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论语》十二章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初宰相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还是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便是这个意思。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朱熹
第一章 第一节
孔子(前551——前479),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山东省曲阜市)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然的圣人)”“天之木铎(让上天都为之骄傲的宣扬教化的人或政教)”,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第一章 第一节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全文共11705字,分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第一章 第一节
学而第一: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为政第二: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八佾第三:记录孔子谈论礼乐;
里仁第四:讲仁德的道理;
公冶长第五:记录孔子以“仁”为依据对人物的品评;
雍也第六: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
述而第七: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泰伯第八:记录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子罕第九:记录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和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乡党第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先进第十一: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颜渊第十二: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子路第十三: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宪问第十四: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卫灵公第十五: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季氏第十六:记录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阳货第十七: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微子第十八: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子张第十九: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尧曰第二十: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第一章 第一节
了解孔子思想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①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家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
②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
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第一章 第一节
了解孔子思想
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④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⑥在品德方面,他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安贫乐道,仁以为已任,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等。
第一章 第一节
自读课文,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一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就:靠近、看齐。
正:匡正、端正。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第一章 第一节
深入解读
“敏于事”、“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思考:那怎么样才能算得上“敏于事”呢?
“敏”的意思是“勤勉、勤劳敏捷”。包含以下三点:
1.做决定果断坚定;
2.既已决定,迅速开干,勿犹豫拖沓;
3.既已开干,时时坚定敏锐,不生退缩、惫懒之心。
第一章 第一节
深入解读
那怎么才能算得上“慎于言”呢?
俗话说:口为祸福之门。说话办事一定要深思熟虑,不要盲目随便的任情恣性。说出去的话跟泼出去的水一样,是收不回来的。这不是胆小怕事而是一种素质、态度和原则。实在不知道怎么去做,很简单,就是“少说费话、多做实事”!
第一章 第一节
深入解读
那怎么才能算得上“就有道而正焉”呢?
用《论语》中另外一句话解释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种向更优秀的人接近、学习,省察自身的不足以改之的行为,本身就要求内心谦逊好学的意识,即“先有此心,再有此行”。
第一章 第一节
深入解读
为何要做到“敏于事、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才能算“好学”呢?
孔子说的“学”并非现在常规意义上的校园学习,而是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德行。
第一条重在排除干扰,第二条重在实践锻炼,第三条重在虚心请教,对于君子而言,这都是为学必需的功课。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章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仁:仁德。
如礼何:“如……何”是古汉语常用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礼,指各种礼节规范。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乐呢?”
第一章 第一节
深入解读
仁:《论语》核心的概念就是仁,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但令人困惑的是,整部《论语》中,孔子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就不同的事件所回答的“仁”答案都不一样,那么,仁到底该如何理解呢?
第一章 第一节
什么是“仁”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雍也》)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子路》)
“仁是众德所合构而成的,是众德的总称。”——陈大齐
第一章 第一节
“仁”之本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评析: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为“仁”之本,仁爱由家庭推广到社会,由孝达仁,移孝于忠,从“亲亲”推广到“泛爱众”。
第一章 第一节
“仁”之纲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学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评析:忠恕为“仁”之纲,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之人,以“博施济众”为目的。
第一章 第一节
“仁”之至
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 (荀子《子道》)
子曰:“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知之至也。”
(扬雄《法言·君子》)
评析:“为仁由己”,最高的仁是自爱,即克己、修己、成己,一言以蔽之,是仁爱主体的自我充实与提升。
第一章 第一节
“仁”之体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评析: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表现,仁是礼的前提,礼乐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乐是外在的,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第一章 第一节
如何实践“仁”
第十章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由:依靠。
礼:名作动,合乎礼。
颜渊问什么是仁德。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德。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实践仁德要依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行仁德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实践您的这些话吧。”
第一章 第一节
深入解读
如何理解“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
克己:约束自我欲望,属于对内、内在的;复礼: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属于对外、外在的。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这是儒家的最高理想,也是孔子的毕生追求。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七章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不也很重大吗?一直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第一章 第一节
深入解读
曾子的这句话被历代仁人志士引为座右铭。此段话包含三个因果关系。首先,“士不可以不弘毅”是因为“任重而道远”。接下来解释为什么“任重”?因为以“仁”为己任,这是第二层因果关系。最后解释为什么“道远”?因为贯彻“仁”的精神需要终生不倦、死而后已,这是第三层因果关系。后两层因果关系合起来是对“任重道远”的解说,而“任重道远”又是对“士不可不弘毅”这个中心句的解说,这种抽丝剥茧的论说方式强调和凸显了首句中的“弘毅”,使论断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九章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第一章 第一节
深入解读
《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这里的“知”,不能单纯理解为聪明。真正有智慧,是对于事物的内在根本或规律了然于心,所以什么事情对于他当然没有了疑惑。仁者,是做到了仁,已经仁在心中的人,当他心怀天下,爱人济众,他再也不会因他个人的境遇而忧愁,不会因环境恶劣而动摇。勇者,不是行为壮烈,而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横逆忧患之来,泰然处之,这才是大勇,所以不惧。
第一章 第一节
第四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
孔子说:“君子知晓的是义,小人知晓的是利。”
第一章 第一节
深入解读
怎么理解“君子”一词?
