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距今2500多年前,孔子千里迢迢赶赴洛阳,向老子请教周朝礼制,向周大夫学习贵族音乐,游览王城殿堂庙宇。当他准备返回鲁国时,老子专程为他送行,并作临别赠言。
孔子问礼老子,是一段生趣盎然的历史佳话。这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两个巨人之间的对话、中国思想史上两位智者的相遇,更是两个流派、两种思想的碰撞和激发。战乱频仍、诸侯割据的春秋年代,老子和孔子的会面别有深意,在2500年后的今天来看,亦颇具启示。
《中国(第一季)》 第一集
(0:25—12:00)
老子
(前571—前471)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问礼于老子
(前526年)
《老子》四章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百家争鸣
《老子》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三十根辐条共同汇集到一个毂中,当(有了)车毂的中空处,(才)有了车子的功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揉和黏土把它做成器皿,当(有了)器具的中空处,(才)有了器皿的功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开凿门窗把它建成房屋,当(有了)房屋四壁的中空处,(才)有了房屋的功用。
《老子》第十一章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所以,(如果我们)把“有”(车子、器皿、房屋)用作了便利,(便是)让“无”(中空处)发挥了功用。
所以“有”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与易相互促成,长和短相互体现,高与下相对共存,音和声相互应和,前与后相互伴随——这是永恒的。
《老子》第十一章
把“没有”抽象到概念的高度,也作为认识的“客体”对待,这表明我们认识水平的成熟。“有”“无”相生相成,才构成了能为人类所利用的世间万物。
要辩证看待“有”和“无”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掌握了万物相互依存、相反相成的规律,便能从中获得力量。
例如,在人际交往中要把握好“分寸感”和“空间感”,在学习工作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在读书时要留有“思考空间”,在治国理政中要重视“修养生息”……
自然天道
《老子》第十一章
所谓“文质彬彬”即是从辩证的视角谈“质”与“文”不可偏废一方,要配合得当,这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儒家致力于培养德行高尚的君子,君子心中存“仁爱”,言行重“礼乐”,即是“文质彬彬”,否则难当重任。
“朝闻道,夕死可矣”,“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儒家也在探寻人世间的运行规律,尝试为乱世开出治弊的药方。
社会人道
《老子》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自我显露的人(反而)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反而)不能建功、不能长久。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这些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做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老子》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企立、跨行是违背人体自然规律、打破行走平衡规律的行为。这些好高骛远的主观妄动,是想要突破人体的自然状态,是急于求成、贪功冒进、内心焦躁的心理反映,所以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2021年8月1日,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以9.83秒刷新亚洲纪录。
2023年7月27日,法国一名30岁的极限运动爱好者在香港中半山地利根德阁高楼坠落身亡。
《老子》第二十四章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其本质都是喜欢追逐事物的显相,过于看重自我,急于表现、喜欢炫耀。这样会使自己的认知范围局限于自身,往往容易被假象蒙蔽,难以求得一个理想的结果。
高山不语,静水流深。唯有去除浮躁,不过分看重外在表现的“有功”,多寻求心灵世界的“空静”,有所沉潜,自然有所收获。这也是自然规律,人应该顺应自然。
静以修身
《老子》第二十四章
瓦伦达是上世纪中叶美国世界级走钢索的著名艺术家,他一生参加过无数次表演,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按照预期,他本打算在73岁,完成人生最后一次表演,顺利退休。不幸的是,他的人生永远被定格在了73岁,丧命于最后的一次表演中。
瓦伦达出事后,他的妻子说:“我就知道这次一定会出事,上场前他总在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以往每次成功的表演,他都专注于走钢丝这件事,不去想这件事可能带来什么。”原来,瓦伦达最后一次演出,前来观看的都是全美知名人物。如果这次表演成功,他就会为这几十年的表演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还会为他所在的杂技团体争取最大的利益。
然而,过度的压力,压垮了瓦达伦。表演当天,他只做了两个难度不大的动作,就从10米的高空坠落,一命呜呼。
《老子》第二十四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四十五章)
天下最完满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有欠缺,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衰竭的。天下最充实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空虚没有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笔直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弯曲的,最灵巧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像是不善言辞的。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磨刀不误砍柴工”
“欲速则不达”
“慢慢来比较快”
……
《老子》第二十四章
“知其不可而为之”描述的是我,“累累若丧家之狗”描述的还是我,我为克己复礼而周游列国,餐风露宿,几曾丧命。“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参与改革了!
