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互动与探究
抓要点
知 识 详 解
知识点一 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1.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
从总体上看,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但是这个整体的不同地区却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则是绝对的。例如,自然带既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又是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自然带内的地理环境因子是相互影响的整体,由此其气候、土壤、生物分布具有极其相似性,反映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时不同自然带由于各地所处位置不同,水热条件和土壤类型也不同,存在着地域差异,因此自然带是地理环境的综合表现。如图所示:
2.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从大尺度范围看,全球陆地表层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各自然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从小尺度范围看,每一个自然带内部也存在着差异。
【例1】 有关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的地区存在差异,有的地区不存在差异
B.只存在大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不存在小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
C.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D.同一自然带内不存在差异性
[解析]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各自然带之间存在着差异,属于大尺度范围;各自然带内部也存在着差异,属于小尺度范围。
[答案] C
知识点二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是在全球范围尺度下地理环境从低纬到高纬的分异现象,在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更加明显。
点拨:分析高纬和低纬地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方法。
(1)先看水分的影响。高纬地区因纬度高,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温低,蒸发量小,在东西方向上水分差异小,没有造成自然带的更替。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降水普遍较多,水分条件的东西差异也很小。
(2)再看热量的影响。东西方向水分差异小,而南北方向热量差异大,造成自然带南北更替。
【例2】 下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影响自然带①—②—③—④发生更替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洋流 D.地形
[解析] 第(1)题,①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刚果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对应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第(2)题,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符合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热量。
[答案] (1)A
(2)A
知识点三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项目 内容
概念 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从沿海向内陆作有规律的更替,即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沿经度变化的方向更替
形成基础 水分条件变化
根本因素 海陆位置差异,导致从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大
景观变化 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沿海→内陆)
自然带更替方向 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即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的方向
自然带延伸方向 经线方向,即南北方向
点拨:为什么中纬度地区干湿度地带分异明显?
因为中纬度地区大陆开阔,大陆西岸受来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洋的西风影响,大陆东岸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从而使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依次出现森林带、草原带和荒漠带。
【例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A、B、C反映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引起A、B、C自然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的差异 B.水分的差异
C.水热条件的差异 D.纬度的差异
[解析] 图中A→B→C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反映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答案] (1)B
(2)B
知识点四 垂直分异规律
(1)山麓自然带的确定
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自然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该山所在自然带一致,因此,可以根据山麓的自然带确定纬度带和气候带,反之亦成立。
(2)山上自然带谱的数目
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与山体所在纬度、山体的相对高度、山体海拔相关,具体如下图:
(3)山上自然带的类型
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如下图:
(4)同一自然带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
一般来说,向阳坡高于背阴坡,这与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阳坡热量条件高于同一高度的背阴坡有关;迎风坡高于背风坡,这与迎风坡降水量高于同一高度的背风坡有关,具体如下图(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为例)。
(5)雪线的分布高度
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下界,其分布高度和山坡的坡向、山体所在纬度都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
【例4】 读阿尔卑斯山、天山、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图,回答问题。
(1)珠穆朗玛峰南坡比北坡雪线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尔卑斯山南坡比北坡雪线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天山A、B两坡坡向:________是南坡,________是北坡。
(4)三地自然带最简单的是________。造成三地自然带垂直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强,解决此题:一要读图提取有效信息,如山脉的位置,向阳坡和背阳坡,山麓、山顶的自然带等;二要明确雪线的高度与所处的迎风坡与背风坡、向阳坡与背阳坡及降水量的多少有关。陆地上有许多高大的山脉,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赤道附近的最高山岭,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分异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决定山地垂直的自然带复杂与否的因素一是纬度,二是山的海拔高度。
[答案] (1)低 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积雪多,雪线低
(2)高 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南坡纬度低,温度高
(3)A B
(4)天山 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导致自然景观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变化
知识点五 地方性分异规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
点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例5】 下图中树木出现在新疆的沙漠中属于( )
A.垂直分异 B.纬度地带分异
C.地方性分异 D.干湿度地带分异
[解析] 图中树木为胡杨,其主要生长在我国西北地区沙漠中的绿洲上,是因水分条件改变而产生的地方性分异现象。
[答案] C
知识点六 主要陆地自然带
1.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的比较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森林、草原、荒漠三大自然带的比较
( http: / / www.21cnjy.com )
3.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世界陆地,从赤道向两极,大致可分为几个大的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带,就是热带雨林带、热带疏林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苔原带和冰原带。其分布规律可通过下图直观地反映出来。
4.自然带与气候分布的关系
【例6】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7年上半年,国家主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胡锦涛、副主席曾庆红、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国家领导人先后访问非洲,中非关系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而在此之前的2006年,中非关系也是亮彩纷呈。如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图。
(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分布有何特点?自然带的分布反映出地理环境的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3)E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自然带的________地域分异,它的形成原因为________。
(4)赤道以南的C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是受何种因素影响?
