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写作 学习改写 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写作 学习改写 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6 20:5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写 作
学习改写
1.学习改写的要领,注意把握主题,做到详略得当、语言得体,适当运用修辞。(重点)
2.学会根据原文主题内容进行恰当的联想和想象,避免偏离主题太远。(重点、难点)
3.通过改写,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培养创新能力。(素养)
学习目标
一、改写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改写要有章可依。这里的“章”是指题目对改写的要求。改写之前应先明确要求,再按要求改写。切不可过分地自我发挥。
写作指导
(2)要把握原文精神。原文的主要内容、主题和具体写法等,是改写构思的基础。要深入领会原作,把握其基本内容、思想内涵和情感倾向。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要求,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
(3)要明确重点与标题。如有的文章原本是记事的,改写时要求改成写人的,那么就要相应地改变文章的重点,即由重点记事转为重点写人。而标题自然也不能用原来的,要按照改写后的文章重新确定标题。
二、改写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1)改变文体。对原作的思想内容基本上不作改动,只侧重于改变原作的体裁形式。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
(2)改变语体。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现代白话文,将书面语改成口语。
(3)改变叙述角度。比如将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或者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将倒叙改为顺叙。
三、改写注意事项
1.文章风格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例如,主体部分是现代书面语,中间就不要随意夹杂文言或半文半白的句子,也不要随意混入口语。
2.叙述方式一致,避免人称不统一和叙述上的混乱。例如,改写的文章是以第三人称写的,就不要混入第一人称的叙述;如果改变了原作的记事顺序,就要精心安排叙事结构,还要有适当的过渡。
一、选取一则古代寓言,用现代汉语改写成一篇小故事。300字左右。
提示:
1.细心体会原作,不要改变主要内容和寓意。
写作实践
2.不要逐字逐句翻译,可适当发挥想象,增添必要的细节。
3.将原文附在改写的文章后面。
古代寓言改写
审题
主题
选材
写法
选一则古代寓言
改写成小故事
300字左右
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刻舟求剑、螳螂捕蝉
精选有意义的精彩故事情节
不改变主要内容和寓意
增添必要细节
寓意即为主题
适当发挥想象
思路点拨
《塞翁失马》改写
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邻居们
①简要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
优秀示例:

纷纷表示惋惜,并来安慰他。可是那个老人却不伤心,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事呢?”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丢失的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
②语言描写。第一次点明那个老人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

胡人骑的骏马。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他们一家贺喜,并夸那个老人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这时那个老人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们带来灾祸呢?”
③前后照应。坏事变好事,印证了那个老人的观点。

他家中因为多了匹胡人的骏马,他的儿子非常开心,又因为他喜欢骑马,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那个老人
④想象合理。适当发挥想象,增添必要的细节,把那个老人的儿子得意忘形的做法描写得淋漓尽致。

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一带,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而那个人

⑤用老人和之前同样的话,暗示下文因祸得福。
的儿子因为瘸腿的缘故免去征战,所以他们父子得以保全了性命。
⑥结尾段证明了“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任何事都有两面性”的道理。

