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基础过关练
知识点一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1.1793年,马戛尔尼带着大批“奇异之物”来到中国,要求“驻使”“通商”,自由往来等。但乾隆皇帝和大臣,仍把英国看作是“蛮夷之邦”,用“驾御外藩之道”应对。最终,中英双方最初的接触不欢而散。这体现了清王朝( )
A.海防意识的强化
B.社会经济的高度发达
C.朝贡外交的僵化
D.统治阶层有先见之明
2.1833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总监督约翰·律劳卑前往中国,他的主要使命是设法将英国商业扩展到广州以外的其他地区。这说明,英国对中国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
A.获取战争赔款 B.打开中国市场
C.割占中国领土 D.控制中国海关
知识点二 两次鸦片战争
3.有学者认为“清政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筑起了一道隔绝中外的堤坝,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和整个封建统治集团一样昧于世界大势,丝毫不了解英国侵略者的侵略目的和殖民罪行,未能形成大规模的反英武装斗争”材料认为鸦片战争的失败是由于( )
A.君主专制 B.小农经济
C.政策失误 D.统治危机
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 )
A.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直接推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C.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D.使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5.1854年,英法美三国照会清政府,要求全面修改条约。提出的要求包括:允许外国人进入整个中国内地,至少进入长江流域和沿海各城市;实行鸦片贸易的合法化;改订税则。其实质是( )
A.协调平衡各国矛盾
B.扭转正当贸易逆差
C.满足列强资本输出需求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6.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军所到之处,人民群众都进行了抵抗。广州城乡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据此可知,当时( )
A.清政府得到民众全力支持
B.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C.社会矛盾随时局发生变化
D.外来侵略引起了全民族反抗
知识点三 开眼看世界
7.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在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命题。这反映了( )
A.抵制侵略与倡导中体西用的统一
B.挽救统治危机与学习西方的统一
C.摒弃夷夏观念与唤醒民族意识的统一
D.反对封建专制与谋求自强求富的统一
8.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徐继畬的《瀛寰志略》等一批地理著作相继问世,地圆说、南北极、经纬度、五大洲和四大洋等地理知识得以传播。这些地理著作( )
A.体现了“师夷长技以求富”
B.标志着近代国家意识的确立
C.传播了西方民主共和理念
D.有利于开阔人们的国际视野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拓展培优练
1.[2023·黑龙江绥化高一联考]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后,清廷许多大臣认为,仅凭“天朝声威”就可以“慑服夷人”,甚至误传“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有人还提出“绝市闭关,尔各国生计从此休矣”,完全不把洋人放在眼里。这表明,当时清政府( )
A.普遍主张严禁鸦片 B.注重营造禁烟舆论
C.力争国家主权独立 D.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2.[2023·陕西西安高一检测]“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一个专制帝国,几百年都没有什么进步。……清朝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英国使节马戛尔尼这段向英王的报告的根本意图是( )
A.发泄访华失败的怒气
B.为武力入侵寻找根据
C.贬低清朝的内政外交
D.炫耀英国的工业文明
3.[2023·陕西汉中高一期末]1839年8月10日,英国在华报纸《广州周报》载文称,“走入了危机的英中关系需要英国内阁动用其所有的智慧和胆量”……中国有权“根绝一种不道德的走私,将国家从一种巨大的邪恶中拯救出来”,但所采用的手段令英国不能容忍。该评论意在( )
A.鼓动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B.指责清政府的销烟活动
C.建议英国扩大对华贸易
D.阐明中英关系的重要性
4.[2023·山东济南高一期末]学者萧致治在《鸦片战争史》一书中写道:“就社会制度而言,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晚期,比起世界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大大落后,成为束缚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和文化科学进步的桎梏。”作者意在强调( )
A.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封建制度阻碍了社会进步
C.社会制度决定战争成败
D.中国应该走资本主义道路
5.[2023·江苏苏州高一检测]民国中学教材《评注国史读本》写道:“鸦片之战,为西力东渐之第一著;而同盟军之役次之。”并强调“鸦片之战”后的鸦片不绝是“辱国病民,不亦甚哉”,“同盟军之役”中的咸丰出逃、城下之盟更是“辱国甚矣”。据材料可知( )
A.鸦片之战揭开了中国近代化序幕
B.将战争失败同“国耻”联系起来
C.同盟军之役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城下之盟使日本取得在华设厂权
