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新疆伊犁州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A卷)
一、积累(23分)
1.(12分)阅读。
【甲】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燕子翩 ( )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A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簌簌 ( )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准备迎接 ( )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周而复始。
【乙】
上文最大的特色是以引人入胜的笔法,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概述中外物候知识的发展和应用,为人类造福。文章一开头就把读者带入诗一般的境界,四季变换,气象万千,犹如在放映一幕幕彩色纪录片,使读者竟忘了是在读一篇科普著作。B作者笔下的景物,随物赋形,情态逼真。而且,还各具眉眼,别有感情。杏花解意会传语,布谷鸟还会纵情歌唱……C通过这些自然现象的描写,使读者明白抽象的科学道理。写草木荣枯、候鸟往来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这些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写花的传语、鸟的歌唱也只是为了说明劳动人民发现自然现象与农事安排的某些联系。作者借用形象的语言来说明“物候”这个概念,阐明“物候学”的研究目的。这样,D读者对“物候学”这门科学的范围、性质、任务就豁然明白了。作者从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落笔到与农事安排的关系上,又从物候现象写到由此发展起来的物候学,这种由浅入深、层层深化的剥笋式的开头是处心积虑的结晶。
(1)请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八个字正确、规范地抄写在下面的空格里。
(2)【甲】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及括号里应填写词语的书写,最准确的一项是
A.翩然 piān 簌簌sù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B.翩然 piāng 簌簌sù 消声匿迹 风雪裁途
C.翩然 piāng 簌簌shù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D.翩然 piān 簌簌shù 消声匿迹 风雪裁途
(3)【乙】文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文最大的特色是以引人入胜的笔法,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概述中外物候知识的发展和应用。
B.文章一开头就把读者带入诗一般的境界,四季变换,气象万千,有如在放映一幕幕彩色纪录片。
C.写草木荣枯、候鸟往来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这些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D.这种由浅入深、层层深化的剥笋式的开头是处心积虑的结晶。
(4)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B.作者笔下的景物,随物赋形,情态逼真。
C.通过这些自然现象的描写,使读者明白抽象的科学道理。
D.读者对“物候学”这门科学的范围、性质、任务就豁然明白了。
2.(3分)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记”是古代一种文体,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如《礼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等。
C.《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余篇。《诗经》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令郎、赐教、惠赠”是古代常见的敬辞。
3.(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 ,君子好逑。(《关雎》)
(2)水击三千里, 。(庄子《北冥有鱼》)
(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愿天下士子均有容身之所,展现诗人的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 !
(6)《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老人小孩生活状态的句子是: , 。
二、活动(18分)
4.(3分)在“越努力 越自信”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有一小部分同学提出:现在学习压力很大,也没有学习动力,这时老师屏显出了两幅图。请你根据图示
现有两位同学表达了对图一的理解,请你仿照图一的解读,将你对图二的理解写下来。
“图一”的理解:
同学一:如果我们能用欣赏的眼光对人对事,就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此时我们是快乐的!
同学二: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并懂得感恩,就会感到幸福。
“图二”的理解:
5.(3分)小阳同学倾诉自己的苦恼,他在期中测试时成绩不理想,平时学习也感觉力不从心。期末临近,请你写一段话对小阳进行劝慰,告诉他解压的方式
6.(3分)同学们内心的苦恼,老师早已料到,她屏显了以下这段文字:
鱼的成长
锦鲤俗称日本鲤鱼,是很多养鱼爱好者最爱的观赏鱼。日本鲤鱼的神奇之处在于,如果你在小鱼缸里饲养它;如果你把它放入大鱼缸或者小池塘中,它就能长至六寸到一尺长,它能长到一尺半长;如果把它放进大湖之中,有朝一日它可能会长达三尺。日本鲤鱼能长到多大,与池塘的大小有直接关系。人的成长与日本鲤鱼非常相似。不过, 。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在文段后面的横线上续上适当的议论作为结束语,必须用上“外部环境”“内心世界”两个关键词。
7.(5分)根据《经典常谈》,完成下列各题。
(1)《经典常谈》是作者 在1942年受著名学者杨振声鼓励而写的一部著作,共十三篇,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 》放在首篇。
(2)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个朝代,大部分是号令,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
B.诗的源头是歌谣,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两种,其中徒歌指的是跟随着伴奏唱歌。
C.《周易》之所以成为儒家经典,是因为在战国末期儒家受到阴阳家和道家的影响。
D.象形字的起源是图画,起初百姓经常用画来记名、记事,这便是象形的由来。
8.(4分)“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烈火的淬炼让钢不断祛除杂质,变得坚硬纯净。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中塑造的保尔就是在不断“祛除杂质”中“淬炼成钢”的。请你结合小说情节
三、阅读(39分)
9.(3分)古诗文阅读。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氛围,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10.(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天下之肥也
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①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②,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士以信相考③,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
(节选自《礼记 礼运》)
【注释】①肥:强壮;富足。②相正:互相匡正。③考:考察交往。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选贤与能
②不独子其子
③女有归
④盗窃乱贼而不作
(2)乙文画横线句未作断句,请断句(断3处),并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意思。
断句: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译句:
(3)《桃花源记》中有“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描写。甲文中与此句意思类似的句子是:
(4)阅读甲乙两文,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儒家描绘的“大同”“大顺”社会有何共同之处。
11.(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节选)
①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②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腰椎也错了位。
③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此地的海拔已经超过六千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扛着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
④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到小车里取盛放胶片的箱子。为节省体力,就在冰面上推。
⑤“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⑥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居然感觉不到冷。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
⑦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搭、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1)《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是一篇描写藏北雪域的 (体裁)。作者以简洁形象的语言记叙了在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将自己的 渗透在写景的字里行间,抒发了对大自然的 之情。
(2)请你结合文中相关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冰塔林的?
