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课前小测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完成1~2题。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完成1~2题。
2. 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④土地荒漠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
和冰川地貌
学习目标
识记常见的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掌握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的形成原因及分布特点。
1
2
情境导入
比尼亚莱斯山谷
土壤:雪茄要求种植在质地疏松,自然排水良好的轻质红色土壤上,红色沙质沃土非常适合烟草种植。地势:地势的高低对烤烟的生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在山麓和丘陵地区,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低洼地带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粘重,所以烟叶往往品质较差。气候:雪茄要求烟田生长期内有较多的降雨,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古巴领土接近北回归线,温湿度及降水量非常有利于烟叶的生长。
导入
比尼亚莱斯山谷
比那尔德里斯奥省的降雨量在古巴是最高的,每年达到165厘米。尽管降雨对烟叶的生长很重要,但在每年11月至次年2月之间的烟叶生长期内的降雨量只有20厘米,平均只有26天下雨。而5月~10月的暴风雨,使得其后干旱季节的土壤富含水分。生长季节期间,平均气温26.5℃,平均湿度为64%,日照每天8小时左右。每年2~3月是古巴烟叶收获的季节。核心产区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烟叶种植在很厚的红色土壤,这些土壤中蕴含镁的成分偏高,所以这地方产出的烟叶燃烧后的烟灰会偏灰,颜色是比其它地区更深的灰白色而不是白色。
情境导入
喀斯特地貌
01
从地形和土壤的角度来理解比尼亚莱斯山谷排水良好的原因。
分析古巴比尼亚莱斯山谷烟叶质量较好的原因。
1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一词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喀斯特地貌分为喀斯特溶蚀地貌和喀斯特沉积地貌。
喀斯特地貌
地上喀斯特地貌
比尼亚莱斯山谷
前者主要包括溶沟和石芽,峰林和孤峰,以及溶斗和地下溶洞等;
后者主要有各种形态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和钙华等。
1
喀斯特地貌
1
喀斯特地貌
峰林、峰丛
溶蚀洼地
地上喀斯特地貌
VINT
AGE
1
喀斯特地貌
地下喀斯特地貌
比尼亚莱斯山谷
VINT
AGE
1
喀斯特地貌
地下喀斯特地貌
比尼亚莱斯山谷
1
喀斯特地貌
作用 化学过程
溶蚀 CaCO3+CO2+H2O=Ca(HCO3)2
淀积 Ca(HCO3)2=CaCO3↓+CO2↑+H2O
酸性的水
溶蚀
可溶岩石
+
淀积
地貌成因
VINT
AGE
1
喀斯特地貌
溶沟
洼地
峰丛
石芽
峰林
1
喀斯特地貌
石芽
溶沟
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溶蚀洼地。
溶沟
溶沟间突起的石脊称石芽。石芽有裸露的,是由地表水活动的结果,也有埋藏的,是地下水活动参与的结果。
石芽
1
喀斯特地貌
石林
当峰丛石山之间的溶蚀洼地垂向发展和扩大时,峰丛的基座被蚀去,成为峰林。
峰林
峰丛
峰丛是一种连座峰林,基部完全相连,顶部为圆锥状或尖锥状山峰。
峰丛
1
喀斯特地貌
图片来源于星球研究所
重庆奉节小寨天坑
1
喀斯特地貌
溶斗下部常有落水洞通往地下,如果通道被黏土或碎石堵塞,就会积水成池。有的地方又把塌陷的喀斯特漏斗称为天坑。
讲解
地上喀斯特沉积地貌
1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堆积地貌
四川黄龙五彩池
在合适的条件下,富含 Ca(HCO3)2 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于地表时,因 CO2 大量逸出,导致 CaCO3 沉积,形成钙华。由于钙华的不均匀分布,常形成钙华坝、钙华湖等喀斯特沉积地貌。
讲解
1
喀斯特地貌
土耳其棉花堡
1
喀斯特地貌
地下河
落水洞
钟乳石
地下喀斯特地貌
VINT
AGE
美国肯塔基州猛犸洞
世界最大溶洞
1
喀斯特地貌
地下喀斯特侵蚀地貌
石钟乳
石笋
石柱
石帘
贵州织金洞
地下喀斯特沉积地貌
1
喀斯特地貌
1
喀斯特地貌
答案:水分对烟草十分重要,一是烟草植株高大、叶面宽阔、叶面积系数大,蒸腾作用强烈,需要有较多的水分供应。二是水分影响肥料的有效性。三是水分影响叶片的伸展。水分供应充足时,烟叶细胞膨压较大,能够充分伸展,烟叶叶片得以变长、变宽,结构疏松。
0
250
500
750
1000
比尼亚莱斯山谷
哈瓦那
比尼亚莱斯山谷
古巴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分两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5月至10月为雨季。
思考:古巴烟叶种植工程性缺水的原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原创)
1
喀斯特地貌
海岸地貌
02
海岸地貌就是海岸带在构造运动、海水运动、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表形态。海岸地貌分为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
海岸地貌
2
海岸地貌
周杰伦的作品《怎么了》MV,就是在英国的多佛尔白崖(White Cliffs of Dover)取景拍摄哒,视频里的周董,走在海拔超过160米的悬崖边。白崖是怎么形成的?