6.[2023·江西吉安高一期末]奕?建议清政府称:现在军报既多,外务事繁,各国公使又将按约驻京,若仍由军机处管,“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应设立独立的办公场所,“以王公大臣领之”,待“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时,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这一建议的背景是( )
A.外国势力逐渐深入中国内地
B.维新变法改革运动开启
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半殖民地社会最终形成
7.[2023·江苏无锡高一期末]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朝政府与世界诸国的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三类国家关系:一是传统朝贡关系,如朝鲜、越南等国属于这一类型;二是传统互市关系,如日本等国就属于这一类型;三是近代条约关系,西方侵略者都属于这一类型。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
A.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
B.传统朝贡体系受到冲击
C.近代外交理念完全确立
D.仍然在亚洲地区具有支配地位
8.[2023·河南许昌高一期末]近代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在中国通商口岸进行商业活动。西方人由于语言不通,“一切事物惟华籍买办是赖”。在交往中买办们逐步学会了办企业的新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并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财富后,不去买田置地,而去投资近代企业。这一状况( )
A.推动传统经济模式转型
B.导致了小农经济彻底地瓦解
C.有利于民族工业的产生
D.表明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9.[2023·江苏无锡高一期末]19世纪20年代,魏源在编纂《皇朝经世文献》一书中,特别设置了“塞防”和“海防”的内容,不仅考虑了“东南边海”的防备,也考虑了西北边疆的控制。据此可以推断( )
A.清朝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B.部分士人已有近代边疆概念
C.列强觊觎导致边疆危机
D.关注世界大势已然成为潮流
10.[2023·广东广州高一期末]清代光绪年间,有士人作《柏林竹枝词》,描述柏林“女儿也具英雄气,斜日登临数战功”;《伦敦竹枝词》载“未知海防筹边策,且效高冠短褐装”;《日京竹枝词》云“樱花开到八重逑,春气成霞夹水流”。这些竹枝词作为直接论据,可用于研究( )
A.时人社会观念的变化
B.洋务运动的原因
C.自然经济解体的趋势
D.辛亥革命的影响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2023·山西朔州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京条约》中文原件中,对中国的称呼包括“大清”“清”“中国”“华”等几种,而英文原件中一律是“China”。《南京条约》中文原件将鸦片战争归结为“不和之端”,签订条约的目的是停止不和。在英文原件中,把战争原因归结为“误解”,交代了签约的具体目的:为停止中英双方的误解和由此引发的战争。作为战争被动者的中国却没有指出这种漏洞,反而用更模糊的语言对战争的原因一带而过,不但使自己处于谈判的不利地位,更为日后西方人对鸦片战争的解读留下了口实。——摘编自王晓晴《对比研究中英文〈南京条约〉
原件看晚清中西方观念的碰撞》
材料二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尽管鸦片已变成“洋药”可以公开交易,进口税率只需5%,但因鸦片贸易量太大,鸦片走私仍相当普遍。在1869年,到达香港的鸦片约为8.8万箱,报税入关的仅5万箱,中国政府因此损失的税银就达40万至50万两。随着鸦片进口数量增大,当时的中国还产生了不少鸦片转运中心,北方的天津就是其一。《天津条约》之后,号称“皇家四大行”的怡和、仁记、太古、新泰兴洋行,依仗租界的庇护及种种特权,很快使鸦片进口量在天津进口货物中占据第一位。——摘编自苏智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鸦片输入》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京条约》中英文表述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12.[2023·天津红桥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示意图,阐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基础过关练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但乾隆皇帝和大臣,仍把英国看作是‘蛮夷之邦’,用‘驾御外藩之道’应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于英国提出的自由贸易往来,清朝统治者仍停留在“天朝上国”的位置,用传统的“宗藩关系”去应对,反映了清朝朝贡外交的僵化,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海防,排除A项;B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B项;从历史发展来看,清朝统治者已固步自封,落后于世界潮流,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他的主要使命是设法将英国商业扩展到广州以外的其他地区。”可知,反映了英国扩展商业范围的要求,说明英国意在打开中国市场,B项正确;获取战争赔款,不符合史实,此时还未发生中英战争,排除A项;割占中国领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控制中国海关,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C