(3)结合上下文,揣摩画线句,进行赏析。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4)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看,本文在景物描写上与《壶口瀑布》有什么共同点?本文在景物描写时又有什么独道之处?
12.(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ChatGPT横空出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为帮助同学们了解ChatGPT
ChatGPT的自述
我是由OpenAI开发的一种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聊天机器人程序,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数据,并且能够以类似于人类交流的方式理解和响应自然语言输入。
ChatGPT的原理
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不仅能快速响应人们的提问,还能帮助使用者创作小说、编写代码、整理数据、代写作业、代参加远程考试等。ChatGPT何以如此强大?下面就为你揭秘!
ChatGPT是如何炼成的
第一步:语言模型
本质上,ChatGPT是AI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背后的关键是语言模型。语言模型通常由两大部分组成:语料库和处理语料库的AI模型。其中,而AI模型则像是一位厨师,可将所有食材处理、烹制成“满汉全席”。
那么,ChatGPT的“食材仓库”和“厨师”分别指什么?
“食材仓库”指OpenAl 推出的大型语言模型 GPT﹣3,它囊括了17.5万亿个语言文本,及大量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源。“厨师”即GPT﹣3采用的多层Transformer 模型。这位“大厨”细心又严谨
第二步:模型微调
语言模型只是第一步,要想炼成ChatGPT,离不开模型微调的作用。
模型微调分三步:第一步,人工输入大量问题及相对应的回答。语言模型会学习这些内容,训练出一个“自动回答生成器”。
第二步,人工输入更多问题,让“自动回答生成器”自行输出多个答案,以训练出一个“好坏判断模型”。
第三步,AI强化学习循环,“自动回答生成器”继续大量生成回答,以训练出接近人类的表达。
反响
2022年12月1日,OpenAl推出人工智能聊天原型ChatGPT,引起广泛关注。ChatGPT上线仅两个月活跃用户便突破一亿,同样达到1亿用户,TikTok用了约九个月
2023年1月3日,出于“担心对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以及“对内容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的担忧”,纽约市颁布了“ChatGPT禁令”。
2023年2月4日,以色列总统艾萨克 赫尔佐格发表部分由人工智能撰写的演讲,成为首位公开使用ChatGPT的国家领导人。
2023年2月17日,杭州居民的社交圈疯传一条“3月1号起杭州市政府将取消机动车尾号限行政策”的消息,经调查发现,被不明所以的人士截图转发,导致了错误信息的传播。
2023年3月21日,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发博文评价ChatGPT是他一生中遇到过的两次革命性技术之一,会给人类在生产力、健康和教育领域带来帮助。
2023年4月5日,0penAl发布《我们保障AI安全的方法》,介绍该公司保护儿童、保护隐私、提高事实准确性等多个确保AI模型安全性的部署。
ChatGPT争鸣
《纽约时报》科技专栏作家KevinRoose:即使是ChatGPT的缺陷,比如它的回答往往有事实性错误,也能成为批判性思维锻炼的素材,对它的回答作出评价。
发展中世界工程技术科学院院士钟义信:人类大体存在三类认知方法:幼儿时期的“盲从认知”、青少年时期的“统计式认知”、成人时期的“理解式认知”。自主创新主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ChatGPT以“统计认知”为基础,它能找到或提供与问题具有最大相关性的答复,但并不理解这种答复是什么意思
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ChatGPT可能在2﹣3年内产生自我意识。假如让ChatGPT 随意搜索、浏览互联网上的知识,有自主意识的GPT会不会在看完类似《终结者》的电影后,产生与人类为敌的想法?
