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故事激趣
封禅泰山,祭天祀地,这是中国古代国家礼仪中最隆盛的国祀大典。贞观六年,群臣请求唐太宗去泰山封禅,借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徵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询问魏徵:“你不同意进行封禅,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未服、年谷未丰、祥瑞未至吗?”
同学们,如果你是魏徵,你会如何劝说唐太宗放弃封禅呢?
“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民生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
万国使者与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空虚,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什么要做呢?”于是封禅之事从此停止。
请你说一说魏徵为什么能说服唐太宗?这些理由都有什么特点?
让人信服
写 作
论证要合理
1. 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重点)
2. 学会在文章中合理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并能写简单的议论文。(重点、难点)
3. 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思辨和创新能力。(素养)
学习目标
什么是论证合理?
就是围绕观点,选用恰切的论据,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准确阐发论据与观点间的逻辑关联,从而推导出令人信服的合理的结论。
如何做到论证合理呢?
写作指导
1.观点前后统一
议论文的观点一旦确立,必须保持前后一致,避免混淆或偷换概念。例如,论点是“业精于勤”,论证过程中却由“勤奋”不知不觉转换成了“执着”“坚守”;或者论点是“平凡创
造奇迹”,结果却只顾论证“创造奇迹需要强大的内心”“创造奇迹需要长远的目标”;等等。这些都是偏离观点的表现。
写作议论文一定要精心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证明论点,以增强说服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要特别注意:
(1)论据要准确可信;
(2)论据要典型,有代表性,能充分证明论点;
2.论据典型有力
(3)论据要新颖,给读者以新鲜感;
(4)论据要精练,特别是事实论据要以概述为主。
分析材料时要充分阐明材料与观点的关联。议论文讲究“以理服人”,证明和推理的过程要严密,经得起推敲,不能出现以偏概全、强加因果等逻辑错误。例如论点是“我们要
3.推理过程严密
学会自立”,论证时由“民族要自立”说到“个人要自立”再说到“家庭要自立”,就不符合逻辑顺序。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在论证观点时要根据内容需要,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增强说服力,增加表达的丰富性。若写驳论文,则可以直接批驳(包括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4.论证方法恰当
驳论证三种方式),也可以间接批驳(通过提出与对方论点针锋相对的观点并从正面论证其正确性,从而驳倒对方论点),还可以立驳结合。
常用的结构模式有:
(1)总分总式。起笔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分层论证,篇末再总结点题。
5.论证结构合理
(2)并列式。分别从并列的几个方面论证论点。
(3)递进式。或由现象说到本质,或由可能性说到必然性,或由“是什么”说到“为什
么”再说到“怎么样”等,层层深入展开论证。
(4)对照式。提出中心论点后,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一、《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个观点。200字左右。
写作实践
提示:
1.可以用相关事例、名言等材料作为论据,论证题目中的观点。
2.要对所用的材料进行具体分析,不要只是简单的“观点+材料”。
优秀示例
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①高尔基说:“要想把问题弄清楚,就不要急着去相信,知识的力量就在于怀疑。”②如果没有怀疑精
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②道理论证。引用名言,增强了说服力。
神,笛卡儿屈从于神学的权威,就不会在科学和哲学领取得辉煌成绩;如果没有怀疑精神,伽利略不会在比萨斜塔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就不会揭开物体运动的秘密;如果没有怀疑精神,
钟南山院士就不会质疑医学权威认为的非典病毒为衣原体病毒,就不会为救治病人立下大功。③怀疑精神对于治学就如氧气之于生命,失去了怀疑,学问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可能。④
④类比论证。将怀疑与学问的关系同氧气与生命的关系作类比,更容易让人信服。
③举例论证。用从反面假设的形式,连举名人事例,进一步论证了观点。
