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泥石流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5 泥石流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16 18:1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5泥石流-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一、选择题
1.下图为某地地质灾害频次示意图,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山区地形,陡坡多,落差大
B.降水季节变化大,7月份降水特别丰富
C.地表岩石松散碎屑物多,容易被水流冲刷
D.该地取石方便,适宜开矿、采石发展经济
2.如图为松散泥土堆成的山谷模型,可以模拟泥石流的发生。下列做法容易形成泥石流的是( )
A.在坡面上洒大量的水
B.在B处覆盖草皮
C.将模型的坡度减小
D.减少在B处堆积的泥沙
3.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防御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
B.小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C.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D.发生泥石流时,要勇于到室内救出被困人员,并抢救一些易于携带的物资
4.下列有关泥石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泥石流在我国是一种分布比较广的自然灾害
B.泥石流的成因主要是地形陡峭、地表松散、降水强度大
C.遇到泥石流时,应该沿垂直于泥石流的方向向高处逃生,不要穿越泥石流
D.房屋建在沟口或沟道上可以减少泥石流对房屋的损害
5.人类的下列活动,有利于削弱泥石流活动强度的是(  )
A.乱砍滥伐 B.堆放矿渣
C.破坏坡面 D. 修建水库
6.2020年3月30日,由济南开往广州的T179次列车途经京广铁路某村路段时撞上塌方体导致列车脱轨侧翻,而这一事故主要是泥石流造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持续性的降水和暴雨会促进泥石流的形成
B.泥石流通常发生在山区,特别是陡峭的地形
C.泥石流发生时,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D.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历时短的特点
7.当自然灾害来临时,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列避灾方法错误的是( )
①当地震发生时,如住在底层,可迅速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
②当地震发生时,如住在高层,可乘坐电梯快速撤离
③发生泥石流时,应顺着泥石流流动的方向快跑
④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高地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泥石流在我国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下列有关泥石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泥石流是一种地质灾害
B.泥石流经常与山体滑坡相伴发生
C.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D.泥石流发生时,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9.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2021年的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下列防灾减灾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向安全出口撒离
B.地震发生时应乘坐电梯迅速离开
C.台风天在外面应尽量躲到广告牌下避风
D.遇到泥石流时,应顺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快跑
10.遇到紧急情况,发生泥石流时需科学自救,以下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
A.顺沟方向往上游逃生 B.顺沟方向往下游逃生
C.垂直沟道向两边山坡逃生 D.横渡泥石流逃生
11.2020年3月30日,由济南开往广州的T19次列车途经京广铁路某村路段时,撞上塌方体导致列车脱轨侧翻,这一事故主要是泥石流造成的。植被的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对泥石流的防治工作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列行为不提倡的是(  )
A.打草稿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 B.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
C.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 D.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
12.下列关于泥石流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形陡峭的山区,人烟稀少,故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B.泥石流经常会冲毁铁路、公路、桥梁、水电站等公共设施
C.泥石流会摧毁矿山,掩埋良田,毁坏房屋
D.泥石流会堵塞河流,造成河流决口,泛滥成灾
1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发生泥石流时,选择最短最安全的路径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处跑
B.大理岩可能由石灰岩变质而来的
C.地震发生时躲到高楼和高压线下避险
D.日本的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14.《流浪地球》描述了灾难的来临,当人类遇到紧急情况或者发生灾害时需要科学自救,以下自救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遇到泥石流时,应该向泥石流动方向的的山坡上跑
B.遇到泥石流时,来不及跑时要就地抱住河岸上的树木
C.遇到地震时,处在高楼的人应立即乘坐电梯逃离建筑物
D.遇到地震晃动强烈时,应选择马上跑到室外
15.2019年8月11日,受超强台风“利奇马”影响,台州多地突发泥石流,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防御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内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
B.发生该地质灾害时,要顺沟谷方向向上游或下游逃走
C.不要躲在滚石或有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
D.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二、探究题
16.在探究“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因素”时,小科用松散的泥土在容器内堆制成一个山谷模型。如图:A、B坡度相同,在A坡上种上草皮,用洒水壶以相同的水量、相同高度对两个坡面酒水,并观察汇入引水沟中的泥沙量。
(1)在这个实验中,小科探究的问题是 。
(2)如果要研究降水量对泥石流形成的影响,应如何设计实验?请你写出实验步骤。( )
三、简答题