科幻作家陈掀帆:文学创作中的“人物塑造”“情感描写”等都是个人化的不可替代的创作部分,机器所写的内容是基于统计大数据后生成的模式,有着严重的模仿痕迹。
大学生彭羊:问ChatGPT要有技巧,很锻炼提问能力。如果问题模棱两可,它的回答可能会有很大偏差。如果希望得到更精准的回答,不断变换提问的方式。向机器人提问,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科技生活》2023年4月27日)
(1)下列对版面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ChatGPT是一款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具有自主学习、响应自然语言输入的能力。
B.ChatGPT最终能用接近人类的表达回答人类的问题,是它自动训练的结果。
C.“反响”版块按时间顺序呈现ChatGPT问世后引起的不同反应,便于读者快速获取信息。
D.在“争鸣”版块,钟义信和陈楸帆都认为ChatGPT的智能无法与人类相比。
(2)在“ChatGPT是如何炼成的”版块中“第一步:语言模型”部分主要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3)ChatGPT自问世以来就是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它利大于弊,应大力推广:有人认为它弊大于利,简述理由。
四、作文(40分)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13.(40分)生活中处处有惊喜:取得骄人的成绩,是惊喜;学习上的进步;体会到一种亲情,是惊喜,是惊喜……惊喜源于坚持,源于智慧,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4)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14.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化是什么?文化是生活,如贴对联、穿旗袍,如打油茶、烧泥陶;文化是建筑;文化是器具,如会鼓、天琴,如《乡愁》《秋词》;文化是个人;文化还是道德素养,民风家教,子孙握之。文化在身边,文化在心里
请围绕“我与传统文化”这一话题,自拟题目、以物见人、缘人记事、因事生情,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拟好标题并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得抄袭、套作(2)行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022-2023学年新疆伊犁州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A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23分)
1.(12分)阅读。
【甲】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燕子翩 ( )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A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簌簌 ( )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准备迎接 ( )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周而复始。
【乙】
上文最大的特色是以引人入胜的笔法,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概述中外物候知识的发展和应用,为人类造福。文章一开头就把读者带入诗一般的境界,四季变换,气象万千,犹如在放映一幕幕彩色纪录片,使读者竟忘了是在读一篇科普著作。B作者笔下的景物,随物赋形,情态逼真。而且,还各具眉眼,别有感情。杏花解意会传语,布谷鸟还会纵情歌唱……C通过这些自然现象的描写,使读者明白抽象的科学道理。写草木荣枯、候鸟往来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这些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写花的传语、鸟的歌唱也只是为了说明劳动人民发现自然现象与农事安排的某些联系。作者借用形象的语言来说明“物候”这个概念,阐明“物候学”的研究目的。这样,D读者对“物候学”这门科学的范围、性质、任务就豁然明白了。作者从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落笔到与农事安排的关系上,又从物候现象写到由此发展起来的物候学,这种由浅入深、层层深化的剥笋式的开头是处心积虑的结晶。
(1)请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八个字正确、规范地抄写在下面的空格里。
(2)【甲】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及括号里应填写词语的书写,最准确的一项是 A
A.翩然 piān 簌簌sù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B.翩然 piāng 簌簌sù 消声匿迹 风雪裁途
C.翩然 piāng 簌簌shù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D.翩然 piān 簌簌shù 消声匿迹 风雪裁途
(3)【乙】文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此文最大的特色是以引人入胜的笔法,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概述中外物候知识的发展和应用。
B.文章一开头就把读者带入诗一般的境界,四季变换,气象万千,有如在放映一幕幕彩色纪录片。
C.写草木荣枯、候鸟往来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这些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D.这种由浅入深、层层深化的剥笋式的开头是处心积虑的结晶。
(4)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C
A.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B.作者笔下的景物,随物赋形,情态逼真。
C.通过这些自然现象的描写,使读者明白抽象的科学道理。
D.读者对“物候学”这门科学的范围、性质、任务就豁然明白了。
【答案】见解答。
【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解答时,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工整、正确、规范地抄写即可。
(2)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根据字词积累,“翩然”中的“翩”读作“piān”,“簌簌”读作“sù sù”,“消声匿迹”中的“消”应写作“销”,“风雪裁途”中的“裁”应写作“载”。
故选:A。
(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解答此题,要注意词语的词性、含义和搭配习惯。
ABC.恰当;
D.不恰当,“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策划不正当的事,不能用来形容“结晶”。
故选:D。
(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并通读所有句子,在此基础上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提取句子主干,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ABD.正确;
C.有误,缺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故选:C。
【解答】答案:
(1)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2)A
(3)D
(4)C
【点评】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
2.(3分)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记”是古代一种文体,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如《礼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等。
C.《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余篇。《诗经》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令郎、赐教、惠赠”是古代常见的敬辞。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解答】ACD.正确。
B.有误,《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记物、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范畴。
故选:B。
【点评】文学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甄别。
3.(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关雎》)
(2)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北冥有鱼》)
(3)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愿天下士子均有容身之所,展现诗人的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6)《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老人小孩生活状态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 , 并怡然自乐 。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窈窕淑女(重点字:窈窕)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重点字:抟)
(3)天涯若比邻
(4)拣尽寒枝不肯栖
(5)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重点字:庇)
(6)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重点字:髫)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活动(18分)
4.(3分)在“越努力 越自信”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有一小部分同学提出:现在学习压力很大,也没有学习动力,这时老师屏显出了两幅图。请你根据图示
现有两位同学表达了对图一的理解,请你仿照图一的解读,将你对图二的理解写下来。
“图一”的理解:
同学一:如果我们能用欣赏的眼光对人对事,就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此时我们是快乐的!