本段文字紧紧围绕“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的观点展开论证。既讲道理,又摆事实,字数虽少,却有理有据,且论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
名师总评
二、俗话说:“知足常乐。”有的人却说:“知足未必常乐。”试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在标题或者文章的开头,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2.恰当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3.注意对运用的材料进行分析,突出材料对观点的支撑或证明作用。
知足者,常乐也。①
知足,是一种平和的人生境界,即对己对人皆不强求;常乐,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对事对物皆有包容。②
当然,知足常乐,并不是说这个人安于现状,没有追求,没有理想,而是懂得
知足者常乐
优秀示例
①开宗明义,要言不烦。
②解释词义,清晰地表达了自己观点的内涵。
取舍,懂得放弃,毕竟人的欲望是无限的。③如《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艳羡富人们的生活,极力遮掩自己的贫困,对于勒的态度也完全建立在金钱之上,毫无亲情可言。他们的人生注定不会
③辩证分析,逻辑严密。
常乐。④
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面对仕途不顺、宏图难展的困境,仍能“采菊东篱下,
④援引课本中的事例,从反面分析点评,独到新颖。
悠然见南山”,在乡野山林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乐趣,其田园诗作因传递出来的悠然达观的人生态度而传诵千古。鼎鼎大名的诗仙李白,据传曾得“贵妃磨墨”“力士脱靴”,虽一生才华浪掷、不得重用,仍有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达观之句,在周游四海、浪迹天涯中,将诗意尽情挥发,成为唐诗史上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被林语堂先生称为“无可救药的乐天派”的苏东坡,一生坎坷,正如其《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的自白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不断被贬谪的命运,并没有阻挡苏东坡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遂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超脱胸襟。⑤
⑤举例论证。紧扣第二段的“平和”“不强求”“豁达”“包容”举例分析。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那么我们不妨“常想一二”,因为知足者,常乐也。
名师总评
本文紧扣“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这一中心论点分两层进行论证,环环相扣,思路清晰,论据丰富典型,令人信服。
三、中国有句俗语,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对此,你怎么看?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驳论文。不少于600字。
例文展示
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相对性
【周敦颐将菊花比作山中的隐者,远离社会的嘈杂;将牡丹比作人中之富贵者,以金钱财富为荣;将莲花比作君子,凸显其与众不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难道不是一名君子的自洁清高吗?这就说明,并不是世间所有事物都完全受外界因素的控制。】①
①以名篇开头,直截了当地批驳原论点。
亮点批注
【近朱者未必赤。
杨坚建立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自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崇尚节俭,兴修水利,扩大垦田,并且确立了“三省制”,创下了“开皇之治”,隋朝日益繁荣。但他的儿子杨广却没有“近朱者赤”。杨广登基之时,仗恃国力富强,频繁发动战争,又为满足骄奢淫逸的生活,在各地大修宫殿。杨广并没有很好地传承其父的治国方略,反而好大喜功、奢侈享乐,终致身死国灭。
近墨者未必黑。
清朝末年,李鸿章等人倡导“洋务运动”,打破了当时的闭塞局面。尽管当时朝堂上的主流思想并不支持李鸿章,但是他却没有“近墨者黑”,而是更加坚定自己的思想。他没有放弃理念与行动,终于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②
②列举隋炀帝杨广和清末重臣李鸿章的事例,充分证明自己的观点——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有人说环境决定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而“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在贫瘠闭塞的大山中培养出上千名大学生。那里的人们曾经宁愿让自己的女娃在家种田、放牛,也不愿意送她们去学校学习知识。张桂梅没有“近墨者黑”,而是努力扭转人们的观念。学校建立后的第一个学期,来报到的人少之又少,于是张桂梅带着伤病,亲自上山,挨家挨户去说服山区中的女孩们来上学。她的努力改变了很多农村女孩的命运,让她们走上一条前景光明的大路。