解析:根据“清政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筑起了一道隔绝中外的堤坝……未能形成大规模的反英武装斗争”可知,材料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闭关锁国政策,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小农经济的信息,排除A、B项;材料无法体现统治危机是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积325年窥探之后,在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项正确;直接推动中国早期现代化尝试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排除B项;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了洋人的朝廷,排除C项;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签订后,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提出修改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后,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D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英、法等列强在侵略中国的问题上主要是相互勾结,排除A项;扭转贸易逆差只是列强要求修约的具体目的之一,实质是进一步侵略中国,排除B项;《马关条约》签订前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天津等地民众自发抵抗外来侵略,这一行为展示了民众的爱国情怀和斗争精神,说明当时社会矛盾随时局发生变化,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众支持清政府的信息,且“全力”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空前高涨是在甲午战后,排除B项;材料无法看出全民族反抗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魏源等人在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抵御外国侵略,挽救统治危机,维护清王朝统治,B项正确;洋务派主张抵制侵略与倡导中体西用的统一,排除A项;材料中“夷”就是对西方的蔑视,并不是摒弃夷夏观念,排除C项;林则徐、魏源等人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没有反对封建专制,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D
解析:材料中一批地理著作相继问世,地圆说、南北极、经纬度、五大洲和四大洋等地理知识得以传播,有利于人们认识和了解世界,开阔人们的国际视野,D项正确;“师夷长技以求富”是洋务运动后期兴办民用工业的口号,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近代国家意识是在近代随着列强入侵,人们的国家意识逐渐增强,材料不能体现,排除B项;地理著作主要介绍了地理知识,没有传播了西方民主共和理念,排除C项。故选D项。
拓展培优练
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清廷许多大臣认为,仅凭‘天朝声威’就可以‘慑服夷人’”“有人还提出‘绝市闭关,尔各国生计从此休矣’,完全不把洋人放在眼里”可分析得出清政府固守天朝上国观念,D项正确;材料未显示清政府主张严禁鸦片,排除A项;材料未显示清政府注重营造禁烟舆论,排除B项;鸦片战争开始时,中国本就是主权独立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一个专制帝国,几百年都没有什么进步。……清朝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可得出马戛尔尼的报告把清朝比喻成野蛮人、弱者,为其军事入侵中国提供根据,B项正确;马戛尔尼这段向英王的报告主要是为英国侵略服务的,A、C、D项都不是根本意图,排除。故选B项。
3.答案:A
解析:据题意可知,该评论虽然认为中国有权根绝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走私,但这种行为不符合英国的利益,是英国所不能容忍的,由此可知是在鼓动英国发动侵华战争,A项正确;该评论是在鼓动英国政府,而非指责清政府和建议英国扩大对华贸易,排除B、C项;D项明显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故选A项。
4.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认为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社会制度是束缚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和文化科学进步的桎梏等,强调的是封建制度阻碍了社会进步,B项正确;材料重点探讨的是中国的问题,并未强调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排除A项;社会制度决定战争成败的说法绝对,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旧制度的落后,并非中国应该走资本主义道路,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评注国史读本》强调“鸦片之战”后的鸦片不绝是“辱国病民,不亦甚哉”,“同盟军之役”中的咸丰出逃、城下之盟更是“辱国甚矣”,将战败和国耻联系起来,B项正确;洋务运动揭开中国近代化序幕,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咸丰出逃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可见“同盟军之役”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同盟”指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合入侵中国,排除C项;“城下之盟”指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等侵略者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是《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