要亮光。
除了心灵需要拥有亮光,你认为还需要什么才能寻到美好的桃花源呢?在文章的末尾“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样一个拥有高洁品质的人为何也寻不到美好的桃花源呢?与刘子骥一样的迅哥儿在成年之后也无法寻到?
预设:因为社会动荡不安,所以社会失去了光亮,刘子骥无法寻到。之于迅哥儿美好的从不是那夜的戏那夜的的豆,而是美好的回忆,更是平桥村与赵庄的美好 !这是社会之亮光!而长大之后的社会变得束缚压抑,社会失去了亮光,迅哥儿也无法寻到。
引入《社戏》《桃花源记》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文本。
《社戏》《桃花源记》两篇文章都是作者本人面对当时的社会,用文字虚构了内心最美好的世界,期盼着这样的美好能在现实中真的可以出现。
《社戏》是鲁迅小说集《呐喊》的最后一篇。而小说集《呐喊》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桃花源记》写作背景: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了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桃花源记》。
小结:无论是鲁迅,还是陶渊明,对于美好社会的向往都是一样的,他们虽相隔千年,但是身处乱世的他们依然保持最美好的本心,最质朴的追求。
鲁迅曾说过:“中国人的劣根性是缺乏爱与诚”,无论是他笔下的平桥村,还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都是永远“爱”与“诚”的,我想他们两个伟大的文人,用手中的笔用纸上的文字写下了自己对那个时代“最绝望的抗争”“最无声的呐喊”“最悲凉的叹息”!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而言,只有拥有“爱”与“诚”,延续“爱”与“诚”才能找到我们自己内心的那道光,才能让整个社会!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拥有那道光!我想,那个时候,鲁迅不会是那个时代最清醒的孤独者,陶渊明也不会是那个时代最悲凉的无奈者!(板书)
四、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发现了鲁迅、陶渊明内心的美好,从文字中了解了鲁迅与陶渊明的社会理想,那么同学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呢?又打算如何追寻内心的美好呢?请小组进行讨论并分享答案。
小结:“不要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是为你鸣”“永远不要对别人的不幸和苦难无动于衷。因为一个人的不幸,就是全体人的不幸。”
—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
“美”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它一直存在着,我们需要用勇气去发掘,我们需要用真心去感悟,我们需要用善良去体会,我们想这是心灵之亮光,只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道光,才必将形成社会之亮光。
五、布置作业
用你手中的画笔或者笔下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一幅属于你内心最美好的“桃花源”(2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