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实验小学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题B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2022三上·鄞州期末)在自然界,水是以三种状态存在的,分别是 、 和 。
2.(2020三上·利州期末)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
3.(2022三上·鄞州期末)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水沸腾时,水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
4.(2020三上·利州期末)空气有一定的 ,但是很轻。
5.(2022三上·鄞州期末)在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实验中选用豆子作为衡量物的好处是豆子容易得到且单体质量 ,个体差异 ,方便通过增减数量对天平平衡状态进行观察和控制。
6.(2022三上·鄞州期末)实验室里用来给水加热的仪器叫做 。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7.(2022一下·新丰期末)空气是一种会流动的气体。( )
8.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9.(2022三上·鄞州期末)水是液体,所以冰也是液体。( )
10.(2022三上·鄞州期末)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
11.(2022三上·鄞州期末)溶解和过滤可以分离食盐和沙子。( )
12.(2022三上·鄞州期末)为了使食盐溶解得更快,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 )
13.(2022三上·鄞州期末)每天的天气预报都是准确无误的。( )
14.(2022三上·鄞州期末)人们可以根据一些动物的行为变化预测天气信息。( )
15.(2022三上·鄞州期末)我们可以用燃着的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
16.(2022三上·鄞州期末)空气可压缩,可扩张。(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7.(2022三上·鄞州期末)( )的变化会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A.颜色 B.容器 C.温度
18.(2022三上·鄞州期末)水结冰的过程中,水的状态变化是( )
A.由液态变成固态 B.由固态变成液态 C.由液态变成气态
19.(2022三上·鄞州期末)在研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时,向水中加食盐的方法比较合理的是( )。
A.先2克2克地加,然后5克5克地加,再10克10克地加
B.把一大包食盐一次性倒入杯中
C.毎次都加2克
20.(2022三上·鄞州期末)下面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
A.不断搅拌糖块 B.把糖块切碎 C.切碎糖块并搅拌
21.(2022三上·鄞州期末)下列物质中,能用过滤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的是( )。
A.水和冰糖 B.水和食盐 C.水和面粉
22.(2022三上·鄞州期末)用手轻轻按压吹大的气球,会有鼓鼓的感觉,这说明( )。
A.空气占据了气球内部的空间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是透明的
23.(2022三上·鄞州期末)对于空气和水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有香味的 B.都是会流动的 C.都是摸不到的
24.(2022三上·鄞州期末)下面的天气符号中,( )表示阴天。
A. B. C.
25.(2022三上·鄞州期末)下列温度计的读法正确的是( )。
A. B. C.
26.(2022三上·鄞州期末)风向可以用( )来测量。
A.雨量器 B.风向标 C.风速仪
四、连线题。(共10分)
27.(2022三上·鄞州期末)将下列仪器与相应的名称连起来。
注射器 试管 烧杯 雨量器 酒精灯
28.(2022三上·鄞州期末)将自然现象与风力等级连起来。
烟柱冲天 10级
拔树倒屋 0级
风吹脸面 9级
屋顶飞瓦片 2级
带叶小树弯 5级
五、探究题。(共30分)
29.(2022三上·鄞州期末)如图,在空气占据空间实验中,我们完成了以下三组实验。
实验①:杯底放有纸 实验②:杯子漏气 实验③:打气筒打气
(1)在这三组实验中,杯子放入水中的角度都是( )。
A.倾斜的
B.竖直的
C.一会儿倾斜一会儿竖直
(2)在实验①中,我们看到杯底的纸是 (湿的/干的)。
(3)在实验②中,我们看到杯底打个小孔后,水 (进入/没进入)杯子。
(4)在实验③中,我们看到用打气筒往小孔中打气后, 又把水占据的空间给挤占了。
30.(2022三上·鄞州期末)下表是某日我国部分城市的天气预报。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北京 上海 温州 广州 贵阳
5~16℃ 9~18℃ 16~26℃ 24~32℃ 23~32℃ 25~31℃ 14~26℃
(1)从表中可以看出,温州当天的天气状况是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
(2)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天我国北方地区的气温普遍比南方地区要 。(填“高”或“低”)
31.(2022三上·鄞州期末)酒精灯是一种常见的仪器,请写出酒精灯各部分的名称。
(括号里填内焰、外焰、焰心)
(1)酒精灯里装的液体是 。
(2)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在火焰的( )。
A.① B.② C.③
(3)如果实验时,不小心把点燃的酒精灯弄翻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马上跑开,怕烧到自己
B.用湿抹布扑灭
C.用沙土扑灭
(4)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固态;气态;液态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2.【答案】不同的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物质在水中有一个溶解度,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也是不同的。
3.【答案】0;100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水沸腾时,水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100℃。
4.【答案】质量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但有确定的质量。
5.【答案】小;小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在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实验中选用豆子作为衡量物的好处是豆子容易得到且单体质量小,个体差异小,方便通过增减数量对天平平衡状态进行观察和控制。
6.【答案】酒精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工具,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7.【答案】(1)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考查空气的特点,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并且具有流动性。
8.【答案】(1)正确
【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氧气。
