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 25《活板》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 25《活板》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6 13:3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活板》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新课标要求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活板》,本文是篇精要的说明文, 仅三百余字就将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的产生、 制作过程、印制效果、主要特点做了清晰的说明,其中还有此前雕版印刷的简要历史和此后“活板”的下落,让读者能够对我国古代印刷术有较多的了解。
这篇文章结构简明,其中第二段是全文的重点,是典型的程序性说明文,这时候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程序说明这一方法。同时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这一创造比外国最早出现的活字印刷术还要早400年,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这一届学生因经历了比较多的线上课,所以基础比较薄弱,学生对于说明文还是一知半解的,特别是加上文言文形式的说明文更是知之甚少,但是同时结合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宋朝的历史知识,对宋朝较为熟悉。因此我学着以学导教模式——“回到开封开一家活字印刷的工厂”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有趣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目标
1. 理解活板从制字到印刷的制作程序。了解活板“活”的特点。
2. 了解文中的说明顺序,理解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3.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热情。
四、重点难点
1. 了解活板制作程序,理解活板“活”的特点。(重点)
2.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热情。(难点)
五、课时安排
第2课时(共2课时)
六、教学方法
情境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图片
七、教学思路
笔者借鉴陆阳老师的教学案例,也同样先创设学习情境,采用情境教学法,带领学生“穿越”到了北宋庆历年间(1040- 1041)的都城东京,即开封,尝试创设一个学生知道但又未必亲身经历的学习情境——开一家活版印刷工厂,批量生产活字印刷版,让当时的老板来进货。东京繁华异常,生意火爆,具有开厂的潜质,让学生体会这样的学习情境,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浓厚兴趣。接着紧紧围绕开工厂一事,提出了如下环环紧扣的问题,作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
①开业准备:准备什么东西?
②员工培训:A.制活版的步骤有哪些?B.向员工强调和以前印刷术不一样的地方,活板“活”在哪里?
③产品推销:举例告诉进货的老板们适合接哪些生意
④回到现实:北宋开厂VS现在开店
八、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一张图片,老师问学生以下问题(1)同学们,看上面的PPT是一张什么图片?(2)《清明上河图》重现都城繁华盛况,这张图片描绘的是什么时期?
老师:同学们对历史的熟悉程度让老师惊叹,联系到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毕昇是庆历年间发明的活字印刷,我们今天来一场穿越,穿越到繁华的宋朝开一家活版印刷厂,当一回古代的小老板。
◆活动一、开厂准备:准备什么东西?
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就能找到答案——胶泥、 铁板、松脂、蜡、纸灰、铁范、平板、标签、木格、柴火、草、刻刀等物品,并能根据文本描述准确说出其用场。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在与文本对话中,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课文内容。
自主探究◆活动二、A.员工培训:制活版的步骤有哪些?B.向员工强调和以前印刷术不一样的地方,活板“活”在哪里?
学生较易从课文中找出词句,总结“制版步骤”, 明确:按印制工作程序介绍,是按制字、设板、冒板、排字、炀板、平字的顺序说明的,提出说明顺序和文中的说明方法,解决本文的说明顺序和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从程序角度分析“活”,制字——活印活,取用灵活;排版——随时排用;印刷——更互,效率高;补充说明活板——多次使用字印,选用活,做法活;拆板——拆板活。
活动三、产品推销:举例告诉进货的老板们适合接哪些生意
针对这一活动笔者给出四个选项: A.《静夜思》20 份; B.《诗经》100部; C.《庆历年间宋诗精选》200 部; D.《东京邸报》300份。
学生用排除法来寻找正确答案:《静夜思》印20份,不符合“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诗经》也不行,课文中有“五代时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板本”,“ 五经”中就包括《诗经》,雕版印刷店有现成的版,活版印刷店再去制版显然没有竞争力,所以不推荐老板们印刷。C选项可以,文本中言“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更互用之,瞬息可就”。这些诗是最新的,雕版印刷店肯定没有现成版,而制版速度是活版印刷的优势。《东京邸报》那更行了,报纸时效性强,且内容多为常见字,活版印刷具有明显的优势。这道有趣而有启示性的设问,既能反馈评价学生阅读文本的质量,又能发展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课堂小结】
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平实,仅用简短的文字便将我国版印书籍的历史、活字印刷术的创造发明以及制作工序等介绍得清楚明白。这是一篇典型的程序性说明文,它让我们对我国古代印刷术有较多的了解,让我们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高超智慧和创造才能。
◆活动四、回到现实:北宋开厂VS现在开店
在现今可以开一家活版印刷店吗?学生在观点碰撞中产生了新的火花,思辨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一方认为不行, 因在当时活版印刷速度确实是快的,但跟现在电脑排版相比较,速度还是太慢了;……
一方认为行,可以经过亲身体验,重温这项发明,从毕昇的智慧中受到启发,这是一种非遗技艺与文化的传承。……
笔者机智利用学生在讨论中生成的教学资源,强调既要注意活版印刷的优势,又要认识其时代的局限性,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传承文化的重要性,树立文化自信。
◆活动五、作业
模仿《活板》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给现在的 “3D打印”写一篇小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