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海底两万里》阅读交流展示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海底两万里》阅读交流展示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5 22:35:4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海底两万里》阅读交流展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做批注、讲故事、举行辩论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落实阅读任务。
2.通过深度解读文本内容和思想,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唤起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人文情怀。
教学准备
1.寒假期间老师布置学生自由阅读《海底两万里》,推荐观看电影《海底两万里》(1997年罗德哈瑞德版),开学后老师制定阅读计划,带领学生开展整本书深度阅读,播放微课《如何做旁批》,指导学生做旁批、写“读书笔记”、画思维导图。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写“读书札记”、画“思维导图”、做旁批这三种形式记录阅读过程。全班47人,每天课前三分钟,每人展示自己负责的一章旁批。
3.教学设备为电脑、实物投影,教具为电影《海底两万里》、微课《如何做旁批》,书籍《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及科幻经典绘本书籍,配套过关检测作业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猜猜乐
猜猜这是谁?根据以下提示说出《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的名称。学生自由抢答,计分入小组。题目及答案如下:
1.他身材高大,天庭饱满,鼻直口方,牙齿整齐,两手纤细,用看手相的说法,此人颇有灵性,与他那高傲而富有情感的心灵相得益彰,是我所见过的最完美的一个人。
(答案:尼摩船长——出自第八章《动中之动》)
2.他是法国人,是巴黎自然史博物馆的客座教授,曾出版过一部著作《海底的秘密》。
(答案:阿龙纳斯——出自第二章《赞成与反对》)
3.他是一位仆人,是个忠心耿耿的小伙子,正直的人,性格稳重,规规矩矩,为人热情,心灵手巧。他最喜欢的是说:“悉听尊便,先生”,他对博物学的分类非常精通。
(答案:孔塞伊——出自第三章《悉听尊便,先生》)
4.他是加拿大人,体格健壮,神情严肃,不易交往,话不投机,立即变脸,凶巴巴的,谁若是惹了他,他便怒火中烧暴跳如雷。
(答案:内德·兰德——文段出自第四章《内德·兰德》)
5.“安静!”他喝令道,“迎风,满舵!倒车!”“右满舵!前进!”他大声下达命令。又开始追逐了,他凑近我说道:“我一定要追下去,直到舰船爆炸为止!”
(答案:法拉格特舰长——出自第六章《全速前进》)
6.他的小船就在他头顶上方几英尺的地方停泊着。他不停地潜下水来,一会儿又浮出水面。他用脚夹着一块大石头,潜到五米左右深处,跪下去摸珠母,往网袋里放。
(答案:印度采珠人——出自第二部第三章《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
7.水里出现了一个人,是个腰间挂着一只皮囊的潜水者,是一个在用有力的手臂奋力滑动的大活人!他不时地浮出水面去换气,消失一会儿之后,复又潜下来,出现在我的面前。他是一位大胆的潜水者,水就是他的家!他在水里待的时间比陆地待的时间还长,不停地从一个岛游到另一个岛,一只能游到克里特岛。
(答案:尼古拉,绰号勒贝斯——出自第二部第六章《希腊群岛》)
8.他喘息着,透不过气来,拼命地叫喊着:“救命呀!救命呀!”这呼救声是用法语喊出来的。有谁能把他从这紧紧缠绕着的触角中解救出来呢?
