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6 21:1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投降(xiáng) 堤岸(tí) 破绽(zhàn ) 露(lòu)头
B.窗框( kuàng) 土炕(kàng) 模(mó)样 笨拙(zhuō)
C.将领(jiàng) 惩罚( chéng) 旦角(jué) 霸占(zàn)
D.挨揍(ái) 殷(yān)红 踱步(duó) 撇嘴(piě)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豌豆 嗅觉 疑或 打扰 B.饶怒 清淅 敬佩 幻儿
C.悲惨 反回 搏斗 庞大 D.手枪 牡丹 彻底 干旱
3.你经常进行练习,操作起来就会更加( )
A.不伦不类 B.不动声色 C.得心应手 D.手舞足蹈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尺有所短 短:不足 B.题西林壁 题;题目
C.归根到底 根:根本 D.随遇而安 随:顺从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唱着歌,那歌声响彻云霄。
B.这次考试考砸了,文文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中。
C.他虽然体质不好,却凭着开天辟地的毅力坚持锻炼,最后成为学校篮球队的队长。
D.金奎叔大义凛然地制服了那只欺负我的老公鹅。
6.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不久前,“无人超市”在杭州闪亮登场。人们用智能手机扫码完成支付,不用排队结账。一场“消灭收银员、导购员”的“革命”浩浩荡荡地开始了。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高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
A.“无人超市”的创立一定会令劳动者们失业
B.“双刃剑”的意思是指这件事情有利也有弊
C.“无人超市”里不需要收银员、导购员,消费者也可以完成购物
D.人们用智能手机就能在“无人超市”完成购物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zhú jiàn ( ) shà shí( ) fēng sú( ) pú tao ( )
8.比一比,再组词。
堤( ) 犹( ) 震( ) 沸( ) 惯( )
提( ) 优( ) 振( ) 佛( ) 贯( )
9.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人( )鼎沸 风平浪( ) ( )( )荡荡
水( )相接 风( )浪吼 山( )地裂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潮来时,( ),潮水声犹如( )。尽管海堤上( ),但是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地,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 ,逐渐 , , 。再近些,只见 ,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2)哟,卵石间有多少 啊,每个小水塘都 一个月亮!……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 ……
三、判断题
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1.“山塴地裂、陶洗、田埂、人声鼎沸”四个词语中共有两个错别字。( )
12.互为近义词:静寂—安静;霎时—刹那间。( )
13.互为反义词:奇妙—平常;风号浪吼—风平浪静。( )
14.《观潮》一文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情景。( )
15.《走月亮》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的感情。( )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片段阅读。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地走着,走着。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16.“走月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全文想一想,文中为什么反复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到作者“走月亮”的情景,你还记得你在月下的某个情景吗?请简要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追太阳
①老平房在新城市里也常常会是一景。
②这些平房,蹲在几幢高楼的后面。房顶的瓦片上,生满了岁月的绿苔。一簇一簇的狗尾巴草,也跑来凑热闹,聚集在房屋顶上。春天绿着,秋天黄着。也就是因为前面的高楼,老房子终年难得见到阳光。在老房子里长大的孩子们,早已羽翼丰满,振翅高飞了。留守在这儿的,大多都是些上了岁数的老人。
③我记得是个冬天。冬日的阳光,见缝插针地从高楼的缝隙里,漏下一点、两点来。几个老奶奶,拿着板凳跟着阳光走。阳光走到哪里,她们就带着板凳走到哪里,一会儿仰着脸扭扭脖子,一会儿拍拍胳膊,一边拍打着身体,一边闲适地说着话。看到我在看她们,还乐呵呵地冲我笑,“您们这是……”“我们在追太阳呢!”奶奶们都笑了,那笑脸简直就是一派的安详与童真,像极了和煦的阳光。
④追太阳?我心想;传说曾有夸父逐日,当下竟有老奶奶追太阳!“追太阳”,此情此景,我不由得铭记在心。每当我觉得寒冷的时候,觉得灰心失望的时候,“追太阳”的一幕就会跳出来暖暖我的心。
⑤连绵的阴雨,天像破了似的,滴答个没完没了。家里的衣物,摸上去都是潮乎乎的,连人也似乎笼罩在潮乎乎的水气里,让人难耐。
⑥小孩子却照旧在平房的院子里玩得兴高采烈。他们穿了雨鞋,偏寻着洼地积水走,一脚踩下去,击起水花一朵朵,乐得他们哈哈笑。五岁的弟弟,也跟在大孩子的后面去踩洼地的积水,蹦着,跳着,哈哈哈,哈哈哈……孩子的快乐,简单而透明,无忧无虑,更无关天气。
⑦又一阵雨来,他便被我“提”回家了,四下里看看,突然问我:“姐姐,你有彩笔吗?我想画画。”我赶忙找了纸笔来,他提笔在手,大刀阔斧地作画。他先画一幢房,房子至至扭扭的,上面开满门和窗
⑨“亮亮,为什么画这么多的门和啊?”他手舞足蹈起来:“门窗多好,小猫、小狗进来得快呀,小鸟、小兔、小熊都可以进来呀!”我不禁笑起来:“你大概准备开动物园了吧?
