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城镇与乡村
基础集训
知识点一 乡村、城镇的空间结构
(2023届广东部分学校开学,1—2)我国特大城市常见的空间结构分别有单中心结构模式、带状结构模式、放射结构模式、多中心组团结构模式。读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基本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
A.单中心结构模式可通过三种增长模式分化发展
B.带状结构模式通过轴向增长演化为多中心组团结构模式
C.多中心组团结构模式只能直接演化成单中心结构模式
D.放射结构模式可通过填充增长演化成单中心结构模式
答案 D
2.近年来,全国多数沿江、河、湖、海的特大城市提出并实施了跨江、跨河、跨湖、跨海发展战略,城市空间结构增长模式扩张最可能出现( )
A.跳跃增长 B.填充增长
C.轴向增长 D.差别不大
答案 A
(2022辽宁二模,1—3)上庄村,位于安徽省绩溪县城西41余里处,黄山东麓,已有1 000余年历史。上庄村居民历来聚族而居,世代繁衍相传。村内巷深曲折,石板道蜿蜒,古民居错落有致。村内各功能分区明显,建筑集中分布在各功能分区中间。近年来,村民往村外迁,保留村内古民居。下图为上庄村平面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3.推测影响上庄村功能区和建筑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有 ( )
①地形 ②光照 ③交通 ④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4.上庄村古民居的建筑特点是 ( )
A.白墙黑瓦 B.厚墙高院
C.单坡屋顶 D.干栏巢居
答案 A
5.近年来,村民往村外迁,保留村内古民居的主要目的是 ( )
A.增加历史底蕴
B.增加公共设施
C.开发房地产
D.促进旅游发展
答案 D
(2022广东,13—14,6分)我国某特大城市一老旧厂区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2008年以来,该产业园又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大众游客替代文创从业者和爱好者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下图示意2008—2019年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原因不包括( )
A.政府政策引导
B.产业结构转型
C.消费需求推动
D.建筑布局调整
答案 D
7.图示的功能分区演化对该产业园带来的影响是 ( )
①土地租金上涨 ②商业规模缩小
③消费群体减少 ④文创功能收缩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2021北京,11,3分)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四个地铁站(非换乘站)工作日进出站人数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8.最可能位于居住区的站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知识点二 城镇化
(2023届河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1—3)近年来,哈长—辽中南城市群随着矿产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僵化、人口流失及老龄化加剧等一系列问题,经济水平持续下降。人口—土地城镇化异速生长系数(其值取决于城镇建成区面积与城镇人口数量二者维数的商)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度,其值越高,则城镇人口增速小于土地城镇化增速,反之则城镇人口增速大于土地城镇化增速。下图示意2000—2020年哈长—辽中南城市群人口—土地城镇化异速生长系数值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下列城市中,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度最好的是 ( )
A.抚顺 B.延边 C.大庆 D.大连
答案 D
2.该城市群人口—土地城镇化异速生长系数值整体呈现南部沿海城市比北部内陆城市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土地价格 B.对外交通条件
C.城内基础设施 D.人口数量
答案 B
3.为改善该城市群人口—土地城镇化异速生长系数值较高的现状,应采取的首要举措是 ( )
A.扩大城市用地 B.改善人居环境
C.推动产业升级 D.建立生态保护区
答案 C
(2022海南,1—2,6分)下图示意撒哈拉沙漠南缘某国1965—2005年间的城镇化发展状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下列关于该国1965—2005年间城镇化发展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第一产业产值高
B.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低
C.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增速快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
答案 D
5.该国该时期 ( )
A.工业基础雄厚 B.服务业水平高
C.就业机会充足 D.农业生产落后
答案 D
(2022广东二模,4—6)边境口岸城镇是我国新型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凭祥市为中越边境口岸城镇,21世纪初期处于“岸城守望”状态,口岸与城市互动不足。2008年之后逐渐形成“前岸中区后市”发展格局,“中区”不仅是连接口岸与城市中心的纽带,还能促使口岸和城市中心真正的高度融合。下图示意凭祥市口岸与城市空间模式演变。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6.该地口岸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主要得益于 ( )
A.过境货物贸易的发展
B.东南亚产业转移
C.边境旅游人数的增加
D.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 A
7.与“前岸”相比,“后市” ( )
A.人口密度更大
B.产业部门更多
C.对外交通更便捷
D.用地资源更少
