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6《散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6《散步》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6 21:2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散步》教学设计 1课时
教学目标:1.体会家人之间相互体谅相互关爱的温暖亲情,学习作品中人物尊老爱幼,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2.品味文章语言意蕴深刻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感悟人物形象美,品味语言精练美
教学思路:板块式教学思路
主要教学板块:感悟人物形象美——探究景物诗意美——品味语言精炼美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如果爱是左右手,那么,我们应该一手伸给孩子,一手递给老人;
如果爱是左右手,那么,我们应该一手托起朝阳,一手留给晚霞;
如果爱是左右手,那么,我们应该一手引领希望,一手牵着过去。
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莫怀戚的散文《散步》一起去感悟生命的传承,责任的承担。
整体感知(约10分钟)
《散步》一文文质兼美,如一首小诗清新隽永,似一帧彩画,明丽迷人。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你对课文的独特理解轻声朗读课文。请一定读准下面这些词语的读音。(大约4分钟)
生字:信服 熬过 分歧 拆散
各得其所 委屈 世界
指名一学生读这些词语的读音。
师:就以上词语的书写,你有要提醒同学的地方吗?
明确:字音、词义、书写序注意的问题
这篇课文讲一家三代人散步的温馨场景,故事把情节简单而有波澜。请你像给别人讲述自己家人的故事一样再次朗读课文,读后试着用以上词语复述课文内容。(约6分钟)
三、感悟人物形象美(大约10分钟)
课文写一家四口散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和和美美,相亲相爱,互迁互让,文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场景感动人。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中让你最感动的部分,说说文中你最欣赏哪一个人物,并说出你欣赏的理由。同学们在感受人物时,既要关注对人物显性的叙述又要关注无形中的刻画。
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并指导朗读最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
“我”——尊老爱幼、孝敬母亲、承担责任
指导朗读的语段——我说:“走大路。”
——我说,这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善解人意、疼爱孙子、疼爱儿子
指导朗读语段——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儿子”——聪明机灵、天真活泼
指导朗读语段——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妻子”------默默无闻、支持丈夫、共担责任
小结:文章通过散步这样一件小事,反映一种和谐的浓厚的亲情、一种中年人对生命的承担,一个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大道理。
四、探究景物诗意美(大约8分钟)
课文不仅人物形象美,他们长者慈爱,壮者孝敬,少者懂事。人物美景物描写也很美。
文中有两个景物描写的小段落,请同学们先读读这两个段落,想想这两段是不是只是点明了散步的时间和场景?先读再和你的同学讨论讨论。
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写南方初春的田野不仅点明了我们一家散步的时间,而且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所写的景物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作者也在暗示母亲的生命也将在这个季节康复的美好愿望。
②初春的新绿、冻水、嫩芽都经历了严寒,就像我的母亲“熬过一个严冬”一样,生命的力量再次体现。
③散步就是为了让母亲感受春天的气息,让母亲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感受到勃勃的生机,景物描写实际是作者陪母亲散步目的实现的显现。
④乡间泥土的芬芳气息,衬托一家人散步时舒畅愉快的心情,祥和欢乐的气氛。⑤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应征儿子的话“小路有意思”。才有母亲牺牲自己走大路的便利顺从小孙子的好玩情趣。
⑥象征美好的生活。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四段。
小结:景物描写的作用。
五、品味语言精炼美(约13分钟)
这篇课文的语言很有特色,简洁而不失凝练,朴实而又意蕴深刻。
从句式上来说长短句相结合,有的句式又非常工整,句式上回环反复,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说明我小时候的懂事乖巧有说明母亲现在对儿子的信赖。
从用词上来说,意蕴深刻,选词精心。比如“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句中“总算”说明春天来临的慢、迟,作者盼望的急切,“熬”暗示母亲严冬时身体状况之差,迎来春天的不易。像这样的词语文中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
示例:
1.“母亲走在前面,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为下文小家伙说出的话做铺垫,同时点出我对母亲的细微关怀和尊重。
2.“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具体点出分歧的含义。
3.“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点出“我”在消除分歧方面的重要作用,用词恰到好处,“强壮”和“高大”符合人物的不同身份。
4.“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一个“本”点出母亲不太好的身体状况,呼应经“我”的劝说之后改变主意,写出母亲对儿子孝心的体量,对儿子的信服。
5.“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世界”说出了老少两代人在我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慢慢得”“稳稳地”具体解释“走得很仔细”。
六、回扣课文主题,进行教学小结
尊老爱幼、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甲骨文中“孝”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老人的黄发,下面是老人弯曲的身躯,最下面是一个以自己的坚强力量承担老人重量的孩子,像极了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我被背起母亲”的形象。字音上读xiào,意在说明生命就是这样代代传承的,要上行下效。字义上“孝,善事父母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一个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人。
七、布置作业
为你的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将这一过程及真实感受写成一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