9.【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10.【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通常情况下,水在0℃以下的环境就会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水结成了冰后,体积增加。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食盐和沙混合后,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所以溶解和过滤可以分离食盐和沙子。
12.【答案】(1)正确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为了使食盐溶解得更快,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
13.【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气预报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由于天气是复杂多变的,所以每天的天气预报并不都是准确无误的。
14.【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天气的最大特点是多变,各种不同天气与动植物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一些情况下,动物对变化的天气情况有着超乎寻常的感知力,它们能够捕捉到非常细微的变化,比如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浮出水面都可以预示大雨将要到来。所以人们可以根据一些动物的行为变化预测天气信息。
15.【答案】(1)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酒精灯使用时,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自下而上点燃,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16.【答案】(1)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扩张。
17.【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18.【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水在0℃以下的环境就会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
19.【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在研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时,向水中加食盐的方法比较合理的是每次都加2克,溶解完一份再加一份,这样可以比较准确的计算出物质的溶解量,从而比较溶解能力大小。
20.【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切碎糖块并搅拌能够使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
21.【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物质的性质不同,使用的分离方法也就不同。过滤的作用是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面粉不溶于水,所以能用过滤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冰糖和食盐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过滤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22.【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用手轻轻按压吹大的气球,会有鼓鼓的感觉,这说明空气占据了气球内部的空间。
23.【答案】B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水是液体,可以摸到可以看到;而空气是气体,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空气和水的共同点是都会流动。
24.【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符号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A表示晴,B表示多云,C表示阴。
25.【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计测温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观测温度计的读数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26.【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的仪器,风速仪是测量风力的仪器。
27.【答案】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图中的工具依次是注射器、酒精灯、烧杯、试管和雨量器。
28.【答案】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力歌: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轻风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12陆上很少见。根据《风力歌》连线即可。
29.【答案】(1)B
(2)干的
(3)进入
(4)空气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1)将一团纸紧紧塞在一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杯底的纸团才不会湿;
(2)将塑料杯倒立压入水底(如实验①),我看到的现象是:有少量水进入到杯子里去,纸一直都是干的,是因为空气能占据一定的空间,因此空气把水和纸隔开了;
(3)在杯子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从图中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很多水进入,纸团会湿。因为空气从小孔流出来了,水进入了杯中。
(4)用打气筒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能将水挤出杯子,杯子里水面慢慢降低,杯子里的空间又被空气占据了。因为空气占据了一定的空间。
30.【答案】(1)晴;32℃;23℃
(2)低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1)天气是指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在短时间内的综合状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温州当天的天气状况是晴,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23℃;
(2)乌鲁木齐、哈尔滨和北京都是北方城市,温州、广州都是南方城市。所以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天我国北方地区的气温普遍比南方地区要低。
31.【答案】(1)酒精
(2)A
(3)A
(4)C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1)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里面装的液体是酒精;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①外焰、③内焰、②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所以使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应该用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