而设厂权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取得的,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各国公使又将按约驻京”后,中外交涉事务纷繁复杂,军机处难以应对,必须临时建立新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这一情况出现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条约》的签订使外国势力逐渐深入中国内地,A项正确;B、C项均出现于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半殖民地社会的最终形成,《辛丑条约》中规定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外务部是独立的近代外交机构,与“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不相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与清政府建立近代条约关系,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外交体系,B项正确;材料体现清政府外交体系的变化,没有强调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近代外交理念完全确立,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在亚洲地区具有支配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买办学习西方企业的技术,投资本国企业,有利于促进本国民族工业的产生,C项正确;推动传统经济模式转型说法夸大了买办投资企业的作用,排除A项;“彻底”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B
解析:魏源在《皇朝经世文献》一书中,“不仅考虑了‘东南边海’的防备,也考虑了西北边疆的控制”,表明魏源已经有了近代国家的“边疆”意识,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清朝政府的统治危机,也无法体现列强觊觎我国边疆,排除A、C项;材料强调的是边疆概念,并非强调关注世界大势,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柏林竹枝词》《伦敦竹枝词》《日京竹枝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人们更加主动的了解西方,认识到西方的先进性,所以这些竹枝词作为直接论据,可以用来研究“时人社会观念的变化”,A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自然经济解体”问题,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1)不同之处:中文原件对中国的称呼有多个,英文原件对中国只有一种称呼;中文原件将战争原因归结为“不和之端”,英文原件将战争原因归结为“误解”;中文原件将签约目的归结为停止不和,英文原件将签约目的归结为停止双方误解。
影响:不利于中国的谈判;为西方日后解读鸦片战争留下口实。
(2)特点:鸦片走私较为普遍;产生了不少鸦片转运中心。
原因:鸦片贸易量大,有利可图;列强已经在中国取得了特权。
解析:(1)不同:根据材料“《南京条约》中文原件中,对中国的称呼包括‘大清’‘清’‘中国’‘华’等几种,而英文原件中一律是‘China’。”可知,中文原件对中国的称呼有多个,英文原件对中国只有一种称呼;根据材料“《南京条约》中文原件将鸦片战争归结为‘不和之端’……在英文原件中,把战争原因归结为‘误解’。”可知,中文原件将战争原因归结为“不和之端”,英文原件将战争原因归结为“误解”;根据材料“《南京条约》……签订条约的目的是停止不和。……在英文原件中……为停止中英双方的误解和由此引发的战争。”可知,中文原件将签约目的归结为停止不和,英文原件将签约目的归结为停止双方误解。影响:根据材料“作为战争被动者的中国却没有指出这种漏洞,反而用更模糊的语言对战争的原因一带而过,不但使自己处于谈判的不利地位,更为日后西方人对鸦片战争的解读留下了口实。”可知,《南京条约》中英文表述的不同之处不利于中国的谈判,也为西方日后解读鸦片战争留下口实。(2)特点:根据材料“尽管鸦片已变成‘洋药’可以公开交易,进口税率只需5%,但因鸦片贸易量太大,鸦片走私仍相当普遍。”可知,鸦片走私较为普遍;根据材料“随着鸦片进口数量增大,当时的中国还产生了不少鸦片转运中心,北方的天津就是其一。《天津条约》之后,号称‘皇家四大行’的怡和、仁记、太古、新泰兴洋行,依仗租界的庇护及种种特权,很快使鸦片进口量在天津进口货物中占据第一位。”可知,产生了不少鸦片转运中心。原因:根据材料“进口税率只需5%……鸦片贸易量太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贸易量大,有利可图;根据材料“1869年,到达香港的鸦片约为8.8万箱,报税入关的仅5万箱,中国政府因此损失的税银就达40万至50万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已经在中国取得了特权。
12.答案:示例
工业革命后,英国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希望能打开中国的市场。起初,在中英两国的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造成中国白银的流失和军队战斗力的削弱。清政府为维护统治,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英国政府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解析:据图示可知,鸦片战争前,在中英两国的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因此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从而造成中国白银的流失和军队战斗力的削弱,导致银荒兵弱的局面,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为维护统治,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旨在打开中国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侵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