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共5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6 17:0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改变。
地区 季风 时间 成因
南亚和东南亚以及我国云南南部、西藏南部、四川西部一带 西南季风 7月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
澳大利亚北部 西北季风 1月 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而形成的
课前记忆
▉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 学习目标
1.绘制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2.运用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原理,解释“东非高原的动物迁徙”等相关地理现象。
3.联系生活实际,分析气压带风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大气的运动
——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材料】每年6~9月,东非的塞伦盖蒂草原保护区的青草被逐渐消耗,食物变得越来越少。为了食物,草原上的动物会长途跋涉3 000多千米北上,上演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场面。数百万动物大军碾过茫茫大草原,场面壮观,声势浩大。当到达终点之后,由于气候的变化,短短两三个月之后,这支食草野生动物组成的远征大军将再次不辞辛苦地追寻青草返回塞伦盖蒂。
1.分析东非高原上的动物季节性迁徙的原因。
2.当大量食草动物离开塞伦盖蒂大草原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判断此地受何控制?
3.推测塞伦盖蒂草原的气候成因。
【思考题】
导入新课
01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底层逻辑
高压带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暖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炎热干燥;
冷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低压带控制的地区,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受热膨胀上升
重力堆积下沉
相互碰撞抬升
寒冷堆积下沉
热、湿
热、干
温、湿
冷、干
案例:赤道低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思考:亚马孙平原为什么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陆地轮廓:南美大陆北宽南窄,亚马孙平原位于最宽处,赤道穿过的陆地面积广大。
4主要成因 3气候特点 1分布规律 2主要分布区
南北纬10°之间
终年高温多雨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亚马孙平原
多对流雨
赤 道 低 压 带
案例:赤道低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板状根
大王花
茂密的雨林
滴水叶尖
砖红壤
植被带:热带雨林带
为何如此红?
为何贫瘠?
01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热带沙漠气候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地区,气候炎热干燥,降水极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极地气候
两极附近的地区常年受到极地高压带的控制,气候寒冷干燥,降水极少,形成极地气候。
仙人掌
骆驼刺
沙漠之舟——骆驼
热带荒漠带
苔原
冰原
苔原气候:有冬无夏,地面有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
冰原气候:终年严寒,地面冰雪很厚。
热、干
温、湿
冷、干
东北信风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气流遇热)
盛行西风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气流遇冷)
极地东风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气流遇热)
02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底层逻辑
一般来说,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
一般来说,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易凝结,降水较多。
案例: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思考:欧洲西部成为世界上范围最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原因?
①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
②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使其范围向北扩展
③西欧地形平坦,山脉多东西走向,使西风深入内陆
4主要成因 3气候特点 1分布规律 2主要分布区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终年温和湿润
(冬暖夏凉,全年降水均匀)
欧洲西部、南北美洲西海岸狭长地带、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盛 行 西 风 带
盛 行 西 风 带
案例: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葱绿
冬·叶落 只剩枝干
秋·枯黄飘落
春·萌芽
温带落叶阔叶林
4主要成因 3气候特点 1分布规律 2主要分布区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大陆内部和西岸
终年炎热干燥
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控制
北非、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等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案例:副热带高压带、信风带与热带沙漠气候
02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思考:受信风影响的地区全都干旱吗?
(1)通常信风在从较高纬度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较低纬度的赤道低气压带的过程中,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受其影响气候一般比较干旱。
(2)如果信风来自海洋,受地形的抬升作用,迎风坡也能形成大量降水,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等地区受来自海洋上的信风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3)如果信风来自陆地,则其比较干燥,如影响热带草原气候区的信风。
▊小结: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压带、风带 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 或信风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
常年受极地高压带控制 极地气候 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1.文章中描述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A.欧洲西部 B.非洲南部 C.中国西北部 D.马来群岛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这是某文章对世界某地区的描述。据此完成1-3题。
2.“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原因可能是( )
A.位于赤道无风带 B.雨、烟受重力作用 C.地转偏向力为零 D.受人为因素干扰
D
A
(2021·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期末)下图为某地多年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4-5题。
4.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5.该气候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人为因素
C.纬度位置 洋流 D.大气环流 地形
D
A
03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观察:南北纬30°-40°之间,不同季节受的气压带、风带影响情况。
形成原因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4主要成因 3气候特点 1分布规律 2主要分布区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地中海沿岸
六大洲都有
受副热带高压带(夏)和西风带(冬)
交替控制
案例1: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与地中海气候
03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观察:南北纬10°-23.5°之间,不同季节受的气压带、风带影响情况。
形成原因
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降水较多,形成湿季;
受信风带控制时,降水较少,形成干季。
4主要成因 3气候特点 1分布规律 2主要分布区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
终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
受信风带(干)
和赤道低气压带(湿)交替控制
非洲(面积最大)、澳大利亚、南美洲、墨西哥高原等
案例2: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与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稀树草原带
猴面包树(波巴布树)
非洲大草原 动物大迁徙
树少而草高,树冠扁平,呈伞状
▊小结: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压带、风带 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
降水分干湿两季
信风带 西风带 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炎热干燥
1.分析东非高原上的动物季节性迁徙的原因。
这里为热带草原气候,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两季,草原上植被存在枯荣的季节性变化,导致大量食草性动物为寻求充足食物而发生季节性迁徙。
2.当大量食草动物离开塞伦盖蒂大草原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判断此地受何控制?
正处干季,降水稀少,应受东南信风带控制。
3.推测塞伦盖蒂草原的气候成因。
干季时受东南信风带控制,
湿季时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思考题】
04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对大陆东岸
4主要成因 3气候特点 1分布规律 2主要分布区
北纬10°-30°的大陆东岸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菲律宾、海南岛等
终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雨季:受西南季风影响
旱季:受东北季风影响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案例1: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和 高脚屋
热带季雨林
4主要成因 3气候特点 1分布规律 2主要分布区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澳大利亚和南、北美洲东南部,我国秦岭以南,朝鲜半岛,日本南部
冬(西北风)
夏(东南风)
交替控制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案例2: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主要成因 3气候特点 1分布规律 2主要分布区
北纬35-55°的
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我国华北、东北地区,日本、朝鲜半岛北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案例3:温带季风气候
冬(西北风)
夏(东南风)交替控制
夏·葱绿
冬·叶落 只剩枝干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秋·枯黄飘落
春·萌芽
温带落叶阔叶林
4主要成因 3气候特点 1分布规律 2主要分布区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
冬冷夏热
全年降水稀少
亚欧大陆
北美大陆内部
深居内陆
远离海洋
温带大陆性气候
森林
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
海陆位置:越往大陆内部,距海越遥远,水汽越难到达,降水越少
自东向西,景观为何有变化?原因?
3主要成因 2气候特点 1分布规律 1主要分布区
高大的山地、高原
水热垂直变化明显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等
地势高、
地形起伏大
山地垂直自然带
草原
森林
高山冰雪
高原山地气候
自主填写:全球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
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东北信风带
暖流
寒流
寒流
暖流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
大陆性气候
90°
70°
60°
40°
30°
20°
10°

