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6 21:1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节选)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1.选文共有( )个自然段。
2.“凌乱”在文中的意思是( )
A.不规则的排列 B.熨帖地、平展地粘住 C.美观地摆
3.选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梧桐树的落叶像 ,棕红色的小雨靴像 。
4.下列关于选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自然段展现了门前水泥道的美。
B.“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是因为雨后路滑,我怕摔倒。
C.“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表现了“我”对美丽的水泥道的喜爱和留恋。
5.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在下列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你有哪些美丽的发现呢?请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shān shàn)子,扇哪扇哪,扇(shān shàn)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7.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8.在下面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 )的枫叶 ( )的秋天 ( )的田野
9.“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这是一个 句,把 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在短文中画出一个拟人句。
11.下列哪个词最能体现秋雨的特点?选一选。( )
A.五彩缤纷 B.你挤我碰
课外类文阅读。
洗刷过的天空,像大海一样湛蓝碧透。朵朵白云犹如扬帆起航的轻舟,在水面上慢悠悠地飘浮着。
秋雨霏霏,飘飘洒洒。如丝,如绢,如雾,如烟。落在脸上凉丝丝,流进嘴里甜津津,像米酒,像蜂蜜,使人如醺,如梦,如痴,如醉。
苍穹的雨,一丝一丝地飘着,像满天飞舞的细沙;为大地万物,带来一份希望,滋润在叶梢;也为河塘的水鸭,带来一份愉悦的情趣,觅寻着秋的奥秘。
秋雨唰唰地下着。细密的雨丝在天地间织起一张灰蒙蒙的幔帐。
12.补充词语。
湛蓝( )( ) 秋雨( )( )
飘飘( )( ) 满天( )( )
13.用“——”画出第三自然段的比喻句。
14.短文第二自然段作者是通过哪些感官感受秋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嚁嚁”,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15.片段主要运用 拟人 的修辞手法,把 、 当成 来写,写出了风摇树枝的动作和树叶落下的声音。
16.“道别”的近义词是 。读到这个词语,我仿佛听到黄叶在说:“ 。”
17.选段写了秋天里 、 这两种事物发出的声音。找出选段中表示声音的词语,画上“ ”。
18.仿照选段的句式,写一写你知道的秋天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听,秋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分过后,黑夜就渐渐比白天长了,缺乏阳光的寒冷时节又开始了。
田野里空荡荡的,夏天太阳所赐予的物产已经收获完毕,许多植物已经褪色或枯死。
在植物和动物适应冬季以前,迁徙的季节来临了。
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传播。许多种子装备着小小的翅膀或是“降落伞”,比如蓟类植物,风把它们的种子从妈妈那里带走,吹到尽可能远的地方。地上到处都是新的种子。
如果所有的种子都落在同一个地方,它们就会互相抢夺地盘和阳光。
许多幼小的动物正在成长。它们离开了父母,自己去找一处新的住所。小蜘蛛用闪闪发亮的丝将自己悬挂在空中,有时候它们远离原来的巢穴,到几公里之外搭建新家,有时候它们就直接在遇到的第一根树枝上安家。
候鸟也开始了它们的旅途。随着秋天的光照时间一天天变短,候鸟的“生物钟”催促着它们:是时候了,出发吧!它们向着太阳,飞向那白昼更长、气候更温暖的南方。燕子早早地启程了,因为它知道,要不了多久,这里将没有昆虫可吃。金翅雀是一种以蓟类植物为生的雀鸟,它会停留更长的时间,直到大雪覆盖它最爱吃的食物—蓟类植物的种子。
——选自德国乌纳.雅各布的《太阳时钟》,顾白译
[注释]①蓟(jì):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有刺,叶子羽状,花紫色。全草可入药。
19.联系下文,我知道“迁徙”的意思是( )
A.更改,改变。 B.搬家;从一处搬到另一处。 C.流放边远地区。
20.短文是从 、 、 、 这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
21.通过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互相抢夺”一词,我知道作者是把种子当作 来写的,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种子的可爱。
22.我会用波浪线画出最感兴趣的句子,我喜欢这句话的原因是: 。
23.有些句子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请你用“ ”分别画出第四、六、七自然段中这样的句子。
24.短文和课文《秋天的雨》的相同之处是:都是描写 的,都写了 。不同之处是:短文主要写了 ;《秋天的雨》主要围绕“雨”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风是一个爱看树的孩子。你看,它成天在树丛里绕呀,转呀,翻动着一片又片树叶,沙沙有声地朗读着一页又一页的书页。
②好学的它,不停地在果园里流连。把桃树、束树、樱桃树、梨树、李树、栗子树,一叶又一叶,读了一遍又一遍。仔细品尝那一页又一页的书页间,蕴藏的看不见却正在成长的甜美果子。
③风往前飞。经过马路时,没忘记把一整排的行道树,也快速地浏览了一回。车子急驶而过,扬起几粒尘土,跑进了风的眼睛里。风眨了眨眼,合上眼皮休息一下。再睁开眼,已经来到了爷等的庭院。
④庭院里的这些树,等风很久了。似乎是等了三个月,又或者是等了一年,也许已等待了像爷爷的年纪那么老、那么久远的时间。等到有些书页开始泛黄,有些树叶被虫子咬了破洞,终于等到风来看树了。这些树,一起开出最美丽、最香醇的花朵,来欢迎久违的风。
⑤风好想永远停留在这里啊。但是它仍然继续往前飞,飞,飞,因为它知道,前面的森林里,还有一整座宝库在等着它。
25.我会理解带点的词语。【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1)联系题目,我猜想这里的“书页”应该是 。
