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将一片秋海棠叶片插入土壤中,在适宜的条件下,秋海棠叶片会长成一个新个体。这样的人工营养生殖方法叫( )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出芽
2.小麦和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 )。
A.卵细胞的成熟 B.精子的成熟
C.受精卵 D.种子或刚孵出的小蝌蚪
3.蝗灾在我国是与水灾、旱灾并称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治理蝗虫的最佳时期是( )
A.卵 B.若虫 C.蛹 D.成虫
4.如图表示某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昆虫的发育过程和果蝇相同
B.此昆虫的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
C.此昆虫的发育过程比蟋蟀多了蛹期
D.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幼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5.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经历了( )
A.卵﹣﹣胚胎﹣﹣幼蛙﹣﹣成蛙
B.卵﹣﹣胚胎﹣﹣蝌蚪﹣﹣成蛙
C.受精卵﹣﹣蝌蚪﹣﹣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6.生产上常用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进行繁育,这种生殖方式是( )
A.分裂生殖 B.出芽生殖 C.营养生殖 D.孢子生殖
7.“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
A.种子繁殖 B.压条 C.嫁接 D.扦插
8.家蚕的发育过程中,吐丝结茧发生的时期是( )
A.蛹期 B.成虫期 C.幼虫期 D.卵期
9.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 )
A.在陆地 B.必须在水中
C.在潮湿的陆地 D.与水无关
10.下图依次为月季、水蜜桃、马铃薯、酵母菌四种生物的无性生殖,其中属于出芽生殖的是( )
A. B.
C. D.
11.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B.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
C.雌蛙的卵产在水中,并在水中受精
D.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都完全相同
12.牡丹作为山东省的省花,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2012年菏泽赵银增培育的一株牡丹植株上开出六个品种、三种花色的“什锦”牡丹,倍受人们喜爱.他采用的繁殖方式为( )
A.种子繁殖 B.嫁接 C.组织培养 D.克隆技术
13.受精的鸡卵在卵黄上有一个白色的结构,它是受精卵细胞分裂形成的,该结构称为( )
A.卵白 B.胚盘 C.卵壳 D.气室
14.一般家鸡的卵需要孵化 天,雏鸡才能破壳而出
A.15 B.10 C.30 D.21
15.下列有关生物生殖与发育图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若M表示三者的相同点,则M可表示有性生殖或卵生
B.若图乙中,D表示受精卵,则家蚕有性生殖,发育过程表示D→A→B→C,
C.丙图中的3和4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大豆种子中的子叶类似
D.丁图所示繁殖方式为无性生殖,可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因而不能产生变异
16.2014年9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实现了超级稻第四期目标﹣﹣亩产超过1000千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出,倡导节约,反对“舌尖上的浪费”.请你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B.水稻加工成的大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起始消化场所是口腔
C.能为水稻高产保驾护航的“田园卫士”——青蛙的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
D.一粒水稻就是一个种子,它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17.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A为卵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家蝇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
B.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C.若用此图表示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昆虫体表一般有外骨骼起保护作用,在B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18.著名生物学家Lehman曾做过一个关于斑鸠的实验.实验分①②③三组进行;①全为雌鸟,单独饲养;②雌鸟与雄鸟配对饲养,不提供筑窝材料;③雌鸟与雄鸟配对饲养,提供筑窝材料.然后给各实验组每只雌斑鸠一窝卵,检查它们的孵卵情况,结果发现:第①组的雌斑鸠没有一只孵卵;第②组的雌斑鸠,从第8天开始,孵卵的雌斑鸠越来越多,但不是所有的雌斑鸠都孵卵;第③组中,到第8天,所有的雌斑鸠都开始孵卵.基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推断( )
A.雌性配偶能引起雌鸟的全部孵卵行为
B.筑窝材料能引起雌鸟的全部孵卵行为
C.雄性配偶和筑窝材料是引起雌斑鸠孵卵的条件
D.本实验的变量设计不合理,不能得出任何结论
19.藕的节上生出的不定芽将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属( )
A.无性生殖 B.有性生殖
C.以上两者都是 D.以上两者都不是
20.蝌蚪变态发育过程中最先消失的器官是( )
A.外鳃 B.尾 C.心脏 D.侧线
二、实验探究题
21.扦插时往往要对适宜扦插的材料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使其更易成活。请你以月季为例,设计一实验方案,探究月季茎段下方的切口,怎样处理。
才更易成活。
(1)你提出的问题是?