答案 B
8.最适宜在“中区”发展的产业是 ( )
A.物流产业 B.产品加工业
C.会展旅游业 D.原木贸易业
答案 B
(2021湖北,4—6,9分)亦庄新城由1992年开始建设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发展而来,起步面积约4 km2,目前面积已达66 km2。根据《亦庄新城规划(2017年—2035年)》,未来将建成为面积达225 km2的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综合新城。下图示意亦庄新城规划功能区布局。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上图所反映的城市化表现是 ( )
①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②地价向北部地区递增
③用地规模不断扩张
④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10.开发区发展成为亦庄新城的主要驱动力是 ( )
A.劳动力丰富 B.市场广阔
C.产业集聚 D.环境优美
答案 C
11.有利于亦庄新城未来建设的措施是 ( )
①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②保障各功能区等量投入
③建立智慧交通体系
④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知识点三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2022湖北,1—3,9分)在某城市中心,一种创新型绿色建筑——垂直森林高层住宅落成面世。它是在建筑的垂直方向上,覆盖满本地乔木、灌木和草本等植物,为每层住户营造“空中花园”,形成具有森林效应的生态居住群落。下图示意“垂直森林”局部景观。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与传统设计相比,“垂直森林”在居住空间设计上变化最大的地方是 ( )
A.阳台 B.客厅 C.卧室 D.厨房
答案 A
2.“垂直森林”的灌溉系统适宜采用 ( )
A.井灌 B.漫灌
C.喷灌 D.滴灌
答案 D
3.相较于一般城市绿地,“垂直森林” ( )
A.抗风能力更强 B.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C.维护成本更低 D.土地利用效率更高
答案 D
(2022湖南,3—5,9分)舞龙、赛龙舟、武术等传统民间体育活动经申报批准后,方可列入各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体育非遗”)名录。龙常被先民视作“雨水之神”,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中龙元素体育非遗占到体育非遗总数的一半以上。下图示意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体育非遗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对该文化圈体育非遗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 )
A.气候 B.植被 C.河流 D.土壤
答案 C
5.长沙市成为体育非遗密集区之一的重要条件是 ( )
A.地形封闭 B.聚居民族多
C.交通便利 D.经济实力强
答案 D
6.关于该文化圈中龙元素体育非遗比重大的地理背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农耕文化发展历史悠久
②河流众多水量大,季节变化小
③先民们的生活稳定安逸
④受季风气候影响,多旱涝灾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2021广东新高考质量测评,13—14)“洼”“淀”是我国北方常见的地名用语,常指地势低洼、浅湖遍布的地区。我国白洋淀地区传统民居(下图)在演变过程中呈现出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采用平顶式屋顶,屋檐一侧留出缺口便于架设木梯。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白洋淀典型民居特点,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
A.地震多发 B.森林广布
C.气候干燥 D.雨洪频繁
答案 D
8.当地采用平顶式屋顶的设计,主要功能是 ( )
①晾晒粮食 ②加快散热
③躲避洪水 ④收集雨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综合集训
知能点一 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经济因素
(2023届广东部分学校摸底,13—14)下图示意在自由市场条件下城市就业次中心对地价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城市就业多中心可以 ( )
A.提高主中心的高地价
B.降低城市的整体平均地价
C.降低次中心的高地价
D.提高城市边缘区的地价
答案 D
2.城市地价次中心最可能发展为 ( )
A.住宅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旅游区
答案 B
(2022全国乙,1—3,12分)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城市 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 比重/% 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 口变化/万人 2010—2020年中心城区 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
上海 30.3 -30.25 215.42
北京 59.7 -72.8 300.9
广州 39.7 129. 12 468.46
深圳 34.0 116.88 596.73
3.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答案 A
4.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 )
A.相似的空间形态
B.趋同的主导产业
C.一致的功能定位
D.相近的等级规模
答案 D
5.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 )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
