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精神的三间小屋 课件(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精神的三间小屋 课件(共5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6 11:4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新课导入
如果你有几间可以自由支配的小屋,你最想用它来装什么?
美食
玩具
书籍
10 精神的三间小屋
学习目标
01
知识备查
02
字词清单
03
初读课文
04
精读课文
05
教学目录
07 拓展延伸
06 课堂小结
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把握作者主要观点。(重点)
2.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体会本文“以小见大”的精巧构思。(重点、难点)
3.学会关注自己的心灵,构建自己的精神空间。
(素养)
学习目标
毕淑敏,1952年生于新疆。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地区部队任卫生员、军医。从医20多年后,开始专业写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素面朝天》《提醒幸福》《保持惊奇》,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毕淑敏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有改动。我们常把人的心灵比喻为天空、大海,以形容它的广阔。这篇文章选择的比喻则更贴近日常生活经验:一般家庭,住上三居室,就算小康了,这里指的是身体运动的空间。那我们心灵活动的空间,是否也有个基本达标的数值?在精神上,我们是否也需要有三间小屋,可以盛得下情感、事业和我们自身呢?文章独辟蹊径,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人类精神大厦的建设问题,令人耳目一新。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本文是议论文单元的最后一课,但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就是既有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又有一定议论说理特色的散文形式。它拥有一个或多个中心,以议论、记叙、抒情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某个观点的文章。它的特点是理中含情,情中有理,意蕴深广。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情感的熏陶。
议论性散文
知识备查
广袤( ) 积攒( ) 宽宥( )
游弋( ) 困厄( ) 濡养( )
麾下( ) 嘟囔( ) 灰烬( )
自惭形秽( ) 间不容发( )
金戈铁马( ) 形销骨立
抽丝剥茧( ) 鸠占鹊巢( )
李代桃僵( ) 相得益彰( )
可望而不可即( )
读读写写
mào
字词清单
zǎn
yòu

è

huī
dū nɑnɡ
jìn
huì
jiān

jiū
jiānɡ
zhānɡ

读fà,意为“头发”。
区别“金戈铁马”的“戈”。
ɡē
意为“靠近,接触”,如“若即若离”。
襟怀( ) 云霓( ) 憎恶( )
轻觑( ) 挟持( ) 驰骋( )
坍塌( ) 窗棂( ) 矗立( )
jīn

zēnɡ

xié
chěnɡ
tān
línɡ
chù
多音字

( )间不容发
( )间隙
jiān
jiàn

( )积攒
( )攒动
zǎn
cuán

( )抽丝剥茧
( )剥皮

bāo

( )菌子
( )细菌
jùn
jūn
【串句记忆法】他们之间(jiān)的通信从来没间(jiàn)断过。
形近字
僵( )
缰( )
jiānɡ
jiānɡ
疆( )
jiānɡ
李代桃僵
疆域
缰绳
销( )
硝( )
xiāo
xiāo
消( )
xiāo
形销骨立
消失
硝烟
弋( )