学而优则仕,儒家的理想就是兼济天下。任重道远,这是我们的使命;朝闻夕死,这是我们的信仰;死而后已,这是我们的坚守。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我们强调主观能动性,我和我的学生一直在努力!
积极有为
《老子》第六十四章
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③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④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⑤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第六十四章
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事物安然未生变数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小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没有发生前就早作准备,要在祸乱没有产生前就处理妥当。
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做事要防患于未然
做事要重细节和积累
《老子》第六十四章
③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所以圣人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执意把持,因此不会丧失。
④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慎重,就不会失败。
做事不要肆意妄为
做事要慎终如始
《老子》第六十四章
⑤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 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看重难得的财物,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敢加以干预。
圣人与常人不同,圣人顺应自然而不妄为
《老子》第六十四章
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③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④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⑤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据饶尚宽译注的《老子》,第③层和第⑤层这几句话属于“错简重出”,都应删去。
①做事要防患于未然
②做事要重细节和积累
③做事不要肆意妄为
④做事要慎终如始
⑤圣人与常人不同,圣人顺应自然而不妄为
《老子》第六十四章
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道德经》版本,是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竹简本。其次则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本。在历史上流传最广的《道德经》版本则是汉代河上公本和曹魏王弼本。
据统计,清代之前,《道德经》版本有103种之多。古书在上千年的传抄、刻印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因此,在不断地出现校订本,迄今为止,校订本共三千多种。
千百年来,为《道德经》作注疏者不计其数。元代正一天师张与材曾说:“《道德经》八十一章,注本三千余家。”据学者调查,流传至今的《道德经》注本约有一千余种。
《老子》第六十四章
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③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⑤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①做事要防患于未然
②做事要重细节和积累
④做事要慎终如始
治事如此,治国亦如此
③⑤做事要把握自然规律、依靠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为而是不妄为
《老子》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够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聪明的。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是刚强的。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勤勉而行的人是有意志的。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是长久的,死而不朽的人是长寿的。
《老子》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认识你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
李世民
刘邦
曹操
毛泽东
《老子》第三十三章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在心理结构中,自我与超我往往联合起来同本我斗争,不让本我那些无理的要求和欲望得到满足。每个人都免不了有卑鄙的欲望,谁都想寻求到独享的快乐,但多数情况下这些欲望被压制了。
有的人是人伦典范,高尚无私,主要是由于他们心理结构中超我的力量很强;另一些人成了流氓地痞,也是由于他们听从本我贪欲的支配,最后像动物那样为所欲为。
《老子》第三十三章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知足者就是自知者,能够认识自己的人是知道满足自己的人,因此这种人不仅聪明而且富有,他们不论身处何时何地都不会丧失自己的立身之基,也就可以保持平衡的心态活得长久。
强行者就是自胜者,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是一直勤勉而行的人,因此这种人不仅是过人的强者而且有惊人的意志,他们因为不满足现状所以不停止奋斗,他们创造的功绩在他们身死之后还能流芳百世,这就是永垂不朽。
“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老子》第三十三章
这一章是对客观现象的判断与描述,没有否定句、没有关联词,因此这四个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历来聚讼不一。
也许知人者和自知者、胜人者和自胜者、知足者和强行者、不失其所者和死而不亡者这四组对象中两两之间,也许存在难易之别,但没有高下之分,也无须辨明是非。而对于我们,只需要问一问自己——我想做一个怎么样的人?
忠于自己
《老子》第三十三章
大同社会是一种美好的向往,我在未来看到了人们“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快乐图景,孟子在未来看到了“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安泰生活。
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富庶,《礼记》中的三纲八目早已经为千百年来的知识分子描绘了一条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路径,士人当努力!