名师总评
1.抓住了主要情节,不改变原意。按照原文“失马—得马—儿摔伤—保性命”这一系列祸福转换的情节进行改写,保证了故事主要内容和寓意的一致性。
2.适当的想像和细节描写。文中对那个老人的神态描写极为传神,如“释怀地劝慰”“忧心忡忡”等 ,特别是对老人儿子得到胡人骏马后得意忘形而摔断腿的情节,描写细致,感彩浓厚且富有感染力。
寓言故事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二、从学过的小说中选择一篇,改变原来的叙事视角,换成另一个人物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可以改写小说的片段,也可以改写全篇。
2.叙事要清晰,注意人称和语言风格的统一。
3.改写后在小组内交流,看看谁的改写既忠实于原作,又新颖有趣。
小说
改写
审题
主题
选材
写法
改写小说
改变视角
改变口吻
学过的小说
片段或全篇
忠实于原创作
人称、语言风格统一
原文主题不改变
叙事要清晰
思路点拨
改写《智取生辰纲》
且说此时正是晴明的五月天,我们一群人收到风声:杨志受梁中书的派遣,将于近日押送生辰纲前往东京,赶在六月十五蔡太师生辰前送到,为他祝寿。得知这一消息,我们便起念夺下那生辰纲。却是如何去夺?我想得一计谋:下蒙汗药。我与晁盖等人精心谋划,考虑再三,最后决定与刘唐等人扮作枣贩子在杨志一行的必经之地——黄泥冈等候,再与白胜演一出好戏,将那一行人制服。
开篇暗示叙述人物视角:吴用。
发挥想象,交代如何布局,但未详细叙述,设下悬念。
例文展示
亮点批注
六月初四那天中午,杨志一行赶至黄泥冈,那十几个军汉累得在松阴树下睡倒,任凭杨志打骂也不起,那老都管也与他起了争执。我们派人在松林里躲藏着观察他们,不料却被杨志瞥见,闪进来,问:“你等是甚么人?”我等回道:“你是甚么人?”又问答几番,杨志方回。我正疑着莫不是他看出了什么,却见杨志也坐树下歇息了。我们料到天热难当,众军汉定是口干舌燥,便叫白胜稍候便上。
没半碗饭时,白胜扮作酒贩唱上冈子来,在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汉看见,果然问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白胜依计应道:“是白酒。”
语言虽简练,但情节波澜起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亮点批注
众军汉欲买酒,却被杨志阻拦。这时,我们依计上前买酒,并在杨志一行人面前将一桶酒吃尽。刘唐从另一桶里兜了一瓢,故意拿上便吃。白胜欲赶上夺回,追入松林。我趁机去松林里取药抖在瓢中,便去桶中舀酒。回来的白胜劈手夺过椰瓢,顺势将酒和药倾在了桶里。眼见剩下的一桶酒已被吃过,杨志才同意众军汉买酒,自己也吃了半瓢。
我们几人等在一旁,心下暗喜,指着这十五个人说:“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接着,我们一行人从林中推出那运枣的七辆江州车儿,将枣子丢在一旁,将十一担金珠宝
言简意赅,将情节概括得明白流畅。
亮点批注
贝都装在车上,叫声:“聒噪!”就往那黄泥冈下推去了。估计杨志心里叫苦,但软了身体,挣扎不得,说不得,只得眼睁睁看着我们押着这生辰纲远去,却不知我们都是何人。
最后用简练的语言交代故事结局。
亮点批注
【名师总评】作者在改写时,略去了原文中杨志与众人之间矛盾逐渐激化的情节,而抓住了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来写;开篇即暗示叙事视角变成了吴用,在细节处理方面人称保持了一致;同时,线索清晰,结构完整,语言简明流畅,突出了人物形象特点。
三、本单元的课文,情节富于戏剧色彩,人物形象也很鲜明。从中选择一篇改写成课本剧。
提示:
1.与小说相比,剧本中的时间、人物、情节、场景应该更加集中,以适应演出的需要。
2.呈现方式要适当改变,比如原文的心理描写可改为自白或旁白,环境描写可改为舞台说明,用语言推动
情节的发展,要突出戏剧冲突,等等。
3.剧本写好后,在班上交流评比,选出最好的一篇。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同学排演。
《三顾茅庐》课本剧
时间:东汉末年的一天。
地点:刘备家、诸葛亮家。
人物: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童子。
(旁白: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刘备也聚义起兵,但屡战屡败。经人推荐,刘备决定请诸葛亮做军师。可是,刘备两次去拜访诸葛亮,都没见着,他准备第三次去拜访……)
张 飞:(不耐烦地)大哥,诸葛亮不过是一个小小
的草民,何必哥哥亲自去,我只要用一根麻
绳就把他捆来了。
时间、地点、人物都交代得十分清楚。
通过旁白,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起因,引出下面剧情。
例文展示
亮点批注
刘 备:(有一点生气)胡说!诸葛先生乃旷世奇才,
怎么能随便派人去抓?你如此无礼,今天不
必跟我去了。
关 羽:大哥莫要生气,三弟只是担心你太过劳累罢了。
刘 备:三弟,你若要去,就得答应我不再无礼。
张 飞:听大哥的。
(三人骑马前往隆中,离庄还有半里路时,刘
备便下马步行。三人来到庄前,轻轻叩门,童
子出来开门)
刘备:请问诸葛先生在家吗?
亮点批注
刘备与张飞的对话,既符合人物性格特点,又凸显刘备的礼贤下士。
童 子:我家先生正在草堂午睡,您稍等,我这就去通报。
刘 备:(压低声音,摇手)不用了,等先生醒了再通报
吧。(回头对关羽、张飞)你俩在门口等候,我
先进去。
(关羽、张飞下。刘备轻轻走进去,恭敬地站在
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
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
亮才悠然醒来)
诸葛亮: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
外日迟迟。(伸个懒腰,翻了个身。问童子)
有俗客来了吗?
对不合适舞台表演的情节用舞台说明来处理,很巧妙。
亮点批注
童 子:刘皇叔来此等候多时了。
诸葛亮:(责备童子)有贵客来,怎么不早叫醒我?容
