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基础过关练
知识点一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乾隆帝认为:“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据材料判断,皇帝乾纲独断( )
A.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强化了对各级官僚的控制
C.对文化造成了严重摧残
D.开拓和巩固了清朝的版图
2.清朝时期的大臣谢济世说:“自后世有密奏之例,小人多以此谗害君子,首告者不知主名,被告者无由申诉,上下相忌,君臣相疑”,建议“自今除军机外,皆用露章,不许密奏”。这反映出密折制( )
A.加剧了君相之间的矛盾
B.在强化皇权过程中产生一定弊端
C.威胁到了军机处的权力
D.极大地提升了官僚机构行政效率
3.“雍正七年,因用兵西北,往返军报频繁,内阁距内廷太远,皇帝不便亲授机宜,故在这年元月在内廷设立军机处。”材料表明军机处的设立( )
A.是用兵西北军事保密的需要
B.是削弱内阁加强皇权的需要
C.使君主专制强化并达到顶峰
D.使清朝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4.乾隆皇帝即位后,对八旗子弟战斗力退化痛心疾首,提出了“骑射立国”的目标,下令八旗子弟苦练骑射本领。而两江总督高晋提出把火器操练列入武举考试。材料反映了( )
A.西学东渐进程不断加快
B.地方督抚影响中央决策
C.统治集团具有忧患意识
D.军事制度改革阻力重重
知识点二 疆域的奠定
5.清朝先后册封达赖班禅,并规定他们的继承人人选通过金瓶掣签制的方式来认定,并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他们共同治理西藏。由此可知( )
A.中央针对西藏因俗而治
B.西藏开始归属中央统治
C.政府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西藏经济文化加速发展
6.为解决边疆军队的给养,明代实施军屯;为解决人口膨胀,清代允许内地人民到边疆地区垦荒种地。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现实需求推动了边疆开发
B.明清的边疆治理精准高效
C.明清地方政策具有延续性
D.边疆的管理处于中心地位
知识点三 统治危机的初显
7.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大部分是由民间秘密宗教白莲教领导的。四川、湖北、陕西等省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持续了十年。嘉庆后期,白莲教支派天理教发动的一次起义,还攻入了北京皇宫。这表明,当时清王朝( )
A.吏治腐败加剧 B.政治危机显现
C.中央权威式微 D.民族矛盾激化
8.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材料所述规定( )
A.意在扼制工商业的发展
B.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C.断绝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禁止大清国臣民出海贸易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拓展培优练
1.[2023·山东淄博高一期末]下表为康熙年间苏州织造李煦奏折内容摘录。由此可知,奏折制度( )
上奏内容 上奏时间
苏州得雨并报米价折 康熙三十二年七月
贺亲征噶尔丹获胜折 康熙三十五年七月
闻太仓有人起事折 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
巡盐张应召居官情形折 康熙六十年八月
A.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
B.赋予了中央机构决策权
C.滋生了因循守旧风气
D.强化了对官僚机构控制
2.[2023·四川泸州高一期末]18世纪末,英国使团访华后谈道:“当时的中国,人们都愿意结合在一个伟大的政治实体中,全国都安静地服从一个帝王,而他们的法律、风俗乃至语言始终没有变化。他们既不想跟世上其他地方交往,也不企图去占领。”据此可知( )
A.西方高度赞赏中国的制度
B.盛世下的中国蕴藏着危机
C.英国强行打开了中国大门
D.18世纪的中国领先于世界
3.[2023·江苏南京高一测试]自康熙率先实施秘密奏折制度以来,皇帝与有奏事的官员单线联系,同僚之间不清楚各自向皇帝报告的内容。若皇帝从别的渠道更早获知其辖地的信息,督抚汇报迟缓或明知不奏,必将受斥责,忠心亦会受到质疑。由此可知奏折制度( )
A.将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
B.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D.增加了运转程序的复杂性
4.[2023·福建三明高一联考]据载,雍正帝45岁登基,在位13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吃饭很简单,也不出去游玩,连承德避暑山庄都没去过。他批答奏章从不假别人之手,有的批复一千多字,一气呵成。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雍正皇帝的勤政 B.宰相制度的废除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奏折制度的施行
5.[2023·河南平顶山高一联考]在清代的许多文献、书籍以及碑文中,常常可以看到满文、汉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并用的情况。此外,在紫禁城、沈阳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重要场所,在全国各地的碑刻、档案中,也可以看到众多的民族文字在同时使用。这可以用来证明,清朝(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民族政策因俗而治
C.语言文字学发展速度快
D.文化政策较为宽松
