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重点中学高二(上)开学数学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重点中学高二(上)开学数学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16 14:0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重点中学高二(上)开学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
1. 已知向量,,若,则( )
A. B. C. D.
2. 幂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是减函数 C. 是奇函数 D. 是偶函数
3. 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4. 在中,为上一点,且,则( )
A. B. C. D.
5. 已知,则( )
A. B. C. D.
6. 已知向量,满足,则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 )
A. B. C. D.
7. 在直三棱柱中,,,则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8. 各角的对应边分别为,,,满足,则角的范围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在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 已知是虚数单位,复数,,则( )
A. 任意,均有
B. 任意,均有
C. 存在,使得
D. 存在,使得
10. 函数的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 函数的解析式是
B. 函数的最大值是
C.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D. 函数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11. 如图,在长方体中,,,分别为棱,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点共面
B. 直线与平面相交
C. 直线和所成的角为
D. 平面和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12.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每一个音都是由纯音合成的,纯音的数学函数为,其中影响音的响度和音长,影响音的频率,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与声波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低的声音低沉平时我们听到的音乐都是由许多音构成的复合音,假设我们听到的声音函数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是偶函数
B. 的最小正周期可能为
C. 若声音甲的函数近似为,则声音甲的响度一定比纯音的响度大
D. 若声音乙的函数近似为,则声音乙一定比纯音低沉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13. 某中学高三年级人,高二年级人,高一年级人,若采用分层抽样的办法,从高一年级抽取人,则全校总共抽取______ 人
14. 已知一扇形的圆心角为,半径为,弧长为,则的最小值为______ .
15. 如图,三棱锥中,平面平面,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若,,,四点在某个球面上,则该球体的表面积为______ .
16. 在锐角中,三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分
设、、、为平面内的四点,且,,.
若求点的坐标;
设向量,,若向量与垂直,求实数的值.
18. 本小题分
已知函数.
求的单调增区间;
当时,求的值域.
19. 本小题分
年月日,以“去南充,起来”为主题的南充文旅成都推介会在成都宽窄巷子举行本次推介会围绕“六百里秀美嘉陵江,两千年人文南充城”展开,通过川北大木偶、川剧快闪等多个环节,展示了将帅故里、锦绣南充的文旅资源,同时还向成都市民和广大游客推介了千年古城阆中游、将帅故里红色游、山水风光览胜游、亲子行读研学游和潮流江岸时尚游等五条精品旅游线路,为了解本次推介会的效果,随机抽取了名观众进行有奖知识答题,现将答题者按年龄分成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进行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若第一组有人.
求;
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第四组和第五组中抽取人,再从这人随机抽取人作为幸运答题者,求这人幸运答题者恰有人来自第五组的概率.
20. 本小题分
在;的最小值为;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解答.
在中,内角,,的对边为,,,且_____.
求;
若是内角平分线,交于,,,求的面积.
21. 本小题分
已知四棱锥的底面为直角梯形,,,底面,且,,是的中点.
证明:平面;
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22. 本小题分
设平面向量的夹角为,已知,.
求的解析式;
若,证明:不等式在上恒成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由题意知向量,,
故由,得,.
故选:.
根据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列式计算,即得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向量共线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2.【答案】
【解析】解:函数为幂函数,则,解得或.
当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增,不满足条件,排除;
当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满足题意.
函数在和上单调递减,但不是减函数,排除;
因为函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且,
所以函数是奇函数,不是偶函数,故C正确,D错误.
故选:.
根据幂函数的定义及单调性可判断,再由奇函数的定义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了幂函数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3.【答案】
【解析】解:若,,则或,故A错误;
若,,则或与相交或与异面,故B错误;
若,,,则或与相交,故C错误;
若,,则或,又,,故D正确.
故选:.
由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逐一分析四个选项得答案.
本题考查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是基础题.
4.【答案】
【解析】解:由题意知,,因为,且,
所以.
故选:.
根据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运算及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5.【答案】
【解析】解:因为,所以,
所以,即,
所以,则,
所以