我先更衣。
(诸葛亮转入后堂整理衣冠,半晌方出)
刘 备:(对着诸葛亮下拜)在下刘备,诸葛先生,我
已仰慕您多时了。前两次来访,都不得一见。
今能一见,真是快慰平生。
诸葛亮:将军请起,我乃山野之人,疏懒性成,蒙将军
三顾茅庐,真是惭愧。不知将军找我有何事?
刘 备:我想请先生出山助我完成大业。
诸葛亮:我仅是一介乡野村夫,恐怕会误了您的大事。
体现了诸葛亮谦逊的态度。
亮点批注
刘 备:不,先生可是世上有德高人,徐庶、司马先生
多次提及先生,说我若能得先生相助,一定能
完成大业,为苍生谋福。请先生不吝赐教。
诸葛亮:(拿出一张地图)好吧,咱们来看看。曹操挟
天子以令诸侯,在北面占了天时;孙权拥有江
东之险,在南部占了地利;而皇叔信义著于四
海,天下英雄贤才欲投奔于你已久。将军可以
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建基业,以荆、益之
地,内修政治,外结孙权,这样天下就会形成
三足鼎立之势,将军图霸中原之业可兴矣!
对隆中对策部分内容做了精简,
重点更突出。
亮点批注
刘 备:(犹疑地)但荆州是刘表的,益州是刘璋的。
他们和我一样都是汉室宗亲,我怎么忍心夺他
们的地盘呢?
诸葛亮:我观察了天象,刘表将不久于人世,而刘璋
软弱无能,不是一个明君,两地以后必将归
于将军。
刘 备:先生的话,使我茅塞顿开,如同拨开云雾见青
天。希望先生能出山帮我。(俯身再拜)
诸葛亮:(回拜)承将军看重,我愿效犬马之劳。
刘 备:(大喜)现在好了,我有了诸葛先生相助,真是
如虎添翼、如鱼得水呀!从今天开始,诸葛先生
就是我的军师。
精简后面情节,条理清晰,结构完整。
【名师总评】改写后的课本剧以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场景设置符合课本剧的特点,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集中。作者在人物的对话中,将刘备、诸葛亮、张飞的性格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学习改写
形式
改变文体
改变语体
改变叙述角度
原则
有章可循
忠于原作
通晓题旨
方法
熟悉原作品
艺术再加工
成自家之言
视情况伸缩
“再创作”
服务于特定的需要
(毕节中考)发挥想象,将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改写为一篇游记。
附: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中考真题
【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
【真题解读】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题目简单易懂,要求把陆游的名诗《游山西村》改写为一篇游记。改写要充分尊重原作,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与主旨。可采用下面的思路结构行文。开头交代游玩的缘起。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景,写陆游在途中所见美景,紧扣颔联来进行;第二部分叙事,叙述陆游在山西村的游玩经过,突出民风的淳朴、村民的热情好客。末尾记叙陆游尽兴而归,并与村民相约以后再来。在写法上,要发挥想象和联想,融入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同时,写景要扣住景物特点,叙事要注意详略得当。
游山西村
一天清晨,风和日丽,晴空万里,陆游游兴大发,决定外出爬山,好好地游玩一番。
陆游稍做准备,便出发爬山去了。一路上山花烂漫,有红的、紫的、黄的,像一块块五彩缤纷的地毯,随风起伏着,将大山装饰得格外美丽。一阵浓浓的花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与此同时,还有不知名的鸟儿在树林里卖弄歌喉,婉转动听。这一切让陆游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陆游一路游兴不减,不久便到了傍晚,他仍然被大山的美景
例文展示
深深地吸引着。不知不觉中,陆游来到了深山密林之中,当他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已经迷路了,之前流连美景,早把来时的路线忘得一干二净了。
暮色渐浓,陆游焦急地在大山中寻找出路,但他没有看到一间房屋,也没有见到一条官道,视线所及之处,全一座又一座的山,一条又一条的河。就在这让人绝望的时刻,陆游发现前方空中有几缕炊烟袅袅升起,紧走几步,旁边豁然出现了一条偏僻的小道。
陆游心里大喜,抬步走过去,绕过一个大弯,一个村落出现在眼前,村口的一块大石头上清晰地刻着“山西村”三个大字。
陆游往前面一瞧,正值晚饭时刻,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冒出一道道炊烟。陆游走进一位猎户的家中,这名猎户很好客,马上叫妻子去准备丰盛的晚餐,还邀请陆游在他家住一晚。一天游玩下来,陆游只觉困倦饥渴,见猎户热情满满,便爽快地答应了。不一会儿,一盘盘香喷喷的菜肴端上了餐桌,一杯杯腊酒摆在了陆游的面前。陆游连声称谢,端起酒来喝,赞道:“这腊酒的味道真好,犹如仙露琼浆!”
正喝着酒,陆游听到外面到处是热闹的箫鼓声和欢笑声。原来是社日将近,乡民们正在做迎神祈福的准备工作。猎户见陆游对此感兴趣,连忙拿出自家的乐器邀他参加。
第二天,陆游依依不舍地与猎户约定以后再来,离开了那个美丽的小村庄,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过了不久,陆游便把那一天的游历写成了一首诗,那就是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
【名师总评】这是一篇改写自古诗《游山西村》的山水游记,作者以诗歌为蓝本,发挥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写景紧扣景物特点,景中含情。叙事详略得当,表现了村民们的淳朴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