[解析] 本题以时事为背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考查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结合世界自然带分布图可知,A为热带雨林带,B为热带草原带,C为热带荒漠带,D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各自然带大体以赤道为轴对称分布,且各自然带大体沿着经线更替,明显地反映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E为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对流运动减弱,形成了热带草原带。赤道以南的热带荒漠带受沿岸寒流的影响,呈南北狭长分布。
[答案] (1)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从赤道到两极
(3)非地带性 此处为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使空气的对流运动减弱,降水偏少,形成热带草原带
(4)寒流(本格拉寒流)。
知识点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 农业生产
特征 地域分异 地域差异(即地域性),因地制宜
形成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等方面的差异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动植物离不开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存在时空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
(以上是以我国为例进行说明的)
【例7】 在不适合垦殖的土地上开垦耕作,退耕后的土地应如何安排( )
A.在森林自然带主要是退耕还湖
B.在草原自然带主要是退耕还林
C.在湿润地区宜退耕还湖
D.发展生态农业
[解析] 在不适合垦殖的土地上开垦耕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势必引起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因此需要退耕。退耕后的土地也应该因地制宜,在森林自然带主要应退耕还林,在草原自然带则应退耕还草,在湿润地区则宜退耕还湖。
[答案] C
活 动 参 与
一、课本第78页活动
1.从“合成卫星影像所显示的地球表层差 ( http: / / www.21cnjy.com )异性”图可以看出,地球陆地表层主要有森林自然带、草原自然带、荒漠自然带等。森林自然带可以分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等。草原自然带可以分为热带草原带和温带草原带。荒漠自然带可以分为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
2.箭头所指示的自然地带有: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3.各自然带内部存在着差异。如热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草原带内,河谷地带和地势较高的高原上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河谷地带水源充足,草类茂盛,是多种动物良好的栖息地。
二、课本第79页活动
1.从海南岛到漠河的景观变化,反映的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因为这种景观变化主要是由热量引起的,呈现纬向带状分布。
2.影响纬度地带分异的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层的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差异性,即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三、课本第80页活动
1.
( http: / / www.21cnjy.com )
2.自然景观由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依次更替。形成原因是太阳辐射在地表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少。
3.自然景观由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依次更替。形成原因是从亚欧大陆东西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渐降低。
四、课本第81页活动
1.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引起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这就是垂直分异。
2.(1)珠穆朗玛峰南坡纬度低,海拔高,相对高度大,所以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2)珠穆朗玛峰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多,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
(3)珠穆朗玛峰南坡处在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因而积雪量大,雪线较北坡低。
五、课本第82页活动
从图3-11可以看出,在较小尺度地域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于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就是地方性分异现象。
六、课本第84页活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如樟树、漆树等,动物主要有猕猴、灵猫等,土壤以红壤为主。
寒带冻原带分为苔原带和冰原带。苔原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于各月气温都很低,降水也少,树木不能生长,地面只生长苔藓地衣,主要动物有驯鹿。冰原带全年气温极低,地面全被冰雪覆盖,主要动物在北极地区有北极熊,南极地区有企鹅。
七、课本第85—86页活动
1.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土地利用方式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察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该地所属的自然带、气候类型及特点、植被类型及主要树种、土壤类型、主要的土地类型及所占比重等。
2.如认为当地土地利用现状合理,进行评价时应抓住两个方面,一是取得了怎样的经济效益,二是如何实现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