(2)我不认识“醇”字,就查字典,先查部首,除去部首再查 画。字典里的解释有:
①味道纯正浓厚;②酒精之类的物质。其中,“香醇"应该选第 种解释。
(3)“流连”是指( )
A.风慢慢地、细细地欣赏路边的树木。
B.风飞快地看了一下路边的树木。
(4)照样子。至少写出三种你理解词语的方法。
26.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两个你觉得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你为什么觉得画出的句子有新鲜感。【感受文章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27.哪句话概括了第②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呢?请你找出来,画上“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
28.填空。【了解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
爱看树的风,成天在树丛里绕呀,转呀,它飞过了 的树、 的树、 的树。但它仍然继续往前飞,因为前面的森林里,还有一-整座宝库在等着它。
参考答案:
1.4 2.A 3. 小巴掌 棕红色的小鸟 4.B 5.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6.上学路上,我总是喜欢看着路边的柳树。那些柳树挺拔的屹立在路边,缓缓飘落的柳絮就像天空下起雪一样,非常惹人喜爱。
【解析】1. 本题主要考查数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前空两格,一个自然段结束后,另起一行空两可格开始,由此可知,共有4个自然段。
2.本题主要考查词语解释。
从“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可知,“凌乱”在文中指的是落叶不规则的排列。
故选A。
3. 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从“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可知,梧桐树的落叶像小巴掌;从“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可知,棕红色的小雨靴像棕红色的小鸟。
4.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B.“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可知,我之所以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是因为“我”喜欢这铺满法国梧桐树叶的小路。
故选B。
5.本为开放式题抄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即可,注意书写工整。
如: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6.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题目要求同学们写一下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的美丽发现。同学们先回想一下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过哪些美丽景色,选择你最想写的写下来,合理即可,注意书写工整。
示例:上学路上,我总是喜欢看着路边的木棉树。那些木棉树又高大又笔直,新的枝条上长出了嫩绿的花苞,非常惹人喜爱。
7.shàn shān 8. 红红 五彩缤纷 金黄色 9. 比喻 田野 金色的海洋 10.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1.A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学生要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多音字的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扇[shàn]1. 扇子。2. 板状或片状的东西 门~。隔~。3. 量词。用于门窗等 一~门。两~窗子。扇[shān]1. (用扇子等)摇动生风 ~扇子。2. 用手掌打 ~了他一巴掌。
在“扇子”一词中应读:shàn;在“扇走”一词中应读:shān。
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信息提取能力。
结合“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金黄色是给田野的”可知答案。
9.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结合“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可知,句子把“田野”比作了“海洋”,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0.本题考查拟人句。
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找到拟人句后,在按要求仿写一个拟人句即可。
结合“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可知,这两个句子分别把水果、菊花当作人来写,写出来一个生机勃勃、活泼可爱、热闹非凡的秋天。任意画出一句即可。
11.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可知,最能体现秋雨的特点的词是:五彩缤纷。故选:A。
12. 碧 透 霏 霏 洒 洒 飞 舞 13.苍穹的雨,一丝一丝地飘着,像满天飞舞的细沙。 14.视觉、触觉、味觉。
【解析】12.本题考查补充词语。
结合“像大海一样湛蓝碧透”、“秋雨霏霏,飘飘洒洒”、“像满天飞舞的细沙”可知答案。
13.本题考查比喻句。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结合“苍穹的雨,一丝一丝地飘着,像满天飞舞的细沙”可知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把雨比作细沙。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秋雨霏霏,飘飘洒洒”可知是视觉描写,结合“落在脸上凉丝丝,流进嘴里甜津津”可知是触觉和味觉。
15. 大树 黄叶 人 16. 告别 大树妈妈,我真舍不得您 17.落叶 蟋蟀 唰唰 曜曜 18. 秋风鼓起腮帮,“呼呼”是冬姑娘提前寄来的信件 小朋友吃着果子,“咔嚓”,是庆贺丰收的赞歌
【解析】15.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赏析。
结合“大树抖抖手臂”“黄叶道别的话音”“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可知,这个片段把“大树”“黄叶”当民“人”来写,写出了风摇树枝的动作和树叶落下的声音。