(2)你做出的假设是?
(3)方案:
(4)结论:
三、综合题
2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面内容。
(1)农业为了保证果实品质优异,需要用到 技术,就是选取适合的枝条(基因AA)作为接穗,选取适合的树桩(基因aa)作为砧木,操作要领是让接穗与砧木的 紧密结合,成活后所结的果实基因是 。
(2)为了让家蚕多产丝,农业上会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 期。家蚕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发育。
(3)三洲黑鹅属于 (变温动物/恒温动物),卵生,卵中胚胎发育的起点是 ,卵壳和卵壳膜起 作用。 和 是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
四、资料分析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法国著名作家法布尔在他的小说《昆虫记》中写到:四年的地下苦干,换来一个月在阳光下的欢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要再责备成年的蝉儿发狂般地高唱凯歌了.整整四年,它在黑暗中,穿着像羊皮般坚硬的肮脏外套,整整四年,它用镐尖挖掘着泥土,终于有一天,这满身泥浆的挖土工突然穿上了高贵的礼服,插上了能与鸟儿媲美的翅膀,陶醉在温暖中,沐浴在阳光里,享受着世上至高无上的欢愉.无论它的音钹有多响,也永远不足以颂扬如此不易、如此短暂的幸福.
(1)“成年的蝉儿发狂般地高唱凯歌”,从生物学角度来分析,这是蝉在 .
(2)“羊皮般坚硬的肮脏外套”是指蝉的 .其主要作用是 .
(3)蝉插上了能与鸟儿媲美的翅膀,“翅”对动物的生活有何意义? .
(4)“四年的地下苦干,换来一个月在阳光下的欢乐”主要指蝉处于什么阶段? .
五、读图理解题
24.有关生物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从[1]到[2]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花粉内的 与胚珠内的 结合形成 ;这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 。
(2)图甲中的[4]种子是由[2]中的 发育来的。
(3)在图甲中[5]所示的生理过程中,消耗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
(4)在[1]的各部分结构中,最重要的是 、 。
(5)图乙中鸟卵的卵细胞由 组成(填序号)。
(6)下列四种动物中,与鸟类生殖方式最接近的是( )
A.中华鲟 B.扬子鳄 C.大鲵 D.蝙蝠
(7)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 要紧密结合在一起。
(8)图丙所示的繁殖方式与有性生殖相比,可加快繁殖速度,能保持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再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一段时间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根据题干描述,“将一片秋海棠叶片插入土壤中,在适宜的条件下,秋海棠叶片会长成一个新个体,”可见这属于扦插,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擦扦插的含义,为基础题,熟知扦插属于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熟记: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作为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称为压条。
2.【答案】C
【解析】【解答】多细胞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时,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进而分化形成多细胞生物个体, 故答案选C。
【分析】多细胞生物个体的所有细胞都是由最初的同一个受精卵分裂、生长、分化来的,受精卵的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染色体,里面带有遗传信息,所以小麦和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的形成。
3.【答案】B
【解析】【解答】蝗虫的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幼虫,没有翅,只能爬行和跳跃,活动范围较小,便于集中消灭,因此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三龄以前的若虫(幼虫)。
故答案为:B
【分析】蝗虫的发育是属于不完全变态,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发育成度不同,蝗虫的幼虫期发育时间较短,食量较小,而成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因此蝗虫主要危害禾本科农作物,其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成虫时期,灭蝗最好在幼虫期特别是3龄前蝗虫翅不发达,有利于集中消灭.
4.【答案】B
【解析】【解答】A、果蝇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图中看出的发育经过了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因此图是昆虫的发育过程和果蝇相同,A不符合题意;
B、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因此此昆虫的幼虫和成虫差别明显,而不是不明显,B符合题意;
C、蟋蟀是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没有蛹期,因此此昆虫的发育过程比蟋蟀多了蛹期,C不符合题意;
D、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幼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成虫主要以少量的花粉或植物汁液为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5.【答案】D
【解析】【解答】解: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蝌蚪的外鳃退化再长出内鳃,成体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上相差很大,为变态发育.