同学二: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并懂得感恩,就会感到幸福。
“图二”的理解: 对世界永远怀有一颗好奇心,就会有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表达能力。
学生需根据图表的内容,采取恰当的顺序分析作答。图表要素:“好奇”“惊叹”“疑惑”三个词语环环相扣,一个箭头指着“学习动力”。
【解答】答案:
示例:对世界永远怀有一颗好奇心,就会有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点评】解答综合性学习问题,关键在于平时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养成从生活中随时随地学习语文的习惯,在语言的运用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5.(3分)小阳同学倾诉自己的苦恼,他在期中测试时成绩不理想,平时学习也感觉力不从心。期末临近,请你写一段话对小阳进行劝慰,告诉他解压的方式
【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时,开头应有称呼,然后从经历磨炼的角度劝慰、鼓励小阳,并告诉他解压的方法。要注意语句连贯,语言得体。
【解答】答案:
示例:小阳,在人的一生中。你可以多听听歌,放松心情,困难。你说是吗?
【点评】口语交际题目,一定要注意说话的场合、说话人的身份、受众的身份等。另外还要注意说话的针对性和艺术性,尽量使用礼貌的话语,委婉达到说话的目的。
6.(3分)同学们内心的苦恼,老师早已料到,她屏显了以下这段文字:
鱼的成长
锦鲤俗称日本鲤鱼,是很多养鱼爱好者最爱的观赏鱼。日本鲤鱼的神奇之处在于,如果你在小鱼缸里饲养它;如果你把它放入大鱼缸或者小池塘中,它就能长至六寸到一尺长,它能长到一尺半长;如果把它放进大湖之中,有朝一日它可能会长达三尺。日本鲤鱼能长到多大,与池塘的大小有直接关系。人的成长与日本鲤鱼非常相似。不过, 。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在文段后面的横线上续上适当的议论作为结束语,必须用上“外部环境”“内心世界”两个关键词。
【答案】示例:限制我们成长的不仅仅是外部环境,还有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只有不断扩展我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不断成长
【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补写。解答此题,要看具体语境,注意和前后文内容上的联系。
【解答】结合“日本鲤鱼能长到多大,与池塘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外部环境对人的成长有一定影响,意在说明影响人成长的不仅仅是外部环境。补写的句子要强调“内心世界”更重要。
答案:
示例:限制我们成长的不仅仅是外部环境,还有我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不断成长
【点评】语句补写题中,空出的句子位置大致可分为开头、中间、结尾三类。句子位置不同,它们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如果是填写开头的句子,补充内容要领起下文;如果填写中间的句子,一般要填写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句子;如果填写结尾的的句子,补充内容要总结上文。
7.(5分)根据《经典常谈》,完成下列各题。
(1)《经典常谈》是作者 朱自清 在1942年受著名学者杨振声鼓励而写的一部著作,共十三篇,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 说文解字 》放在首篇。
(2)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个朝代,大部分是号令,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
B.诗的源头是歌谣,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两种,其中徒歌指的是跟随着伴奏唱歌。
C.《周易》之所以成为儒家经典,是因为在战国末期儒家受到阴阳家和道家的影响。
D.象形字的起源是图画,起初百姓经常用画来记名、记事,这便是象形的由来。
【答案】(1)朱自清 说文解字
(2)B
【分析】《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常识的把握。《经典常谈》是作者朱自清在1942年受著名学者杨振声鼓励而写的一部著作,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
(2)本题考查对名著常识的把握。
ACD.正确;
B.有误,徒歌是随口唱。
故选:B。
答案:
(1)朱自清 说文解字
(2)B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8.(4分)“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烈火的淬炼让钢不断祛除杂质,变得坚硬纯净。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中塑造的保尔就是在不断“祛除杂质”中“淬炼成钢”的。请你结合小说情节
【答案】示例:经历了四次死里逃生和多次伤病的折磨,保尔的身体越来越差,他想到了自杀。他掏出手枪,对准自己。可他最终放弃了,他想到“任何一个笨蛋都会随时冲着自己开一枪”这句话,纵然生活到了实在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能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让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分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主旨的理解与情节分析。不断“祛除杂质”中“淬炼成钢”。所以解答此题,表现出保尔面对困难的坚强不屈。
答案:
示例:经历了四次死里逃生和多次伤病的折磨,保尔的身体越来越差。他掏出手枪。可他最终放弃了,纵然生活到了实在难以忍受的地步。要竭尽全力。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要记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三、阅读(39分)
9.(3分)古诗文阅读。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氛围,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诗是《诗境》中的一篇。为先秦时代汉族民间情歌。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讽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
ABC.正确;
D.有误,中间阻隔千重,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
故选:D。
【点评】赏析诗句:一、阐明句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二、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三、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10.(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天下之肥也