2
海岸地貌
海蚀地貌
海积地貌
海蚀洞、海石拱桥、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
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等
白崖实际是由细小的海洋微生物以每年0.015毫米的速度沉积而成,从白垩纪开始,至今已有1亿3千万年的历史。主要由一种叫做颗石藻的钙质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虫化石构成,被海水不断侵蚀。
2
海岸地貌
VINT
AGE
2
海岸地貌
VINT
AGE
海蚀柱
海蚀崖
海蚀平台
海蚀崖
2
海岸地貌
海蚀穴
2
海岸地貌
在海蚀崖的下部,大致与海面高度相等处,在波浪的不断掏蚀下形成凹槽,叫海蚀穴或海蚀洞。
2
海岸地貌
海蚀穴形成后,波浪继续作用,使两侧方向相反的海蚀穴被侵蚀而相互贯通,形成拱桥。
2
海岸地貌
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淘空下部的岩石,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称为海蚀崖。
2
海岸地貌
在波浪的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后退,形成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称为海蚀平台。
2
海岸地貌
在海蚀平台上,有些抗蚀能力强的部分保留下来,称为海蚀柱。
VINT
AGE
2
海岸地貌
法罗群岛海蚀拱桥
2
海岸地貌
VINT
AGE
海南西岛沙滩
2
海岸地貌
泥沙来源比较丰富的海岸,在波浪和沿岸流的共同作用下,泥沙发生堆积,形成各种海积地貌,如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等。
讲解
2
海岸地貌
形成狭长沙坝的地质作用是( )
A. 冰川侵蚀 B. 海浪堆积
C. 珊瑚堆积 D. 火山喷发
基瓦利纳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小镇,它位于一条狭长的沙坝上,海拔约1.8-3米。历史上,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日子,基瓦利纳几乎被厚厚海冰包围,每到秋冬季多暴风雪发生。近50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效应,海水侵蚀使基瓦利纳小镇岛屿面积急剧减少,预计到2025年,该小镇将会彻底沉入海底。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沙坝的东侧有一潟湖,大致可推断沙坝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海浪的顶托作用下,沿海岸堆积而成,B对;冰川堆积物颗粒大小没有分选,不是泥沙堆积物,A错;珊瑚堆积物形成的是石灰岩,而不是泥沙堆积物,C错;火山喷发物形成的是岩浆岩,也不是泥沙堆积物,D错。故选B。
1
2
海岸地貌
形当基瓦利纳小镇处于一年中冰雪融化最多的时候,该区域( )
A. 出现极夜现象 B. 暴风雪频发
C. 河流从东面冲刷岛岸 D. 受温暖西风影响
解析:基瓦利纳小镇位于北半球,一年中冰雪融化最多的时候在夏季,而出现极夜现象是在冬季,A错;暴风雪频发季节是秋冬季节,B错;夏季东部河流进入汛期,流量较大,会从东面冲刷岛岸,C对;西风带夏季北移,但北移的纬度有限,大概能移至65°N,该区域位于北极圈内,主要受极地东风的影响,D错。故选C。
2
基瓦利纳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小镇,它位于一条狭长的沙坝上,海拔约1.8-3米。历史上,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日子,基瓦利纳几乎被厚厚海冰包围,每到秋冬季多暴风雪发生。近50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效应,海水侵蚀使基瓦利纳小镇岛屿面积急剧减少,预计到2025年,该小镇将会彻底沉入海底。
2
海岸地貌
近50年来,基瓦利纳小镇岛屿面积急剧减少最主要原因是( )
A. 暴风频率增加,风浪侵蚀海岸加剧
B. 海平面上升,岛屿沿岸低地被淹没
C. 植被遭破坏,抵抗侵蚀的能力下降
D. 海冰消融,失去海冰对岛岸的保护
基瓦利纳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小镇,它位于一条狭长的沙坝上,海拔约1.8-3米。历史上,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日子,基瓦利纳几乎被厚厚海冰包围,每到秋冬季多暴风雪发生。近50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效应,海水侵蚀使基瓦利纳小镇岛屿面积急剧减少,预计到2025年,该小镇将会彻底沉入海底。
