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 随堂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 随堂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6 22:4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4 古代诗歌四首
积累运用 向下扎根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绿水(lù) 碣石(jiē) 沧海(cāng)
B.竦峙(chì) 灿烂(càn) 龙标(biāo)
C.归雁(yàn) 澹澹(dàn) 潮平(zháo)
D.天涯(yá) 洛阳(luò) 夜郎(láng)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东临碣石
(2)山岛竦峙
(3)海日生残夜
(4)断肠人在天涯
3.(易错题)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B.江春/入/旧年
C.闻道/龙标过/五溪 D.断肠人/在天涯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二、三两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B.《观沧海》,作者曹操,字孟德,西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七言律诗。
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作者马致远,号青莲,元代戏曲作家,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5.名句默写。
(1)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
(2)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句子是: , 。
(4)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 , 。
阅读理解 向上攀登
课内阅读
6.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1)整首诗是由哪一个字来统领全篇的?本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2)如何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
(2022·贺州中考)
7.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借 的典故,表达 的感情。
(2)请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的妙处。
8.阅读《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
批注(示例):“枯”“老”两字妙!既写出“藤”“树”的特点,又为“断肠人”所处环境增添悲凉的色彩。
(1)仿照示例,从炼字的角度给“古道西风瘦马”中加点的字做批注。
(2)对《天净沙·秋思》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为诗眼。
C.第二句描写作者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拓展阅读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9.这两首诗都是李白的佳作。《峨眉山月歌》开篇用一个“① ”字直接点明季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首句中的“② ”暗示季节为暮春。
10.这两首诗都提到了月亮,请说说诗人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是怎样借助月亮表达情感的。
综合探究 勇攀高峰
11.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人名。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事,一生独爱菊。
——(谜底)陶渊明
(谜面)生梦铁马冰河,死悲九州未同。
——(谜底)
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绿水(lù)——lǜ, 碣石(jiē)——jié;
B.竦峙(chì)——zhì;
C.潮平(zháo)——cháo;
故选C。
2. 到达,登上 耸立 升起 形容悲伤到极点
【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向东登上碣石山。临:到达,登上。
(2)句意: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边。耸峙:耸立。
(3)句意:残夜还没消退,海上已升起一轮红日。生:升起。
(4)句意:羁旅在外漂泊的游子还在浪迹天涯。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
3.C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朗读节奏。
C.句意为: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龙标”以地名代人名,“过五溪”是动宾短语,因此正确的停顿应为:闻道/龙标/过五溪;
故选C。
4.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一首七言绝句;
D.马致远,号东篱;
故选A。
5. 百草丰茂 断肠人在天涯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茂、涯、郎、残。
6.(1)观 苍凉慷慨,悲壮激昂。
(2)这几句描写的是大海,融进作者自己的想象,写出了作者观海时的感受,这吞吐宇宙的大海,正是作者博大胸襟的象征,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详解】(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写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两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两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 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表现出作者面对萧瑟秋风,仍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2)本题考查诗句鉴赏。
结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可知,诗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借助丰富奇特的想象,写出了自己的壮志情怀: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表达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
7.(1) 鸿雁传书 思念故乡
(2)示例1:这两句诗写“行舟”所见景色,“风正一帆悬”这一诗句有小景传大景之神,把春潮涨涌,江水浩荡,江面开阔,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出来了。
示例2:这两句诗写“行舟”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诗句对仗精准,意境开阔,情绪饱满。
【详解】(1)本题考查诗词鉴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挡回洛阳那边!诗人目睹北归大雁,自然想起了“雁足传书(鸿雁传书)”的典故,这个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苏武被因匈奴多年,单于诡称苏武已死。后来汉使探知实情,声言汉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大雁,雁足系有苏武所写帛书,云在某泽中。单于不得已,交还苏武等九人。后遂以“雁足传书(鸿雁传书)”指大雁能传递书信。作者借这一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一个游子的深切思乡之情。故第一空填“雁足传书(鸿雁传书)”;第二空填“思念故乡”。
(2)本题考查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
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示例: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从修辞的角度看,运用了对偶的方法,从描写角度看,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从词语运用上看,选用了“平”“阔”“正”“悬”等词语,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春潮涨涌,江水浩荡,江面开阔,波平浪静的景色,并将一叶“行舟”置于这一大背景下,勾勒出一幅壮美的大江行船图。且用“正”“悬”写出了顺风,又是和风,写出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用词准确而传神。
8.(1)瘦的不只是马,更暗指马上的人因奔波而消瘦,一个“瘦”字,将游子浪迹天涯的悲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2)B
【详解】(1)本题考查赏析炼字。
“古道西风瘦马”意思是:在瑟瑟秋风中骑着一匹瘦马,缓慢地走在荒凉的古道。“瘦”在此有“瘦弱、枯瘦”之意。联系“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极度伤感的游子漂泊在天涯海角)”可知,用“瘦”来形容“马”,是因为诗人在外漂泊之久,旅途遥远,使马都累瘦了,可以想见马上的人更为瘦弱,从侧面表现了诗人旅途之艰。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之上,抒发作者因远离家乡,浪迹天涯,居无定所,漂泊无依时内心愁苦,疲于奔波时的思乡之切。
(2)本题考查词曲赏析。
B.这首小令的诗眼是结尾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不是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
故选B。
9. 秋 杨花落尽 10.诗人将明月人格化,友人虽然距离自己十分遥远,但是无论友人走到哪里,明月依然可以照见友人,就可以替自己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解析】9.本题考查诗文内容理解。
《峨眉山月歌》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意思是:入秋了,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月亮。“秋”指秋季,直接点明季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意思是: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杨花”指柳絮,是春天特有的事物;而此时“落尽”写柳絮即将消失,暗示此时为暮春时节。
10.本题考查诗文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助“月”表达情感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其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诗人与友人即将分隔两地,月却处处可以见到,所以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替自己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此句将“月”赋予人的情感(愁心),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想象新奇,风格浪漫;友人被贬地处偏远的的龙标,诗人的“愁”既有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又有对友人远赴贬谪之地的担忧、牵挂、怀念,更有一层忧愁与无奈。
11.陆游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生梦铁马冰河”化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铁马冰河入梦来”;一句“死悲九州未同”化用陆游《示儿》中的“但悲不见九州同”一句,综上可知,该诗人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
答案第4页,共4页
答案第3页,共4页