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①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②,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士以信相考③,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
(节选自《礼记 礼运》)
【注释】①肥:强壮;富足。②相正:互相匡正。③考:考察交往。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选贤与能 同“举”,推举。
②不独子其子 以……为子。
③女有归 女子出嫁。
④盗窃乱贼而不作 兴起。
(2)乙文画横线句未作断句,请断句(断3处),并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意思。
断句: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译句: 父子感情坚定,兄弟和睦,夫妻和顺,这是家庭的富足。
(3)《桃花源记》中有“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描写。甲文中与此句意思类似的句子是: 男有分,女有归。
(4)阅读甲乙两文,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儒家描绘的“大同”“大顺”社会有何共同之处。
【答案】(1)①同“举”,推举。
②以……为子。
③女子出嫁。
④兴起。
(2)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父子感情坚定,兄弟和睦,夫妻和顺,这是家庭的富足。
(3)男有分,女有归。
(4)①社会安定,百姓和乐。【甲】文中人们安居乐业,社会太平安定,【乙】文中国家昌盛、百姓和乐;②社会和睦,讲究诚信。【甲】文中的人们“讲信修睦”,【乙】文中的士人和百姓,都讲究信用、和睦;③人们各司其职。【甲】文中人尽其力、物尽其用,【乙】文中自天子至百姓,社会各阶层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
【分析】【参考译文】
【甲】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人有终老的保障,壮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够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守,女子能出嫁。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偷盗、作乱害人(的事情)不会兴起,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乙】
四肢健全,肌肤丰满,这是人的富足。父子感情坚定,兄弟和睦,夫妻和顺,这是家庭的富足。大臣守法度,小臣清廉,百官各司其职且同心协力,君臣互相匡正,这是国家的富足。天子把道德当作车辆,把音乐当作驾车者,诸侯按照礼节交往,大夫按照法度排列次序,士人按照信用互相考察,百姓按照睦邻的原则维持关系,这可以看作是天下的富足。这些(合在一起)就叫作大顺。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①句意: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给大家办事),同“举”。
②句意: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子,以……为子。
③句意:女子能出嫁。归,女子出嫁。
④句意:偷盗、作乱害人(的事情)不会兴起。作。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断句和翻译文言句子。
“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是三个并列短语,结构一致。关键点:“笃”;“睦”;“和”;“肥”,富足,兄弟和睦,这是家庭的富足。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男女的衣着。由此可以看出,各司其职,女有归”可知,女子能出嫁。这与《桃花源记》中的描写意思类似。
(4)本题考查理解与概括文章内容。
根据【甲】文中的“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壮有所用,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可知,人人安居乐业;根据【乙】文中的“大臣法,官职相序,国之肥也”可知,君臣各尽其职,百姓和乐,兄弟睦,百姓以睦相守”可知,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会都讲究诚信和睦,女有归,不必藏于己,不必为己”可知,人们的行为皆出于公心,人尽其力;根据【乙】文中的“天子以德为车,诸侯以礼相与,士以信相考,从天子至百姓等社会各阶层都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
答案:
(1)①同“举”,推举。
②以……为子。
③女子出嫁。
④兴起。
(2)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父子感情坚定,兄弟和睦,这是家庭的富足。
(3)男有分,女有归。
(4)①社会安定,百姓和乐,社会太平安定、百姓和乐,讲究诚信,【乙】文中的士人和百姓、和睦。【甲】文中人尽其力,【乙】文中自天子至百姓。
【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11.(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节选)
①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②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腰椎也错了位。
③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此地的海拔已经超过六千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扛着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
④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到小车里取盛放胶片的箱子。为节省体力,就在冰面上推。
⑤“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⑥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居然感觉不到冷。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
⑦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搭、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1)《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是一篇描写藏北雪域的 游记 (体裁)。作者以简洁形象的语言记叙了在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将自己的 感受与思考 渗透在写景的字里行间,抒发了对大自然的 敬畏和赞美 之情。
(2)请你结合文中相关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冰塔林的?