90°
70°
55°
35°
25°
10°

大气环流 大洋 东侧 大陆西部 大陆中部 大陆东部 大洋
西侧
课本P56活动:认识气候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2.比较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1)以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为例,比较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各气候类型随着纬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并且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
由沿海向内陆各气候类型的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
(2)以亚欧大陆中高纬度地区为例,
比较大陆西岸、大陆内部、大陆东岸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课本P56活动:认识气候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3.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例,对比其在北美和欧洲西部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美和西欧分布的位置、范围的差异。
相同之处:都分布在北纬40°到60°的大陆西岸
不同之处: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沿海岸线呈条带状分布,面积狭小;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深入到大陆内部,面积广阔。
(2)推测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
地形:北美西海岸有高大的落基山脉,阻碍了温暖湿润的西风进入大陆内部,因此只有沿海地区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呈条带状。
欧洲西部则是以广阔的平原为主,山脉也是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的长驱直入,面积广阔。
洋流:欧洲西部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强大,北美沿岸的北太平洋暖流势力弱,因此对气候的影响力也小一些。
以温定球
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
05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双成大本P67-68)
①根据温度确定南、北半球
根据最热月或最冷月以及年平均气温曲线的形态来确定南、北半球。
气温最高月 气温最低月 年平均气温
曲线形状 北半球 7~8月 1~2月 峰型(上凸)
南半球 1~2月 7~8月 谷型(下凹)
②根据最冷月均温定所属热量带,以“温”定“带”
最冷月均温
15℃以上
最热月均温
低于5℃以下
最冷月均温
-10℃以下
最冷月均温
0-15℃之间
最冷月均温
-10-0℃之间
热带

热带
寒带

寒带
温带
雨型 特征 气候类型判断(mm)
全年降水 分配均匀
夏季多雨, 冬季干旱或少雨
冬季多雨 夏季干旱
终年降水稀少
年雨型
夏雨型
冬雨型
少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 (>2000)
温带海洋性气候 (700-1000)
热带草原气候 (750-1000)
热带季风气候 (1500-2000)
亚热带季风气候 (1000)
温带季风气候 (500-600)
地中海气候 (300-1000)
热带沙漠气候 (<250)
温带大陆性气候 (<250)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250)
极地气候 (<250)
③根据降水量的分配定雨型,以“水”定“型”
不同气候类型有不同水热条件,不同水热条件组合对自然景观形成产生不同影响。
06气候类型与自然景观
北回归线
热带沙漠气候—荒漠景观
撒哈拉沙漠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少雨,温差大,风力作用强,空气极为干燥,风沙地貌广布,河流稀少,形成荒漠景观。
北回归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常绿阔叶林景观
与其纬度相近的我国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1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上,降水丰富,河网密集,植被繁茂,形成常绿阔叶林。
暗 针 叶 林
明 亮 针 叶 林
针叶林分为明亮针叶林和暗针叶林,暗针叶林的主要树种为云杉、冷杉,森林郁闭度高,林下较暗;明亮针叶林的主要树种为落叶松,林下较亮。
每年5月中下旬,雨带向北移动,塞伦盖地区进入旱季,北侧的马赛马拉会延迟进入旱季,食草动物便追随降水迁徙到马赛马拉;10月前后,塞伦盖蒂重返雨季,食草动物便回迁到塞伦盖蒂。
成因: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是大陆东西岸由于洋流影响,水热组合存在差异
当堂达标
分析下面四幅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指出下列四组中气候类型判断正确,且排序和图中顺序相符的是( )
A.①地中海气候 ②热带草原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 ④温带海洋气候
B.①地中海气候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热带雨林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海洋气候 ②热带季风气候 ③热带雨林气候 ④地中海气候
D.①温带季风气候 ②温带海洋气候 ③热带雨林气候 ④地中海气候
B
[2022海南,19(1)] 比较那波利和蒙特雷气候特点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特点:①那波利比蒙特雷夏季气温更高,气温年较差更大;②那波利比蒙特雷年降水总量大,且降水时间长。
原因:①蒙特雷受(加利福尼亚)寒流降温减湿影响 ;②两地都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降水主要受西风影响,但那波利纬度高于蒙特雷,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时间长,年降水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