解析: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冰大量消融,岛岸失去了海冰的保护,加上沙坝主要由沙构成,土质疏松,海水的侵蚀作用加剧,进而导致其面积急剧减少,D对。故选D。
3
在《算什么男人》MV中,周杰伦是远赴意大利的维罗纳进行拍摄,维罗纳是莎士比亚笔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乡,去到维罗纳必达卡的爱情锁墙也有中出镜。
维罗纳爱情锁
3
冰川地貌
冰川地貌
03
材料:最近,意大利境内阿尔卑斯山脉的普雷塞纳冰川引起了热议,原因是这些冰川之上,竟突然被覆盖了一层粉红色的雪,引发许多科学家关注。出现大面积的粉红色积雪,就非常罕见了。
思考:1、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冰川属于那种冰川类型,给当地的地貌带来了什么影响。(原创)
2、这些红色积雪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它们预示着什么?
浪漫的意大利冰川
3
冰川地貌
山岳冰川
大陆冰川
山岳冰川是发育在高山上的冰川,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大陆冰川
大陆冰川面积大,冰层厚,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上。
3
冰川地貌
定义:冰川是指极地或高山地区多年存在并沿地面缓慢运动的天然冰体。
分类:按冰川的形态和规模,主要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
3
冰川地貌
冰川作用:冰川对地球表面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冰川地貌:冰川作用导致地表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地貌。
3
冰川地貌
挪威盖朗厄尔峡湾
3
冰川地貌
芬兰东南部冰蚀湖
3
冰川地貌
3
冰川地貌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分布地区
冰川堆积 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地貌 堆积物大小颗粒杂乱堆积,分选性差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地区
冰碛丘陵
冰碛湖
3
冰川地貌
思考:比较冰川作用形成的 U 形谷与流水作用形成的 V 形谷的形态差异。
答案:U形谷谷底一般较平直而宽阔,两壁陡立。冰川沿地面滑动侵蚀形成沟谷,在冰川的刨蚀作用下不断加深、加宽,山嘴部分因阻挡冰川流动而被刨蚀掉。V形谷两壁较陡峭,谷底狭窄。在河流的上游以及山区河流,河水在垂直方向上的侵蚀作用大,这样使河谷的加深速度快于拓宽速度,从而在横断面上呈 V形谷。
4. 观察家乡的地貌。
(1)收集家乡所在地区的地形图、遥感影像、考察报告等资料进行研究,设计
考察路线,拟定观察内容;分析考察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明确规避风险的措施。
(2)开展实地考察,进行地貌观察,做好观察记录。观察中可拍照或画素描图。
(3)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考察报告,并与同学分享野外观察、识别地貌的要领。
3
冰川地貌
课堂作业
04
读图,回答1~2题。
1. 此图展示的是我国何处景观 ( )
A. 九寨沟风光 B. 桂林山水
C. 泰山风光 D. 长白山天池
2. 该地形景观的成因主要是 ( )
A. 冰川侵蚀作用 B. 流水侵蚀作用
C. 风力侵蚀作用 D. 海浪侵蚀作用
5
课堂作业
下图为我国①、②两地区的典型地貌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 图示①、②两地区典型地貌分别属于 ( )
A. 风成地貌、河流地貌 B.海岸地貌、喀斯特地貌
C. 海岸地貌、冰川地貌 D.冰川地貌、风成作用
4. 下列地形区中,最可能广泛分布图示②地貌的是 ( )
A. 江南丘陵 B. 黄土高原
C. 华北平原 D. 青藏高原
5
课堂作业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5~6题。
5. 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
A. 向陆地方向推进 B. 向海洋方向推进
C. 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
6. 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
A. 形成新的贝壳堤 B. 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 形成河口三角洲 D. 迫使河流改道
5
课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