(3)用完酒精灯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如果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子上并开始燃烧,可用湿布或沙土覆盖扑灭。
(4)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自下而上点燃,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1 / 1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实验小学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科学试题B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2022三上·鄞州期末)在自然界,水是以三种状态存在的,分别是 、 和 。
【答案】固态;气态;液态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2.(2020三上·利州期末)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
【答案】不同的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物质在水中有一个溶解度,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也是不同的。
3.(2022三上·鄞州期末)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水沸腾时,水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
【答案】0;100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水沸腾时,水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100℃。
4.(2020三上·利州期末)空气有一定的 ,但是很轻。
【答案】质量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但有确定的质量。
5.(2022三上·鄞州期末)在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实验中选用豆子作为衡量物的好处是豆子容易得到且单体质量 ,个体差异 ,方便通过增减数量对天平平衡状态进行观察和控制。
【答案】小;小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在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实验中选用豆子作为衡量物的好处是豆子容易得到且单体质量小,个体差异小,方便通过增减数量对天平平衡状态进行观察和控制。
6.(2022三上·鄞州期末)实验室里用来给水加热的仪器叫做 。
【答案】酒精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工具,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7.(2022一下·新丰期末)空气是一种会流动的气体。(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考查空气的特点,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并且具有流动性。
8.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氧气。
9.(2022三上·鄞州期末)水是液体,所以冰也是液体。(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10.(2022三上·鄞州期末)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通常情况下,水在0℃以下的环境就会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水结成了冰后,体积增加。
11.(2022三上·鄞州期末)溶解和过滤可以分离食盐和沙子。(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食盐和沙混合后,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所以溶解和过滤可以分离食盐和沙子。
12.(2022三上·鄞州期末)为了使食盐溶解得更快,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为了使食盐溶解得更快,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
13.(2022三上·鄞州期末)每天的天气预报都是准确无误的。(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气预报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由于天气是复杂多变的,所以每天的天气预报并不都是准确无误的。
14.(2022三上·鄞州期末)人们可以根据一些动物的行为变化预测天气信息。(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天气的最大特点是多变,各种不同天气与动植物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一些情况下,动物对变化的天气情况有着超乎寻常的感知力,它们能够捕捉到非常细微的变化,比如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浮出水面都可以预示大雨将要到来。所以人们可以根据一些动物的行为变化预测天气信息。
15.(2022三上·鄞州期末)我们可以用燃着的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酒精灯使用时,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自下而上点燃,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16.(2022三上·鄞州期末)空气可压缩,可扩张。(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扩张。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7.(2022三上·鄞州期末)( )的变化会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A.颜色 B.容器 C.温度
【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18.(2022三上·鄞州期末)水结冰的过程中,水的状态变化是( )
A.由液态变成固态 B.由固态变成液态 C.由液态变成气态
【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水在0℃以下的环境就会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
19.(2022三上·鄞州期末)在研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时,向水中加食盐的方法比较合理的是( )。
A.先2克2克地加,然后5克5克地加,再10克10克地加
B.把一大包食盐一次性倒入杯中
C.毎次都加2克
【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在研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时,向水中加食盐的方法比较合理的是每次都加2克,溶解完一份再加一份,这样可以比较准确的计算出物质的溶解量,从而比较溶解能力大小。
20.(2022三上·鄞州期末)下面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
A.不断搅拌糖块 B.把糖块切碎 C.切碎糖块并搅拌
【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切碎糖块并搅拌能够使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
21.(2022三上·鄞州期末)下列物质中,能用过滤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的是( )。
