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元素周期律
结构 性质
相似性
递变性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得/失电子
电子层数不断增加 金属性增强
非金属性减弱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非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
一、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1.原子结构变化规律
(1)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的规律性变化
如图为核电荷数为1~18号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规律: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除H、He外,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现 的周期性变化。
从1到8
(2)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稀有气体除外)
以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横坐标,原子半径为纵坐标,在坐标系中表示出3~9号元素、11~17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半径所对应的点,并把这两组点分别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绘制如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得出:原子序数为3~9号元素和11~17号元素原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都逐渐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稀有气体除外)呈现 变化。
周期性
减小
电子层数 3
电子层数 2
原子半径的影响因素
(1)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双重因素影响
(2)短周期元素原子,受电子层数因素影响较大
(3)一般情况下,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对核外电子引力越大,电子活动范围越小,即原子半径越小
2.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结合课本表4-5,对1~18号元素,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横坐标,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为纵坐标,绘制折线图如图所示:
结论: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现 到 (氧、氟除外)的周期性变化、最低负化合价呈现 到 的周期性变化。
+1
+7
-4
-1
②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O、F及稀有气体除外)
|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非金属具有)|=8-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8(氢除外)
根本原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金属性强弱比较
请你设计实验,比较Na、Mg、Al三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
提示: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
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金属性强弱比较
①按表中实验操作要求完成实验,并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250 mL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再将绿豆大小的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烧杯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钠与冷水反应剧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_________
______
钠熔成小球,浮在水面上并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反应后溶液变红
2NaOH+
H2↑
缓慢
浅红
Mg(OH)2+H2↑
将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镁条、铝片分别放入滴有酚酞冷水的试管中,然后加热试管 ①镁与水:常温下,没有明显的变化;加热,反应 ,酚酞变 色; ②铝与冷水、热水均看不到明显的变化 镁与冷水几乎不反应,但能与热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镁条和铝片,再向试管中各加入 2 mL 2 mol·L-1盐酸 两支试管内都有____ 冒出,但放____ 的试管中逸出气体的速率较快 镁、铝都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但镁更容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色
气泡
镁条
Mg+2HCl===MgCl2
+H2↑,2Al+6HCl===
2AlCl3+3H2↑
结论:
由上述实验可知:钠、镁、铝置换出水(或酸)中的氢时,由易到难的顺序是 。
②钠、镁、铝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Na>Mg>Al
Na>Mg>Al
非金属性强弱比较
1、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及氢化物的稳定性;
生成气态氢化物时反应条件越容易,对应氢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
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如何比较Si、P、S、Cl四种非金属的非金属性强弱呢?
元素 Si P S Cl
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及酸性 H2SiO3 弱酸 H3PO4 中强酸 H2SO4 强酸 HClO4
酸性更强
非金属性强弱比较
填写下表空格:
SiO2
P2O5
SO3
Cl2O7
硅、磷、硫、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硅、磷、硫、氯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HClO4>H2SO4>H3PO4>H2SiO3
Cl>S>P>Si
单质与H2的反应条件 高温 磷蒸气与 H2能反应 加热 光照
或点燃
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及其热稳定性 SiH4 不稳定 PH3 不稳定 H2S受 热分解 HCl
稳定
元素 Si P S Cl
非金属性强弱比较
填写下表空格:
分析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硅、磷、硫、氯的单质与氢气化合时条件由易到难的顺序为 。
②硅、磷、硫、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③硅、磷、硫、氯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Cl2>S>P>Si
HClO4>H2SO4>H3PO4>H2SiO3
Cl>S>P>Si
元素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最高价氧 化物的 水化物 的化学式 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酸碱性 强弱 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弱酸 中强酸 _____ 酸性
更强
NaOH
Mg(OH)2
Al(OH)3
H2SiO3
H3PO4
H2SO4
HClO4
强碱
中强碱
?
强酸
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探究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Ⅰ.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①在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3 mL 2 mol·L-1的AlCl3溶液,逐滴加入氨水至过量,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向实验①的一支试管中逐滴滴入6 mol·L-1的盐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Al(OH)3+
3HCl===AlCl3+3H2O
③向实验①的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6 mol·L-1的NaOH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结论:Al(OH)3既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为 。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Al(OH)3+NaOH===NaAlO2+2H2O
两性氢氧化物
二、同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同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虽然相同,但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1)概念: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 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作元素周期律。
(2)内容:随着元素 的递增,元素的 (稀有气体除外)、元素的 性和 性、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
(3)实质: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 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
原子半径
金属
非金属
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周期律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
金属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金属、非金属两侧找到半导体材料
农药的开发
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的元素
1. 寻找有特殊用途的新物质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2. 科学预测
(1)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①比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如金属性:Mg>Al、Ca>Mg,则由碱性:Mg(OH)2>Al(OH)3、Ca(OH)2>Mg(OH)2,得碱性:Ca(OH)2>Al(OH)3。
②推测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
例如:已知Ca(OH)2微溶、Mg(OH)2难溶,可推知Be(OH)2难溶。
根据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推知不常见元素砹(At)应为黑色固体,与氢难化合,HAt不稳定,其水溶液呈酸性,AgAt难溶于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