⑩他又开始画树和花。树们很不成规矩地挤在一起,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有弯着长的,有斜着站的,一律是山花插满头,花朵儿小果于似的挂着。后来,他又画了一个大大的太阳,光芒长得恨不得拖到地上。又刷刷几笔,给大太阳加上了一对硕大的翅膀。我刚想说,你画的太阳怎么长翅膀了,亮亮头也不拾地念叨着:“太阳有个大翅膀,下雨的时了,亮亮头也不抬地念叨着:“太阳有个大翅膀,下雨的时候飞出去玩,一会儿它就会飞回来的了。”说着,天空中的乌云透出几缕金色的光,窗外霎时亮了起来。
感动童心,童心是湛蓝的,是充满阳光的。在他们那里无论天空如何阴霾,太阳一直都在,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因为,它就住在你的心里……
19.根据短文内容,概括短文讲述了哪两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联系上下文,理解“手舞足蹈”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短文,请从“内容”或“写法”的角度,提出问题。
(提问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短文第③自然段中,作者对老奶奶 和 的描写,使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文章第⑥- 自然段,在横线中进行一处批注,并写明批注理由。
批注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中“天空中的乌云透出几缕金色的光,窗外霎时亮了起来”一句中“霎时”一词,如果去掉,表达的意思一样吗?请说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谈谈你对结尾处“太阳一直都在,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因为,它就住在你的心里……”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6.习作。
题目:    真是一个好地方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个你心中的好地方,可以选择景观、活动、民俗、美食、文化等方面来写,写出这个地方的特别之处。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A.有误,“堤岸”的“堤”读音为dī。
B.有误,“模样”的额“模”读音为mú,指模子。读mó指模范。
C.有误,“霸占”的“占”读音为zhàn,指占据。读zhān指占卜。
D.正确。
2.D
【解析】略
3.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搭配和解释,本题中符合题干要求的是C项。
A项:不伦不类:伦:类。既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像样、不规范或不成体统。
B项: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异常镇静沉着。也作不露声色。
C项: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技术纯熟,能运用自如。也指做事顺利。符合题干的语境要求即可。
D项:手舞足蹈:蹈:踩踏。双手挥舞,双脚跳动。形容高兴到极点的样子。
4.B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中加点字的理解。
A.“尺有所短”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短:不足。
B.“题西林壁”意思: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错误,题:题写。
C.“归根到底 ”意思:意为到最后,事物会回到某种样子。根:根本。
D.“随遇而安”意思: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随:顺从。
5.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及运用。
选项A错误,“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强调声音极其响亮。可造句:嘹亮的冲锋号响彻云霄,战士们如狼似虎般冲下了山。而小鸟叽叽喳喳唱歌还不足以到极其响亮的程度。
选项C错误,“开天辟地”常常用来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而该句主要强调的是毅力比较顽强,但还不至于是自古以来没有过的,用词不准确。
选项D错误,“大义凛然”一般形容为了坚持真理,面对险境而表现出的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近义词是“临危不惧”,本句主要强调的是金奎叔帮我教训了那只老公鹅,用词不准确。
6.A
【详解】A选项的语言太过绝对,“一定”太严谨,“无人超市”只会让小部分人失业,并不是全部的劳动者。
7. 逐渐 霎时 风俗 葡萄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时,先拼一拼、读一读看看要写的词语是什么,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最后再次拼读检查是否正确。书写时注意汉字的笔画和结构,书写汉字做到工整、规范、美观。如:霎注意上面是雨字头,下面是妾;葡萄一词注意下面部分的写法。
8. 大堤 犹如 地震 沸水 习惯 提高 优秀 振作 仿佛 一贯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词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形近字的特点:
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9. 声 静 浩 浩 天 号 崩 风平浪静 风号浪吼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水天相接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补全词语,对词语的空缺部分进行仔细分析,所填内容要符合词组的完整性,不要写错别字,要注意平时对词组的积累。再根据语境进行合理的选词,同时要把握词语的含义,根据语境填入词语即可。
风平浪静:意思是指没有风浪,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比喻平静无事。
风号浪吼:形容风浪很大,比喻险恶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
山崩地裂:意思是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人声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
水天相接:形容水天共融的景象,清澈的水域映照着湛蓝的天空,形成清美而秀丽的大自然空间景象。