(答案:被巨型章鱼缠住的艇员——出自第二部第十八章《章鱼》)
9.他盘上一块倾斜成小岬角的岩石。他默默无语地站立在上面,双手搂抱于胸前,一动不动,目光炯炯,仿佛已经成为这篇土地的主人。
(答案:尼摩船长——出自第二部第十四章《南极》)
10.他莞尔一笑说:“就此而论,现代人并不比古代人强多少。找到蒸汽机械动力居然要花好几个世纪!谁知道一百年之后是否还有人能够造得出第二艘“鹦鹉螺号”来啊!人类的科学进步得太缓慢了”
(答案:尼摩船长——出自第二部第四章《红海》)
【设计意图】
1.激发兴趣导入课堂,题目范围遍及整本书,借此了解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广度。
2.对话文本,判断人物,以此检查反馈学生阅读文本理解的准确度。
二、交流展示显风采
(一)1.2组学生负责绘制、介绍“鹦鹉螺号潜水艇”,全班投票评选3名“最佳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展示潜艇设计图)
(二)3.4组学生负责绘制、展示“鹦鹉螺号海底航海图”,并讲解海底旅行重大事件。全班投票评选3名“最佳航海画师” 。
(三)5.6组学生展示批注:海底科学知识、海洋知识、现实世界已实现的科学预言。老师及时点评,全班投票评选3名“批注能手”。
(四)7.8组学生讲故事:(1)尼摩船长的“前世今生”(2)阿龙纳斯教授三人的下落(结合《神秘岛》第三部第十六章情节),八位小组长负责点评,全班投票评选3名“故事大王”。
【设计意图】
1.提供交流平台,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和分享的乐趣。
2.引导学生再次把握科幻小说的特点:科学性+幻想性+文学性
3.引导学生三部曲小说的故事特点:形式相互独立,但情节又相互交融,阅读时可以前后相互照应,以获得更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更丰富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自主阅读、拓展阅读的欲望,提升阅读能力。
三、各抒己见展智慧
在《海底两万里》第二部分第二十一章中,“鹦鹉螺号”潜艇在北大西洋受到一艘巡洋舰的追逐,面对敌舰的进攻,尼摩艇长下令反击,毫不留情地撞沉了战舰。
在《神秘岛》第三部第十六章的情节中,在林肯岛上,尼摩艇长对此事无法释怀,他反复问赛勒斯·史密斯“你们对我有怎样看法,先生们?”“我错了还是对了呢?”
你认为尼摩艇长的做法对了还是错了呢?一起来辩论,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及时评价,有效发言计分入组,全班评选正反双方最佳辩手各1名。
(一起来辩论:正方三辩和反方四辩正唇枪舌剑)
【设计意图】
结合文本背景,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深度解读文本思想,挖掘其蕴藏的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尼摩艇长作为被压迫者,勇于反抗殖民侵略,此正义之举之后,尼摩艇长却陷入长久的自我反思,他自言“正义并不等于宽恕”,这更显其精神力量之伟大!是以暴制暴,还是另有出路,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道德问题、社会问题。
四、地球家园我维护
2021年4月13日上午,日本政府召开会议,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冷却废水——核污水将在2023年排入大海。2023年已到来,假如你是尼摩船长的接班人,驾驶鹦鹉螺号正经过太平洋日本海,你将会采取什么科技手段来阻止核污水扩散呢?请大胆想象,合理猜测。
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计分入小组。老师及时鼓励、引导总结。
【设计意图】
1. 引导学生了解科幻小说的功能——发现现实危机,超前应对化解。科幻小说是创造性的科学幻想、对未来可能性的探讨以及对现实问题的警示。
2.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家国情怀,以此唤起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人文情怀。
五、推荐阅读共提升
1.颁奖:本节课得分最高的一个小组获“金牌海底战队”荣誉称号!
2.老师总结,布置作业:每位同学撰写《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一篇,字数800字左右。
3.老师推荐群文阅读:
(1)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儒勒·凡尔纳科幻绘本系列读本——《海底两万里》
《征服者罗比尔》、《地心游记》、《从地球岛月球》、《八十天环游地球》,总结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的共性。
(2)老师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路甬祥的科普作品《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19 个伟大瞬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学生比较科普作品和科幻小说中的科学知识的区别。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凡尔纳图书,鼓励学生扩展阅读领域,由课内到课外延伸。
2.引导学生撰写读后感,将近两个月来的点滴阅读收获凝结为个人阅读思想的结晶。
3.引导学生了解儒勒·凡尔纳科幻小说的共性:一.惊人的想象力与预见性。潜水艇的发明者荷兰物理学家科尼利斯·德雷尔就是受《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的激励,《征服者罗比尔》激发了现代直升机之父雷克尔斯基的灵感。二科学精神。凡尔纳的想象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建立在充分搜集资料和科学考证的基础上,例如他创作《从地球到月球》之前,反复测算发射太空船的弹道,甚至还向教高等数学的堂兄请教,所以他笔下的情节尽管离奇,却给人真实可信的感觉。
4.使学生深刻了解科普作品与科幻小说的区别。科普作品所述内容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形式通俗易懂;科幻小说是通过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增加可读性艺术性,科幻小说中的科学不是真正的科学,而是科学在文学中的一种映像和变形,这将为九年级科幻小说的创作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