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精选题-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归巢(cháo) 一穗(huì) 霸占(bà) 罗列(ló)
B.疲倦(juàn) 芦苇(wéi) 尽管(jìn) 睡眠(mián)
C.双翅(chì) 一瞬(shùn) 驮着(tuó) 做梦(mèng)
D.斜阳(xié) 压扁(yà) 化妆(zhuāng) 占领(zàn)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宽廓 B.山崩地裂 C.剧说 D.人声顶沸
3.下列句子中意思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每颗星都有光。 B.哪一颗星没有光?
C.没有哪一颗星有光。 D.难道每颗星都没有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我们往坑坑洼洼的地方填上碎石和新土。
B.清晨,村边池塘里的鱼儿纷纷跃出水面。
C.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清澈的花瓣。
D.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
5.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A.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B.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C.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D.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马拉松赛开始了,日本运动员美惠子齐头并进,跑在最前面。
B.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
C.夕阳把江水染红,在水天相接处,漂来几只归舟。
D.趁此时海面上风平浪静,我们要赶紧出发。
7.《鹿柴》这首诗“诗中有画”,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描绘的是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B.山林中没有一个人,非常寂静。
C.夕阳的余晖照射在树林里的青苔上,树林显得更幽暗了。
8.下列对句子的主要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A.卵石抱着月亮 B.小水塘抱着月亮
C.可爱的水塘 D.一个月亮
9.想象下列句子描绘的画面,将其按恰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顿时,海面上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②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嬉闹声,响遍了整个海滩。 ③一轮灿烂的满月,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④沙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
A.③①④② B.④③①②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10.[关联词语运用]填入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归巢的鸟儿, 是倦了, 驮着斜阳回去。
A.因为 所以 B.尽管 还
C.一边 一边 D.虽然 但
11.对画“ ”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A.月亮倒映在水里,就有无数个月亮的倒影,就像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B.“抱”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月亮、小水塘变得亲切可爱
C.朗读这句话,应该慷慨激昂,富有激情
12.班里正在举办以“我们与环境”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也积极参与其中吧!
(1)下面同学的发言与话题“我们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无关的一项是( )
A.王飞:垃圾箱周围经常散落着各种各样的垃圾。
B.李华:外卖中大量使用塑料包装盒,非常不环保
C.赵红:学校食堂浪费粮食的现象十分严重。
D.陈亮:有些工厂对废水不加以处理,肆意排放。
13.下列表示“看”的词语,依次填入句子中正确的一项是( )
登上山顶, 山脚绿树繁荫, 天空白云飘荡, 向东沧海茫茫。
A.俯视 眺望 远望 B.俯视 仰望 眺望
C.俯视 远望 眺望 D.俯视 仰望 远望
14.结合字典释义和语境,小红应写的字是( )
奶奶对小红说:“咱们不能mèi着良心做事啊!”小红不知道“mèi”字怎么写。
A.昧mèi 昏,糊涂,不明白:愚~|蒙~ 隐藏,隐瞒:拾金不~。
B.魅mèi传说中的鬼怪:鬼~。[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C.寐mèi 睡着(zhao):假~|夜不能~|梦~以求。
D.媚mèi 巴结,逢迎:~俗|献~|奴颜~骨。 美好,可爱:妩~|春光明~。
二、填空题
1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太阳落山了,鸟也归巢( )了。
(2)晚上睡眠( )质量不好的话,白天容易瞌睡。
(3)新来的同学太霸( )道了,我们都不喜欢他。
(4)八路军很快就占( )领了城市,解救了老百姓。
16.比一比,再组词。
薄( ) 称( ) 淘( ) 填( )
博( ) 秤( ) 掏( ) 镇( )
1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柔和——( ) 喜欢——( ) 满意——( ) 突然——( )
1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传说 ( )的小星星
( )的花瓣 ( )的月盘
( )的小水塘 ( )的果子
19.补充词语,再完成练习。
①响彻( )( ) ②低( )细( )
③悄无( )( ) ④鸦雀( )( )
⑤窃窃( )( ) ⑥( )( )鼎沸
⑦( )( )欲聋 ⑧锣鼓( )( )
(1)上面的词语中,形容没有声音的是 ;形容声音很小的是 ;形容声音大的是 。(填序号)
(2)照样子,展开想象,把由词语想到的画面写下来。
词语④:图书馆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在认真地看书。
词语⑧:
20.查字典填空。
“霸”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霸”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②强横无理、仗势欺人的人;③霸占。“各霸一方”中“霸”的意思是 (填序号)。
2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奇观:
(2)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若隐若现:
(3)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人声鼎沸: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月光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
把字句:
被字句:
(2)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①句中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我也能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②我想月光还会照亮 ,照亮 ,照亮 。
(3)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①这句话中画线的部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其作用是 。
②这句话要用 (轻柔舒缓 缓慢低沉)的语气来读。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一穗(huì)——suì,罗列(ló)——luó。
B.芦苇(wéi)——wěi,尽管(jìn)——jǐn;
D.压扁(yà)——yā,占领(zàn)——zhàn。
故选C。
2.B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宽廓——宽阔:横向距离很大。
B.正确。
C.剧说——据说:意思是根据别人说,表达此信息的来源并非发言人,信息的真实性不确定。
D.人声顶沸——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3.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与辨析。
A.“每颗星都有光”指每一颗星星都会发光;
B.“哪一颗星没有光”指星星都会发光;
C.“没有哪一颗星有光”指每一颗星星都不发光;
D.“难道每颗星都没有光”是反问,指每颗星星都会发光。
C项与其他三项表达的含义不符,故选C。
4.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A.填上:把空缺的地方塞满或补满。句中写在坑坑洼洼的地方放入碎石和新土,符合语境,故正确。
B.跃出:指跳出、飞跃出。句中写鱼儿跳出水面,符合语境,故正确。
C.清澈:形容清而透明,大多用来搭配溪水、山泉、眼眸、心灵等词。与“花瓣”不搭配,故错误。
D.闪闪烁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句中形容星星,符合语境,故正确。
故选C。
5.B
【详解】本题考查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A.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本句写在海上观星,星星给我带来了慰藉,感觉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B.本题“眨眼”、“说话”赋予星星人的动作,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本句写星光虽然微小但是光明无处不在。
D.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本句写了“我”眼睛模糊后的感觉。
故选B。
6.A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理解及运用。
A.齐头并进: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句子中指的是“美惠子”一个人,故不恰当。
B.漫天卷地:形容来势很猛,到处都是。句中形容浪潮后的余波,运用恰当。
C.水天相接:形容水天共融的景象,清澈的水域映照着湛蓝的天空,形成清美而秀丽的大自然空间景象。运用恰当。
D.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指海面上没有风浪。运用恰当。
综上所述,答案选A。
7.B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理解。
《鹿柴》唐王维,全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意思是: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描绘的是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第一二句写出了山林中没有一个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第三、第四句写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树林显得更幽暗了。
综上所述,A、C正确,B错误,答案选择B。
8.B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可将句子进行缩写,进而理解。此句主语是“小水塘”,谓语是“抱着”,宾语为“月亮”,其余为修饰语,可去掉。即:小水塘抱着月亮。
综上所述,答案选B。
9.A
【详解】观察题目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这类题型需要我们充分掌握排序题应该怎么完成,首先要读懂题目的要求,其次我们可以根据句子的提示看是否可以根据时间顺序、可以根据表示先后的关键词、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根据因果关系排序,最后认真理解每一个句子的含义。准确的完成此题。
根据题目给出的相应句子我们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进行排序。认真阅读句子,理解大概的意思就是月亮从大海的一边升起来,先照亮了海面再照亮的沙滩,最后人们在海滩上快乐的玩耍。根据我们理解的内容我们可以找出“③一轮灿烂的满月……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这说的是月亮升起来了,应该排在第一句,联系实际月亮升起来第一个照亮的是海面“①顿时,海面上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故而这句排在第二句,照亮海面后连接海面的沙滩也会照亮“④沙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排在第三句,最后整个海面沙滩都亮了,人们高兴的在上面嬉戏故而“②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嬉闹声,响遍了整个海滩”排在第四句。
所以正确的排序为③①④②。
10.B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和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收录在开明书店1926年版《邮吻》诗集中。这首诗从整体框架上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小诗体,小幅的描写,简洁的勾勒,散文的句式,即兴的抒发,描绘出了一个江边秋天黄昏时的景象。
结合原文“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可知选项B正确。
11.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划线的句子是“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本句是说每个小水塘里面都有一个月亮的倒影,就像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抱”是一个人的行为,所以本句是将小水塘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所以让月亮、小水塘变得亲切可爱。本句传达出一种温暖的情感,因此朗读时应语气舒缓,声调柔和,使人听来浮想联翩、陶醉其中,C选项错误。
12.C
【详解】本题考查围绕主题选材。