据杨伯峻统计,“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共出现过107次。“君子”在古汉语中常见有以下几种解释:
第一,妻子对丈夫的称呼(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
第二,对天子、诸侯王、士大夫的称呼,泛指地位高的人(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大学》);
第三,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第一章 第一节
第六章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质兼备,配合适当,这样以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第一章 第一节
深入解读
这句话讲君子的气质。质是先天的、朴实无华的,是本性;文是后天的,经过修饰获得的,如衣着装饰、谈吐文采等。“质胜文”,就是缺少后天的修饰、装点,就会显得粗野、鄙俗。“文胜质”,则是一种矫枉过正,装点太多就显得浮华、虚伪。所以君子要处理好质、文的关系,协调发展:内心真实、朴素,待人接物有礼有节,说话办事有礼貌修养。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三章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第一章 第一节
深入解读
孔子追求的“道”究竟该如何解释?
“道”字在《论语》中出现过60次,作为名词时有四种解释:
第一,道德、学术(吾道一以贯之《里仁》)、方法(不以其道得之《里仁》);
第二,合理的行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里仁》);
第三,道路、路途(中道而废《雍也》);
第四,技艺(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子张》)。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三章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第一章 第一节
深入解读
这句话在后世常常被追求真理的人引用。真理,是每个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目标,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这里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
第一章 第一节
第八章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孔子说:“好比积土堆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才倒了一筐土,但继续堆下去,那是我自己在往前努力。”
第一章 第一节
深入解读
孔子运用“积土堆山”与“填平洼地”这两个比喻,说明了“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道理。做成任何一件大事,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为人处世,除了有明确的目标以外,都应自觉、自愿地坚持下去。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积土成山,最终达到成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留下终身遗憾。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五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该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第一章 第一节
深入解读
“见贤思齐”指遇到更有修养、有学问的人,不要去嫉妒他、排挤他,而要虚心主动地向对方看齐、向对方学习,这是君子的美德。孔子的高明之处在后半句,他并没有说“见不贤”就要去教导人家,那是好为人师的做法,而应该做的是反躬自省,看看自己有没有相似的不贤之心、不贤之举,然后去改正。
第一章 第一节
第十一章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恕:推己及人。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而可以去终身实践它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第一章 第一节
深入解读
孔子认为推己及人的“恕”是可以终身实践的原则。君子应有仁德之心,表现在待人接物上,最重要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以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己所欲,亦勿强施于人),实际上强调的也是“修己”。
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就是要“换位思考”,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重要体现。
第一章 第一节
第十二章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习《诗》呢?读《诗》,可以用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用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用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用来讽刺时政。近可用于侍奉父母,远可用于侍奉君主。还可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第一章 第一节
深入解读
这段话孔子教诲弟子要学《诗》。孔子全面而精确地概括了学《诗》的三大益处:
一是诗教,兴观群怨以修身;
二是诗用,事父事君治家国;
三是诗识,鸟兽草木以致知(获得知识)。
第一章 第一节
小结全文
【一、四、六章】
君子与小人
【二、七、九、十章】
论“仁”
【三、八章】
论“道”的学习
【五、十一章】
修己与待人
【十二章】
学《诗》的重要性
第一章 第一节
总结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学《论语》?
《论语》的可读性。《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从日常对话,行为举止等小事中,人生道理蕴藉其中,读起来回味悠长,余味无穷。但它又绝不仅仅是简单说明一个道理,和浅显的《伊索寓言》形成鲜明对比,《论语》适合任何年龄段的人去读,而且不同的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会得到不同的感悟。如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儿时懂得是同行三个人中必定有一个人是我的老师,青年读来,可能理解为人人皆有所长有所短,暮年时再读,可能又有了几分世事感慨,不拘泥于这句话了。
第一章 第一节
总结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学《论语》?
《论语》的实用性。人类的历史千百年来不断重复循环,很多经验、教训只要翻开《论语》就会看到,书中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有“人不知而不愠”的宽容,有曾子“吾日三省”的自省,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孝道等等。在今天,我们国家提倡的“和而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均与《论语》有着莫大的联系!
第一章 第一节
总结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学《论语》?
《论语》的象征性。书中的亘古流传的话语,由古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炎黄子孙的血液里流淌、传递着。《论语》不仅是一本含义丰富的书,更是一种象征,看到它,想到中华文化,读了它,感悟文化力量。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在这个娱乐化的社会,在这个呼唤文化复兴的社会,我们需要读《论语》来安慰浮躁的心,来升华来感悟自我,来助力文化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