16.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想象说话的能力。
解答地词语的理解官出其近义语,再想象力写句子。
“道别”的意思是:离别,分手。其近义词有告别、话别等。根据词义,结合句子语境“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写一写黄叶会对大树说些什么。想象合理即可。
如:妈妈,我舍不得您,我会想您的。
17.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能力。
解答时结合选文内容,从中找到关键信息作答。
结合选文内容“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蟋蟀振动翅膀,‘嚁嚁’,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可知,选段是写落叶、蟋蟀发出的声音,分别是“唰唰”“嚁嚁”,把这两词语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即可。
18.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结合选段中的句式“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的句式来写一写秋天的声音,合理即可。
如:听听,秋的声音,大雁扇扇翅膀,“呼呼”,是和北方道别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石榴露出笑脸,“啪啪”,是对秋姑娘的问候。
19.B 20. 田野 植物种子 幼小的动物 候鸟 21. 人 拟人 22.小蜘蛛用闪闪发亮的丝将自己悬挂在空中,有时候它们远离原来的巢穴,到几公里之外搭建新家,有时候它们就直接在遇到的第一根树枝上安家。
这句话写出了小蜘蛛安家的过程,很有趣。 23.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传播。
许多幼小的动物正在成长。
候鸟也开始了它们的旅途。 24. 秋天 秋天的动物和植物 动植物在过冬之前迁徙的情景 秋天的美景
【解析】19.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迁徙”指搬家;从一处搬到另一处。
故选:C。
20.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结合文中句子“田野里空荡荡的”、“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传播”、“许多幼小的动物正在成长”、“候鸟也开始了它们的旅途”可知,短文是从“田野”、“植物的种子”、“幼小的动物”与“候鸟”这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
21.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
结合文中画线句子“如果所有的种子都落在同一个地方,它们就会互相抢夺地盘和阳光”,从“互相抢夺”这个词可知这句话把“种子”当做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种子的可爱。
22.考查学生句子赏析能力。
根据选文内容,用波浪线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句子,并说说原因即可。
示例:燕子早早地启程了,因为它知道,要不了多久,这里将没有昆虫可吃。这句话写出了燕子的聪明与有趣。
23.考查学生寻找语段中心句能力。
通过阅读第四、六、七自然段内容可知,第四自然段围绕开头句子“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传播”展开;第六自然段内容围绕“许多幼小的动物正在成长”展开;第七自然内容围绕“候鸟也开始了它们的旅途”展开。按照要求用横线把句子画出来即可,
24.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对比能力。
本文主要写了植物和动物在秋天是怎样迁徙的;《秋天的雨》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故根据这两篇文章内容可知,本文和《秋天的雨》的相同之处都是描写秋天的,都写了秋天的动物与植物;不同之处是本文主要写了动植物在过冬之前迁徙的情景,《秋天的雨》主要围绕“雨”写了秋天的美景。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25. 树叶 八 ① A 联系上下文 询问他人 结合生活实际 26.①风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②风眨了眨眼,合上眼皮休息一下。这两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风想象成一个调皮可爱且爱看书的孩子,生动有趣,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7.好学的它,不停地在果园里流连。 28. 果园里 马路边 庭院里
【解析】25.本题主要考查查字典以及词语的理解。
(1)联系题目的方法理解词语,从“仔细品尝那一页又一页的书页间,蕴藏的看不见却正在成长的甜美果子。”可知,“书页”的意思是树叶
(2)“醇”字的部首:酉,去部首再查8画。
“香醇"意思:香味醇厚。醇:味道纯正浓厚。
(3)从“好学的它,不停地在果园里流连。”可知,“流连”是指风慢慢地、细细地欣赏路边的树木。
(4)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请教老师等。
26.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积累。
如:风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你看,它成天在树丛里绕呀转呀,翻动着一片又一片的树叶,沙沙有声地朗读着一页又一页的书页。这句话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风当成人来写,这样更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风的特点。
27.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心句的掌握。
从“好学的它,不停地在果园里流连。把桃树、束树、樱桃树、梨树、李树、栗子树,一叶又一叶,读了一遍又一遍。仔细品尝那一页又一页的书页间,蕴藏的看不见却正在成长的甜美果子。”可知,这段主要写风慢慢地、细细地欣赏路边的树木。因此,中心句为好学的它,不停地在果园里流连。
28.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好学的它,不停地在果园里流连。”“风往前飞。经过马路时,没忘记把一整排的行道树,也快速地浏览了一回。”"庭院里的这些树,等风很久了”可知,爱看树的风,成天在树丛里绕呀,转呀,它飞过了果园里的树、马路边的树、庭院里的树。但它仍然继续往前飞,因为前面的森林里,还有一-整座宝库在等着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