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散步
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的母亲又熬(āo)过了一个严冬。( )
(2)后来发生了分歧(qí):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
(3)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lín)粼的鱼塘。( )
2.下列各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B.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C.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折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D.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3.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 )
(2)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
(3)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的儿子。( )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汉语中的词是有属性的,如:“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句中的“母亲”是名词。
B.词语的关键字很重要。如:“人声鼎沸”的“沸”是“水开”的意思;“美不胜收”的“胜”是“胜利”的意思。
C.有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如:①“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②“父亲一直到老都守着他的田地。”句①中“田地”是“地步,境地”的意思;句②中“田地”是“土地”的意思。
D.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基本相同,常常可以换用,我们称之为同义词。如“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中的“造访”与“拜访”就是同义词。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要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实施精细化管理,为承办军运会营造良好环境。
B.举办世界智能大会,旨在搭建一个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共赢共享、交流合作的平台。
C.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开辟了一条新路。
D.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位父亲对孩子说:“我能告诉你人生的真谛,________;我能告诉你真挚的友谊,________;我能告诉你怎样分辨是非,________;我能告诉你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________。”
①但不能替你物色朋友 ②但不能给你永恒的生命
③但不能替你赢得声誉 ④但不能替你做出选择
A.③④①②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③①④②
7. 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
(1)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
(2)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
(3)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
二、综合性学习
8. 某中学开展“我家的故事”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说“家”字】请根据下面的两幅图,说说你对“家”的理解。(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家”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家风即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在“谈‘家’风”环节,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中。(只填字母)
从 _________ 中,我明白了“家”是宽容与忍让;从 ___________中,我明白了“家”是一种舍小家保大家的责任;从__________中,我明白了“家”是思念的港湾。
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B.“六尺巷”的故事
C. 大禹治水
(3)【诉“家”事】家人拍摄全家福后,小明写了一段感言,请你修改。
【A】一张张全家福,记录了亲友们的一颦一笑,增添了彼此的感情,见证了每个幸福的瞬间,将转瞬即逝的时光定格成为永恒。【B】它不仅是维系家庭成员关系的密切纽带,更是对传统“家”的理念的创新与传承!
① 【A】句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
② 【B】句有语病,应将“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 ”。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9. 标题《散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试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文中这两句对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①我说:“走大路。”
②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内容,回答问题。
跟 踪
何荣芳
早上四点多钟,他就跟在老头儿身后了。
老头儿穿得体体面面,压住灰白发茬的藏青色鸭舌帽,已经洗得发白了。那是他最喜欢的一顶帽子,是儿子前年秋天去哈尔滨开学术会议时,特意给他买的。现在他一直戴着,在炎热的夏天也戴着。一只鼓鼓囊囊的钱包拴在他的腰间。老头儿走出大楼时,好像找不到小区的出口,在小区内的便道上转来转去,低着头在地上寻找着什么,口中喃喃自语。后来早起做买卖的人出来了,急匆匆地从老头儿身边擦过。老头儿跟着一个提篮买菜的老妇人朝北门走去,他心里暗暗叫苦,北门外可是大马路。大马路连着大马路,车子来来往往。快到小区门口时,有辆电动车亮着尾灯驶进来,老头儿又扭过身子跟着电动车。电动车不知道钻进哪栋房子的车库里去了,老头儿晕头晕脑地开始朝南门走去。南门外有个公园,他总算松了一口气。
老头儿走得很快。或许是因为发现了身后的跟踪者,或许是他在寻找什么。老头儿走了一大圈儿,还是在小区附近。路灯熄灭的时候,老头儿跑到了公园门口,提着鸟笼子的潘师傅迎面走来。他知道两个老头儿要聊一会儿了,便退到一棵桂花树后面坐了下来。他一手撑着膝盖,一手抹着额头上的汗,感慨自己的体力竟然不如老头儿。“早啊!”潘师傅挂了鸟笼,给老头儿点了一根烟奉上。老头儿站住了,不搭话,看着潘师傅发愣。“又找儿子呢?”潘师傅问。老头儿点点头,说儿子不孝,不给吃不给穿,整天躲着不打照面。潘师傅朝桂花树后面的他看了一眼,又问:“你儿子既然不孝,你还找他干吗?”
