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四年级上册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二、教法与学法
三、说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说课流程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直线、射线、知道了角是有两条射线组成的。这节课是学生在此基础上认识量角器,进一步学习角的测量,会用度数来表示角的大小,更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跟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怎样学好角的度量,从学生在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从各种学习方向进行,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帮助他们学习空间的观念。这样可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周围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角的度量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观察,相互介绍来认识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了解角的计量单位。
2.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自主归纳出角的测量方法,并能运用量角器进行角的测量,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3. 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测量,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有关,而与边长的长短无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进行测量角的大小,会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自主归纳出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以及内外圈刻度线的认识。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带好量角器、三角板等。
二、教法与学法
1、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自主探索法,同伴交流等方式来掌握测量角的技能。
3、动手操作法,通过画一画、比一比等亲身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容易达到在学生头脑建立各种角的表象。从而加快学生对度量角的操作技能的形成目标。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探究新知 展开讨论
动手操作 巩固内化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三、教学过程
有始有终
有始无终
无始无终
(打三种图形名称)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什么叫角?
2.角有()个顶点,()条边。
3.你会画角吗?
角的画法
经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射线?
A.
取其中的两条,它们组成了什么图形?
你能说出这个图形的特征吗?
请你画出一个角。
谁愿意尝试着说出角的含义?
下面两个角哪个大些 大多少?
1
2
要知道角的大小,可用量角器测量。
(二)探究新知,展开讨论
外刻度
1.认识量角器
给予提示。与此同时,教师出示PPT演示,并加以辅助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知道量角器是测量角的大小的工具,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
(二)探究新知,展开讨论
角的计量单位是 “度”, 用符号 “ °” 表示。把半圆分成 180 等份, 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 1 度, 记作 1°。
1°
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
外圈刻度
内圈刻度
刻度线
中心点
0刻度线
0刻度线
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叫做 。记作 “ ” 。
一度角
量角器
1°
1°
测量角的方法
量角的步骤是:
1.把量角器的中心与
角的( )重合,0 刻度
线与角的另一条边( )
2.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 )
测量角的口诀:
中心对顶点,
零线对一边,
先看内外圈,
再看另一边。
2.观察量角器,量出常见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两组角,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在作业纸上量)
1
练习:40页试一试2题
(三)动手操作,巩固内化
让学生自己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观察与思考
角的边长短不同,角的大小一样吗?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谁大?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板书设计
角 的 度 量
度量工具:量角器
量角器构造:①中心点 ②零刻度线
③内刻度 ④外刻度
度量单位:“度”,符号“ °”
度量方法:点对点,线对边,读数要看另一边
0在内读内,0在外读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