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5.1两种电荷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15.1两种电荷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9-16 10:1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种电荷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摩擦起电的本质。
(2)知道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检验带电体的方法及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连接电路,会规范的画出简单电路图。
教学难点会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及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三、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级物理电学的第一课,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对电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多做一些小的实验,多找一些与电有关的故事,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活动1【导入】电的发现
(一)引入新课
【情境创设】
通过生活实例脱毛衣时噼里啪啦的响,张头发变得蓬松,是为什么呢 有些工厂禁止女工穿高跟鞋,是为什么
【设置悬念】
同学们知道这种神奇现象的原理吗
【引入新课】
这是一种放电现象,在了解“电”之前,可不要轻易尝试这种实验。神奇的电到底是什么 从今天我们就逐渐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让我们一起走进——两种电荷。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设置疑问,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认真观察、思考。)
【问题过渡】
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 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实验】
日常生活中与以上现象类似的例子很多,想用给你提供的器材和身边的物品,亲手试试吗
【实验器材】梳子、塑料尺、气球、碎纸屑、轻小泡沫。
【提出问题】
1.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2.什么是摩擦起电
3.你还知道哪些摩擦起电现象
【活动】实验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提出问题】
1.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靠近后,现象如何
2.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靠近后,现象如何
3.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互相靠近,现象如何 他们所带电荷相同吗
【实验探究】
1.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互相靠近。
2.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互相靠近。
3.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互相靠近。
【启发诱导】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吗
【推进问题】
1.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
2.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各带什么电荷
3.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怎样的
活动4【讲授】验电器
【过渡问题】
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的多少
【启发诱导】
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那么这个轻小物体是否带电
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那么这个轻小物体是否带电 为什么
【顺势追问】
3.如果让你设计出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你会使用哪一种原理呢
【播放视频】验电器
【想想议议】
1.验电器的原理是什么
2.箔片张角大小表示什么
活动5【练习】针对训练
1.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
B.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
C.化纤衣服在身上特别容易吸附灰尘
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2.用绝缘细线悬挂A、B、C三个带电小球,在所示位置处于平衡状态,若已知A球带负电,则B球、C球的带电情况是()
A.A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B.B球、C球都带正电
C.B球、C球都带负电
D.无法判断
3.如图所示,A、B、C为三个用丝线悬吊着的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A球带正电,C球一定带正电
B.如A球带负电,C球一定带正电
C.如B球带正电,A球一定带正电,C球一定都带负电
D.A、B一定带同种电荷,C则可能不带电
4.一个带电体跟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相接触,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闭合后又张开,根据这一现象可以判断()
A.带电体一定带有大量的正电
B.带电体一定带有大量的负电
C.带电体一定带有与验电器等量的正电
D.带电体一定带有与验电器等量的负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