故选:.
利用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展开再平方得到,从而求出,再由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计算可得.
本题主要考查了和差角公式,同角基本关系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6.【答案】
【解析】解:,
故所求投影向量为.
故选:.
根据投影向量定义可得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投影向量的公式,属于基础题.
7.【答案】
【解析】解:在直三棱柱中,,,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则,,
则,,
则,
即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故选:.
先建系,求出对应点的坐标,然后结合空间向量的应用求出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即可.
本题考查了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重点考查了空间向量的应用,属基础题.
8.【答案】
【解析】解:由,得:,
化简得:,
同除以,利用余弦定理得,,
所以,
故选:.
化简已知不等式可得,利用余弦定理得,利用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可求的范围.
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考查了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
9.【答案】
【解析】解:不能与实数比大小,故B错误;
,,
则,
易知,且不能同时取得等号,故,即A正确;
即动点到动点的距离,显然在抛物线上,在单位圆上,如图所示,
当,时,,故D正确;
若存在,使得,则,
由上知,即上述方程组无解,故C错误;
故选:.
利用复数的概念、相等的条件、模长公式一一判定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模,属于中档题.
10.【答案】
【解析】解:根据函数的一个周期内的图象知,,,所以,
由五点法画图知,,,解得,,
时,,所以,选项A错误;
函数的最大值是,选项B正确;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选项C周期;
,所以是的一个对称中心,选项D正确.
故选:.
根据函数的一个周期内的图象求出、和、,即可写出函数解析式,再判断选项中的命题是否正确.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应用问题,是基础题.
11.【答案】
【解析】解:对于,连接,,如图,
面,而面,面,
,,,四点不共面,故A错误;
对于,若为中点,连接,为棱的中点,
由长方体性质得,平面,
若平面,而平面,矛盾,
直线与平面相交,故B正确;
对于,若,分别是,中点,连接,,
由长方体性质知,,
,,直线与所成角为,
设,由已知,则,
为等边三角形,为,
直线与所成角为,故C错误;
对于,若是中点,则,、、、共面,
平面和平面的夹角即是面和面的夹角,
面面,长方体中,,
为面和面的夹角,如图,
,故D正确.
故选:.
对于,连接,,根据、、与面位置关系即可判断;对于,为中点,连接,推导出,根据它们与面的位置关系即可判断;对于,若,分别是,中点,连接,,推导出直线和所成角为,再证明为等边三角形即可得大小;对于,若是中点,求面和面的夹角即可,根据面面角的定义找到其平面角即可.
本题考查四点共面的判断、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异面直线所成角、二面角的定义及余弦值的求法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
12.【答案】
【解析】解:对于,因为

所以函数是奇函数,故A错误.
对于,因为
,故B错误.
对于,因为,即声音甲的振幅大于,而纯音的振幅等于,
故声音甲的响度一定比纯音的响度大,故C正确;
对于,因为的最小正周期为,的最小正周期为,
所以 的最小正周期为,频率为,的频率为,,
所以声音甲一定比纯音更低沉.故D正确.
故选:.
对于,根据奇函数的定义判断,可知A错误;对于,根据函数周期性的定义,可知B错误;对于,比较振幅的大小,可知C正确;对于,求出频率,比较大小,可知D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换,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真假命题的判断,属于中档题.
13.【答案】
【解析】解:设全校总共抽人,
某学校高三年级人,高二年级人,高一年级人,
采用分层抽样的办法,从高一年级抽取人,