10. 移来 拉长 变粗 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 可爱的小水塘 抱着 新鲜的花瓣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默写。(1)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这段话出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观潮》,作者是赵宗成、朱明元。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2)选自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服,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
11.√ 12.√ 13.√ 14.√ 15.√
【解析】11.“山塴地裂、陶洗、田埂、人声鼎沸”四个词语中共有2个错别字。山塴地裂——山崩地裂 陶洗——淘洗
12.互为近义词:静寂—安静;霎时—刹那间。
13.互为反义词:奇妙—平常;风号浪吼—风平浪静。
14.《观潮》一文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情景。
15.《走月亮》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的感情。
16.指在月光下散步的情景 17.这样写更充分地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是无比幸福和喜悦的心情。 18.月夜中,妈妈背着我奔向医院的情景;月夜下,奶奶教我数星星的情景;夏天的月夜下,和小伙伴玩耍的情景等。
【解析】略
19. 在老房子(或平房区),几个老妇人,捧着被子赶太阳。 在南方的梅雨天,小侄儿依旧快乐玩耍,并开心画画。 20.双手舞动,两脚跳跃。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21. 写法 “奶奶们都笑了,那笑脸简直就是一派的安详与童真,像极了和煦的阳光。”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22. 动作 神态 老妇人们的悠闲自得 23.第 自然段;对第⑥- 自然段的总结。 24.不能去掉。如果去掉就不能生动形象的表现金光从乌云中透出亮起来的情境。 25.阴霾只是暂时的,光明永在。只要我们心中有阳光,生活就充满阳光。
【详解】本文通过对住在高楼后面平房里的老人“追太阳”和连绵的阴雨天里弟弟画太阳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对明媚生活的追求和对阳光的渴望。
(1)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概括。本文围绕太阳描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描写的是住在高楼后面平房里的老人们“追着”从高楼的缝隙里漏下的阳光转。第二件事描写的是连绵的阴雨天住在平房里的弟弟画太阳。
(2)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手舞足蹈”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兴奋到了极点。本文形容弟弟很高兴。
(3)考查了对文段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一篇文章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我们可以从很多个角度提出问题,有从内容方面的,有从表现手法上的,有从表现主题上的。提出的问题可以从一个词,一句话或者是整段内容上来体现。比如本短文,可以从内容上提出问题:奶奶们都笑了,那笑脸简直就是一派的安详与童真,像极了和煦的阳光。从奶奶们的笑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第③自然段是对老奶奶的描写,通过老奶奶们“追太阳”,通过老奶奶们的笑脸,感受到她们的生活是多么的惬意和幸福。
(5)考查了写批注。本文可以在第10自然段的后面写批注:通过弟弟的画可看出,弟弟的想象力可真是丰富啊!第10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弟弟画画的内容,树、花和太阳,特别是弟弟对太阳的大胆想象令人惊讶。
(6)考查了对文中词语的理解。“霎时”极短的时间。表明太阳从乌云透出的光是多么的强烈,人们对阳光的追求是多么的热切。如果去掉“霎时”一词,不能表达出太阳光的强烈和人们对太阳光来时的惊喜。
(7)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太阳一直都在,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因为,它就住在你的心里……”这是文段结尾的一句话,表达了对太阳的渴求,对光明生活的追求。实际上表明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不论生活怎样,人的内心是要充满阳光的。
26.例文:
                      丽江古镇真是一个好地方
  假期,我终于去了七彩云南,游览了向往已久的丽江古镇。
  丽江古镇最有名的事四方街。一迈进大门,“哗哗”的水声变涌进了我的耳朵。定睛一看,大门口一部巨大的水车正不停地忙碌着。这部水车足有4米高,与学校里的旗杆差不多。
  丽江城里的小路是青石板铺的,凹凸不平,走上去非常舒服。石头路边是一座座的石拱桥,桥底下流着清清的溪水,溪水清澈见底,水里有很多小鱼。小鱼在自由自在地游动,好快乐。站在桥上,能听见哗哗地水声,在桥上走过去的人们是那么的悠闲,在太阳下散步,在路边坐坐,拍拍照片。
  下午、太阳从屋顶切下来,古镇温暖极了,纳西人民很爱种花,古香古色的屋檐下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花草草,一盆一盆的,非常可爱。老人们安详地坐在门口,看着自己的孙子孙女在开心地笑,老人便也开心地笑了。
  晚上,就是古镇最美的时候。酒吧一条街里的那些纳西姑娘们欢歌笑语,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她们唱的都是一些纳西民歌,她们的,歌声吸引了很多的游客,游客们和纳西姑娘起唱啊,跳呀,高兴极了晚上的丽江古城立刻变成了舞的海洋。
  听着溪水的哗哗声,尝着鲜美的菠萝饭,拎着一大堆民族风情的小玩意满载而归——这就是丽江古镇。
【详解】一、审题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想一想:你打算写什么好地方?这个地方在哪里 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出好的理由。
二、选材
山水风景、名胜古迹、游乐场所、购物超市、书店、小吃等,只要是有特点、值得一去的地方都可以写。如:一个古镇这个古镇很美……在那里可以了解以前人们的生活……这个古镇有很多好吃的……
三、构思
我们以写一处风景名胜为例进行构思,简要列出作文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交代要写的好地方。(略)
中间:分段叙述该风景名胜值得游览的原因。(详)
结尾:再次总价该风景名胜的特点,希望大家来看看。(略)
四、表达
构思出提纲后,我们就要开始考虑如何让文章吸引人了,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吧!
①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景物,做到有条有理;从多个角度描写事物,做到突出特点。
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绘景物,把推荐理由写充分。
③记得用上自己平时积累的一些好词、佳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