6.[2023·重庆沙坪坝高一联考]据记载,清政府在绥服蒙古各部过程中,在原有社会组织的基础上,将其编制为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盟旗的重大军政事务由中央的理藩院裁决,地方性重大事件则报有关地区将军、都统和办事大臣会办。据此可知,盟旗制度( )
A.体现了民族平等的统治原则
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扩大了地方的行政自主权力
D.激化了蒙古贵族与中央的矛盾
7.[2023·山东济宁高一联考]有学者认为,虽然元代中央设宣政院统辖西藏全区,委派西藏的高级僧俗官员管理地方重大事务,但是不如清政府派遣官员、军队对西藏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宗教、外交等直接管理。这一观点意在说明( )
A.宣政院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B.清政府对西藏管辖更有效
C.任用当地官员有利于治理
D.现代的中国版图基本定型
8.[2023·重庆合川高一联考]在改土归流大潮中,一些土司识时务而自请改土归流,清政府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迁徙、给房、给田的处置;部分土司因利益受损引起不满,走上与中央政府对抗的道路,导致清政府不得不以战争的形式完成改土归流。据此可知,清朝改土归流( )
A.因土司的抵抗并未最终完成
B.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动荡不安
C.体现恩威并施、灵活处理特点
D.派驻藏大臣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9.[2023·江苏宿迁高一联考]闽浙总督高其倬曾上奏雍正帝:“出海贸易……一舟养百人,且得馀利归赡家属。曩者设禁例,如虑盗米出洋,则外洋皆产米地;如虑漏消息,今广东估舟许出外国,何独严于福建?如虑私贩船料,中国船小,外国得之不足资其用。臣愚请弛禁便。”材料表明( )
A.海禁政策利于打击倭寇入侵
B.开放海禁利于稳定民众生活
C.雍正认识到海禁政策的不足
D.清朝前期禁止所有对外贸易
10.[2023·广西钦州高一联考]有学者对元明清“海禁”政策实施的时间进行了统计。元朝海禁时间约占13%,开海时间约占87%;明朝海禁时间约占25%,开海时间约占75%;清朝(到鸦片战争前)海禁时间约占15%,开海时间约占85%。材料反映了该时期( )
A.政府对海禁政策执行不力
B.朝贡贸易未曾完全中断过
C.对海外贸易管理相对宽松
D.外来侵略影响着贸易政策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2023·山东枣庄高一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初因明制,属平西、定南诸藩镇抚之。至雍正初,而有改土归流之议。四年春,以鄂尔泰巡抚云南兼总督事,奏言:“云贵之患,无如苗蛮。欲安民必先制夷,欲制夷必改土归流。臣思前明流土之分,原因烟瘴新疆,未习风土,故因地制宜,使之乡导弹压。今历数百载,相沿以夷治夷,遵至以盗治盗,苗、倮无追赃抵命之,土司无革职削地之罚,直至事大上闻,行贿详结,上司亦不深求,以为镇静边民无所控诉;若不割蔓塞源,纵兵刑赋事事整饬,皆治标而非治本。其改流之法,计擒为上,兵剿次之。”六年,复铸三省总督印,令鄂尔泰制广西。於是自四年至九年,蛮悉改流,苗亦归化,间有叛逆,旋即平定。——据赵尔巽《清史稿·列传二百九十九》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改土归流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12.[2023·山西太原高一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93年,马戛尔尼率英国使团访问清帝国。英使带来的礼品共590余件,其中包括:前膛枪等武器、望远镜、地球仪等天文学仪器、钟表和一艘英国最先进的110门炮舰模型。乾隆看过礼单震惊之余指示负责接待的官员“可于无意之中向彼闲谈,尔国所贡之物天朝原亦有之。”马戛尔尼提出了开放一些口岸通商、允许英国商人仿俄罗斯例在北京设一个货栈买卖货物、禁止向英国商人在海关关税之外另行勒索、在广州附近划出一块地方允许英商居住等要求。对此,乾隆断然拒绝。
依据材料信息,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加以说明。(要求:可以依据其中一条或多条信息,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基础过关练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可知,清朝统治者大权独揽,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官僚的控制,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文化方面,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疆域版图,排除D项。故选A项。
2.答案:B
解析:材料叙述了密折制导致“上下相忌,君臣相疑”,这说明密折制在强化皇权过程中产生一定弊端,体现出密折制在皇权强化过程中有一定的特殊作用,B项正确;清朝时期已经没有宰相了,不存在君相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由材料看不出军机处的权力受到威胁,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不是官僚机构行政效率的提升,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雍正七年,因用兵西北,往返军报频繁,内阁距内廷太远,皇帝不便亲授机宜,故在这年元月在内廷设立军机处。”可以得出军机处的设立是用兵西北军事保密的需要,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项。