17.泥石流、火山、地震都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公元1979年8月火山毁灭庞贝古城,2015年11月13日,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发生泥石流自然灾害,27户房屋被埋,21户房屋进水,37人遇难。2018年2月,台湾花莲县发生了里氏6.5级地震,地震造成该县部分民房倒塌和人员伤亡。

(1)关于泥石流产生的原因的猜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坡度较大,地形陡
B.长时间大面积的降水
C.陡峭山体岩土的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
D.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
(2)从全球范围看,地震、火山主要集中发生在 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 一带。
(3)如图火山由火山口、 、 三部分组成。
(4)遇到地震时,假如你在16层高楼上的家中做作业,你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
A.对着窗外大声呼救 B.马上乘电梯下楼
C.躲到厕所、储藏间等较小房间内 D.从安全门走楼梯下楼
18.如图为用松散泥土堆制的一个山谷模型,在坡面上洒较多水,泥沙会从B处滑落并在A处沉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模拟的地质灾害是 (选填“地震”、“泥石流”或“台风”)。
(2)遇到该地质灾害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3)在坡面上覆盖草皮或苔藓等植物,再往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会发现泥沙堆积明显减少,说明预防该地质灾害可采用的措施是 。
四、填空题
19.泥石流是山区一种多发灾害。当发生泥石流时,应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若某处地形如图所示(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运动路线,箭头表示逃生路线)。游客此时正好位于A点,则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填数字,可多选)。
20.北京时间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在这次地震之前的61秒内,四川成都、德阳、资阳等地已经陆续收到了通过广播电视机构和各种终端设备发出的提前预警,减少了大量伤亡。
(1)四川省地震频发是由于四川省处于亚欧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
(2)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位于 (选填“低”、“中”或“高”)纬度。
(3)当地震来临时,在高楼教室里的学生应当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迅速跑到教室外
B.护头下蹲并躲在墙角或坚固的桌子旁边
C.跑到窗口处大声呼救
D.立即从窗户跳楼逃生
(4)地震过后,山坡坡面上的碎屑物受震动而变松动,容易形成 。
参考答案:
1.D
【分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1 )自然原因:
①山区(特别是 陡峭地形 )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
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
③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 2 )人为原因:滥砍滥伐,不合理地开挖和堆积,改变了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历时短的特点,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巨大。
【详解】读某地地质灾害频次示意图可知,该地滑坡多发,因此该地是山区地形,落差大,多陡坡。图中该地4月到10月泥石流多发,7月该地的泥石流发生频率最高,表明该地地表岩石碎屑物多,降水季节变化大,其中7月降水特别丰富,地表的岩石松散碎屑物容易被水冲走,ABC正确;该地是山区地形,坡度大,发展开矿、采石经济会造成生态破坏,引发地质灾害,D错。故选D。
2.A
【详解】由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可知在坡面上洒大量水容易形成泥石流,故A正确。
故选A。
3.D
【分析】泥石流的成因是有大量松散碎屑物、有陡峭的地形及短期内有大量降水;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流速快,流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它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 ;因为泥石流顺沟而下, 所以不能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详解】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泥石流顺沟而下, 所以不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泥石流破坏力强,所以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泥石流危害很大,发生泥石流时不能急于冒险到室内救人,更不能重物质而轻生命,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遇到泥石流的避险自救方法,要求学生掌握。
4.D
【分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详解】A、中国地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带上,泥石流灾害严重,故A正确;
B、地形陡峭、地表松散、降水强度大,会导致泥沙石块等随着水流移动,形成泥石流,故B正确;
C、泥石流的破坏力较大,且具有石块等,所以遇到泥石流时应沿垂直泥石流方向向高处逃生,不能穿越泥石流,故C正确;
D、在沟口及沟道上是泥石流容易经过的地方,不能建造房屋,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5.D
【详解】A、乱砍乱伐会导致植被大量减少,会加强泥石流活动强度,故A错误。
B、堆放矿渣,会增加碎石,会加强泥石流活动强度,故B错误。
C、破坏坡面,会导致碎石等更容易掉落,会加强泥石流活动强度,故C错误。
D、修建水库可以调节水流,有助于减少泥石流活动强度,故D正确。
故选D。
6.C
【分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历时短、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泥石流发生时,要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切忌顺着滚石方向跑。
【详解】A.持续性的降水和暴雨是导致泥石流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故会促进泥石流的形成,A正确。
B.泥石流通常发生在山区,特别是陡峭的地形,B正确。
C.泥石流发生时,要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切忌顺着滚石方向跑,C错误。
D.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历时短的特点,D正确。
【点睛】掌握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及逃生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7.D
【详解】①当地震发生时,如住在底层,可迅速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①正确;
②当地震发生时,如住在高层,不能坐电梯,应迅速躲在厕所或者墙角处,并保护好头部,②错误;