老头儿说:“我还有些钱,得交给他。”老头儿拍了拍腰间鼓鼓囊囊的钱包。他在桂花树后面伸头朝老头儿的钱包看了看,摇头苦笑。看看表,已经6点了,他希望能在7点以前把老头儿的事搞定,这样今天上班就不会迟到了。可潘师傅热心,又闲得发慌,一直跟老头儿牛头不对马嘴地聊着。他只好坐在石凳上不停地看表。潘师傅说:“我送你回家吧。”老头儿倔强地摇摇头:“不回。”潘师傅只好提了鸟笼,不甘心地走了,一边走一边摇头:“唉!多精明的一个人啊,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呢。”他也想“唉”一声,但眼见老头儿已经脱离了他的视线,赶紧站起来,朝老头儿离开的方向追过去。
只见老头儿一扭头就朝竹林里钻去,他也跟着钻进了竹林。公园里的这片竹林有一亩多地,卵石铺就的小径在竹林间绕来绕去。老头儿沿着小径走了一阵儿,热了,脱掉身上的白衬衫,随手扔在地上。他弯腰捡起,抖落衣服上的枯叶和草屑,又细致地拈掉衣服上的蛛丝,搭在自己的臂弯上。老头儿跑出竹林,钻进了游乐园,越过旱冰场,穿过胡杨树林,倒在临湖的草坡上喘气。他知道老头儿这天早上是疯够了,便走上前,轻声哄道:“爸,我们回家吧?”
“我走不动。”老头儿耍赖。
他蹲下身,把宽宽的脊背亮给老头儿。
他背起老年痴呆的父亲,快步朝家走去,晨曦追在他们的身后,撒下缕缕温暖的光芒。
(选自《羊城晚报》)
1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他也想‘唉’一声,但眼见老头儿已经脱离了他的视线,赶紧站起来,朝老头儿离开的方向追过去。”谈谈你对“他也想‘唉’一声”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从文中找出与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读完本文,你认为文中的儿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 (2)√ (3)√ 【解析】“熬”应读áo。
2.C 【解析】“折散”应为“拆散”。
3.(1)景物描写 (2)语言描写 (3)动作描写
【解析】根据对语句内容的理解及常见描写方法的特点判定。由(1)句中的“田野”“新绿”“嫩芽儿”“冬水”等可判定该句属于景物描写;由(2)句中的“叫”及引号里的内容可判定该句属于语言描写;由(3)句中的“蹲”“背”等词语判定该句属于动作描写。
4.B 【解析】“美不胜收”的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胜”的意思是“尽”。
5.B 【解析】语序不当,应把“搭建一个”与“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位置互换。
6. D
7. (1)记叙 (2)描写 (3)议论
8. (1) 家是一家人互相陪伴、守望相助、其乐融融,家是给我们提供衣食住行和精神力量的地方,是我们躯体和灵魂的归属。(言之有理即可)
(2) B C A
(3) ①增添 加深 ②创新与传承 传承与创新
9. 标题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行文的线索。
10. 一家三代人初春时节在田野散步,“我”妥善解决了祖孙二人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
11. 把“走大路”还是“走小路”说成是“分歧”,大词小用,这样写更好地表现了作者责任的重大,透露出文章的深意。
12. 晚辈尊重、孝敬老人,长辈疼爱小孙子。
13. 儿子一大早悄悄跟踪老年痴呆的父亲,等父亲疯够了才带他回家。
14. 一方面,他也为父亲得了老年痴呆而感到惋惜;另一方面,他为父亲不知道自己悄悄跟着他、照顾他,甚至耽误上班时间而感到无奈。
15. 老头儿说:“我还有些钱,得交给他。”老头儿拍了拍腰间鼓鼓囊囊的钱包。
16. 示例:文中的儿子是一个细心、孝顺、无怨无悔照顾父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