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好的故事
课前导入
你喜欢听故事吗?
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的故事呢?
课前导入
在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有很多处写到梦境,而梦里大多写到的是故乡情景,可见鲁迅的故乡情结也不是一个偶然。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走近鲁迅,走近鲁迅的思想深处,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走近他心中那好的故事……
资料链接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作者简介
学习目标
1. 会写“雅、综”等 12 个字,会写“预告、烟草”等 18 个词语。
2. 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难懂词语的意思。
3.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文中写了哪些“好的故事”。
字词学习
优雅 错综 锦旗 水藻 荡漾 火焰
投掷 坠落
yǎ
zōng
jǐn
zǎo
yàng
zhuì
zhì
yàn
词语解释
蒙胧:现在写作“蒙胧”。指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天半 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蓑笠: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奔迸:
蓑衣与箬帽。
奔涌
近义词
反义词
昏暗——暗淡 朦胧——模糊融合——交融 瘦削——消瘦
骤然——忽然 凌乱——杂乱
缩小——扩大 昏暗——明亮削弱——丰满 展开——收拢
凌乱——整齐
资料链接
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较艰苦。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同广大人民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故作此文寄以希望。
写作背景
第一部分(1--3)
在昏沉的夜,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第二部分(4-11)
好的故事在朦胧中逐渐清晰展开。
第三部分(12)
照应开头,执着追求。
段落划分
这篇文章以《好的故事》为题,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好的故事”实际上指什么?
作者的梦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鲁迅先生写的“好的故事”主要集中在哪几个自然段?
第3自然段到第10自然段。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开篇描写“昏沉的夜”,渲染出窒息、沉闷的氛围,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低沉、消极的情绪。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的人和美的事”比作“云锦”“奔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梦境的变幻无穷、充满生机。
文章第五段中所描绘的景象是作者梦中想象的吗?
不是。这一段是作者梦中回忆故乡绍兴山阴道上美的人和美的事,是对故乡绮丽风光的真实描写,不是梦中的奇想虚幻。
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刺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作者笔下的景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美丽、优雅、有趣的的融合体,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画卷。
作者把梦境中的“好的故事”写的那么“美丽,优雅,有趣”,想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愿望?
梦境中“好的故事”那么“美丽、优雅、有趣”,反衬了当时黑暗社会的沉闷、窒息、压抑的现实状况,表达了作者对旧社会的憎恨和厌恶。
但我总记得见过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文末再次点题,让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我总记得”充分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眷恋。文末再次提到“昏沉的夜”,表现了作者决心要同“昏沉的夜”进行不懈的抗争的精神。
《好的故事》是鲁迅描写梦境的文章,梦里,“我”看到“许多美的人和事”,如诗如幻一般。从“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当前社会的迷惘,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