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习题课件(共28张PPT)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习题课件(共28张PPT)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16 18:5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基础过关
1. 将有白花的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叶片、白花都变红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最先变红的是茎的表面
B. 红墨水上升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C. 叶脉中的导管由一个活细胞构成
D. 红墨水是通过筛管向上运输的
B
2. 下列有关叶片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 叶片的表皮属于营养组织
B. 叶片由叶肉、表皮、叶脉三部分组成
C. 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D. 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A
3. (2022·北京)如图为叶横切面结构模式图,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 B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B
4.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植物进行( B )
A. 呼吸作用
B. 蒸腾作用
C. 光合作用
D. 分解作用
B
5.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的主要意义是( D )
A. 减少气体进入
B. 降低呼吸作用
C. 防止牲畜啃食
D. 减少蒸腾作用
D
6. (2022·山西)某生物实验小组在植物同一枝条上选定相似的两个叶片,一片正、背两面涂凡士林堵塞气孔,另一片不做处理,同时置于烤灯下进行照射,定时测量其叶面温度。多次实验后得到的平均值如下表。该实验说明蒸腾作用( C )
C
组别 “无处理”组叶面温度 “涂凡士林”组叶面温度
照射前 27.2 ℃ 27.0 ℃
照射10分钟时 38.2 ℃ 41.7 ℃
照射20分钟时 35.2 ℃ 42.9 ℃
A. 能提高叶面温度 B. 与叶面温度变化无关
C. 能降低叶面温度 D. 与气孔开闭无关
7.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需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这些水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这些水分的散失( D )
A. 有利于降低大气湿度
B. 对植物体来说是极大的浪费
C. 有利于植物体保存热量
D. 有利于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D
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在市内交通道路两旁移栽了大量树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 阴天移栽利于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B. 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呼吸作用
C. 移栽时根部带一个土坨,利于保护幼根和根毛
D. 移栽的绿色植物也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B
9. 某生物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锥形瓶中液面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 实验变量是叶片的数量
B. 液面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丙装置
C. 实验前三个装置的液面高度应相同
D. 该实验可证明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
能力提升
10. (2022·苏州)某同学尝试测定不同因素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他选取了三组大小相近、带相同数量叶片的枝条,具体实验方法如表所示。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 乙 丙
置于等量清水中
保留全部叶片 去除全部叶片 保留全部叶片
液面上滴加一层相同量的植物油
30 ℃ 30 ℃ 10 ℃
A
A. 甲组与乙组进行实验时的变量为叶片的有无
B. 可将丙组内的清水换成无土栽培完全营养液
C. 利用乙组和丙组实验可分析温度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D. 液面上是否滴加植物油对实验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题10解析】甲组与乙组除叶片的有无以外,其他条件都一样,故可以形成一组以叶片有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探究叶片是否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A正确;甲组和丙组以温度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温度是否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故不能将丙组内的清水换成无土栽培完全营养液,B错误;乙组和丙组中有两个变量:温度、叶片,变量不唯一,不能形成对照实验,C错误;液面上滴加一层相同量的植物油目的是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影响实验效果,D错误。
11. 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 ℃左右热水的烧杯中,会发现叶片的表面有气泡产生,而且下表面的气泡多于上表面。据此可以说明( B )
A. 叶片的表皮上有气孔,且上表皮的气孔比下表皮的多
B. 叶片的表皮上有气孔,且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的多
C. 叶片在水中能够呼吸,且下表皮比上表皮呼吸能力强
D. 叶片在水中能够呼吸,且上表皮比下表皮呼吸能力强
B
12. 某研究小组从四个不同地区采集了同一种植物的叶,测出其气孔数目并计算平均值,数据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降水量最大的地区是( A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A
【题12解析】由图可知,甲地植物叶片的气孔数目最多,故甲地蒸腾水分散失最多,大气湿度最大,降水量最大。
13. 如图是叶片剖面结构的示意图,其中①和②表示结构名称。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①]  叶肉   和叶脉三部分。
叶肉  
(2)无色透明的上、下表皮细胞呈长方体状,排列  紧  。①部位的细胞呈圆柱状或不规则,排列较为疏松,它含有较多的  叶绿体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3)叶脉中能运输水分、无机盐和养料的组织是  输导  。
紧密
叶绿体  
输导组织
(4)表皮上分布的②是  气孔   ,除了水蒸气要通过它散失到外界空气中外,由此进出的气体还包括  氧气、二氧化 ;它被称作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由  保卫细胞   控制开闭。
气孔  
氧气、二氧化碳
保卫细胞  
14. (2022·北京)某同学在研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观察与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两株生长状况相近的植物枝条用透明塑料袋罩好(如图一所示),标记为A与B。在装置内的水面上滴加食用油的目的是  防止水分从液面散失   。
防止水分从液面散失  
(2)用湿度传感器测量A、B袋内空气湿度和外界空气湿度,数据见下表。
时间 空气相对湿度/%
外界环境 A B
15:10 58.5 62.8 67.9
15:20 58.7 64.8 78.2
15:30 58.7 65.8 84.5
15:40 58.6 66.6 91.8
比较数据可以发现,在进行实验的这段时间内,A、B组袋内空气湿度变化趋势是相同的,均为  由大   ,但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原因是  B内枝条有较多叶片,蒸腾   。由此可以得出,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从  叶 这一器官向外散失。
由小变大  
B内枝条有较多叶片,蒸腾作用强
叶  
时间 空气相对湿度/%
外界环境 A B
15:10 58.5 62.8 67.9
15:20 58.7 64.8 78.2
15:30 58.7 65.8 84.5
15:40 58.6 66.6 91.8
(3)该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了大棚植物的叶表皮结构(如图二所示)。图中c是  气孔   ,即为气体进出和水分散失的门户,植物可通过控制b的状态来控制c的开和关。
气孔  
(4)该同学想继续研究温度对蒸腾作用的影响,他选用两株生长状况接近的带叶枝条,一株置于见光的窗台上,另一株放在冰箱冷藏室中(4 ℃),这样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请说出理由:  不合理,因为设计中存在光照和温度两个变量   。
不合理,因为设计中存在光照和温度两个变量  
实践创新
15. (生活应用)一批水培绿萝被安放到某河道中,在河面上形成了一片养眼的绿色风景。据悉这是用水培绿萝来净化空气、改善河道环境的首次尝试。绿萝植株吸收水分,到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要经过以下四步,其中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C )
C
③水分化为水蒸气 ④通过导管输送到叶
①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 ②根吸收水分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②④③① D. ①③②④
【题15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过程是根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到叶片,水分化为水蒸气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16. (生活应用)农作物被洪水淹没后,需洗去农作物上的泥沙,称作“洗苗”。“洗苗”的主要目的是( C )
A. 清除污泥,避免遮光
B. 清除洪水带来的污染物
C. 保证叶片气孔的畅通
D. 防止农作物受重压倒伏
C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