故选:D.
【分析】青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几时期,为变态发育,蝌蚪用鳃进行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6.【答案】C
【解析】【解答】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像草莓、马铃薯进行繁殖时,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将带芽眼的马铃薯块茎埋在地里,可繁育薯苗,属于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C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生殖;营养生殖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的速度,营养繁殖没有出现两性生殖细胞,是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包括嫁接、扦插、组织培养、压条、克隆、分裂生殖、出芽生殖等等.
7.【答案】D
【解析】【解答】A.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的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为新的个体,A不符合题意。
B.压条是把枝条中部的树皮剥去半圈,埋进土壤并固定,让枝条的顶端露出地面.等埋入土壤中的枝条长出不定根和新芽后,再与母体分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B不符合题意。
C.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C不符合题意。
D.扦插是指把能产生不定根的植物体的枝条剪下,将下端插进潮湿的土壤中,使枝条长成一个新个体的方法,所以“插柳”采取的方法是扦插,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扦插:剪取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成为新植株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植物有甘薯、葡萄、菊、月季等。
8.【答案】C
【解析】【解答】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春蚕吐丝”主要是幼虫发育后期吐丝作茧,化为不食不动的蛹,蛹过一段时间羽化为成虫.延长幼虫期,是幼虫发育良好是提高蚕丝质量的关键.
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完全变态发育.解答时可以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方面来切入.
9.【答案】B
【解析】【解答】两栖动物的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因此其生长和发育离不开水.
故选:B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受精),卵生,青蛙的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10.【答案】D
【解析】【解答】A、利用葡萄糖的茎进行生殖,即扦插,茎属于营养器官,因此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生殖,A不符合题意;
B、水蜜桃是利用嫁接进行的无性生殖,B不符合题意;
C、马铃薯利用块茎的芽进行繁殖,也属于扦插,因此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生殖,C不符合题意;
D、酵母菌身上的芽体进行生殖,符合出芽生殖的特点,因此属于出芽生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出芽生殖是由亲代体表细胞分裂产生子代,在一定部位长出与母体相似的芽体,即芽基,芽基并不立即脱离母体,而与母体相连,继续接受母体提供养分,直到个体可独立生活才脱离母体。是一种特殊的无性生殖方式,如酵母菌、水螅等。“出芽生殖”中的“芽”是指在母体上长出的芽体,而不是高等植物上真正的芽的结构。营养生殖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来进行繁殖,只有高等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因此,它是高等植物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低等的植物细胞不可能进行营养生殖,而出芽生殖是低等植物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11.【答案】D
【解析】【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A正确;
B、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B正确;
C、雌蛙的卵产在水中,并在水中受精,C正确;
D、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都完全不同,D错误.
故选:D.
【分析】青蛙经过雌雄抱对后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所以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因此,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在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其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许多差异,属于变态发育.
12.【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要使一株牡丹植株上开出六个品种、三种花色的“什样锦”牡丹,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是嫁接,可以用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牡丹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棵牡丹上即可.可见B正确.
故选:B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据此作答.
13.【答案】B
【解析】【解答】解:鸟卵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和功能,如下所示:
可见鸟卵的结构中,卵壳较硬,上面有气孔,保护卵细胞;卵白除了保护卵细胞,还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卵细胞是由胚盘、卵黄膜、卵黄构成的.卵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鸡.