戈( )
ɡē
游弋
金戈铁马
坍( )
tān
彤( )
tónɡ
坍塌
彤云
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
形容品种繁多。
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
金属制的戈,披铁甲的战马,借指威武雄壮的军队,也指战争或军旅生涯。
词语集注
自惭形秽
不知所措
可望而不可即
林林总总
间不容发
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注意不能形容人与人之间情感亲密无间。
金戈铁马
没有老师传授指导,靠自己学习钻研而通晓(某种知识技能)。
形容天气恶劣。比喻悲惨凄凉的境遇。
形容使人感到愁闷悲惨的景象或气氛。
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
无师自通
凄风苦雨
愁云惨雾
形销骨立
俯拾即是
只用于物,不用于人。
俯拾即是:有弯腰拾起东西的形象色彩,不仅形容数量多,而且强调容易得到。
比比皆是:形容多得到处都是,强调数量多。
将旗之下,文中指手下、手中。
一根一根地把丝抽出来,一层一层地把茧剥开。形容分析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也作“鹊巢鸠占”,语出《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后用来比喻强占他人的居所。
意思是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指相互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彰,
显著。
抽丝剥茧
鸠占鹊巢
李代桃僵
相得益彰
多含贬义,不能用在正面人物上。
麾下
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明确“精神的三间小屋”是什么及作者的观点。
1.划分文章层次。
2.画出不理解的或是认为重要的句子。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
划分层次
初读课文
第二部分
(7—18)
第三部分(19—20)
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小屋”。
论述论题——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总结升华——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第一部分
(1—6)
初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我们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完善自我。
自主探究
初读课文
题目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的精神世界比作“三间小屋”,给人以温馨的感觉,同时让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
2.本文标题有什么妙处?
3.作者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修建的三间小屋分别盛放了什么?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安放自身
盛着爱恨 
爱大于恨  
光明温暖
盛放事业
规划、耕耘
坚固优雅
珍视自我
独特安稳
第一间
第二间
第三间
4.作者认为应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给精神建设栖息地,使人健康、美丽、庄严、伟大、真诚、完满、永恒。
1.阅读1—6段,说说作者是如何引出论题的。
通过引用名言和类比的方式,引出论题。
(1)先引用雨果的话和“宰相肚里能撑船”两句借助空间来描述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名言,将抽象的精神世界与具象的空间概念关联起来。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品读第一部分
(2)由“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的类比,提出“那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的问题。
(3)第4段继续使用类比,从实际居住的三居室也算小康,自然引出为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的论题。
类 比
借助类似的事物的特征刻画突出本体事物特征的一种手法。
作用:它能更浅显形象地加深读者对本体事物的理解,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等等。
“月冷风清,竹木萧萧”形象地点出了“精神的三间小屋”应建在环境幽雅、不受干扰、富有文化气息的地方。
2.阅读第6段,说一说作者认为“精神的三间小屋”应该建在什么样的地方?
品读第二部分
1.分析第8段,分析作者在论述第一间精神小屋时的思路。
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阐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用了几个生动的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最后,用一个假设句引出结论,激励人们重塑“爱比恨多”的精神空间。
2.我们为什么要重塑“爱比恨多”的精神空间?
作者认为,爱比恨多,小屋就阳光明媚,人的福气就大;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人的精神就会悲戚压抑,所以要扫洒庭院,清扫负面的精神垃圾,为爱留下足够的空间,重塑“爱比恨多”的精神空间。
3.第二间小屋为何要用来盛放我们的事业?
①我们将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漫长的时光,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
②很多时候,人们费时弥久,才能寻到所热爱的事业。当这件小屋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时,就能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
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4.建造“坚固优雅”的第二间精神小屋的“要诀”是 什么?
作者首先用一个反问句引出人们心中的疑惑;接着,从反面论证保持独立的思想的重要性;最后,形象揭示失去独立的思想的严重后果,告诫人们: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
5.作者是怎样写第三间精神小屋的
6.“安放我们自身”中的“自身”有怎样的内涵?
这里的“自身”不单指人的个体生命,更是指人所具有的特立独行的人文精神。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心灵的纯净与精神的超越,甚至是一种不为形役、高远圣洁的人生境界。
7.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