(3)结合上下文,揣摩画线句,进行赏析。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4)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看,本文在景物描写上与《壶口瀑布》有什么共同点?本文在景物描写时又有什么独道之处?
【答案】(1)游记 感受和思考 敬畏和赞美
(2)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峰、冰河、冰窟等景物令人目不暇接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冰塔林奇美景色的赞美。
(3)共同点:都综合运用多种修辞,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描写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展现了大自然伟大的神奇,作者将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融于景物之中,采用情景交融写法,丰富了文本内容和读者阅读感受。
【分析】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分别站在砾石堆愿望冰峰和冰河,站在冰河边近观冰山,置身冰窟仔细观察冰体,虽然整个历程十分艰苦,出现了缺氧反应并且外伤剧痛,但是却看到了如此美丽的风景,体现作者坚强乐观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作者是马丽华,描写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展现了大自然伟大的神奇。文章通过展现表达了令人眩晕的冰塔林美景,表现了作者观瞻如此壮景后对大自然充满敬畏和赞美。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尽情卖弄”传神地写出了这里的景象美丽而多彩的特点。
(3)本题考查阅读比较。两篇文章都是描写景物的,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描写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作者将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融于景物之中,天地间浩浩苍苍,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表达了作者对此地的喜爱和赞美。情景交融丰富了文本内容和读者阅读感受;
答案:
(1)游记 感受和思考
(2)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峰、冰窟等景物令人目不暇接的特点。
(3)共同点:都综合运用多种修辞,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描写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展现了大自然伟大的神奇,采用情景交融写法。
【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12.(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ChatGPT横空出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为帮助同学们了解ChatGPT
ChatGPT的自述
我是由OpenAI开发的一种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聊天机器人程序,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数据,并且能够以类似于人类交流的方式理解和响应自然语言输入。
ChatGPT的原理
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不仅能快速响应人们的提问,还能帮助使用者创作小说、编写代码、整理数据、代写作业、代参加远程考试等。ChatGPT何以如此强大?下面就为你揭秘!
ChatGPT是如何炼成的
第一步:语言模型
本质上,ChatGPT是AI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背后的关键是语言模型。语言模型通常由两大部分组成:语料库和处理语料库的AI模型。其中,而AI模型则像是一位厨师,可将所有食材处理、烹制成“满汉全席”。
那么,ChatGPT的“食材仓库”和“厨师”分别指什么?
“食材仓库”指OpenAl 推出的大型语言模型 GPT﹣3,它囊括了17.5万亿个语言文本,及大量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源。“厨师”即GPT﹣3采用的多层Transformer 模型。这位“大厨”细心又严谨
第二步:模型微调
语言模型只是第一步,要想炼成ChatGPT,离不开模型微调的作用。
模型微调分三步:第一步,人工输入大量问题及相对应的回答。语言模型会学习这些内容,训练出一个“自动回答生成器”。
第二步,人工输入更多问题,让“自动回答生成器”自行输出多个答案,以训练出一个“好坏判断模型”。
第三步,AI强化学习循环,“自动回答生成器”继续大量生成回答,以训练出接近人类的表达。
反响
2022年12月1日,OpenAl推出人工智能聊天原型ChatGPT,引起广泛关注。ChatGPT上线仅两个月活跃用户便突破一亿,同样达到1亿用户,TikTok用了约九个月
2023年1月3日,出于“担心对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以及“对内容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的担忧”,纽约市颁布了“ChatGPT禁令”。
2023年2月4日,以色列总统艾萨克 赫尔佐格发表部分由人工智能撰写的演讲,成为首位公开使用ChatGPT的国家领导人。
2023年2月17日,杭州居民的社交圈疯传一条“3月1号起杭州市政府将取消机动车尾号限行政策”的消息,经调查发现,被不明所以的人士截图转发,导致了错误信息的传播。
2023年3月21日,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发博文评价ChatGPT是他一生中遇到过的两次革命性技术之一,会给人类在生产力、健康和教育领域带来帮助。
2023年4月5日,0penAl发布《我们保障AI安全的方法》,介绍该公司保护儿童、保护隐私、提高事实准确性等多个确保AI模型安全性的部署。
ChatGPT争鸣
《纽约时报》科技专栏作家KevinRoose:即使是ChatGPT的缺陷,比如它的回答往往有事实性错误,也能成为批判性思维锻炼的素材,对它的回答作出评价。
发展中世界工程技术科学院院士钟义信:人类大体存在三类认知方法:幼儿时期的“盲从认知”、青少年时期的“统计式认知”、成人时期的“理解式认知”。自主创新主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ChatGPT以“统计认知”为基础,它能找到或提供与问题具有最大相关性的答复,但并不理解这种答复是什么意思
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ChatGPT可能在2﹣3年内产生自我意识。假如让ChatGPT 随意搜索、浏览互联网上的知识,有自主意识的GPT会不会在看完类似《终结者》的电影后,产生与人类为敌的想法?
