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综合测试 1.3-1.4(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综合测试 1.3-1.4(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16 18:0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1.4 综合测试
一 、选择题
1.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 B.泥水 C.植物油 D.牛奶
2.现代生活中的饮品各式各样,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属于溶液的是( )
A.果汁 B.牛奶
C.矿泉水 D.豆浆
3.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正方体 M,让 M 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匀速下降,进入水中,直 到全部浸没。下图给出的是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 M 下降的高度 h 变化的实验图象,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取 g=10N/kg)
A.M 受到的重力为 12N B.M 的体积为 4×10-4m3
C.M 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10N D.M 的密度为 1.2×103kg/m3
4.一密度均匀的实心物体悬浮在某一种液体中, 若将此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并轻轻取出大的一
块,余下的一块在液体中( )
A.将上浮 B.将下沉
C.仍然是悬浮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5.体积相同的铜、铁、铝和木四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时情况如图所示, 已知这四个小球的密度关系
是 ρ 铜 > ρ 铁 > ρ 铝 > ρ 水 > ρ 木头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 1 页(共 14 页)
A.四个小球的重力关系是:G 铝>G 铁>G 木头>G 铜
B.四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关系是: F 铜>F 木头>F 铁=F 铝
C.铝球、木球一定是实心的,铜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D.四个小球的质量关系是:m 铝>m 铁>m 铜>m 木头
6.一密度均匀的实心物体悬浮在某一种液体中, 若将此物体均匀地切成两块, 并轻轻地取出一半, 余
下的一半在液体中( )
A.将上浮 B.将下沉
C.仍然是悬浮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7.小明利用吸管制作了一个简易密度计。下列图形中,能够反应密度计浸入液体深度 h 与液体密度 ρ
之间关系的大致曲线是( )
(
A.
) (
D.
)B. C.
8.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都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 以提高反应速率
9.如图所示; 图中哪一个才是浮力的方向( )
第 2 页(共 14 页)
A . 1 B .2 C .3 D .4
10. “雪龙 ”号考察船圆满完成历时 198 天的南极考察任务, 返回上海码头落锚。在铁链拉着铁锚缓 慢放入水中时, 经历了如图所示三种情况:图甲中铁锚部分浸入水中; 图乙中铁锚完全浸没水中但未 触底; 图丙中铁锚沉底。三种情况下船身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 F 甲 、F 乙 、F 丙 ,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
的是( )
A.F 甲=F 乙=F 丙 B.F 甲>F 乙=F 丙
C.F 甲<F 乙<F 丙 D.F 甲>F 乙>F 丙
二 、填空题
11.小刚家里养了几条金鱼, 一天, 他看到一条体积约为 50 厘米 3 的金鱼停在水下 20 厘米处, 这时金 鱼受到水的浮力约是 N。过了一会儿, 金鱼游到水下 30 厘米处,这时(忽略体积变化)它受到
的浮力是 (填“变大 ”、“变小 ”或“不变 ”)
12.质量为 90g 的物块, 缓缓浸没到盛满密度为 0.8×103kg/m3 的酒精的容器中时,溢出 80g 酒精,则 物块所受的浮力为 N;若将该物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物块将 (上浮/下沉/悬浮),
最终物块受到水的浮力是 N。
13.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里振荡后,形成溶液的有 ,形成悬浊液的有 ,形
成乳浊液的有 。(选填序号)
第 3 页(共 14 页)
(① 白糖 ②食用调和油 ③面粉 ④味精 ⑤汽油)
14.如图所示,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放入茶叶,再倒入开水,茶叶先漂浮在水面上,过一段时间,茶
叶逐渐下沉到杯底。
(1)茶叶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浮力 (填“大于 ”“小于 ”或“等于”)重力。
(2)一段时间后茶叶逐渐下沉, 是因为浮力 (填“大于 ”“小于 ”或“等于”)重力。
15.小明在完成“动手动脑学科学”时,认识了密度计。将其放入液体中,当它竖立静止时,与液面相
交的读数即为待测液体的密度。
(1)如图甲、乙所示,让同一支密度计分别静止在水和酒精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装水的容器是 (填“甲”或“乙”)。
