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说课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角的度量说课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15 21:3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角的度量》
立足课标 研说教材
探寻高效 细说流程
根植高效
概说策略
说教法
说学法
定地位 说作用
立足课标 研说教材
看目标 说三维
定地位 说作用
本册教材的内容丰富,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这与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
  《角的度量》这单元是属于空间与图形测量中的一部分,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教材把这部分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直观认识量角器,掌握角的度量方法,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分享学习成功的乐趣。  
看目标 说三维
为此我们结合教材的特点和课标对教材的要求,为
学生设计了如下的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是:教学重点是会用量角器正确
度量角的度数角数。
教学难点是:是 内、外圈读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
  量角器的认识、用量角器度量角对于四年级学
生来说很抽象,掌握起来也很困难。而在实际教
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
,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我
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根植高效 概说策略
1、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兴趣,课上我们将运用多媒体课件、活动角、量角器等辅助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呈现生动、直观的画面,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的参与教学活动。
2、自主探索法,同伴交流等方式来掌握测量角的技能。
3、动手操作法,通过画一画、比一比等亲身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容易达到在学生头脑建立各种角的表象。从而加快学生对度量角的操作技能的形成目标。
多媒体课件、活动角、三角板、量角器
说学法:
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多种实践活动,放
手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进一步分析,比一比,量一量引导学生思考、
操作,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运用
知识大胆创新。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
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
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
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
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探寻高效 细说流程
复习旧知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总结提升
二、抛出问题,激起矛盾
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不一样的角,∠1和∠2,猜猜看,哪个角大?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出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必要性。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学生对量角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再通过课件生动形象的演示,使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更深一步。
(1)认识量角器
量角器的0 °刻度线
量角器的内刻度
量角器的90 °刻度线
量角器的中心
量角器的外刻度
(2)角的计量单位(度 “°”)
设计意图:让学生正确认识并使用角的计量单位。
1度角

(3)学习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再通过课件演示量角的过程,教师提炼出量角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对量角的方法的掌握。
1
1
(3)学习角的度量(练习)
判断(请用手势“ ”或“ ”表示)。
这个角是80 °
这个角是40 °
这个角是110 °
设计意图:来进一步巩固量角的方法,加深印象。
总之,本节课我们始终关注学生的发
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
和合作交流,去发现和创造角的度量方
法从而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在原有基
础上有所提高,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学
习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得到培养和
发展,使数学思想方法得到渗透。
量角器的中心
量角器的外刻度
量角器的90 °刻度线
量角器的0 °刻度线
量角器的内刻度
“度” 符号“°” 1度记作:1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