这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能从不同渠道接受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渐渐地,有的人就被这个信息社会所同化,常常随波逐流,用他人的观点来评价事物的价值,以为众人所追求的就是自己想要的。于是别人的思想、外在的信息代替了自己的思想,自己成为缺乏思想和思考的人,所以说“唯独没有我们自己”。
品读第三部分
试分析第19、20两段的作用。
作者由建筑精神的小屋,扩大到“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并以“精神的宇宙是如此的辽阔啊”结束全文,扩大了文章的格局,给人带来阅读的回味和思想的回荡。
整体归纳探究
1.文中作者论述的“精神的三间小屋”,顺序能否调换一下?请简述理由。
不能调换。
精神的第一间小屋盛着我们的爱和恨,其内涵侧重人之常情,是精神世界最普遍的,也是最基础的情感。
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是比喜怒哀乐之情有所提升的精神追求,指向的是个体精神的纯粹和充沛。
第三间小屋安放我们自身,是鼓励我们要有独立自主的思想,指向的是自我精神的健全和独立,这又是一种提升。
文章是按从感性到理性的逻辑顺序,逐步提升,层层深入来写的。
2.结合全文,谈谈我们该如何建构自己的精神空间。
要建构自己的精神空间,应做好以下几点:
(1)爱一切真善美的人、事、物,恨一切假恶丑的人、事、物,要给爱留下足够的空间容量,使希望永恒在前。
(2)有足够的定力去寻找、规划“相宜的事业”,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
(3)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保持独立的思想,张扬个性,完善自我。
3.文章结尾“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你打算在精神大厦里安放些什么呢?
我要将宽容、理想、希望、坚强、友爱、谦逊、勇敢、勤劳、善良、正义、无私、豁达、开朗、感恩、奉献、亲情、友情、爱情、友谊等都放进我们的精神大厦。
4.文中作者运用多种修辞,为我们构建了精神的三间小屋,把一个个抽象的精神小屋,写的具体鲜明。在文中找一找相关语句,品一品。
(1)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
排比,列举了第一间精神小屋存放的内容,形象具体,使读者更清晰地认识到第一间精神小屋的内涵。
(2)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
比喻,把“爱比恨多”的小屋比作“有红色的鲤鱼游弋”的“金色池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屋的温暖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光明温暖的“爱比恨多”的精神空间的喜爱和向往。
(3)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
拟人,“挟持”“麾下”等词,赋予“精神”这一抽象概念以人的情态,既形象生动,又新颖独特,表明了事业对人的精神的持久、广泛的干预作用。
5.作者在论证“精神的三间小屋”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比喻论证
如第17段以“高速公路”“集装箱”比喻自己头脑中充斥着外来的信息,以“羊肠小道”“储藏盒”比喻自己头脑中的自我空间,形象生动。
(2)对比论证
如“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假如恨比爱多……你的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把心中充满爱和心中恨比爱多两种情况进行对比,突出了两种内心世界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精神生活,一个快乐无比,一个悲戚压抑,给人以警示。
文章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我们要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只有拥有“健康”“庄严”“努力”“真诚”,我们才能拥有幸福而充实的生活。
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本文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借助感性的形象和感性的手段,把“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思想里”(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表达出深刻而撼动人心的思想:“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
构思新颖独特。
写作特色
如文章第8段“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的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
对比手法,论述充分。
洒入”使用的就是对比的手法,将“精神的屋”“爱比恨多”与“恨比爱多”时的不同情状拿来对比,前者“光明温暖”,后者“凄风苦雨,愁云惨雾”,很自然地让读者接受了“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的观点。
如“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使用了比喻及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事业”喻作“挟持者”,将 “人”喻作“人质”,阐述了事业对人的濡养或腐蚀作用,使论证显得形象生动。
用语形象,修辞巧妙。
精神的三间小屋
引论
结论
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
本论
第一间小屋
第二间小屋
美好人性 健康人格
建筑三间小屋
扩建精神大厦
第三间小屋
撑起精神世界大厦
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盛放着我们的事业
安放我们自身
板书设计
(一)杨 绛
钱锺书的夫人杨绛,年近百岁时,还在坚韧地思索,顽强地耕耘。她一生经历许多苦难,却始终没有被击倒,而是硬硬朗朗地站着,用她的话说是在为锺书和女儿钱瑗“打扫现场”——12年时间出了13册《钱锺书集》、5册《宋诗纪事补订》以及《钱锺书手稿集》《我们的钱瑗》。她将自己和钱锺书的全部稿费和版税捐给母校,设立“好读书”奖学金以资助贫困学子,自己却过着朴素的生活。
拓展延伸
(二)钱七虎——为国铸盾,永远在路上
钱七虎,中国工程院院士、防护工程专家,“八一勋章”获得者。他在港珠澳大桥、雄安新区、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能源地下储备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重大咨询建议。退休后,仍活跃在国家战略防护工程建设前沿,积极为川藏铁路建设、渤海湾海底隧道论证建言献策,为我国防护工程建设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虽然我已经80多岁了,但我总觉得还有很多事要做。为祖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是我的毕生追求,也是我的事业所在、幸福所在!”钱七虎表示,有生之年他将继续在为国铸盾的道路上不断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