(2)小明同学将密度计放入盐水中,与乙图相比密度计的位置将 (填“上浮”或“下沉”)
一些。
三 、实验题
16.建兰中学“制作浮力秤"项目研究小组,制成如图所示浮力秤。使用过程中, 发现称量范围较小,
有待提升改造。
第 4 页(共 14 页)
[原理分析]浮力秤是利用物体漂浮时,F 浮=G 物 的原理工作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
积有关。
[问题提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
[方案设计]
器材: 悬挂式电子秤、金属块(4.0N)、大烧杯、水以及各种不同密度的溶液等。
步骤: ①将金属块挂在电子秤下,读取电子秤示数并记录;
②将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烧杯中,读取电子秤示数并记录,然后取出金属块擦干;
③按照步骤②的操作,换用不同密度的溶液, 多次重复试验。
[数据处理]
实验编号 1 2 3 4 5 6 7
液体密度 ρ(g/cm3) 0.8 1.0 1.2 1.4 1.9 2.0
电子秤示数 F 拉 (N) 4.0 3.6 3.5 3.4 3.3 2.6 3.0
浮力大小 F(N) 0.4 0.5 X 0.7 1.4 1.0
[交流分析]
(1)表格中 X 的数据是 ;
(2)实验过程中, 除步骤①外, 其余每一次测量, 金属块都需要浸没, 其目的
是 ;
(3)小组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第 6 次实验数据异常。若电子秤正常工作、电子秤读
数和表中数据记录均无误。则造成此次实验数据异常的原因可能
是 ;
(4)根据以上探究,写出一种增大浮力秤称量范围的方法 。
四 、解答题
17.在盛有相同质量水的甲、乙、丙三支试管中, 分别加入三种不同的物质,充分振荡后观察到:甲试 管的液体中有分散的小液滴,乙试管的液体中有分散的固体小颗粒,只有丙试管中看不到所加入的物
质,但丙试管中的液体呈蓝色透明。请回答:
(1)甲试管中是 ,乙试管中是 ,丙试管中是 。 (填“乳浊液 ”“悬
第 5 页(共 14 页)
浊液 ”或“溶液”)
(2)若其他条件不变, 则三支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甲中 ,乙
中 ,丙中 。
(3)这三种液体中,最稳定的是 ,三种液体的共同点是 。
18.二氧化氯消毒液是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强力、安全、高效的消毒剂,它能够迅 速、彻底杀灭各
种细菌和病毒。二氧化氯消毒液瓶上的标签如下表。 (g 取 10N/kg)
(1)欲配制 30 千克质量分数为 2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来消毒,需要多少千克这种二氧化氯消毒

(2)将一个体积为 200cm 的铁球浸没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0%氧化氯消毒液中,铁球受到的浮力为
多少
第 6 页(共 14 页)
1.3-1.4 综合测试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A
【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属于混合物;据此分析判
断。
A.碘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属于溶液;
B、泥水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不属于溶液;
C、植物油中含有水分, 属于纯净物, 但不均一、不稳定, 不属于溶液;
D、牛奶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不属于溶液。
故答案为: A
2.C
【解析】溶液的分散质为可溶性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为不溶
性的小液滴,据此分析判断。
A.果肉为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 因此果汁为悬浊液,故 A 错误;
B.奶为不溶于水的液体, 因此牛奶为乳浊液, 故 B 错误;
C.矿泉水中存在很多可溶于水的物质,为溶液,故 C 正确;
D.豆浆不溶于水,为乳浊液, 故 D 错误。
故选 C。
3.A
【解析】(1)当正方体没有浸入水中时, 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正方体的重力;
(2)当正方体全部浸没水中, 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大,因此物体受到的浮力最大, 根据 F 浮=G-F 示计算;
(3)已知它受到的最大浮力,根据Ⅴ物 = Ⅴ排 = P水g (F浮)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4)由公式 G=mg 求出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即可求出正方体的密度。
A.由图象可知,当 h=0 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12N,
此时正方体在空气中,不受浮力,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 G=F 示 1=12N,故 A 正确;
C.当弹簧测力计示数再次不变时,说明此时正方体已经浸没在水中,
第 7 页(共 14 页)
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4N,
对正方体受力分析可知, 它受到的最大浮力: F 浮=G-F 示=12N-4N=8N,故 C 错误;
B.当正方体完全浸没时, 它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
则它的体积为: V物 = V排 = P水g (F浮) = = 8 × 10 4m 3,
故 B 错误;
D.正方体的质量:m = = = 1.2kg;
则 M 的密度为: p物 = v物 (m) = = 1.5 × 103 kg/m3
故 D 错误。
故选 A.
