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第一课时课件(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第一课时课件(共5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6 18:0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第一课时
背诵古诗,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李白的不少诗了,谁来背几首给大家听听?
《静夜思》
思乡的李白
《赠汪伦》
答谢友人,赞美友情的李白
《望庐山瀑布》
热爱自然,大胆想象的李白
1.会认“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背诵,默写《望天门山》。
3.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受对大自然,对祖国风光的热爱。
学习目标
试着说一说诗题的意思。
分析题意
“望”是什么意思?
1.看;向远处看。
2.拜访;问候。
3.盼望;希望。
4.声誉。也指享有声誉的人。
5.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
六或十七)。
……
望天门山是什么意思?
站在远处看天门山。
注释:
①[天门山]今安徽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东梁山在今芜湖市,西梁山在今马鞍山市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
注释能帮助我们读懂古诗,是理解古诗的一种好办法。
诗人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静夜思》等。
李白一生,四处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热爱自然,寄情万物,在他二十五岁时,他离开家乡,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游历天下。有一天,他来到了长江,乘舟而下,看到了—天门山。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1学习要求:
1、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读出诗歌的节奏;
3、根据书中的注释、插图,想想诗句的意思。
初读古诗,感悟意境
让我们跟随诗仙李白走进天门山,去欣赏它的雄伟和秀丽吧!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生字都读准了,你能否读出诗的节奏呢?试着划出节奏。再读一读。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把你们的回答连起来就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跟老师读一读,领略李白笔下的天门山。
请你们默读诗歌,圈出景象
诵读古诗
根据自己喜欢的速度和语调自由读一读这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遇到难懂的字多读几遍。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谁来读一读标红的字词?
结合教材注释,介绍一下楚江。
注释:
②[楚江]长江中下游部分河段在古代流经楚地,所以叫楚江。
一首诗犹如 一幅画,诗人笔下的这首诗出现的景物能否以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
请你拿出纸来和老师一起画一画。

孤帆
楚江
天门山
碧水
青山
天门山真是高耸入云,雄奇壮观!两山本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似乎是这楚江的怒涛,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这就是李白看到的天门山。看到这幅图景,他在想些什么?
天门中断楚江开,
传说中这天门山原是闭合的,只因一把利剑以不可阻挡之势将它劈开。再读这句诗,你找到这把利剑了吗?
天门中断楚江开,
这句诗中有两个字特别形象地写出了天门山的雄伟和楚江水的气势。你找到了吗?
抓住“断”和“开”两字,和同桌互相读一读。
金 文
小 篆
楷 书
小篆的“断”,左边是一把刀把两束丝剪断,右边是一把锋利的斧子。
根据这个“断”字,你能想象天门山是怎样分开的吗?
江水像斧子,将天门山给劈开了。
波涛汹涌的长江居然把山势高耸的天门山给劈开了,再读这句诗,体会诗中的“断”和“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诵读想象
我放佛看到:( )的天门山被( )的长江水从中间劈开了,一分为二。
天门中断楚江开,
这样汹涌的气势,男生一起读一读。
碧水东流至此回。
谁有如此的能耐让不可阻挡的楚江至此回呢?
这是天门山,滚滚东流的江水经过两山夹道处时水面变窄,碰到山壁时激起回旋,在这里翻滚咆哮,遇到山时,只能绕山而流,这样回旋徘徊,天门山能把浩荡的长江水给改变方向。
碧水东流至此回。
湍急的河流流到哪里就受到了山的阻碍?你从哪个字感受到了那份气势?
抓住“回”字,和同桌互相读一读。
甲骨文
甲骨文

象形字,回旋的漩涡

1.回旋。
2.回到原来的地方。
这里的“回”是哪种意思?说说你的理由。
此时此刻,你觉得天门山是怎样的?
高大、坚固、坚不可摧……
天门山真坚固啊,读了这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碧绿的江水流到两山夹道处激起回旋。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山真是奇景。山雄伟,水壮阔,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看到此景,诗人李白会说些什么?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水冲山开,山阻水回,这样的景色,我们合起来读一读!读的时候,语调要上扬。
李白的小船继续前进,他又看到了什么?
两岸青山相对出,
两岸青山相对出,
“出”字化静为动,这两岸的山像是在比高矮呢!读一读。
这句诗中哪个字用得最妙?为什么?
两岸青山相对出,
“出”字让我们明白了诗人的船由远及近,这两岸的山就像主人张开双臂欢迎客人。读一读。
此时此刻,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立着,一只小船沐浴着阳光从远处漂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
青山出迎,帆来日出,李白陶醉在山水中,我们一起读读这一句。
两岸青山相对出,
诗中为什么用相对出呢?同学们有没有做过船,联系自己的经历想一想什么是相对出?现在把这座座青山想象的高大一些,再高大一些,李白行船到这,这两座山的景色扑面迎来,船行到这,眼前是全新的景象,新的景色扑面迎来……这就是相对出,一个“出”字化静为动,如果说李白是远道而来的客人,那么座座青山就是当地的主人,像朋友一样迎接他,。
诗意解读
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二。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缓缓从日边而来。
孤帆一片日边来。
小船在青山间穿行,李白抬头望向远处,他的眼前一片开阔。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孤帆一片日边来。
当小船在青山间穿行的时候,李白抬头向远处看,他的眼前一片开阔,进入他眼帘的是?如果说那座座青山是李白看到的近景,那孤帆、红日就是近景还是远景?
远景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孤帆一片日边来。
结合课本的这幅图,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想象着你和诗人一起站在顺流而下的小船上,眼前的景色怎么不让你心旷神怡、高兴?带着这份愉快的心情读一读这两句诗
生字书写
断 楚 至 孤 帆
1、小组长带领全组讨论,识记生字
2、分享你们的识字方法
17 古诗三首
断开
楚江
duàn kāi
chǔ j iāng
孤帆
gū f ān
拓展延伸
1、天门山的热情让李白感动,他在这里逗留了多日,还写下了另外一首《天门山》和一篇文章《天门山铭》。
2、学生汇报课外收集的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天门山
[唐]李 白
(jiǒng)迥出江山上,
双峰自相对。
岸映松色寒,
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
(piāo miǎo)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遥,
回首沉青霭(ǎi)。
请同学们跟着配乐背诵本诗结束本课,还背不到的,请看黑板,背得到的,请闭上小眼睛。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业设计:
课后请用正楷字临摹一遍本诗。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