解得.
全校总共抽取人.
故答案为:.
设全校总共抽人,利用分层抽样的性质能求出全校总共抽取人数.
本题考查全校总共抽取的人数的求法,考查分层抽样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是基础题.
14.【答案】
【解析】解:因为扇形的圆心角为,半径为,弧长为,所以,
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取“”,
所以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用半径表示出弧长,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的最小值.
本题考查了扇形的弧长与半径的关系应用问题,也考查了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
15.【答案】
【解析】解:作出底面的外心,侧面的外心,取中点,
连接,因为平面平面,面平面,
因为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所以,
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
由球的性质可得平面,所以,
同理,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故,
在中,因为,,则,
设的外接圆半径为,根据正弦定理有,则,
设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为,则,
则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故答案为:.
作出相关面的外心,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正弦定理即可得到答案.
本题考查了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计算,属于中档题.
16.【答案】
【解析】解:是锐角三角形,
,,
且,
即,
令,则,,
则,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此时,
即的最小值是.
故答案为:.
利用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进行转化,利用换元法进行转化,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进行求解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最值的求解,利用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进行转化,利用基本不等式进行转化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中档题.
17.【答案】解:设,,,,且,

,解得,


,,且与垂直,
,解得.
【解析】设,根据点,,的坐标及可得出,然后解出,即可;
可求出和的坐标,然后根据与垂直得出,然后进行向量坐标的数量积运算即可求出的值.
本题考查了根据点的坐标求向量的坐标的方法,向量坐标的加法、减法、数乘和数量积的运算,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8.【答案】解:根据,
令,
整理得:,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由于,故,
所以.
则,
所以.
【解析】根据题意,先由三角恒等变换将函数化简,然后结合正弦型函数的单调区间即可得到结果;
根据题意,由的范围即可得到的范围,再得到的范围,即可得到结果.
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三角函数关系式的变换,正弦型函数的性质,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9.【答案】解:易知第一组的频率为,
若第一组有人,
则;
易知第四组和第五组的频率分别为,,
所以第四组和第五组人数之比为:,
若分层抽样的方法从第四组和第五组中抽取人,
则第四组抽取人,第五组抽取人,
记第四组的人分别为,,,,第五组的人分别为,,
则共有,,,,,,,,,,,,,,这种情况,
而这人幸运答题者恰有人来自第五组只有,,,,,,,这种情况,
所以这人幸运答题者恰有人来自第五组的概率.
【解析】由题意,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所给信息得到第一组的频率,利用第一组有人,列出等式即可求出的值;
易知第四组和第五组人数之比为:,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可知第四组抽取人,第五组抽取人,得到总样本点,再求出人幸运答题者恰有人来自第五组的样本点,进而即可求出答案.
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和古典概型,考查了运算能力和数据分析.
20.【答案】解:若选: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
得,
得,
因为,所以得,即.
若选:,又的最小值为,
,所以,,又,所以.
若选:.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所以,
又,所以.
的角平分线交于,且,
又,
所以.
由余弦定理可得,即,
所以故面积为.
【解析】若选:由正弦定理,结合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推出得,求解即可.若选:可得,可求;若选:切化弦变形可得,可求;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通过,结合余弦定理可求,从而可求面积.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正余弦定理,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属中档题.
21.【答案】证明:由底面,底面,则,
在直角梯形中,因为,,,
所以,,
所以,则,
又,,平面,
所以平面;
解:平面,证明如下:
如图:
取中点,连接,,由于是的中点,故,且,
由,则,且,
从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C,
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作,垂足为,连接,如图:
在中,,又,所以≌,可得,
则≌,故B,故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由知平面,由平面,可得,
在中,,所以,
在等腰三角形中,,所以,
因为,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解析】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即可证明;
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
几何法求解.先确定二面角的平面角,再利用解三角形知识求角.
本题主要考查了线面垂直和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考查了二面角的求法,属于中档题.
22.【答案】解:因为,,
所以,,,
所以,
则,
所以,
因为,
所以当时,,当时,,
所以;
证明:当时,,
又,
所以,令,
因为,所以,所以,
则,
所以,
令,,
因为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则,即,
令,
因为,所以,所以,
则,则,
显然,所以,
即不等式在上恒成立.
【解析】根据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得到,再根据所给定义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得到的解析式;
首先求出、的解析式,在利用换元法求出的最小值,的最大值,即可得证.
本题属于新概念题,考查了三角恒等变化、三角函数、指数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向量的数量积,属于中档题.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