4.C
【解析】根据密度的性质和浮沉条件分析判断。
原来物体在液体中悬浮, 根据浮沉条件可知, 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密度。密度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无 关,且这个实心物体密度均匀, 所以大块和小块的密度都不变,因此它们在液体中都是悬浮,故 C 正
确, 而 A.B、D 错误。
故选 C。
5.A
【解析】(1)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下沉,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是物体上浮
或悬浮,据此判断四个小球的空心问题;
(2)已知四个小球的体积相同,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 浮=ρ 水 gV 排并结合图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判断四个
小球所受的浮力关系;
(3)(4)根据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处 于悬浮或漂浮状态,结合浮力关系求出四个小球的重力关系,进一步根据 G=mg 得出质量关系。由图可 知,铜和铁的密度都大于水,如果实心的肯定在水中下沉,而铜球漂浮、铁球悬浮,二者一定是空心
的。铝球下沉、木块漂浮,可能实心、也可能是空心, 故 C 错误;
根据图片可知, 排开水的体积 V 排铜<V 排木<V 排铁=V 排铝,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 浮=ρ 水 gV 排可知,受到的浮力:F 铜<F 木<F 铁=F 铝 ,故 B 错误;
第 8 页(共 14 页)
铜球、木球漂浮,铁球悬浮,铝球沉底,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知: F 铜=G 铜、F 木=G 木、F 铁=G 铁、F 铝<G 铝;
则重力 G 铜<G 木<G 铁<G 铝 ,故 A 正确;
根据公式 G=mg 可知,它们的质量 m 铜<m 木<m 铁<m 铝 ,故 D 错误。
故选 A.
6.C
【解析】根据浮沉条件和密度的特性分析判断。
这个物体在液体中悬浮, 则它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将其切成两块后,由于物质的种类不变, 因此
剩余的部分密度不变,仍然等于液体密度,则它仍然悬浮。
故 C 正确, 而 A.B、D 错误。
故选 C。
7.D
【解析】根据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 F 浮=ρ 液 gV 排分析解答。
密度计在液体中漂浮,
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 F 浮=G;
ρ 液 gV 排=G;
ρ 液 gSh 浸入=G;
解得: p液 = gsh (G)浸入;
上面式子中的 G、g、S 都是常量,则液体密度与进入深度成反比;
则二者变化的图像为双曲线。
故选 D。
8.A
【解析】根据溶液的定义及性质分析。
A.溶液具有稳定性,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但放置不分层的也可能是纯净物,不一定是溶液,符合题意;
B、汽油可溶解油污,洗涤剂可乳化油污, 所以二者都能去除油污, 不符合题意;
C、溶液具有稳定性, 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分层,不符合题意;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 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不符合题意;
第 9 页(共 14 页)
故答案为: A.
9.A
【解析】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托力, 这个力就是浮力, 据此选择。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即与水平面垂直向上, 故 A 正确, 而 B、C、D 错误。
故选 A.
10.D
【解析】首先对考察船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判断出铁锚对考察船的拉力变化即 可判断船身受到的浮力变化。对船进行受力分析, 因为铁链拉着铁锚缓慢放入水中,所以船和铁锚都
处于平衡状态; 船受到向上的浮力、向下的重力和铁链对船的拉力;
图甲中铁锚部分浸入水中,铁锚对考察船的拉力为 F1 ,由于考察船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F 甲=G+F1 ①
图乙中铁锚完全浸没水中但未触底, 铁锚对考察船的拉力为 F2 ,由于考察船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F 乙=G+F2 ②
图丙中由于铁锚沉底,则铁锚对考察船的没有拉力,由于考察船处于漂浮状态,
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F 丙=G ③
铁锚部分浸入水中时,根据受力平衡可得:F1=G 铁锚-F 浮 1 ④
铁锚完全浸没水中但未触底;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F2=G 铁锚-F 浮 2 ⑤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F 浮 1<F 浮 2,
则 F1>F2 ⑥
由①②③⑥可得:F 甲>F 乙>F 丙。
故选 D。
二 、填空题
11.0.5;不变
【解析】根据公式 F 浮=ρ 液 gV 排计算金鱼受到的浮力,且判断浮力是否发生改变。
这时金鱼受到的浮力为: F 浮=ρ 液 gV 排=103kg/m3 ×10N/kg×(50×10-6m3 )=0.5N;
虽然金属的深度增大,但是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根据 F 浮=ρ 液 gV 排可知, 它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
12.0.8;上浮;0.9
【解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 浮力=G 排计算物块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
第 10 页(共 14 页)
(1)利用V = 求排开酒精的体积, 由于物块浸没酒精中, 物块的体积等于排开酒精的体积。将该物 块浸没在水中, 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块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 F 浮=ρ 液 V 排 g 求受到水的浮力, 和
物块重比较,确定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再得出最终受到水的浮力。
(1)物块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 F 浮酒精=G 排=m 排 g=0.08kg×10N/kg=0.8N;