③④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③错误,④正确。
故选D。
8.D
【详解】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发生时常伴随山体滑坡,逃生时应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
故选D。
9.A
【详解】A.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迅速向安全出口撒离,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地震发生时,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人在其中很危险,不能乘电梯逃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台风天在外面应尽量躲到广告牌下避风,容易发生砸伤,故选项说法错误。
D.遇到泥石流时,应向着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快跑,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野外遭遇泥石流,应迅速离开河谷,向山坡高处跑,应沿沟的垂直方向逃生,不能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故选C。
11.B
【详解】打草稿纸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节约了资源,行为恰当,应该提倡,A不符合题意。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浪费了资源,是不恰当的,不应该提倡,B符合题意。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是保护环境的正确做法,行为恰当,应该提倡,C不符合题意。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节约了资源,行为恰当,应该提倡,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形陡峭的山区,并不是只有人烟稀少的地区,会对人类产生危害,A错误;泥石流经常会冲毁铁路、公路、桥梁、水电站等公共设施,也会摧毁矿山,掩埋良田,毁坏房屋,还会堵塞河流,造成河流决口,泛滥成灾,B、C、D正确。故选A。
13.C
【分析】本题考查了发生自然灾害时避险的常识。
【详解】发生泥石流时,选择最短最安全的路径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处跑,故A正确;石灰岩变质为大理岩、页岩变质为板岩、花岗岩变质为片麻岩,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而形成的,故B正确;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尽量的避免在高楼下和高压线下避险,防止二次灾害,故C错误;日本的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C
【点睛】石灰岩变质为大理岩、页岩变质为板岩、花岗岩变质为片麻岩。
14.B
【详解】遇到泥石流时,应该向垂直于泥石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A选项错误。遇到泥石流时,来不及跑时要就地抱住河岸上的树木,B选项正确。遇到地震时,处在高楼的人不应乘坐电梯逃离,因为地震时乘坐电梯很危险,C选项错误。遇到地震晃动强烈时,应选择卫生间、储物室等地方进行躲避,不能马上跑到室外,D选项错误。故选B。
15.B
【详解】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内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故A正确。
B、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的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或上游逃走,故B错误。
C、发生泥石流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故C正确。
D、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这样很危险,故D正确。故选B。
16. 植被是否影响泥石流的形成 A、B坡度相同,在A、B坡上种上相同的草皮,分别用洒水壶以不同的水量、相同高度对两个坡面洒水,观察汇入引水沟中的泥沙量。重复多次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分析】泥石流多发生于山地、丘陵地区以及高原的边缘地区,而且这里土质疏松,植被条件较差,大雨暴雨多发地区。
【详解】(1)在这个实验中,变量是草皮,故小科探究的问题是植被是否影响泥石流的形成。
(2)如果要研究降水量对泥石流形成的影响,
主要实验步骤:
A、B坡度相同,在A、B坡上种上相同的草皮,分别用洒水壶以不同的水量、相同高度对两个坡面洒水,观察汇入引水沟中的泥沙量。重复多次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17. ABCD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 火山锥 火山通道 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灾害泥石流、地震、火山等知识。泥石流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详解】(1)泥石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坡度较大,地形陡;长时间大面积的降水;陡峭山体岩土的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ABCD选项正确。
(2)从全球范围看,地震、火山主要集中发生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3)如图火山由火山口、火山锥、火山通道三部分组成。
(4)对着窗外大声呼救,在地震时作用不大,A选项错误。地震时乘坐电梯或走楼梯都是危险行为,BD选项错误。厕所、储藏间较为坚固,地震时可躲到厕所、储藏间等较小房间内,C选项正确。故选C。
18. 泥石流 c 植树造林(或种植草皮等合理均可)
【分析】泥石流多发生于山地、丘陵地区以及高原的边缘地区,而且这里土质疏松,植被条件较差,大雨暴雨多发地区。
【详解】(1)若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较大的水流,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水流中伴随有大量的泥沙物质,此实验模拟的地质灾害是泥石流。
(2)发生泥石流时,应迅速跑向两侧的山坡或迅速跑到周围的高地上,这样逃生的机会更大。故选C。
(3)在坡面覆盖草皮或苔藓,再洒较大的水流,此时A处沉积的泥沙比没有覆盖植被时少,说明增加植被的覆盖率有利于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可以采取植树造林来预防泥石流。
19.①③
【详解】当发生泥石流时,应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从图可以看出,①③部位是游客逃生的正确路线,该处不会把游客掩埋。
20. 印度洋 低 B 泥石流
【详解】(1)四川省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2)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由此可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位于低纬度。
(3)地震来时,千万不要惊慌,身处高楼层时,乘电梯或走楼梯危险性都较大,阳台等处也不安全。 若是在高楼层的教室上课,要就近躲在课桌旁边,或小开间的墙角处,半蹲,并用书包等护住头部;切不可因为恐惧从窗户跳下。故B正确,ACD错误。
(4)地震过后,山坡坡面上的碎屑物受震动而变松动,容易形成泥石流。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