毛泽东年轻时喜欢去人多嘈杂的地方读书,以此锻炼自己静心的能力。年轻的任正非前去改革开放的深圳创业,即使在设备落后、条件恶劣的处境之中,仍然克服困难,最终成就名列世界五百强的华为。他们都没有受制于外界环境,而是突破困境,获得重生!】③
③再举张桂梅、毛泽东、任正非等人的事例,从正面证明通过主观努力,个人可以不受制于外在环境。
【无论是“朱”还是“墨”,都是一种大环境。身处大环境中,要有慎独、慎思的精神,而非一味随波逐流。在同流中明辨是非,明辨方向,才能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④
④总结全文,深化论点。
名师总评:这篇驳论文以大家熟知的《爱莲说》开头,开门见山地批驳错误观点;接着从“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两个方面逐一批驳原论点;再从正面论述,以充分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论点;结尾总结全文,深化论点。全文结构完整,论证合理。
论证要合理
论证要合乎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
使用的材料要能支持论点
论证结构要合理,思路要清晰
要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
板书设计
(温州中考)根据要求作文。
中考真题
这一追问,或引发人们审视固有观念,或触发人们探寻真相,或促使人类探索未知,或……
请围绕“一定是这样吗?”这一追问,进行写作。你可以叙述事件,可以进行文学创作,可以发表观点展开论述,可以说明某一现象或事理,还可以……
【写作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真题解读】这是一道具有哲理性的话题作文题,从文体的角度来分析,要求中虽明确提出“自选文体”,但更倾向于议论文。写作时,可从“打破常规思维,才能更好地解决难题”“不一样的梦想,同样精彩”“叛逆精神未必不可取”等方面展开思路,然后选取典型的论据,构思论证思路,列出写作提纲。注意论证合理,有说服力。
【满分作文】
以真理之光,耀世界之窗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是亚里士多德对真理的真挚热爱。“要追求真理,认识真理,更要依赖真理,这是人性中的最高品德。”培根也曾这样赞美过真理。但是要追求真理,就得敢于向传统、权威说:“不,你说的不一定是真的。”
古之圣贤,无不为追寻真理而奋斗着,他们敢于向权威说“不”,才创造了新的历史。明末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从小就喜欢研读医书,随着医学知识的积累,他发现古代医学典籍
中有的记载难辨真假。有一次他读一本医书,书中说穿山甲通过装死让白蚁进入壳内,它再游到河里,让白蚁浮在水面,然后用舌头舔食。为了追求真相,他亲身去观察穿山甲的捕食。最终的真相是穿山甲先挖掉白蚁的巢穴,然后再用舌头舔食。正是因为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他写成了流芳百世的著作《本草纲目》,成了名垂青史的医学巨人。在学习上我们也应该有“一定是这样吗?”的怀疑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常规,更接近真理。
追求真理的人,是敢于接受烈火的考验的。在被“地心说”统治的中世纪欧洲,人们相信,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热爱天文,他持续对天体进行观测,反复研究,得出与“地心说”截然不同的结论: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动的。面对教会的威压,哥白尼鼓起勇气提出了“日心说”。真理就像一把火,总有人会感受到它的炽烈,受到它的烛照。布鲁诺也是一位热爱真理的科学家,为了宣扬“日心说”,他甚至被处以火刑!临死前,他发出壮语:“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人们会认识到我的价值!”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中世纪的欧洲才能保存真理的火种,最终燃起文艺复兴的烈焰。
用鲜血和生命否定曾经的“一定”,才会让真理浮出水面。
否定无数个“一定”,是促使中国腾飞的保证。西方人曾经说:“中国人是绝对修建不好铁路的。”面对外国人的无情嘲笑,詹天佑临危受命,带领工人自主修建京张铁路。在当时那个技术落后又受封锁的时代,詹天佑迎难而上,没有抽水机就用水桶运水,没有灯光就用蜡烛照明……终于,詹天佑打破“诅咒”,成功建成京张铁路。曾经有人扬言:“中国人不可能在长江上建大桥。”但我们决不相信这一谬论,发愤图强,攻坚克难,不仅让长江上屹立起了一座座大桥,还建设了港珠澳大桥,惊艳了世界。曾经有人说中国人养活不了自己,我们
的袁隆平爷爷培育了杂交水稻,不仅养活了中国人,还让全世界吃上优质大米。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不可能”中毅然前行的。
敢于怀疑,敢于发问:“一定是这样吗?”这才是通向真理的捷径。
名师总评:文章直承材料开篇,并能紧紧围绕材料展开论述,每段都提到“不一定”等关键词,保证文章不偏离写作要求。为了更好说理,考生运用了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叙事清晰,议论充分。为了更好阐述观点,考生选用了李时珍、哥白尼、詹天佑等名人事例,不仅充满故事性,也充分论证了文章的观点。全文观点与素材高度统一,论点突出,论证合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