故选:B
【分析】鸟卵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鸟.鸟卵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考试的重点,可结合鸟卵的结构图来掌握.鸟卵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
14.【答案】D
【解析】【分析】鸟类有雌鸟和雄鸟之分,在繁殖季节,许多鸟类会选择合适的场所筑巢,然后求偶,求偶成功,雌雄鸟交配,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体内结合形成受精卵,雌鸟产具有坚硬外壳的大型卵,受精卵在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当雌鸟产下受精卵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的体温,胚胎停止发育,需由亲鸟孵化才能继续发育,一般家鸡的卵需要孵化21天,雏鸡才能破壳而出。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较易,了解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即可解题。
15.【答案】D
【解析】【解答】题图分析,图甲是蝗虫、家蚕和青蛙生殖发育特征比较:M表示三者的共同生殖特征;图乙是昆虫的发育过程:若D表示受精卵,则A是幼虫,B是蛹,C是成虫;图丙是鸟卵的结构:1卵壳、2胚盘、3卵黄、4卵白;图丁是嫁接。
A、蝗虫、家蚕和青蛙生殖过程都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并且都是卵生。A不符合题意;
B、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可用图中字母表示为D→A→B→C。B不符合题意;
C、鸟卵中的卵黄和卵白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大豆有两片肥厚的子叶,也是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C不符合题意;
D、用嫁接的方式繁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直接从母体上长出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优点是可以使后代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但是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也可能产生变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昆虫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征
类群 代表动物 生殖特征 发育过程 发育类型
昆虫 蝗虫 体内受精、卵生、无卵壳 受精卵→幼虫→成虫 不完全变态发育
家蚕 体内受精、卵生、无卵壳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完全变态发育
两栖动物 青蛙 体外受精、卵生、无卵壳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变态发育
2、鸟卵的卵黄和卵白、菜豆种子的子叶、玉米种子的胚乳、人的卵细胞内的卵黄都贮存着供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
16.【答案】D
【解析】【解答】A、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A正确;
B、水稻加工成的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起始消化场所是口腔,B正确;
C、青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C正确;
D、一粒水稻就是一个果实,受精后子房将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错误.
故选:D
【分析】(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淀粉的起始消化场所是口腔.
(3)青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4)花受精后子房将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17.【答案】D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图表示昆虫的发育过程,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完全变态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A、家蝇为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四个阶段,A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
B、蜜蜂为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图中B为幼虫期,C为蛹期B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C、菜粉蝶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其中,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是幼虫期,是B所代表的的阶段,C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D、昆虫为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可以有效防止体内水分散失,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但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昆虫发育过程中要出现蜕皮现象,所以B幼虫期有蜕皮现象,D说法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昆虫的发育方式,为基础题,要熟记:
发育方式 不同点 相同点 举例
发育过程 发育特点
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幼虫和成虫有明显的差异, 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都是有性生殖;都属于变态发育 家蚕、蚊、蝇、蜜蜂
不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幼虫、成虫 幼虫和成虫相似, 蝗虫、蝼蛄、蟋蟀、螳螂
18.【答案】C
【解析】【解答】解:通过对比可知,没有雄鸟,无窝筑材料,绝对没有雌鸟孵蛋;但有雄鸟,无窝筑材料,雌鸟不一定孵蛋;有雄鸟,有窝筑材料,雌鸟一定孵蛋.说明雌鸟孵蛋的前提条件是雄性配偶和筑窝材料.
故选:C
【分析】分析题干中的三组实验:(1)组全为雌鸟,单独饲养,无窝筑材料,无雌鸟孵蛋;(2)组雌鸟,雄鸟,不提供筑窝材料,有雌鸟孵蛋,但不是全部;(3)组,雌鸟雄鸟,有窝筑材料,全部雌鸟孵蛋.
19.【答案】A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无性生殖,解答时可以从无性生殖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解答】 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 体的方式,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因此,藕的节上生出的不定芽将发育 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故选:A
【点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有性生殖是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无性生殖是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20.【答案】A
【解析】【解答】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青蛙。
【分析】青蛙的发展过程包括受精卵
→蝌蚪(先长出外鳃→外鳃消失长出内鳃)→蝌蚪长出后肢、前肢→尾和内鳃逐渐萎缩消失,肺形成→幼蛙→成蛙。所以在蝌蚪的发育过程中最先消失的是外鳃。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发育。
21.【答案】(1)扦插月季时,茎段下方为斜向切口更易成活吗?