(2)排开酒精的体积: V排 = p酒 (m)精 (排) = 0.89 (8)/ (0)c (9)m3 = 100cm3;
因为物块浸没酒精中,
所以物块的体积等于排开酒精的体积,
即 V=V 排酒精=100cm3;
将该物块浸没在水中:V 排水=V=100cm3=100×10-6m3,
受到水的浮力: F 浮水=ρ 水 V 排水 g=1×103kg/m3 ×100×10-6m3 ×10N/kg=1N,
物块重力 G=mg=0.09kg×10N/kg=0.9N,
因为 F 浮水>G,
所以物块将上浮,
则物块在水中最终漂浮, 受到的浮力:F 浮水 ′=G=0.9N。
13.①④; ③; ②⑤
【解析】溶液是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白糖与味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属于溶液; 面粉不溶于水,形成的是浊液; 食用调和
油和汽油不溶于水, 放到水里是小滴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 属于乳浊液。
14.(1)等于
(2)小于
【解析】(1)物体漂浮是指自然状态下, 物体一部分在液面下,一部分在液面之上。此时物体只受两
个力: 重力和浮力, 二力平衡;
(2) 物体浮沉条件是: 当物体所受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时,物体上浮; 当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自
身的重力时,物体悬浮; 当物体所受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时,物体下沉。
(1)茶叶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浮力等于重力。
(2)一段时间后茶叶逐渐下沉, 是因为浮力小于重力。
第 11 页(共 14 页)
15.【分析】(1)把密度计放在水、酒精时都漂浮, 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求受到水的浮力;再利用阿基
米德原理求排开水的体积。然后与图比较即可判断;
(2)根据 F 浮 = ρ 液 gV 排知,在浮力不变时,液体的密度越小,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没入水中的深度
越深。
【解答】解:(1)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故同一支密度计分别静止在水和酒精中,
密度计受到的浮力不变;
当密度计分别置于盛有水和酒精中, 密度计都漂浮,
根据漂浮条件可知: F 浮水 =G 物 ,F 浮酒 =G 物,
所以 F 浮水 =F 浮酒,
即: ρ 水 gV 排水 = ρ 酒 gV 排酒,
因为 ρ 酒精< ρ 水,
所以 V 排水<V 排酒。
由图可知: 装酒精的容器是甲, 装水的容器是乙。
(2)根据 F 浮 = ρ 液 gV 排知,密度计所受的浮力不变,液体的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没入液 体中的深度越浅,因为水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故放入盐水中,与乙图相比密度计的位置将上浮一
些。
故答案为:(1)不变;乙;(2)上浮。
三 、实验题
16.(1)0.6
(2)控制排开液体体积相同
(3)金属块与容器底部接触,受到容器向上的作用力
(4)增加液体密度
【解析】(1)分析表格数据,找到电子秤的示数与浮力大小的数量关系,进而推算 X 的数值;
(2)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如果要用浮力推算液体密度的大小,就要控
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3)根据前面的数据可知,液体密度每增大 0.1g/cm3 ,那么电子秤的示数减小 0.1N。而第 6 次比第 5
次直接减小了 0.5N,那么可能是金属块与容器底部接触, 它受到了向上的支持力所致。
(4)要增大浮力秤的测量范围, 就要增大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 浮=ρ 液 gV 排可知, 第 12 页(共 14 页)
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可以增大液体密度从而增大浮力, 据此分析解答。
(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电子秤的示数与浮力的大小的和都等于 4N,则第 4 次实验时, 浮力大小
X=4N-3.4N=0.6N。
(2)实验过程中, 除步骤①外, 其余每一次测量, 金属块都需要浸没, 其目的是控制排开液体体积相
同;
(3)小组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第 6 次实验数据异常。若电子秤正常工作、电子秤读 数和表中数据记录均无误。则造成此次实验数据异常的原因可能是:金属块与容器底部接触,受到容
器向上的作用力;
(4)根据以上探究,写出一种增大浮力秤称量范围的方法:增加液体密度。
四 、解答题
17.(1)乳浊液; 悬浊液; 溶液
(2)分层;出现沉淀; 无明显现象
(3)丙; 都是混合物
【解析】本题考查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区别。
1.甲试管中是(乳浊液) 液,乙试管中是(悬浊液)液,丙试管中是(溶)液。
2.若条件不变,将 3 支试管静置片刻后,看到的现象是:甲(小液滴上升) 乙(小颗粒下沉)丙(不变)。 3.甲、乙、丙所属的 3 类液体中,最稳定的是(丙)。都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以都是混
合物。
故答案为: 1.乳浊液、悬浊液、溶液;
2.分层,出现沉淀, 无明显现象;
3.丙, 都是混合物。
18.(1)设需要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质量为 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 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 30kg×20%=x×80% x=7.5kg.
答:需要 7.5kg 这种二氧化氯消毒液。
(2)由题意, 二氧化氯消毒液的密度为 1.2 克/厘米 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F=ρ 液 gV 排=1.2×103kg/cm3 ×10N/kg×200×10-6m3 =2.4N
答:铁球受到的浮力为 2.4N。
第 13 页(共 14 页)
【解析】(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2)由题意, 二氧化氯 消毒液的密度为 1.2 克/厘米 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体积的重力,可以计算出铁
球受到的浮力。
第 14 页(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