科幻作家陈掀帆:文学创作中的“人物塑造”“情感描写”等都是个人化的不可替代的创作部分,机器所写的内容是基于统计大数据后生成的模式,有着严重的模仿痕迹。
大学生彭羊:问ChatGPT要有技巧,很锻炼提问能力。如果问题模棱两可,它的回答可能会有很大偏差。如果希望得到更精准的回答,不断变换提问的方式。向机器人提问,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科技生活》2023年4月27日)
(1)下列对版面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ChatGPT是一款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具有自主学习、响应自然语言输入的能力。
B.ChatGPT最终能用接近人类的表达回答人类的问题,是它自动训练的结果。
C.“反响”版块按时间顺序呈现ChatGPT问世后引起的不同反应,便于读者快速获取信息。
D.在“争鸣”版块,钟义信和陈楸帆都认为ChatGPT的智能无法与人类相比。
(2)在“ChatGPT是如何炼成的”版块中“第一步:语言模型”部分主要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3)ChatGPT自问世以来就是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它利大于弊,应大力推广:有人认为它弊大于利,简述理由。
【答案】(1)B
(2)ChatGPT的语言模型是一般读者不熟悉的科技知识,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说明它的两大组成部分的功能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而且能让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3)示例一:利大于弊,应大力推广。理由:虽然存在安全性和信息错误的问题,但 ChatGPT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技术之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这样先进的技术,我们应在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善加利用,而不应禁止;ChatGPT 功能强大,它可以帮助人类完成大量基础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将人类从忙碌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去休息和创造。
示例二:弊大于利,应该禁止。理由:ChatGPT 虽然有强大的功能,能代替人做很工作,但将可能导致大量从事基础性工作的人失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容易让人产生思维惰性,不利于人的成长和发展;ChatGPT 一直在进化,很可能产生自主意识,威胁到人类的安全。
【分析】本文是以“ChatGPT”为主题的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第二题考查说明方法分析,第三题考查阅读看法。
【解答】(1)ACD.正确。
B.有误,结合“人工输入更多问题,然后人工对多个AI答案进行质量排序,可知选项错误。
故选:B。
(2)ChatGPT的语言模型是一般读者不熟悉的科技知识,用打比方的方法,把“AI 模型”比作“厨师”,来说明它的两大组成部分的功能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能让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符合受众群体特点。
(3)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示例一:利大于弊。理由:ChatGPT 虽然可能被人恶意使用,利用好了,比如为学习者提供有力支持;而且,未达到人类智能水平,只要有效监管,发挥其积极作用,应该禁止,其实从工作原理看,这会给知识版权保护带来灾难,有可能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示例三:有利有弊。ChatGPT 作为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这是毋庸质疑的,因此,或者一些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领域;或通过技术对它的搜索,等到 AI 模型安全性提高,再推广使用。
答案:
(1)B
(2)ChatGPT的语言模型是一般读者不熟悉的科技知识,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说明它的两大组成部分的功能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能让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3)示例一:利大于弊,应大力推广,但 ChatGPT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技术之一,对这样先进的技术,而不应禁止,它可以帮助人类完成大量基础性工作,将人类从忙碌中解放出来。
示例二:弊大于利,应该禁止,能代替人做很工作,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不利于人的成长和发展,很可能产生自主意识。
【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作文(40分)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13.(40分)生活中处处有惊喜:取得骄人的成绩,是惊喜;学习上的进步;体会到一种亲情,是惊喜,是惊喜……惊喜源于坚持,源于智慧,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4)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答案】见解答。
