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教学实录
一
教学目标
1.能从人物描写角度较为全面地分析人物形象,能在写作中运用人物描写方法。
2.深入文本细节,学会从多角度提取关键字词,探究简约文字背后的深层意蕴。
二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描写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在写作中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
三
教学难点
深入文本细节,品析语言,联系作者及其所处时代背景,深入理解小说主题。
四
教学过程
一、赏析变化
1.作业展示
师: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梳理了小说的情节,作者契诃夫用夸张、对比的手法为我们呈现了精妙绝伦的变化。同学们能否用自己的表演/演播,再现当时变化的情景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请同学们一边观看(表演/演读)一边对照自己的表格,看看他们的表演和你预想的是否一样?待会请同学来点评一下。
师:这是一段音频,同学们可以听到人物的对话、语气,但看不到画面,那我们再来看看有画面的表演(板书:对话、语气)
(看完视频后)
师:对比音频,视频有了画面,让我们看到了人物的外貌、神态以及动作等(板书)
2. 作业点评
师:刚才的表演到底如何呢?现在,假设你就是导演,你认为谁才是最佳演员呢?请导演们根据以下思路选出你认为的最佳表演者。
生1:我觉得第一个音频里的奥楚蔑洛夫演播的好,因为他抓住了奥楚蔑洛夫的语言,主要是那种语气,读出了奥楚蔑洛夫想巴结将军,很谄媚的的性格。
师:很不错,你刚刚有认真在听音频,并且听出了人物在语言中所展示出来的性格。请坐!其他导演呢?来,选出你认为的最佳演员?
生2:我觉得后面那个(视频)里演的不错,她演出了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的凶狠霸道,还有对上层权贵的害怕、讨好卖乖。
师:点评的不错,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很准确,在刚刚的表演中你看到了奥楚蔑洛夫对普通群众的欺压、凶横,然而对于上层权势则是想讨好、谄媚的性格特点。那你在表演中如何看出来的呢?
生2:动作、还有那件军大衣。
师:军大衣,不错,大衣脱了又穿,其实是奥楚蔑洛夫外在掩饰,外界天气其实并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他的心理与态度。你说动作,我们一起看一看,哪里有动作?
生2:她刚刚一边说话一边指着赫留金后面还推了他。
师:嗯,这是你在视频中看到的,那我们看一下小说原文中有没有?
众生:没有。
师:视频里的动作是演员自己加上去的,而原文中并没有,所以我们在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本怎么说。
师:小说中奥楚蔑洛夫变了5次,刚才我们观看的两组的演绎只是其中的一次,那在5次变化中奥楚蔑洛夫的形象,主要通过哪些人物描写来体现呢?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
众生:语言、外貌描写!
师:本篇小说人物对话非常多,语言描写一目了然,不少同学还注意到了“军大衣”“手指”等外貌的变化。还有吗?
生3:还有神态描写
师:能否结合课文具体说一说?
生:比如一开始,在第8自然段中的“拧起眉头”,还有25页最下面“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
师:你很善于从文本中找句子,请坐!
3.人物形象分析思路
师(总结):原来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描写方法,比如奥楚蔑洛夫,我们可通过他的“军大衣”、神态、以及与他人的对话(语言)分析出他的形象。那么在阅读测试中,同学们可通过以下思路整理答案:
指出人物描写方法+这种描写方法在文中的体现+表现的人物的特点或思想情感。
二、一起找“变”
师:不愧为“变色龙”,真会“变”,小说中,除了奥楚蔑洛夫,还有哪些事物/人物发生变化了,试着在文中找一找。
1.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待会请小组代表上台分享。
师:同学们注意,既然要发生变化意味着多次出现,所以请仔细阅读课文,抓住细节,找找多次出现的事物/人物,并看看他们是怎么变化的?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表格,教师相机点拨)
1. 小组代表分享成果。
师:同学们又再一次阅读了课文,刚才的讨论中老师看到有的同学的研学案写得很满,有的同学只写了一行,再给大家一分钟,交流一下意见。
师:小组代表请举手,说出你们小组讨论的最终结果。
组1:我们小组找到了“法律”这个词不断地在变化。
师:哦,法律,其他小组有没有找到?那你说说法律在小说中出现了几次,又是怎么变化的?