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
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
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
答案 B
(2022茂名二模,1—3)核密度可以反映地理事物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数值越大,数量越多,聚集水平越高。下图示意我国某市外卖店铺核密度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6.影响甲处外卖店铺核密度的主要因素是 ( )
A.交通 B.租金 C.原料 D.客流量
答案 B
7.乙处最可能是 ( )
A.CBD B.软件园
C.农贸市场 D.旅游景点
答案 B
8.该市地形应为 ( )
A.丘陵 B.山地 C.平原 D.河谷
答案 C
(2021福建,6—8,9分)下图中,卫星城和新城的建设目的是疏解伦敦主城区人口。早期卫星城以工业为主且工厂相对集中,人口3万~6万,道路呈环形放射状。MK新城建于1971年,以服务业为主,道路呈网格状。2014年起,MK新城依托周边地区资源,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即时提供各类数据,促进通信、教育、社区和商贸等发展。2020年,MK新城人口约27万。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MK新城规划的人口数量远高于早期卫星城,主要原因是MK新城 ( )
A.建成时间较迟且功能分区明确
B.离大学城较近且城市等级较高
C.位于两大城市中间且交通便捷
D.地租较低且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答案 C
10.为了吸引产业和人口迁入,便于生产生活,MK新城在规划时采取的城市布局模式是下图中的 ( )
答案 D
11.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可使MK新城 ( )
A.城市职能转变 B.工业集聚增强
C.城际联系加强 D.逆城市化加快
答案 C
(2020浙江7月选考,1—2,4分)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2.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
13.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 ( )
A.提高生产效率 B.增加就业岗位 C.优化城市布局 D.改善城市交通
答案 B
知能点二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2023届广东部分学校大联考,15—16)太湖流域是典型的平原水网地区,其地处湿润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 177mm。降雨存在年内分配不均的特点。1980年以来,短历时(<6小时)降雨呈显著上升趋势。下图示意1979—2016年该地区不透水面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该地区不透水面率增加可能会加剧 ( )
①热岛效应 ②洪涝灾害
③水土流失 ④太阳辐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2.太湖流域平原水网地区的城市防洪减灾应注重 ( )
A.降低水网密度 B.扩大水田面积
C.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D.防御泥石流
答案 C
(2022深圳一调,5—6)与“空心化”相反,乡村“逆空心化”是指乡村向着产业复兴、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雅、精神文明多彩的方向良性演化,吸引外流人口回聚家园的过程(下图)明月村地处成都市蒲江县的山区,距成都市区约90千米,早期以传统农业为主,20世纪90年代“空心化”严重。2012年底,明月村利用有300多年历史的明月窑建立起以陶为主的手工创意聚集区,并以此带动民宿业的兴旺,走上了以陶为本的文创兴村道路,实现了“逆空心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明月村实现“逆空心化”的关键在于 ( )
A.实施生态修复
B.完善公共服务
C.保护文化遗产
D.发展特色产业
答案 D
4.明月村高端民宿接待的游客主要来自 ( )
A.周边乡镇 B.蒲江县城
C.成都市区 D.四川省外
答案 C
(2022深圳二模,5—6)城市植被覆盖度与不透水面覆盖度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下表为2017年南京市夏季不同植被覆盖度区间下的地表降温速率与不同不透水面覆盖度区间下的地表增温速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覆盖度(%) 0~25 25~50 50~75 75~100
植被降温速率(%) 3.7 5.3 5.5 7.5
不透水面增温速率(%) 8.2 5.4 5.1 2.4
5.研究表明,南京市冬季不透水面的增温效应不明显甚至出现降温效应,合理的解释是冬季( )
①太阳高度小,楼房遮阳作用强
②利于降雪积蓄,反射率高
③昼短夜长且昼夜长短相差大
④不透水面夜晚降温幅度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C
6.只考虑植被与不透水面两类地表覆盖物的情况下,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最佳的植被覆盖度(a)和不透水面覆盖度(b)组合方案是 ( )
A.a:0~25%,b:75%~100% B.a:25%~50%,b:50%~75%
C.a:50%~75%,b:25%~50% D.a:75%~100%,b:0~25%
答案 A
专题集训
(2023届汕头金山中学阶段考,11—12)点轴渐进扩散是经济空间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信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性线路。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区域城市空间扩散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在外围地区选择重点发展城镇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
A.接近原料地 B.土地面积大
C.交通便捷 D.劳动力丰富
答案 C
