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白鹭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
1921年发表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等,历史剧本《屈原》《王昭君》等。
作者简介
多音字
1.一大早,小花猫就在太阳下睡觉( )。
2.妈妈发觉 ( )了林林的变化。
觉
jué (发觉)(觉醒)
jiào(睡觉) (晃动)
jué
jiào
精巧
身段
寻常
忘却
悠然
普通,一般。
不记得;忘记。
精致巧妙。
安闲、闲适的样子。
身形体态。
词语解释
字词学习
搭配 适宜 白鹤 嫌弃 朱红
增加 相框 木匣 口哨 澄清 韵味 白鹭 不容置喙 粉黛 嗜好
pèi
yí
hè
xián
zhū
zēng
kuàng
xiá
shào
chéng
yùn
lù
huì
dài
shì
(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
【精巧】
【配合】
合在一起显得合适;相称。造句:绿油油的枝叶衬托着红艳艳的花朵,那么配合,那么美丽。
【身段】
①女性的身材或身体的姿态。②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各种舞蹈化的动作。文中指白鹭的身形和姿态。
【适宜】
合适;相宜。
不柔和;不细致。文中指白鹤身形太大而显得不柔和。
【生硬】
把较小的东西卡进较大东西上面的凹处(多指美术品的装饰)。
【嵌】
【悠然】
悠闲的样子。
【嗜好】
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
【恩惠】
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
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
造句:登泰山而没能看到日出,总觉得美中不足。
【美中不足】
【铿锵】
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造句:这首诗读起来铿锵有力。
词语解释
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从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作者告诉我们: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要善于从自然中发现美。
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通过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来突显白鹭的精巧?
比较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那……那……那……那……”连用四个“那”字,从“簑毛、结构、喙、脚”(从整体到部分、从头到脚)描写白鹭的美。
默读6-8自然段,说说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变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仔细品味——想象画面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都把白鹭比作诗。不同的是开头把白鹭比作精巧的诗,点明了白鹭的精巧;而结尾把白鹭比作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体现了白鹭自然天成之美。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
学完了课文,你知道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了吗?
白鹭的“精巧”体现在它的外形美上,“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说白鹭是一首诗,是因为它有图画之美、悠然之美、清澄之美,它的美是“韵在骨子里”的。
白 鹭
一首精巧的诗
总起全文
颜色、身段
静态美
水田觅食
动态美
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总结全文
如散文诗如山水画
总
总
分
绝顶望哨
黄昏低飞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本草纲目——鹭
时珍曰∶鹭,水鸟也。林栖水食,群飞成序。洁白如雪,颈细而长,脚青善翘 ,高尺余,解指短尾,喙长三寸。顶有长毛十数茎,毵毵然如丝,欲取鱼则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