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5 22:4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太阳辐射,并说明太阳辐射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结合不同地区区域特征,描述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3.运用资料,说出太阳活动类型,并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4.课外调查当地太阳能利用情况,评价当地太阳能利用条件,并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知识点一〗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学习活动1:自主学习
1.学习内容:教材P18-P19,地图册P14-P15
2.学习任务:完成指定学习内容后完成:
一、太阳辐射:
1.(1)概念:太阳以 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2)组成:分为紫外光、 和红外光。
(3)能量集中波段: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 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
〖知识点一〗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学习活动1:自主学习
一、太阳辐射: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为有机物中的 。
(2)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 固定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3)太阳辐射是地球 运动、 运动的主要能源。
(4)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能源。
〖知识点一〗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学习活动1:自主学习
学习小组对本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一、太阳辐射:
1.(1)电磁波
(2)可见光
(3)可见光
2(1)生物化学能
(2)生物
(3)大气 水循环
学习活动2:合作探究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1/22亿,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思考:太阳能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可再生;干净、清洁;能量巨大。
缺点:分散;不稳定;效率低;
学习活动2:合作探究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请说明交通信号灯:“红灯停、红灯行、遇到黄灯亮了等一等”原理?
红色光线波长较长,不易被空气散射,从而可以传达较远的地方,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请说出你知道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与太阳能有关的能源利用,并与同学分享你的见闻与思考。
学习活动2:合作探究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
风 能
波浪能等
生物能
煤、石油等化石能源
水 能
水电等
光合作用
大气运动
水循环
海水运动
地质作用
开发利用
太阳能的转化
学习活动2:合作探究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请你总结:归纳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能量,维持适宜的温度。
2.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能。(万物生长靠太阳)
3.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4.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能源。
5.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和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知识运用:
读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 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分布图,完成1-2题。
1D 2B
1.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
特点是
A.由南向北递减
B.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
C.由北向南递减
D.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
(2)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②推动大气运动 、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量
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最主要来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学习活动3:合作探究2——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1.完成教材P19,活动题。
读图归纳: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规律。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说明五带的划分与太阳辐射的相关性。
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分布与大气上界水平面太阳辐射分布规律类似,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因此,人们根据热量条件划分了热带、温带、寒带
关键词:纬度因素
学习活动3:合作探究2——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可看地图册P14
2.读图比较:
(1)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与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年太阳辐射总是与年降水的差异;(2)比较亚洲东北平原、中亚、西欧三地年降水量与年太阳辐射总是的差异。
关键词:天气因素
参看地图册P4
学习活动3:合作探究2——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3.读图比较:
(1)比较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海拔差异;(2)比较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是的差异。(3)试解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地势因素
温馨提示: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弱
(3)解释:拉萨被称为“日光城”的地理原因
蜀地(即四川盆地)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加之盆地地形,雨雾天气多,对太阳辐射反射多,太阳光照少,那里的狗经常见不到太阳, 太阳出来感觉很稀奇可狂吠。
(1)解释:“蜀犬吠日”的地理原因
(2)猜迷语:久雨初晴。(打一中国城市)
贵阳
(4)青藏高原得到的年太阳辐射多于四川盆地,但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低于四川盆地。这是为什么?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太阳日照时间长达3000多小时,有“日光成之称”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多;但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效果差,气温低。
4.与小组同学讨论: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有哪些?先写出来,再在班上与同学们分享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1.纬度因素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低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2.天气因素
晴天太阳辐射强
云层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3.地势因素
海拔越高,太阳辐射越强
地势越高,大气越稀薄,大气透明度越好,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越少,
4.昼长因素
昼越长,太阳辐射越多
白昼越长,日照时数越长,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季节差异)
学习活动3:合作探究2——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知识运用:
我们有时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完成3-4题。
3C 4D
3.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
要动力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高于德国和日本城市,是因为
A.地势高,空气稀薄 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
C.地面裸露,比热容大 D.纬度偏低,晴天多
挪威山谷小镇留坎一年中有近半年无阳光照射,当地政府为此斥资在山坡上架设三面巨镜(如图),将光线反射到小镇广场中心,使小镇居民聚在广场上可以享受冬日阳光。据此完成5~6题。
5.造成该地冬季太阳辐射不足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成分 D.天气状况
6.下列各项能量源于太阳辐射的有 ①核能 ②地热发电 ③风力发电 
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知识运用:
5A 6D
〖知识点二〗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学习活动1:自主学习
1.学习内容:教材P17“探索”,P19-P22,地图册P16
2.学习任务:完成指定学习内容后完成:
1.太阳活动类型
(1)概念:指太阳释放能量的 所导致一些明显现象。
(2)分类及分布:太阳黑子在 层;色球层有 ;日冕层有 。
(3)重要标志:太阳黑子和 。
〖知识点二〗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黑子:太阳 层表面的黑斑点,以 为一个周期。
3.耀斑:在色球层的某些区域会出现短时间内突然 的现象,又叫作色球层爆发。其周期也是 年。引起大气电离层强烈的电磁扰动—— ,影响 ,干扰电子设备,甚至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
4.太阳风:在太阳活动峰年, 的强度相应增大,特别是在 爆发时,太阳风格外强烈。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受 的作用,偏向极地上空,使大气电离,产生现象 。
参考答案
1.(1)不稳定性 (2)(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太阳风 光球 色球 (3)耀斑
2.11 峰年 谷年
3.(1)增亮 11 (2)磁暴 短波通信
4.(1)太阳风 耀斑 (2)地磁场 极光
学习活动2:合作探究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请用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特征及主要的太阳活动类型。与组内同学交流,修正自己的示意图。再在班级分享你的示意图。
A光球
B色球
C日冕层
厚度:小→→→→大
亮度:高→→→→低
学习活动2:合作探究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教材P17“探索”:可以获得太阳黑子哪些信息?