2.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各县城应该 ( )
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③建立产品研发机构
④征收地租补贴运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2023届山东名校联盟联合检测,10—11)国际大都市区往往存在人口相对密集、职住失衡等问题。不同都市区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来优化职住关系。下图示意北京和东京都市圈不同圈层(按半径5千米、15千米、30千米划分)常住人口和就业岗位密度比较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推测北京5千米内圈层就业岗位密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租高,产业少
B.常住人口密度低
C.高校科研机构多
D.历史文化保护
答案 D
4.支撑东京核心区职住关系高度分离的关键条件是 ( )
A.发达的轨道交通
B.繁荣的商业经济
C.灵活的政府政策
D.高昂的房租价格
答案 A
(2022湛江二模,3—4)城市内一般分布有多种商业类型,社区内各类商业占比也有所不同。流动商贩是城市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分布格局与正规商业不相同。下图示意我国某超大级城市基于流动商贩与正规商业空间分布关系的分区(社区)模型。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流动商贩绝对主导型社区 ( )
A.外地人口较少 B.收入水平较高
C.政府管制严格 D.交通区位较好
答案 D
6.由市区向城郊,商业活跃程度与需求强度呈同心圆模式依序递减的社区模式为 ( )
①共同集聚型
②正规商业绝对主导型
③流动商贩相对主导型
④流动商贩绝对主导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2022广东,15—16,6分)下图反映国内某城市群15个城市1990—2018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及排序的变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由图可判断,该城市群呈现 ( )
A.单核模式发展 B.双核模式发展
C.多核模式发展 D.金字塔式发展
答案 B
8.影响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①人口规模 ②产业发展
③建城历史 ④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2021天津,10—11,6分)东伦敦科技城位于伦敦东区,是科技、数字和创意等企业集聚的中心。这里原来是重工业区,也有低收入者在此居住,后来得到政府投资和政策扶持,吸引了大型跨国公司投资、进驻,邻近的多所大学不断提供人才,成为“欧洲科技硅谷”。回答下面两题。
9.东伦敦科技城形成的区位条件是 ( )
A.靠近市场、地价低廉
B.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C.资本雄厚、原料充足
D.政策支持、人才集中
答案 D
10.该区域演变为科技城,城市功能明显改变,最主要表现为 ( )
A.技术引领,研发创新功能增强
B.资本涌入,金融服务功能增加
C.人口增加,居住功能明显改善
D.交通改善,商贸服务功能提升
答案 A
(2021湖南,3—5,9分创新点:逆向思维)夜市指夜间摊贩沿街经营的场所,是城市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开封市夜市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已经成为城市的特色名片。夜市经营时间主要考虑对周边交通及居民等的影响。下图示意开封市河大东门、东苑和鼓楼夜市摊贩的日常作息时间。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1.调查发现,开封夜市摊贩一般具有“短距离流动”的特征,主要考虑 ( )
A.个人喜好 B.人流量多少
C.照顾家庭 D.经营便利
答案 D
12.大量摊贩经营活动集聚于夜市,可以 ( )
①扩大服务范围 ②便于集中管理
③降低摊位租金 ④减少经营竞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13.从夜市摊贩日常作息时间可以推测 ( )
A.河大东门夜市靠近主干道
B.东苑夜市距离居民点近
C.鼓楼夜市位于城市中心
D.三个夜市均管理严格规范
答案 C
(2020课标Ⅰ,4—6,12分应用点:住宅小区的布局与规划)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下图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4.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Ⅱ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15.相对居住片区Ⅱ,居住片区Ⅰ的建筑布局宜 ( )
①建筑密度大 ②建筑密度小
③以高层建筑为主 ④以多层建筑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16.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 ( )
A.春季盛行风 B.夏季盛行风
C.秋季盛行风 D.冬季盛行风
答案 D
(2020山东,5—6,6分)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安徽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7.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 ( )
A.安庆—池州 B.合肥—巢湖
C.亳州—阜阳 D.芜湖—铜陵
答案 B
18.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主要原因是 ( )
A.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
B.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
C.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
D.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