学生首先要了解环境问题包括哪些方面在进行判断。环境问题一般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A、B、D选项属于环境问题,C选项的现象属于“浪费问题”,与“环境”无关。故选C。
13.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选词填空。
其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俯视:(动)从高处向下看。符合第一处的语境,俯视山脚。
仰望:意思是抬头向上看。符合第二处的语境,眺望天空。
眺望:从地势高的地方向远处望。符合第三处的语境,眺望沧海。
14.A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基础。
昧良心:违背良心(做坏事)。“昧”的意思为“昏,糊涂,不明白”。
故选A。
15. cháo mián bà zhàn
【详解】本题考查注音。
正确读准字词,注音时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
(1)归巢——cháo,意思:回窝、回家。
(2)睡眠——mián,意思:人及动物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意识的自然的、通常为有规律的暂时中止,在此期间体力得到恢复。睡觉。
(3)霸道——bà,意思:古时指以武力、刑法、权势等统治天下的政策;做事专横。
(4)“占”读“zhàn”时:1.用强力或不正当手段取得并据为己有。2.拥有;占用。3.处于某种地位或属于某种情势。读“zhān”时:1.古代用龟甲、蓍草预测吉凶。后来泛指用各种方式预测吉凶。2.姓。
占领——zhàn,意思:用武装力量取得并占有。
16. 薄纸
称量 淘气 填空 博士 秤杆 掏空 镇静
【详解】本题考查组词。
做题时,同学们要先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音形义区分形近字,再组词。
“薄”字可组词:刻薄、薄弱、薄礼、喷薄。
“博”字客组词:渊博、博大、博采众长、浩博、博物馆。
“称”字可组词:俗称、匀称、名称、堪称、称职、昵称。
“秤”字可组词:秤纽、秤钩、压秤、杆秤、抬秤。
“淘”字可组词:淘箩、淘金、淘米、淘汰、大浪淘沙。
“掏”字可组词:掏腰包、掏心、掏底、掏仓、掏擗。
“填”字可组词:填塞、填充、填写、填词。
“镇”字可组词:镇静、小镇、坐镇、市镇、镇压。
17. 温和 喜爱 满足 忽然
【详解】考查近义词。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
柔和:(形)温和而不强烈。近义词“温柔”。
喜欢:(动)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②(形)愉快;高兴。近义词“喜好”。
满意:(动)因满足自己的愿望,符合自己的心意而快乐。近义词“称心”。
突然:(形)在很短时间里发生。近义词“蓦然”。
18. 古老 闪闪烁烁 新鲜 明亮 可爱 香甜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传说可以是古老的传说,感人的传说等。
小星星可以用一闪一闪来形容。
花瓣可以用美丽、艳丽等来形容。
月盘可以用圆圆的、明亮的来形容。
小水塘可以用明亮的、可爱的等来形容。
果子可以用甜甜的、新鲜的等来形容。
19. 云 霄 声 语 声 息 无 声 私 语 人 声 震 耳 喧 天 ③④ ②⑤ ①⑥⑦⑧ 大桥通车的典礼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词语归类、词语造句。
①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②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③悄无声息:1.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 2.形容没有名声,默默无闻。
④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⑤窃窃私语:形容两人亲密地靠在一起小声说话。
⑥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⑦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⑧锣鼓喧天: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1)根据词语意思可知:形容没有声音的词语有:③④;形容声音很小的词语有:②⑤;形容声音大得词语有:①⑥⑦⑧。
(2)根据词语写句子。
如:每到春节,大街上都锣鼓喧天。
20. B bà ③
【详解】本题考查查字典。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
“霸”的读音是bà,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B,再查音节bà。
各霸一方:形容凭借势力、实力各占据一个地区或领域。霸:霸占。
21. 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 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1)奇观:雄伟美丽而又少见的景象;出奇而少见的事情。
(2)若隐若现: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形容似有似无,不真切、不明朗。
(3)人声鼎沸:比喻人声嘈杂,就像鼎中的水沸腾了一样。
22. 月光把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 高高的点苍山被月光照亮了。 排比 冬天,虽然没有春天迷人的鸟语花香,没有夏天的枝繁叶茂,没有秋天的累累硕果,但它有一种萧条含蓄的美。 河边 房屋 菜园 稻田 银毯 生动地写出了月光下的稻田一片明亮的景象 轻柔舒缓
【详解】(1)本题考查“把”字句和“被”字句改写。
①“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
主动者是“月亮”,被动者是“高高的点仓山”,动作成分是“照亮了”。即:月光把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
②“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
被动者是“高高的点仓山”,主动者是“月亮”,动作成分是“照亮了”。即:高高的点苍山被月光照亮了。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析及句子仿写。
①三个‘照亮了’构成排比句的句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排比句指使用排比修辞方法,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有时候两个句子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也可以称为排比句。
例如: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②联系生活实际,晚上的时候,哪些事物是被月亮照亮的,例如:水面、小路、窗台、院落等。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作用。
①划线部分“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把“稻田”比作“银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稻田的稻穗之多,表现出月光下的稻田一片明亮的景象。
②句子中的“低垂”一词从侧面描写了稻穗穗大、穗重,表明了农民丰收在望的心情,因此这句话要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来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