【分析】这是一道话题作文。话题为“惊喜”。生活中处处充满惊喜,惊喜让生活充满了阳光,惊喜让人生充满了期待。“惊”强调了意外,是叙事的着眼点;“喜”强调了“好事、善事、美事、乐事、趣事”等,是文章的立意点。“惊”之后收获的是“喜”。审题和切入基本没有什么难度,一般不会跑题。但是如果学生不能选择新颖的角度或是挖掘深层的含意,写不出“意外”,撬不动情感,则很难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可以写普通人带给我们的惊喜。比如父母、老师、同学、陌生人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以普通人为核心去写平常的事,采用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方式写出其人格美、人情美、心灵美,核心点是人物精神让人惊喜。也可以写凡人琐事、通俗文化、古朴民风、百姓趣事等,这些生活中的人、事、物,有很多让人感到惊喜的地方。也可描绘民间习俗、年节风俗、庆典活动等让人惊喜的场面,也可叙述校园生活、日常经历中曲折多变、意外连连、生动有趣的小事,关键是事件要让人惊喜。还可以写诗词歌赋、文人雅士、经典活动等,这些人、事、物给人的灵魂和精神带来了触动,从而诱发了惊喜之情。学生应精心描写过程与场景,着力点是活动的品位让人惊喜。
【解答】
享受生命中的惊喜
人生如一个五味瓶。因为有了这些情感,让原本平淡的生活。
作为一名中学生,很多人会说生活是多么枯燥无味啊,而有的人会说生活是多么有快乐。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如果你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待生活。
对于我来说,中学处处充满惊喜。
首先进入中学给我的第一个大惊喜就是在新的环境,新的学校下。
友情的惊喜。
进入中学,在新的环境下有许多不适应,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谢谢你们的陪伴。在课堂上我们一起讨论难题,在体育课上我们相互鼓励,谢谢你们。
学习上的惊喜。
随着学科的增多和内容的加深,中学生活比小学生活要累很多,不让自己落下太多,以前那个粗心大意的我变成了一个细心的我,谢谢你们的教导。虽然我的成绩在班内不是很突出,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着。
感谢你们的陪伴,让我的人生旅途充满欢乐。
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我们要以愉快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点评】本文开篇点题:“人生如一个五味瓶,只要我们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待生活,其实生活中处处充满惊喜。”然后记叙了“我”上中学后遇到的各种惊喜,最后以“人生处处充满惊喜”做结尾,告诉我们“我们要以愉快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让生活充满美好”,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4.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化是什么?文化是生活,如贴对联、穿旗袍,如打油茶、烧泥陶;文化是建筑;文化是器具,如会鼓、天琴,如《乡愁》《秋词》;文化是个人;文化还是道德素养,民风家教,子孙握之。文化在身边,文化在心里
请围绕“我与传统文化”这一话题,自拟题目、以物见人、缘人记事、因事生情,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拟好标题并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得抄袭、套作(2)行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见解答。
【分析】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目要求根据个人生活见闻,围绕“传统文化”来写作。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风民俗。我们在写作之前,先要了解本地有哪些“传统文化”,自己先罗列几个,比如,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传统工艺:剪纸、风筝……民族艺术:戏剧、杂技、绘画、书法、风筝……传统美食:各地风味小吃……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传统服饰:各民族各地区独特的服装;其他:茶文化,酒文化等;然后再比较分析,看自己对哪种“传统文化”比较熟悉了解,比较感兴趣。只有自己熟悉并且感兴趣的内容才能写得精彩。接下来思考,这种“传统文化”的来历,蕴含的意义,主要有哪些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习俗”有什么变化,或者是带来了怎样的思考等。“我与”,提示我们要以第一人称来写,写自己认识与传承传统文化的经历,一定要融入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表达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赞美。教材上我们学过的鲁迅的《社戏》,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都是表现传统文化的优秀文章,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借鉴的范文。
【解答】
我与传统文化
小时候,年龄和模样早已记不清了,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我就渐渐对写字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兴趣,好像一颗颗美丽的糖果一样,时刻充满着诱惑。
从此,我便在课堂上十分认真地观察着她的板书,我便开始偷偷拿着方格本子。起初那根本就不像是字,说不出有多难看,我坚信“有志者事竟成”,便不懈地练习,一点点地描红临写,我很荣幸地被老师派去参加市里的中小学生写字比赛,心里不免有些紧张,发现有好多人的字写得那么出色。比赛结果要在半个月后公布,日子有多难熬哇。我曾暗暗发誓,便不再练字了,我竟获得了二等奖,真的难以抑制那种兴奋的心情。从此。
我步入了初中的课堂。而这时的我,于是,乐此不疲地汲取着各类书法的精华,我觉得每种书法都有其独到的特点,就像是一个正襟危坐的人一样,毫无矫揉造作之态。而行书则像一个造型百变的模特,时而舞动身躯,时而轻盈跳跃……每时每刻都有不同的新意,使我在其中慢慢领悟到﹣﹣“花间一壶酒,大篆,值得慢慢品味。
这么多年来,我始终钟情于书法,也总会兴致勃勃地与他们切磋一番。学书法,更重要的是,同时也磨炼了一种恬淡的心境。
中国的书法,已成为一种书写艺术,独放异彩。
【点评】本文以时间为顺序,叙述了“我”从小喜爱书法的经历。文章内容充实,既有自己练习书法的描述,也有对书法艺术的认识,文化内涵比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