肩负责任
儒家重人道:偏重社会伦理,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强调道德完善和人格提升,注重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
孔子教我们高调做事,要建功立业,轰轰烈烈。
道家重天道:偏重哲学问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摆脱出世入世的束缚,注重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
老子教我们低调做人,要宁静致远,平平淡淡
儒道互补
牟钟鉴《儒道互补与人生》
儒道互补是显流文化与隐流文化的互补
儒家是很显耀的,它从汉以后两千年中成为中国社会主导思想,它在历史上培育出一批又批仁人志士,成为社会栋梁。因为儒家处在中心舞台,五四运动才会有打倒“孔家店”一说。
道家是隐流,汉初黄老之治已经是儒道相结合了,而且为时不久就被儒家取代。道家更多的时间是潜移默化在起作用,因为道隐无名,道的特点就是不张扬,但又无处不有,越来越深地渗透到儒家文化之中,补充它调节它。
牟钟鉴《儒道互补与人生》
儒道互补是现实主义与超世主义的互补
儒家讲的“道”是指天道地道人道,皆是形而下之道,因此被称为“内圣外王之道”。儒家求真务实,面向社会现实生活,千方百计要把社会治理好,把家庭治理好,使人在今生今世做个有德君子,是入世主义。
道家更关注形而上的世界,它要把人的精神从现实世界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不仅超越物质功利,还要超越一般道德生活,从宇宙大化的高度看世界。道教则向往一个既主宰人间公正又不受人间法则约束的来去自由、神通广大的神仙世界,人可以“积善成仙”“功德成神”,因而具有多神崇拜的特色。
牟钟鉴《儒道互补与人生》
儒道互补是道德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互补
儒家思想我们概括为伦理型人学,重教育,重修身,以仁礼之学来成就个人和社会的道德生命。儒家特别看重人的道德生命,如果从全世界的宗教和哲学来找,道德思想最丰富的是儒家,它给世界提供的道德资源最多。
道家是自然型人学,也是重视人,更重本性,重天然,重养生,以自然之学来找回自我和回归社会的纯朴真情。道学的核心(理念)是“道”,以自然为本。
牟钟鉴《儒道互补与人生》
儒儒道互补是阳刚型文化与阴柔型文化的互补
有人说,儒家是男性文化的一个升华,道家是女性哲学。孔子的文化是在父系社会文化周礼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老子的文化根据我们现在考证,最早的发源点是母系氏族社会。
这样一来,塑造出中国式的一种治国的方式,一个是用儒家的礼教治国,一个是用道家的无为调整。咱们看历史,每一次大的动乱以后新的王朝都是黄老之治,有时候说的很清楚,有时候说的不那么清楚,都是与民休息,清静无为。
牟钟鉴《儒道互补与人生》
儒道互补是动力型文化与调适型文化的互补
儒家是动力型的,给你一种参与意识,一种社会责任,推动你往前走。但是走的过程会遇到一系列的矛盾,一系列的问题,那么道家给你调适,道家的智慧就表现在要调整你的心态。
做人的态度上,儒家是要积极进取,有事业心;当你遇到挫折或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又用道家应对,条件不成熟我顺其自然,等到有了好的机遇的时候我再做,有进有退。
牟钟鉴《儒道互补与人生》
儒道互补是社群文化与自适文化的互补
儒家重社会服务和家国事业,故其进路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且推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道家则更多的关注自我,追求身心的调适,过一种明哲保身、自得自乐的生活,而把社会事业看成自我实现的余事。
这两者都需要,没有社群,个体不能独立生存;但只有儒家就太累了,还得有道家给自己的生活和个性发展保持一个必要的空间,所以儒道互补很好。
牟钟鉴《儒道互补与人生》
儒道互补是显流文化与隐流文化的互补
儒道互补是现实主义与超世主义的互补
儒道互补是道德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互补
儒道互补是阳刚型文化与阴柔型文化的互补
儒道互补是动力型文化与调适型文化的互补
儒道互补是社群文化与自适文化的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