(2)月季茎段下方为斜向切口更易成活。
(3)a:准备一些生长良好的月季枝条,将它们剪成保留2个节的茎段20支,将茎段分成两A、B两组,每组10支,分别标上标签A与B。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斜 向切口,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枝条上段都为水平切口。b:分别将两组月季茎段下端插入潮湿土壤中,上端露出地面,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 长。c:每天观察A、B两组的茎段,看哪组先长出新叶,做好记录。
(4)如果A组(斜向切口一组)长出的新叶快,则说明茎段下方为斜向切口更易成活;反之则说明茎段下方为水平切口更易成活;如果两组长出新叶的时间大致一致,则说明茎段下端切口形状与是否易成活无关。
【解析】【解答】扦插月季时,可以探究扦插茎段下方切口的形状与易成活的关系。设计探究实验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可以选择扦插茎段下方为斜向切口和水平切口两组做为对照,其他条件都相同并且创造适合月季生长的环境,这样可以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材料应该多选一些,避免了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一段时间后,如果A组(斜向切口一组)长出的新叶快,则说明茎段已经生出了不定根,下方为斜向切口更易成活;反之则说明茎段下方为水平切口更易成活;如果两组长出新叶的时间大致一致,则说明茎段下端切口形状与是否易成活无关。
【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无性生殖的应用和科学探究的方法,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
22.【答案】(1)嫁接;形成层;AA
(2)幼虫;完全变态
(3)恒温动物;受精卵;保护;卵白;卵黄
【解析】【解答】(1)嫁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的方式分为枝接和芽接。嫁接时一定要注意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由于做接穗的繁殖体性状稳定,能保持植株的优良性状,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农业为了保证果实品质优异,需要用到嫁接技术,就是选取适合的枝条(基因AA)作为接穗,选取适合的树桩(基因aa)作为砧木,操作要领是让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成活后所结的果实基因是AA。(2)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因此家蚕是在幼虫期吐丝,春蚕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来了,无法吐丝了。因此,为了让家蚕多产丝,农业上会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幼虫期。家蚕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3)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生殖细胞有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鸟卵一般分为卵壳、卵壳膜、卵白、气室、系带、卵黄膜、卵黄以及胚盘。其中,卵黄、卵黄膜以及胚盘是鸟卵的卵细胞。卵壳起保护作用;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卵黄是卵细胞主要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卵白位于卵黄外面,它的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同时也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因此,三洲黑鹅属于恒温动物,卵生,卵中胚胎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卵白和卵黄是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
【分析】1、嫁接的方式分为枝接和芽接,嫁接时一定要注意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2、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3、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叫做变温动物。
23.【答案】(1)求偶
(2)外骨骼;保护和支持体内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3)扩大了活动的范围,适于陆地生活
(4)成虫期
【解析】【解答】(1)蝉的鸣叫主要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的,是求偶现象,属于生殖行为。
(2)“羊皮般坚硬的肮脏外套”是指蝉的外骨骼,外骨骼的作用是保护和支持体内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往往会出现蜕皮现象。
(3)蝉有翅,善于飞行,飞行生活扩大了活动的范围,适于更广阔的陆地生活.
(4)蝉的发育分为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蝉的生活分为地上和地下两个过程,地下生活阶段是幼虫期,地上生活是成虫期
【分析】不完全变态是指蝉、蝼蛄、螳螂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的发育过程.
24.【答案】(1)传粉;精子;卵细胞;受精卵;有性生殖
(2)胚珠
(3)子叶
(4)雄蕊;雌蕊
(5)1、6、7
(6)B
(7)形成层
(8)亲本的性状
【解析】【解答】(1)图甲中从[1]到[2]表示花粉从雄花的花药中散落到雌花的雌蕊柱头上的(异花)传粉过程;花粉内的精子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2)我们可以看出图甲中的[4]是种子,它是由[1]中的胚珠发育而来。
(3)图中[5] 所示的生理过程是种子的萌发,南瓜的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其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所以在最初形成时消耗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子叶。
(4)在图甲1花的结构中,主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因为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5)鸟卵的结构主要为:卵黄、胚盘、卵白、气室、卵黄膜、卵黄系带、卵壳膜等,其中6卵黄、7卵黄膜和1胚盘合称卵细胞。
(6)雌雄鸟交配,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体内结合并产下受精卵。鸟类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的动物;中华鲟、大鲵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扬子鳄是雌雄交配,精子和卵细胞体内结合并产下受精卵,体内受精;蝙蝠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因此扬子鳄与鸟类生殖方式最接近。
(7)嫁接时,被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8)丙是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
【分析】(1)一朵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一朵花开发之后必须完成传粉与受精,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2)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细胞的作用;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3)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