19世纪40年代,德国天文爱好者施瓦布发现了太阳黑子活动10-11年的周期变化规律。通过长期的观测,人们还发现太阳黑子在日面上的活动,随时间的变化,其纬度分布也具有规律性:每当一个太阳黑子周期开始时,最先出现的黑子总是在距离太阳赤道较远处(平均纬度为35° ),然后向低纬度方向移动,最终黑子出现的位置逐渐靠近太阳赤道。
英国天文学家爱德华.蒙德( 1851-1928)以日面纬度为纵坐标,以时间(年份)为横坐标,绘制出太阳黑子分布图。他据此发现,在一个太阳黑子周期内,黑子出现过的区域所组成的图案就像蝴蝶的两只翅膀;如果把一系列太阳黑子周期的图案绘制在一起,就构成了一连串翩翩起舞的“蝴蝶”影像。
学习活动2:合作探究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教材P17“探索”:可以获得太阳黑子哪些信息?
(1)时间分布:太阳黑子的活动具有周期性,一个周期约为11年。
(2)空间分布:太阳黑子分布相对集中,集中在太阳南北纬300之间,且南北对称分布。
(3)动态分布:在一个周期内,太阳黑子从太阳南北纬350开始,逐渐向太阳赤道位置集中
学习活动2:合作探究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教材P22“活动”:
批判性思维很重要,不能人云亦云!
1.下面是丹贯、经终对话的内容。围绕他们的活题,收果有关资料、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2.经纬在反复推敲太阳常数、太阳活动等概念后,大胆质疑:太阳常数的概念
中,并未考虑太阳活动的影响,而太阳活动的概念中有“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这样的表述,因此,太阳常数是不是常数、有没有变化、有多大变化之类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针对经纬提出的问题,谈一谈你的看法。
提示:
(1)确定你的观点。系统表达你对该话题的看法。
(2)提供你的论据。将收集到的资料分为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两大类进行整理,以支持你的观点。
(3)反思你的不足。仔细聆听同学们的发言,看哪些说法更有道理。
学习活动2:合作探究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教材P22“活动”:
第1题:太阳辐射的不利影响——①17年世卫组织,将太阳辐射列为一类致癌物;②高原地区,此紫外线过强,对生物造成伤害。
太阳活动的有利影响——太阳活动峰年,农业丰收。
第2题:经纬同学质疑太阳常数的值否为“常数”非常值得肯定。由于太阳活动的影响,导致太阳辐射强度有微小的变动,从而使得太阳常数的数值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很小,太阳活动所释放的能量相较太阳辐射的能量小很多,且太阳活动也并非频繁发生,所以太阳常数还是相对稳定的。是相对稳定的“常数”。
批判性思维很重要,不能人云亦云!
及时训练
2020年,太阳活动迎来了低峰年,随着太阳黑子数目的减少,地球接受的太阳辐射减少。读太阳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
(1)B
(2)A
(1)下列与材料中提到的太阳活动所发生的圈层对应正确的是
A.耀斑-②层-能量急剧释放
B.黑子-①层-温度相对较低
C.太阳风-③层-温度相对较低
D.耀斑-③层-能量急剧释放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能包括
A.世界部分地区降水发生异常 B.全球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
C.有线电视信号受到严重干扰 D.引起对流层大气的电磁扰动
学习活动:课堂小结 请你构建本节知识框架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与地球
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放射能量
太阳活动与地球
波段:可分为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
影响分布因素:纬度、昼长、天气、地势
对地球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经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生物化学能;化石能源是生物地质时期固定下来的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和水循环主要能源;为人类提供能源。
太阳大气层结构: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活动类型: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
对地球的影响:扰乱地磁场,产生磁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在高纬地区出现极光;对气候产生影响;影响农业收成。
课堂训练:
下图为1964—201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二者的相关性最小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2.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1D
2B
宁波某学校在西北地区的敦煌研学时,拍摄到了“太阳能塔”,如下图所示。这是一种最新的能源生产概念,由许多台大型太阳能反光板将太阳光反射集中到高塔顶部的接收器上,并将吸收的太阳光能转化成热能,带动发电机输出电能。据此回答3~4题。
3.该地建设太阳能电站的原因是 A.人口较多,用电量大
B.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 C.科技发达,用电量大
D.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4.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的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3B
4C
读某地区年等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4.描述图示区域年等太阳辐射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分布规律:自南向北递增。
原因:南部地区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较少。自南向北,气候逐渐过渡到热带草原气候,晴朗天气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增多。
分布类地理问题作答表达方法:
方位词+变化趋势;变化快慢;突变状况;极值分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