组1:第一次出现是在第7自然段,赫留金说的“长官,就连法律上也没有那么一条,说是人受了畜生的害就该忍着”,然后是25页最上面赫留金说“要是我说了谎,那就让调节法官审问我好了。他的法律上说得明白,现在大家都平等了。”还有就是17自然段“那儿的人可不管什么法律不法律,一眨眼的功夫就叫它断了气!”
师:法律出现的这三次你都在原文中找到了位置,那你觉得法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了呢?
组1:就感觉其实法律没什么用……
师:你找的不错,但是具体的变化暂时还没理清楚,哪个同学帮一下他。
组2:我觉得一开始赫留金说法律是想要赔偿,他的手受了伤,就算是法律都不会让他忍着。
师:好,同学们请看到第七自然段,“就连法律上也没有那么一条”,注意“就连”这两个字,说明当时的法律怎么样?
众生:法律很不好,经常欺负人。
师:“就连”二字让我们看到了法律并没有维护人们的利益,反而更多的是压迫。好的,你继续分析,后面怎么变了?
组2:后面第12自然段赫留金说“那就让调节法官审问我好了。他的法律上说得明白,现在大家都平等啦。”这个时候他又想利用法律为自己辩护,最后17自然段是奥楚蔑洛夫说的“那儿的人可不管什么法律不法律”说明法律这个东西可有可无,约束的是下层民众,对于将军等上层权贵根本没有用。
师:你分析得很不错,法律的出现以及变化的缘由分析得很清楚。还没有其他同学要补充?
组4:就刚才的分析,我们发现了赫留金也在变,一开始他说自己“无缘无故”被咬,后面被人指出来是他用烟卷戳到狗的脸上去的,还有就是在25页,刚才分析法律那里,他说“不瞒您说,我的兄弟就在当宪兵……”其实就能看出赫留金也不是个老实人,也在变。
师:原来受伤的赫留金也是善变的,刷新了我们一开始认为他是受害者的认知。找得不错,请坐!还有没有,其他小组?
组5:还有观众
师:哪里提到观众?在文中哪里,大声一点。
组5:一开始说“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然后“木柴厂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师:嗯,从零到一群,而且是一下子,然后呢?还有变化吗?
组5:后来他们还不断地说话,比如第9自然段“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还有下面11自然段。
师:哦,人群不仅突然出现了,还说上了话,那你觉得这些人是想干嘛呢?
组5:是想参与这件事情,帮奥楚蔑洛夫断案,解决这件事情。
师:你认为群众的出现与言语是想帮奥楚蔑洛夫,尽快结束案情,其他同学也是这样认为的吗?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组6:我们小组认为这群众就是一群无聊的看客,他们的出现与说话并不是想断案,小说中最后也说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可见这些群众也不是什么好人。
师:第六组的同学补充了群众后面的笑,也正是因为这个笑让我们看到了群众并非好心,他们的出现是因为无聊,对话是想附和,最后这个“笑”,你觉得是怎样的笑?
众生:嘲笑
师:人群突然出现,参演了一场闹剧,最后又笑着离开了。好的,我们一起来完善一下我们的研学案。
教师总结:
同学们很不错,在众多文字中找到了这些不可忽视的细节,也通过这些细节让我们知道细微之处有着深层意蕴。
三、“变”中悟意
1.为何要变: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小说中很多人/事物都发生了变化,以奥楚蔑洛夫为最,请同学们思考:奥楚蔑洛夫为何要变?变色龙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奥楚蔑洛夫“变色”的原因又是什么?(结合课本思考探究第二题)
众生:社会现实
师:很多同学提到了社会环境,当时的社会现实,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当时的社会。
(生齐读)
2.教师总结——社会意义
如鲁迅先生所说——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如此社会孕育了如此的警官,原来奥楚蔑洛夫不仅是一条变色龙,更是维护虚伪、专制政府与统治的走狗!(请同学们完善研学案)
四、方法运用与检测
1. 编剧续写
师:感谢契诃夫让我们看到了如此生动形象、让人印象深刻的奥楚蔑洛夫,下面我们一起来运用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看看同学们掌握得如何。
2.学生作品分享
3.教师总结
一个荒唐的年代,一个善变的警官,一群无聊麻木的人,给我们上演了一段可笑的故事。鲁迅先生曾说:“契诃夫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他的作品不只是简单的招人一笑,一读自然往往会笑,不过笑后总会剩下些什么……”相信同学们在笑完之后,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更丰富的收获。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