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说课教师:xxx
说教材
目 录
说学情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 说教材
重 点
1
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图形与几何》当中最重要的一节。
承上启下
学生认识量角器,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正确量出角的大小。
学生经历探究角,用量角器度量角的过程。
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第一部分 说教材
2
教学目标
第一部分 说教材
认识量角器,通过探索来总结出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会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重 点
难 点
3
教学重难点
第二部分 说学情
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
2、喜欢动手、动脑,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1、思维活跃,求知欲强。
范例
分析法
情景导入法为主
讲练结合法为辅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
依据
第三部分 说教法、学法
范例
分析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交流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原则。
依据
第三部分 说教法、学法
4
第一环节: 激趣导入
1
2
3
5
第二环节: 探究新知
第三环节: 巩固练习
第四环节: 课堂小结
第四部分 说教学过程
5
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
探索发现
教师或学生提出,发现问题
讨论交流
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 说教学过程
1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问题1: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答案:在争论自己的滑滑梯最高、最陡。
问题2:如何确定哪个滑滑梯最高、最陡呢
设计意图:课未始,而兴亦浓的学习状态。
活动一
认识量角器。
活动 二
第三部分 说教学过程
2
第二环节:师生合作 探究新知
问题1:如何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哪个大,哪个小,大多少?
预设答案:有同学会想到利用三角形尺的角度来测量。
活动一
活动 二
使用量角器
第三部分 说教学过程
2
第二环节:师生合作 探究新知
问题1:长度和重量的单位是什么呢
角的单位:度 记作 “ °”,一度 记作 1 °。
认识量角器
量角器的中心点
量角器的0°刻度线
量角器的内刻度
量角器的外刻度
量角器的90 °刻度线
第三部分 说教学过程
问题1:仔细观察一下量角器,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2:仔细观察一下量角器,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为什么会有两排刻度线呢?
起点不同
师生共同总结
小组合作
协助提高
学生分组
自主尝试
第三部分 说教学过程
重点
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的步骤:
1.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2.零刻度线和角的始边重合。
3.观察角的另一边所对应的量角器上的刻度,从而测量出角的度数。
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出示课本中的习题让学生练习
创设一个相互竞争的环境
比一比,谁做的好,谁做的快。
A
C
B
第三部分 说教学过程
第三环节:实践练习,巩固新知。
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部分 说教学过程
必做题
作 品 展 示
选做题。
第三部分 说教学过程
第五 环节:布置作业,开展延伸。
预设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
协助提高
学生分组
第四部分 说教学反思
通过创设情境激趣导方式,导入新课。加上以情境教学法为主,讲练结合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学生一定能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同时能够运用角的相关知识来认识和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