A.水和冰糖 B.水和食盐 C.水和面粉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物质的性质不同,使用的分离方法也就不同。过滤的作用是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面粉不溶于水,所以能用过滤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冰糖和食盐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过滤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22.(2022三上·鄞州期末)用手轻轻按压吹大的气球,会有鼓鼓的感觉,这说明( )。
A.空气占据了气球内部的空间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是透明的
【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用手轻轻按压吹大的气球,会有鼓鼓的感觉,这说明空气占据了气球内部的空间。
23.(2022三上·鄞州期末)对于空气和水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有香味的 B.都是会流动的 C.都是摸不到的
【答案】B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水是液体,可以摸到可以看到;而空气是气体,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空气和水的共同点是都会流动。
24.(2022三上·鄞州期末)下面的天气符号中,( )表示阴天。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气符号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A表示晴,B表示多云,C表示阴。
25.(2022三上·鄞州期末)下列温度计的读法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计测温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观测温度计的读数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26.(2022三上·鄞州期末)风向可以用( )来测量。
A.雨量器 B.风向标 C.风速仪
【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的仪器,风速仪是测量风力的仪器。
四、连线题。(共10分)
27.(2022三上·鄞州期末)将下列仪器与相应的名称连起来。
注射器 试管 烧杯 雨量器 酒精灯
【答案】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图中的工具依次是注射器、酒精灯、烧杯、试管和雨量器。
28.(2022三上·鄞州期末)将自然现象与风力等级连起来。
烟柱冲天 10级
拔树倒屋 0级
风吹脸面 9级
屋顶飞瓦片 2级
带叶小树弯 5级
【答案】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力歌: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轻风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12陆上很少见。根据《风力歌》连线即可。
五、探究题。(共30分)
29.(2022三上·鄞州期末)如图,在空气占据空间实验中,我们完成了以下三组实验。
实验①:杯底放有纸 实验②:杯子漏气 实验③:打气筒打气
(1)在这三组实验中,杯子放入水中的角度都是( )。
A.倾斜的
B.竖直的
C.一会儿倾斜一会儿竖直
(2)在实验①中,我们看到杯底的纸是 (湿的/干的)。
(3)在实验②中,我们看到杯底打个小孔后,水 (进入/没进入)杯子。
(4)在实验③中,我们看到用打气筒往小孔中打气后, 又把水占据的空间给挤占了。
【答案】(1)B
(2)干的
(3)进入
(4)空气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1)将一团纸紧紧塞在一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杯底的纸团才不会湿;
(2)将塑料杯倒立压入水底(如实验①),我看到的现象是:有少量水进入到杯子里去,纸一直都是干的,是因为空气能占据一定的空间,因此空气把水和纸隔开了;
(3)在杯子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从图中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很多水进入,纸团会湿。因为空气从小孔流出来了,水进入了杯中。
(4)用打气筒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能将水挤出杯子,杯子里水面慢慢降低,杯子里的空间又被空气占据了。因为空气占据了一定的空间。
30.(2022三上·鄞州期末)下表是某日我国部分城市的天气预报。
乌鲁木齐 哈尔滨 北京 上海 温州 广州 贵阳
5~16℃ 9~18℃ 16~26℃ 24~32℃ 23~32℃ 25~31℃ 14~26℃
(1)从表中可以看出,温州当天的天气状况是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
(2)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天我国北方地区的气温普遍比南方地区要 。(填“高”或“低”)
【答案】(1)晴;32℃;23℃
(2)低
【知识点】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解析】【分析】(1)天气是指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在短时间内的综合状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温州当天的天气状况是晴,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23℃;
(2)乌鲁木齐、哈尔滨和北京都是北方城市,温州、广州都是南方城市。所以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天我国北方地区的气温普遍比南方地区要低。
31.(2022三上·鄞州期末)酒精灯是一种常见的仪器,请写出酒精灯各部分的名称。
(括号里填内焰、外焰、焰心)
(1)酒精灯里装的液体是 。
(2)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在火焰的( )。
A.① B.② C.③
(3)如果实验时,不小心把点燃的酒精灯弄翻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马上跑开,怕烧到自己
B.用湿抹布扑灭
C.用沙土扑灭
(4)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1)酒精
(2)A
(3)A
(4)C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1)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里面装的液体是酒精;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①外焰、③内焰、②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所以使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应该用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
(3)用完酒精灯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如果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子上并开始燃烧,可用湿布或沙土覆盖扑灭。
(4)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自下而上点燃,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