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对八旗子弟战斗力退化痛心疾首”“两江总督高晋提出把火器操练列入武举考试”等信息,说明统治者重视提升军事战斗力,具有忧患意识,C项正确;西学东渐指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材料未提及,排除A项;材料体现地方和中央同频共振,并不是地方影响中央,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军事改革的困难,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册封达赖班禅,并规定他们的继承人人选通过金瓶掣签制的方式来认定,并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他们共同治理西藏”可知,清朝政府对西藏地区因俗而治,册封其宗教领袖,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并派遣驻藏大臣对西藏进行治理,A项正确;元朝时,西藏开始归属中央统治,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为解决边疆军队的给养,明代实施军屯;为解决人口膨胀,清代允许内地人民到边疆地区垦荒种地。”可知,明代为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实施军屯;清朝为解决人口膨胀问题,允许到边疆地区垦荒种地,说明解决现实问题和需求,推动了边疆的开发,A项正确;明清的边疆治理精准高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明清地方政策具有延续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边疆的管理处于中心地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B
解析: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表明当时清王朝政治危机显现,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清王朝吏治腐败、中央权威式微,排除A、C两项;农民起义屡屡爆发,反映出阶级矛盾尖锐,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可知,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保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口岸,由此可见,该规定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的对外政策,不是为了扼制工商业的发展,排除A项;“断绝了”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有关大清国臣民的规定,排除D项。故选B项。
拓展培优练
1.答案:D
解析:通过奏折制度,皇帝可以更好的知晓地方的事务,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D项正确;奏折制度并不会降低效率,排除A项;奏折制度并不会赋予中央决策权,排除B项;C项与奏折制度无关,排除。故选D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世纪末,英国使团访华后,其描述的是当时清王朝君主专制统治之下的“大一统”的盛世局面,但是其对外闭关锁国,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并且在法律、风俗乃至语言上始终没有变化,这表明盛世下的中国蕴藏着危机,B项正确;材料是指出中国盛世下的危机,不是赞赏中国的制度,排除A项;英国强行打开中国大门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排除C项;18世纪的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奏折制度下,由于“同僚之间不清楚各自向皇帝报告的内容。若皇帝从别的渠道更早获知其辖地的信息,督抚汇报迟缓或明知不奏,必将受斥责,忠心亦会受到质疑”,这就使得官员要向皇帝如实秘密汇报,从而加强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C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立将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排除A项;这一制度并不是为了解决中央和地方矛盾,排除B项;这一制度有利于皇帝直接控制地方,没有增加程序的复杂性,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雍正帝每天的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效率高,批答奏章从不假别人之手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君主专制的强化,C项正确;雍正皇帝的勤政只是表面现象,并非其本质,排除A项;早在明代初期宰相制度已被废除,排除B项;奏折制度的施行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朝的文献和重要场所的碑刻文档等都是满、汉等文字同时使用,这既提高了各少数民族文字的使用范围,更体现了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因俗而治”,排除B项;材料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字,不是语言文字学,排除C项;清朝实行高压文化政策,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项。
6.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蒙古各部原有社会组织为基础,编制盟旗两级行政机构,重大军政事务归中央裁决,地方性大事交将军、都统和办事大臣会办,将中央集权和地方自主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治理蒙古各部,说明盟旗制度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项正确;体现民族平等的统治原则与“绥服蒙古”“理藩”等不符,排除A项;扩大了地方的行政自主权力与“重大军政事务由中央的理藩院裁决”等不符,排除C项;盟旗制度照顾蒙古各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并未激化蒙古贵族与中央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宣政院委派僧俗官员间接统辖西藏不同,清代中央政府实现了对西藏地区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直接管理,说明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更有效,B项正确;宣政院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的中心和主旨,排除A项;元朝任用当地官员有利于治理与“不如清政府……直接管理”不符,排除C项;对西藏管理的加强不能说明现代的中国版图基本定型,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一些土司识时务而自请改土归流,清政府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迁徙、给房、给田的处置”“走上与中央政府对抗的道路,导致清政府不得不以战争的形式完成改土归流”可知改土归流体现了恩威并施、灵活处理的特点,C项正确;材料中说“清政府不得不以战争形式完成改土归流”,说明改土归流完成了,排除A项;结合史实可知清王朝改土归流的政策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维护了国家统一,排除B项;驻藏大臣是清朝设立管理西藏事务的官职,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出海贸易……一舟养百人,且得馀利归赡家属”可知,雍正帝时期闽浙总督高其倬主张出海贸易可以增加百姓收入。开放海禁有利于稳定民众生活,B项正确;倭寇的入侵是明朝时期,而材料是清朝,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雍正帝的观点,排除C项;“禁止所有”说法绝对,康熙帝开放四个口岸,到乾隆帝开放广州一个口岸,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数据可知,从元到清时期,各朝代的开海时间均在75%以上,这说明当时政府与各国存在交流,即朝贡贸易未曾完全中断过,B项正确;明清时期的政府厉行海禁政策,排除A、C两项;材料与外来侵略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1.答案:(1)积极影响:强化了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同西南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2)认识:改土归流,强化了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管理,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统一;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社会进步;对后世边疆治理提供借鉴。
解析:(1)根据“蛮悉改流,苗亦归化”得出强化了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管理;根据所学,还可从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同西南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等角度总结回答。(2)根据“蛮悉改流,苗亦归化,间有叛逆,旋即平定”,可知改土归流强化了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管理,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统一;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社会进步;对后世边疆治理提供借鉴等角度分析总结。
12.答案:示例一
论题:大清盛世背后的危机
18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展开,取得辉煌成果,工业化和近代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清朝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表面上的繁荣盛世,由于坚持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中,闭目塞听,愚昧无知,造成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
示例二
论题:中英两国外交政策的碰撞
中国是政治上专制主义,经济上固守农耕文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思想上故步自封,盲目自大,对外政策保守闭关自守。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经济上进入工业文明发展,思想上自由主义发展,英国提出的开放口岸通商,北京设一个货栈买卖货物、禁止向英国商人在海关关税之外另行勒索,加强与西方的正常贸易和交往反映了其具有扩张和掠夺的外交特征。英国的外交政策与这个社会环境格格不入。乾隆站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封建统治的立场上,断然拒绝是进步的。它反映了工业文明和农耕文明外交政策的碰撞。显然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劣势。
解析:本题依据材料信息“尔国所贡之物天朝原亦有之”“马戛尔尼提出了开放一些口岸通商等要求。对此,乾隆断然拒绝”即可从大清盛世背后的危机或两国外交政策的碰撞的角度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即可从工业革命、小农经济、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方面加以说明。言之有理、史论结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